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過去與未來之間: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

過去與未來之間: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 定價:550
  • 優惠價:79434
  • 優惠期限:2025年02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人的條件》告訴我們如何以行動愛這個世界,
《過去與未來之間》便是指引我們如何以思考去守護它

★漢娜・鄂蘭自認「寫過最好的一本書」
★簡體中文被消失之作
★繁體中文首次出版,華文世界最完整譯本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葉浩、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劉滄龍──專文推薦


「漢娜・鄂蘭具有卓越的才能,她能夠賦予日常經驗全新的意義,並為新生者揭露過往的腐朽愚昧。」
──《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

「寫下《平凡的邪惡》和《極權主義的起源》之後,鄂蘭這本書,旨在應對當今的政治僵局和文化混亂。」
──《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

「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思考,當涉及具體的社會傳統與文化脈絡時,本身就是 一種政治處境。而更重要的是,提醒世界正處現代科技與道德相對主義威脅的鄂蘭也藉此暗示,全人類已經是一個政治共同體,且正站在過去與未來的『裂隙』(gap)之間 」
──葉浩(本書推薦人、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這本書以精鍊圓熟的表達方式,分別就傳統、歷史、權威、自由、教育、文化、真理、科技等論題進行思索,八篇獨立文章各自打開引人入勝的思想風景,其中關於於政治自由的剖析,尤其顯示鄂蘭的現代性診斷目光之精準獨到。」
──劉滄龍(本書推薦人、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雖然寫作於五、六十年前,但本書的讀者會吃驚地發現,對於深深影響當代生活的『後真相』、『人類世』等主題,鄂蘭早已提出了預言性的深刻洞見。換言之,這是一本極具當代議題性的書。 」
──李雨鍾(本書譯者、臺師大博士後研究員)


《過去與未來之間》被鄂蘭視為她最好的一部作品,這本政治思想文集成書於《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等鉅著之後,包含了八篇睿見迭出的文章,呈現出她對不同領域與主題的廣博思考,包括自由、權威、傳統、歷史、政治、文化,以及太空科技的發展。

儘管主題各異,這些文章都流貫著同一種精神。鄂蘭意圖告訴生活在現代世界的你我:過去曾指引人們、賦予我們力量的思想與文化傳統已經中斷,因此我們必須深入歷史河床尋覓這些思想的遺產,並不斷思考當下的現實事件,從中找出未來方向的路標。「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一方面固然是當前的道德與政治困境,卻也是真理向我們閃現的時刻。

鄂蘭認為「所有思想都是來自生活經驗」,本書是她自己的思想實驗,也是她召喚所有讀者一同進行思考習練(exercise)的邀請。儘管寫作於五十年前,但對於深刻影響當代的「後真相」、「人類世」等主題,鄂蘭早已提出了預言性的敏銳洞見。今日的我們,依然可以從她獨一無二的思考中舉步,朝向有著無限可能的遠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出生於漢諾威,在馬堡大學和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和神學,她的老師們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海因里希・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份,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引起巨大反響。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後整理出版為《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被視為討論反猶大屠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年出版《過去與未來之間》,並於1968年再度增訂,記錄了鄂蘭在艾希曼審判前後的思考歷程。

1975年12月4日,鄂蘭因心臟病發,在紐約過世。


相關著作:《人的條件(全新修訂版)》

譯者簡介

李雨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當代歐陸哲學、先秦思想,目前致力於研究漢娜・鄂蘭及其當代政治意義。
負責範圍——英文版導言、前言、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並統校全書


李威撰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畢業,主修政治思想,曾任新聞編譯、記者。
負責範圍——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黃雯君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曾專職紀錄片工作室英文採訪、字幕翻譯。認為譯者工作不僅在於知識傳達,更在於捕捉原文在另一個語言中的樣貌,以不同語言重新構築同一意義與意象的理解空間。
負責範圍——第一章、第二章
(由梁燕樵修譯)


 

