編輯的話
現在的教育課程裡雖然含有能到野外實作的童軍課,但想必孩子們在閱讀時,還是很難想像蘿拉一家所過的原始生活吧!不僅得自給自足,還得躲避野生動物的突襲,簡直與魯賓遜在荒島度過的日子不相上下。儘管如此,這樣的日子在五歲的小蘿拉眼中,卻是那麼地新鮮有趣,而且洋溢著幸福溫暖的家庭親情。編輯十分推薦家長們帶著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書,並抽出時間到野外露營,親身體會遠離塵囂的生活。
專文導讀(節錄)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是蘿拉.英格斯.懷德「小木屋」拓荒小說系列的第一本,這套以美國西部拓荒為背景的兒童小說共有九本,作者蘿拉從六十五歲開始創作,追溯自四歲起的拓荒生活,一九三二年出版《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爾後接著以個人的成長歷程與家庭的拓荒經驗為經緯,寫出了這套膾炙人口的美國經典,陸續創作的作品有《農莊男孩》、《草原上的小木屋》、《在梅溪邊》、《在銀湖岸》、《漫長的冬季》、《草原小鎮》、《快樂的金色年代》以及《新婚四年》,九本作品出版歷時共四十年,最後一本作品《新婚四年》是蘿拉去世之後才出版的遺稿。
她的作品與其他西部拓荒小說顯著不同的是,蘿拉站在女性的視角來觀看西部墾荒生活,她在書中描述許多拓荒家庭的家務處理,比如製作楓糖、做麵包、採堅果等,這些平凡的日常瑣事透過蘿拉純真、充滿童趣的眼光描繪後,流瀉出溫馨與甜蜜的味道。墾荒生活裡的一切對小女孩蘿拉來說,都是新鮮與驚奇的體驗,即便是書寫遭遇猛獸或是意外降臨,蘿拉始終秉持輕快、樂觀的筆觸回溯過往,讀者在書裡體會到的,是拓荒者以對自然生態的崇敬與關愛來面對荒野的考驗,是拓荒者一家真誠和諧,懷抱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蘿拉一家人的拓荒生活緣起於聯邦政府的西進政策。南北戰爭時期,北方的美國聯邦政府頒布《宅地法案》,宣布拓荒者可以申請獲得放領地,從此開啟了美國西部拓荒潮。這套以美國拓荒史為背景,融入蘿拉個人成長歷程的作品因此帶有歷史小說及個人自傳的色彩。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敘述小蘿拉與爸爸查爾斯、媽媽卡洛琳、姐姐瑪莉和小寶寶凱麗一家人住在威斯康辛州森林裡的小木屋。故事從寒冷的冬天開始,敘述爸爸在大雪降臨之前趕緊狩獵、一家人忙著醃製豬肉、儲存食物準備過冬。漫漫冬日有聖誕節,還有整個家族團聚享受美食的餐會,豐盛的食物、歡樂的氣氛和夜晚的說故事時間掩蓋了冬季的冷寂。隨著季節更迭,自然景象變化,家務的處理與活動也不同,冬天下「糖雪」時是製作楓糖漿的甜蜜時刻,春天融雪了就可以進城採買,夏季要製作乳酪,秋收時可以採集堅果,墾荒的生活忙碌又有趣。
隨著冬季來臨,故事也來到尾聲。綠色的森林再度罩上深褐色的外衣,屋外冷風颼颼,但小木屋裡的一家人相互依偎,這幕快樂無憂的情景成為蘿拉心中最美的回憶。全書筆觸素樸寫實,描繪細緻,處理食物的描述,讀來有滋有味,臨摹家庭日常則洋溢溫情,小蘿拉童趣的言行讓人莞爾。以下分別從女性地位、飲食描述及生態保護三個面向導讀作品:
一、女性也是支撐拓荒家庭的頂梁柱
拓荒的過程中,不論是狩獵或是開墾,男性向來是家庭的重心,因此多數的拓荒文學,大都是以男性視角出發,拓荒小說等同於冒險小說。但是在《大森林裡的小木屋》,母親卡洛琳與父親查爾斯同樣都是家庭的梁柱。
