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難得的中文「行基菩薩」傳記
胡建明(日本駒澤大學研究員)
行基(西元六六八至七四九年)是日本奈良時代的僧人。在奈良時代,僧侶由國家機關和朝廷認定,並禁止向普通民眾傳教。行基打破禁令,以近畿為中心,不問平民與豪族,向民眾宣揚佛法,受到信者的崇敬。
行基率領信者修建寺院,建設水利及交通設施,為貧困者設立布施屋。行基的傳教活動受到來自朝廷的打壓,但是受到民眾的有力支持。在這個背景下,聖武天皇授予行基大僧正之日本最高僧職,乃是日本首位大僧正。
此外,聖武天皇還任命行基負責奈良東大寺的建設。行基與創建奈良東大寺做出貢獻的良弁、聖武天皇、菩提僊那(南印度僧人)一同被譽為東大寺的四聖。
作為奈良時代的高僧,行基留下了輝煌的成就。遺憾的是,行基沒有像其他高僧大德那樣留下著述,因此很難明確把握其思想;另一方面,與行基相關的歷史文獻也極為有限,對把握行基的生平軌跡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例如,行基為什麼中斷了持續了十餘年的山林修行,來到民眾間傳教,並全身心投入開發水利、交通等公益事業?其思想基礎是什麼?這些問題,在這部難得的中文行基傳記裡,都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金偉博士長期從事日本上古文學以及日本佛教說話文學研究,翻譯出版了《日本古代歌謠集》、《萬葉集》、《今昔物語集》等日本古典名著,在佛教說話文學研究領域也取得了令學界矚目的成果。二〇一九年,我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出版部委託,詢問金偉博士能否撰寫行基傳記,金偉博士欣然允諾。如今如期付梓,感謝金偉博士付出的心力。
是為序。
二〇二一年二月六日 於日本長野縣上田玲瓏山房
編撰者序
奈良時代利益百姓的大菩薩
二〇一九年七月某日,旅日學者法音法師(胡建明教授)來電吩咐末學撰寫行基傳記;向法師詢問了具體撰寫要求後,欣然受命。
同年八月,筆者赴奈良縣立大學參加暑期文化交流;其間,在奈良縣立大學圖書館和母校大谷大學圖書館查閱行基研究文獻,並委託日本友人松岡道子女史和石橋博人先生通過網路購買相關書籍。在此,向上述諸位友人深表謝意。
一九八九年初夏,筆者第一次到奈良市觀光時,便被近鐵奈良站前的行基像所打動。雕像佇立在噴水池中央圓錐形的基座上,面朝東大寺,表情既有悲憫,也有對真理的篤信。一九六九年,當時的奈良市長鍵田忠三郎先生提議,在這處堪稱奈良市玄關的位置,樹立日本雕刻家中西重久先生創作的行基像,紀念這位「奈良的大恩人──行基菩薩」,並委託赤膚燒窯主大?正人先生燒制噴水池及基座的陶板。翌年,行基菩薩像噴泉廣場竣工,成為奈良市的著名地標。
筆者在日本留學期間,先後在兵庫縣的西宮市、京都市的伏見區居住,經常可以看到與行基相關的寺院和設施,例如京都市的法禪院、神戶市的有馬溫泉、伊丹市的昆陽池等等。
每年的十月初,位於日本大阪府岸和田市的久米田寺,都會舉行盛大的行基參拜大會。大會這一天,整個岸和田市區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人群簇擁著精美的花車,車上年輕的男子們載歌載舞,音樂和號子聲此起彼伏。由十餘臺花車組成的遊行隊伍經過市區的巡禮之後,朝著久米田寺的方向行進。
據史料記載,行基於天平十年(七三八年)建成該寺,是行基建成的四十九座寺院中的一座。從久米田寺步行不到十分鐘的路程,便可以看到寬闊的久米田池;雖稱作「池」,但水面遼闊,堪比湖域。神龜二年(七二五年),行基依聖武天皇敕令,率眾築池蓄水,耗時十三年才建成,為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今天,後人們仍在以這般盛大的祭奠儀式,來感謝這位佛陀教義踐行者的恩德。
進入二十一世紀,筆者陸續翻譯出版了《日本古代歌謠集》、《今昔物語集》、《萬葉集》等日本古典名著,對日本的上古歷史與文化有了一些粗淺的瞭解。《今昔物語集》收錄了五則行基的故事,通過追溯這幾則故事的來源,越發覺得行基研究在日本歷史以及日本古典文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行基作為奈良時代的高僧,並沒有佛教方面的著述,僅有七首和歌傳世。日本正史關於行基的具體記載,僅見於《續日本紀》中的「養老元年四月三日」條、「天平三年八月七日」條、「天平十五年十月十九日」條、以及「天平勝寶元年二月二日」條。可依據的史料也寥寥無幾,僅有行基弟子真成於天平二十一年(七四九年)撰寫的〈大僧正舍利瓶記〉、治部少輔泉高父宿禰於安元元年(一一七五年)撰寫的《行基年譜》等為數不多的文獻。
基於上述原因,撰寫行基的生平需要參考大量的相關文獻。筆者能力有限,本書難免有不足之處,萬望讀者海涵。合十。
二〇二一年一月,於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