目錄

專文推薦:關於一份思想遺產的遺囑 ◎葉浩
專文推薦:爭論中的真相與行動中的自由──哲學與政治之間 ◎劉滄龍
專文導讀:如何守護危機中的「世界」 ◎李雨鍾
英文版導言  ◎傑若米.柯恩(Jerome Kohn)

前言:過去與未來之間的裂隙

第一章 傳統與現代
第二章 歷史的概念:古代與現代
第三章 何謂權威?
第四章 何謂自由?
第五章 教育危機
第六章 文化危機:其社會意義與政治意義
第七章 真相與政治
第八章 太空征服與人的高度
 

專文推薦:關於一份思想遺產的遺囑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葉浩


根據傳記作家伊莉莎白.揚.布魯爾(Elizabeth Young-Bruehl)的說法[1],鄂蘭本人認為《過去與未來之間》(Between Past and Future)是她寫過最好的一本書,能有繁體中文版的問世堪稱一大盛事,畢竟她是公認的二十世紀最具遠見與影響力之政治思想家,其藉言說與行動所留下來的遺產不隸屬特定的國家,而是人類共同的遺產。而這也是本書的主要訊息之一,因為鄂蘭意圖告訴生活在現代世界的你我:過去那些曾指引人們並賦予他們力量來因應未來種種挑戰的思想與文化傳統已經中斷,幸而人類的歷史長河底下埋藏著熠熠生輝的「思想碎片」(thought fragments),如何循線深入歷史河床底下去尋覓這些「遺產」並將它們帶回這黑暗時代,是一種必要。

本書就是鄂蘭對這人類共同遺產的初步盤點。書中收錄的八篇文章,雖然各自處理了不同的議題,但每一篇都涉及了過去與未來作為兩股力量的拉扯,例如根植歷史經驗的傳統與求新求變的現代性之間的張力,乃至不准後代子孫走自己的路以及樂見他們離家並開枝散葉的兩種關於「傳統」(tradition)及其「權威」(authority)基礎的理解。對作者來說,「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乃人類當前的道德與政治根本處境,甚至是「思考」(thinking)作為一種活動的根本屬性之寫照。看似議題分散的八篇文章,其實是環環相扣、分別從不同的層次與脈絡來探索人類當前重大道德困境與政治危機的著作。

尤須注意的是,鄂蘭所謂的「政治」乃一群自由、平等的人聚在一起討論或爭辯共同事務的活動,既指涉一個專屬這群人彼此展現自我、互相認識的公共空間,當碰上了關乎他們的共同命運之議題,則成了一種特殊的時間,或說集體的決斷時間,而當這群人決定協力開創一個新的格局時則是真正的「行動」。鄂蘭這種政治(politics)觀念,源自她對古希臘城邦(polis)的實際政治經驗之詮釋。多數人提及政治時,或許會想起政客彼此爭權奪利的一種畫面,但這對她來說反而不是政治。也因此,她在本書〈前言〉當中特別指出:

當傳統的經脈最後斷裂,過去與未來之間的裂隙就不再僅僅是特屬於思想活動的處境,不再限於那些將思考作為其首要志業之少數人的經驗。它已成為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具體可感的現實與困境;也就是說,它已經成為一個關乎政治的事實。

換言之,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思考,當涉及具體的社會傳統與文化脈絡時,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處境。而更重要的是,提醒世界正處現代科技與道德相對主義威脅的鄂蘭也藉此暗示,全人類已經是一個政治共同體,且正站在過去與未來的「裂隙」(gap)之間。

事實上,此一現代性危機是鄂蘭所理解的「介於過去與未來」之最具體層次,其範圍可以僅限於一個國家或民族,但也可以擴及作為一個社群的人類,而本書真正關切的無疑是後者。不過,對鄂蘭來說解方在於應當認識到思考的本質與意義究竟為何。根據本書〈前言〉的闡釋,思考其實與回憶(remembrance)和說故事(story-telling)密不可分。回憶是一種獨特的思考模式,不同於邏輯推論或演繹、歸納等那種從前提到結論的線性思維。作為一種心智活動,它涉及了從過往經驗當中擇取值得留下的某些細節,並藉此將此時(的我們)與過去和未來做出連結。這種心智活動也涉及了想像力,一方面必須想像過去的人如何思考與感受,另一方面則把歷史當作一條長河般看待,並把思考者本人置入一個獨特的時空節點。如此一來,思考也與鄂蘭所謂的「傳統」有相通之處,因為一個傳統本身也涉及了擇取「誰」以及哪些「事件」來構成「我們」(包括已逝者與未生者)的元素。

