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非法律人對於法律的刻板印象,大多認為法律是抽象而艱澀難懂的,研讀法律是枯燥的、苦不堪言的,所以很多人對法律是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然而,在今日的法治社會下,法律無所不在,日常生活,諸如:結婚生子、買賣房屋、謀職就業等,都離不開法律,法律如此重要,如果對法律沒有基本的認識,實在難保自身權益。
目前常見的法律書籍,大多數是針對某特定領域的法律為深入的介紹,較適合已有相當法律基礎者研習,對於一般非法律人而言,研讀起來可能都會感到過於困難。再者,一般法律系的教科書,雖然用字較為淺顯易懂,但大多數是按照法律系學生的課程編寫,例如:「民法總則」或「刑法總則」等,而每一本法律系教科書,都是厚達數百頁,法律系的學生因為學習的必要,一定要按部就班,從民法總則、民法債編、物權編、親屬編、繼承編,刑法總則、刑法分則……等,逐一修習學分,進而對法律有一個較全面性的了解;不過,一般非法律人不可能像法律系學生一樣,花費大量的時間,就每項法律科目逐一研讀。非法律人如果因為時間有限,而只研讀某種法律,例如只研讀民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足的。例如:發生一件車禍時,不僅僅在民法上有損害賠償的問題,也有可能被警察開罰單而產生行政法問題;另外,也有可能把人撞傷了,而有刑事法律問題;又這些事情鬧上法院,又有各種訴訟法的相關問題。由此可見,日常生活常見的法律問題,不可能僅侷限在某種法律,所以一般非法律人在不可能花太多時間研讀法律的情況下,要保障自身權益,不能只研習某特定領域的法律,而應該要對法律有全面的、粗淺性的認識。
本書之目的,不在於學術研究,而是給予一般非法律人較為全面、粗淺的基本法律概念。法律多如牛毛,以一本書的篇幅要讓讀者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所有的法律,絕對是不可能的,故本書選擇以民商事法、刑事法、勞工法、行政法、民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法律為範圍,各章節中先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基本概念,再舉案例,以問題、解析的方式,期能讓讀者將理論與案例做一結合,進而對法律有較全面性的了解。
施盈志
2021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