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學: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隅

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學: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隅

  • 定價:380
  • 優惠價:9536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校園公共藝術,是形成建築與自然景觀中,不可或缺且具有藝術教育作用的裝置。在歷史悠久的臺藝大校園,藏有許多藝術名家之作,陳設於戶外空間的多件雕塑作品,更是其中較為引人矚目者,這些作品與創作者都屬於重量級,也和臺灣雕塑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值得深入探究作品中的內涵與理念。

  校園內公共藝術的設置除了美化空間,也能讓學生透過欣賞而產生美感,提升人文素養與藝術鑑賞能力。本書以探討公共藝術與校園公共藝術開始,再對臺藝大與臺灣現代雕塑發展的密切關聯進行探討,最後介紹臺藝大戶外開放空間的藝術作品,冀望能喚起更多人一同發掘藝術之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施慧美 副教授


  學歷
  澳洲臥龍崗大學藝術史博士

  經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1998.02~迄今)
  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編輯(1996.06~1998.02)

  專業領域
  藝術學、藝術創作與批評、藝術概論、臺灣民間藝術、日本藝術、當代藝術
 
 

目錄

前言 1

第一章 公共藝術與校園公共藝術 5
一、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 6
二、公共藝術的起源 11
三、臺灣公共藝術的開啟與政策執行 14
四、臺灣公共藝術的法令修正 21
五、公共藝術的設置目的與功能 26
六、公共藝術的類別與表現形式 27
七、校園公共藝術 32
八、藝術欣賞與鑑賞 39
九、如何欣賞公共藝術 43

第二章 臺藝大與臺灣現代雕塑發展 49
一、臺灣西洋雕塑的萌芽 51
二、戰後初期臺灣雕塑的發展 55
三、西方現代思潮的影響與藝專雕塑科的成立 58
四、1970年代現代思潮影響下臺灣的雕塑發展 61
五、戒嚴末期臺灣雕塑藝術的發展 64
六、藝專畢業生的留學潮與本土雕塑家 67
七、1990年代臺灣的雕塑發展 70
八、小結 74

第三章 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 79
一、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品的界定 81
二、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的設置 83
三、作品來源 88

第四章 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作品欣賞 91
一、臺藝大師生共同合作創作的作品 92
二、臺藝大戶外公共藝術作品 104

第五章 結語與建議 165
一、結語 166
二、建議 170
參考書目 173
附錄 186
 

自序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藝大)從創校迄今已超過了半世紀,其前身為1955年成立的「國立藝術學校」(屬高級職業學校學制),之後歷經不同階段的發展—1960年改制為「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簡稱國立藝專,三年制),1994年升格為「國立臺灣藝術學院」(四年制),到2001年改名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迄今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高等學府,也是近代臺灣藝術教育的搖籃之一,對於藝術創作人才的培育向來不遺餘力,至今培育出許多知名藝文人士,活躍於電影界、廣播界、電視界、藝文界與設計界等不同的藝術領域。

  歷年來臺藝大收藏不少名家的藝術作品,目前這些藝術品由校內的有章藝術博物館統一負責造冊、管理與維護;其中部分的藝術品被規劃後,設置在校園戶外的公共空間中,只要在校園中走動,就可以看得到這些作品。這些位於校園戶外的公共藝術作品,由於創作者不同,風格迥異之外,創作年代、題材、造形、尺寸、媒材、所在位置等均不同,具有豐富又多元的樣貌,但卻也加深了介紹的困難。筆者長年任教於臺藝大,每學期都會帶領學生們前往欣賞校園的戶外藝術作品,並做簡單的介紹與說明;然而在這些作品旁邊雖然附有作品題目、作者名字與創作年代等的簡單基本資料,但對作品本身卻沒有更進一步的說明與解釋,讓觀賞者無法充分來理解作品與創作者想要表現的意涵,總覺得既然校園內能有這麼多名家的大作,卻沒能對這些藝術作品做更深一層欣賞上的解說,或是對創作藝術家的生平做介紹與了解,乃是十分可惜的事情;身為臺藝大的一份子,筆者遂萌生想為臺藝大校園藝術品做點補充說明的念頭,於是便開始蒐集藝術家的生平與創作等資料,並再三地前往現場仔細觀察藝術品,以揣摩出藝術作品的意涵,最後提出自己對這些藝術作品的看法。

  臺藝大校園的戶外藝術作品主要是來自臺藝大雕塑系(國立藝專雕塑科)的早期畢業生,他們現在都已經是臺灣藝術界橫跨老、中世代的知名人物,筆者除了對這些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必須提及他們和臺灣雕塑發展密不可分的關係;此外,這些藝術品藉由作品本身傳達出其內涵,訴說著創作者的理念。這些名家目前還在持續進行創作,其生命史非常值得有興趣者繼續深入研究,筆者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讓更多人能認識臺藝大的校園藝術品之美,若能因此拋磚引玉引起他人的研究興趣,將是筆者十分樂見之事。最後,尚請藝界先進不吝賜予批評與指教。

  為了確保資料內容的正確性,本文也諮詢雕塑學系前主任陳銘教授與有章博物館前組長李斐瑩老師,感謝他們的熱心幫忙,讓本調查得以順利完成;同時特別感謝臺藝大圖書館前館長趙慶河教授在百忙當中抽空幫本書作序,圖書館同仁協助出版;還有人文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與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多位同仁們,承蒙他們的鼓勵與支持,讓本書能夠順利完成,筆者在此一併致上謝意。
 
施慧美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62056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年度暢銷作家 張西首次親繪書封,獻給同樣在愛與失去之間反覆的你__《有時幸,有時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語言學習法展
  • 年末家事生活展
  • 售票網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