不論是指導女孩們料理家務、處理食物、學習縫紉、或是安撫孩子,面對拓荒生活中的艱辛,卡洛琳沒有慌亂或憤懣,她在書裡接近完美的母親形象,以傳統女性價值約束自己與女兒的教化方式,或許會引起讀者批判,認為這樣的教養方式過於傳統,顯示當時女性受束縛、被壓抑,趨於男性權威之下。但是我們不要忘了,這本書出版於一九三二年,書中的生活情景來自於蘿拉的童年回憶,她只是如實陳述當年的女性拓荒者生活。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她用一種溫柔的筆觸呈現拓荒女性的堅毅。
在蘿拉的心目中,會說故事、帶著孩子們玩鬧、負責抵禦猛獸的父親與指導自己製作奶油、乳酪與刺繡,看似柔弱的母親,兩人實則都是家庭的守護者。她在第四章中描寫春天融雪時,父親進城販售毛皮,母親與蘿拉姐妹獨自在家,在傍晚餵牛時撞見剛從冬眠中甦醒的熊,卡洛琳臨危不亂吩咐蘿拉快回屋裡去,兩人進屋後,她安撫蘿拉,之後徹夜未眠等待丈夫返家。爾後查爾斯返家,敘述自己在回程中誤把樹樁當作大熊而大吼大叫。
從雙親二人面對「兩隻大熊」的前後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蘿拉對母親的鎮定與堅強的孺慕與景仰,蘿拉認為:在荒野擔任保護者的不只有父親,母親也是守護家庭的戰士。這也是本書與其他西部文學最大的不同—女性地位被提高,成為穩定家庭的核心之一。
二、引人垂涎的小木屋美食
作為「小木屋」拓荒系列的第一本作品,《大森林裡的小木屋》裡幾乎沒有關於荒野的蒼涼與殘酷等描述,反而有許多色香味俱全、讓人垂涎三尺的飲食描寫。比如描述煮楓糖塊:「奶奶站在黃銅鍋前,用木勺把滾燙的糖漿淋在每一個盛了雪的盤子上。糖漿冷卻後變成了軟軟的糖塊,大家立刻吃了起來。他們可以盡情地吃,因為楓糖吃多了也不會傷害身體。」多麼誘人的敘述,恐怕不只孩童讀了會流口水,大人也會忍不住舔舔嘴唇,幻想楓糖塊的滋味吧!
除此之外,還有將豬尾巴烤得油脂閃亮、焦香四溢、將胡蘿蔔泥加入奶油中,製作金黃色的奶油、製作像月亮一樣白裡透黃的乳酪……,每樣食物的敘述無一不讓人食指大動。
飲食文學中不乏講究修辭、以誇飾挑動讀者味蕾的作品,然而蘿拉並無行此道,她站在寫實的基調,細膩又樸實地展現食物的滋味,以及品嘗時的喜悅。就像過多的調味會破壞食物的美味,過於浮誇的描述也會讓讀者無法領略作品的好滋味,蘿拉以白描手法還原童年的飲食回憶及森林墾荒的點滴,讓平凡的日常流露出美好且雋永的味道。
三、與自然生態和諧共處
墾荒意味著人類要與大自然搏鬥、要征服荒野,但同時也必須學習與自然生態和平共存。在《大森林裡的小木屋》裡,也有關於蘿拉一家人如何維持生態平衡、愛護自然的情景。比如在春季,查爾斯告訴蘿拉姐妹:「一直到小動物長大前,我們都不能再打獵了。」因為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拓荒者更須尊重自然法則,讓荒野保持著源源不絕的生命活力。
對自然生態的尊重最動人的描述在最後一章。時值冬季,本該搶時機狩獵,好讓家人在冬天有肉可吃的查爾斯卻空手而歸,他告訴女兒,他為月光下的森林著迷、被大熊有趣的舉止,以及母鹿與小鹿相互依偎的情景打動而放下獵槍。蘿拉姐妹也被父親的敘述感動,開心父親沒有傷害那些動物。這些敘述蘊含著作者一家人對大自然的敬仰,也意味著拓荒者除了要勇敢迎擊自然給予的磨難,更須擁有維護生態平衡的價值觀。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出版至今,受歡迎的程度歷久不衰,透過蘿拉敦厚的筆法,讀者對美國拓荒家庭有更全面的了解。蘿拉曾說過,她寫作此書的理由是為了要保存家人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若是失傳,將會令人惋惜。誠如蘿拉所說,至今我們重讀她的作品,依然被小木屋一家人的緊密連結感動,並了解「家」可以是最美好的所在。
劉美瑤(兒童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