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你是那裡人?」這句話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回答方式,若人在國外,我們通常會回答:「台灣人」;當回到國內,同樣的問題我們往往回答:「台北人、嘉義人或某某縣市的人」;若人已經在某一縣市,我們則會回答來自某某鄉鎮。交談時我們會依照所處的場合,自動調整說話內容的場域範圍,以作為對話的基礎。這種大腦的認知機制就好比我們在照相或攝影時會為了選取適當的焦距,而將鏡頭拉近或拉遠的情形是一樣的。
大腦有這樣的認知機制,在語言的表達上必然也能找到蘊含此認知機制的例子,例如下面的篇章內容,就包含了類似鏡頭拉近和拉遠的現象。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國人的鈣質攝取嚴重不足,而且青少年的攝取量還低於中老年人。……除了喝飲料外,青少年喜歡吃肉類、澱粉類、糖果等,而這些食物都屬於低鈣食物,無法提供足夠的鈣質。
富含鈣質的食物除了牛乳,還有乳酪、黃豆、豆腐、豆乾、蝦米、小魚乾、芝麻、深綠色蔬菜等。
(聯合報/2006-02-07)
此篇章的第一段先提及「肉類」、「澱粉類」和「糖果」,然後再談到「( 這些) 食物」,如同鏡頭逐漸拉遠,範圍由小變大,從三小類食物變成統括三小類的「( 這些) 食物」;而第二段則是先提及「( 富含鈣質的) 食物」,然後再指出 「牛乳」、「乳酪」、「黃豆」等 ,如同鏡頭逐漸拉近,範圍由大逐漸縮小,從「含鈣食物」細分為「牛乳」、「乳酪」、「黃豆」等小項含鈣食物。在語言溝通中,說話者對於語言的表達與聽話者對於所聽到語言的詮釋,就如同是一段將語言編碼和解碼的過程。那麼,在閱讀的過程中,作家決定將鏡頭拉近或拉遠來表達,勢必有其認知的基礎和道理,而讀者要如何將語言的形式加以解碼,並正確理解作家所要傳達的訊息,是閱讀理解最受關注的議題。
本書將語言形式視為是編碼的產物,說話者或作家根據大腦的認知運作方式,將所要表達的概念編碼成語言的形式,而聽話者或讀者則是要將接收到的語言形式加以解碼,以理解說話者所要傳達的訊息或意圖。由於語言的表達和理解涉及到許多複雜的認知概念,要理解語言所要表達的深意,有如在解一道數學方程式,因此決定將本書命名為《解開文句的方程式——啟動你的認知閱讀模式》,誠摯希望讀者可以透過本書所討論的「分類」、「上下位的從屬關係」、「攝取角度」等認知概念,以及「框架」、「隱喻」和「心理空間」的理論分析,能夠有系統且有效地提升閱讀理解的能力,並從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培養創意以及創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