是故,數學與邏輯之外的思考,因為過程中涉及了許多「隱藏的自由島嶼」(hidden islands of freedom)之揭露與串連,所以本質是判斷,而非運算。同理,作為能連結人與人乃至事件與事件的傳統,也當如此。倘若傳統的本身不是保存了歷史上諸多偶然與其他可能性,或說自由的時機與選項,而是成了人們在選擇或決定集體命運時的一種限制,那它已違反了其之所以能作為一個關乎特定一群人的獨特生命故事之種種歷史偶然性。

或許,〈前言〉最特別之處在於鄂蘭援引了卡夫卡的一個寓言,來進一步闡釋上述的思考本質和傳統的根本屬性。該寓言將「過去」與「未來」喻為兩個對手,前者從後方追趕,後者則不斷封閉前方的道路,而卡夫卡來藉此來暗示: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這兩個對手,也都懷抱著一個跳出戰局,自己躍升為一個能評斷且仲裁那兩個對手的夢想。

然而鄂蘭卻說,故事的寓意其實指向了不同的理解可能。其一是,跳出這種戰局正是西方從巴門尼德斯到黑格爾的形上學家之「古老夢想」,他們想尋求一個不具時間性與空間性的獨特立場來進行思考,但這種可能即使成真,反而無從對具體事物做出任何判斷,畢竟,那樣的思考者不再具有任何的特定身份,也因此失去了所有可以觀看與評價的立足點。這正是本書批評絕大多數哲學家的角度,也是鄂蘭所指出關於現代性危機的根源。另一種解讀則指向了戰局當中那個必須同時面對兩位對手的人,其實也能選擇站在其中一方來戰鬥,甚至可袖手旁觀,亦或試圖讓自己與兩者都保持一個安全距離,從過去中選取某些事物或思想資源來繼承,讓歷史成為思索如何因應未來挑戰時的思想資源。

鄂蘭在指出寓言總蘊藏不同理解的可能時,也提醒上述幾種不過是人們可以把故事「講完」的方式。事實上,思想遺產更是如此。本書引述了法國詩人夏爾(René Char)的名言「遺產被遺留給我們,沒有任何遺囑」作為開端。鄂蘭於是藉由指出夏爾所念茲在茲的珍寶其實是歐洲抵抗運動所開展出來的「公共自由」(public freedom)。換言之,她在藉此認領了這一份未曾被命名的遺產之同時,也填補了遺囑上的空白。另一方面,她也明白那珍寶已消失在現代性的危機當中。因此她以本書作為一種餽贈,指向人類更廣大的歷史當中仍存有另一個珍寶:自由──那既不是「不受他人干涉」的消極自由,也非退出公領域並遁入心中堡壘的「內在自由」,而是存在任何一刻都包括關於如何繼受過往、傳承後人的選擇,以及徹底揮別歷史並開創新局的可能。

卡夫卡寓言讓鄂蘭將焦點放在,如果那一個必須面臨兩個對手的人根本不存在,那對手本身也不會存在,因此,身處過去與未來的裂隙之中的我們,不是卡在山谷之間無從發揮作為的人,而是連接過與未來的關鍵,甚至是把未來以及尚未出生的後人迎接進來世界的真正力量。且惟有當過往成為能賦予後代子孫面對未來的一股力量,歷史才是具有權威的傳統。

《過去與未來之間》是鄂蘭給我們的一份有留下遺囑的思想遺產,而採取行動來實踐並傳遞下去,才能算是真的繼承。

[1] 見《愛這個世界:漢娜鄂蘭傳》(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商周出版,二〇一八年。

------------------------------------------

專文推薦:爭論中的真相與行動中的自由——政治與哲學之間
◎國立臺師大國文學系教授  劉滄龍


如許多人早已熟知的,鄂蘭思想的討論曾現身於臺灣的太陽花、香港的傘運與反送中等舉世矚目的大型政治運動,這也連帶地讓鄂蘭著作受到更多的中文讀者青睞。以往多半是政治學者研究的鄂蘭政治理論,如今成為公共討論不時援引的思想資源,書市因而見到不斷推出的鄂蘭著作譯本。商周出版先前已推出《人的條件》這本皇皇譯作,更繼而支持《過去與未來之間》的翻譯出版,愛好鄂蘭的中文讀者真是喜出望外。

《過去與未來之間》的份量與影響性當然跟《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等系統性專著不可等量齊觀。不過,它以更為精鍊圓熟的表達方式,分別就傳統、歷史、權威、自由、教育、文化、真理、科技等論題進行思索,八篇獨立小文各自打開引人入勝的思想風景,其中關於於政治自由的剖析,尤其顯示鄂蘭的現代性診斷目光之精準獨到。單單是〈何謂自由〉一篇,我手上就有德國dtv出版社在二〇一八年所出的第六版的單行本,由此也可看出鄂蘭對自由的思考持續受到當代讀者的關注。

人類運用技藝改造自然在世界中安居,然而人所棲居的世界既安穩又脆弱,此一安危相倚的境況在現代又更加地戲劇化。笛卡兒開啟了懷疑一切的現代精神,除了好奇,現在更因懷疑,讓現代人的新知不斷拓展。透過科學實驗考察自然、用精密儀器探究宇宙,人們發現眼見不一定為真,原來動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陽,因而不得不懷疑由自己的感官所編織的世界樣貌,被我們打造的世界正在異化成令人焦慮不安的家園。

對鄂蘭來說,現代人之所以為現代人,是因為人的行動能力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打破了以往所謂自然的必然性。在科技時代人類開發自然原力創造了美麗新世界,但是行動的創造性同時包含著毀滅性。行動展現人最為可貴的自由與自發性,讓現代人不必藉由宗教救贖登入彼岸,而是在世俗此岸打斷自然生命的循環,用言說與行動化腐朽為永恆。

自由的現代人並無法像造物主般創造自然,也尚未解開自然本身是什麼的終極奧祕,事物自身的真實本性不再縈繞胸懷,關切的焦點在於誰能了解自然如何運作的過程,誰就取得了控制自然的開關。現代人既自豪這前所未有的支配力,也驚恐於控制自然的可能性與危險性是如此地不可控、不可測。自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之後,人類雖然掌舵在手,卻行將傾覆,甚至不知該航向何方。

失去信仰的現代人也不再相信哲學可以解釋世界,於是馬克思想用改造世界的方式來終結失去行動性的哲學解釋效力。哲學思考被政治實踐終結。真理不再被哲學家的普遍性宣稱所壟斷,取而代之的是爭論中的真相。在政治行動中,人的複數性既展現了價值多元的可能性,也意謂著難以調解的歧見、分裂與衝突所造成的巨大壓力,自由成了沈重的負擔。因此,有人開始緬懷那團結一體的權威時代,有人則退回個人精神的內在堡壘想要逃避自由的重擔。

鄂蘭既非擁護宗教、傳統、權威的保守主義者,也不是反傳統、維護個體權利、爭取社會變革的自由主義者。她汲取希臘羅馬的文化與政治理想,考察基督教與現代精神的連續性與斷裂性,分析與傳統斷鏈的現代人處境,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尋思人的條件。鄂蘭所走的這條思考路線,懸在哲學與政治兩端,因其高度張力也帶來思想的衝擊力與吸引力。哲學沉思與政治行動、真理探究與事實爭辯或許都關乎人類的共同命運。每個現代人該如何四無依傍地做出判斷、在溝通協商中採取共同行動,將是自由的理念能否落實於現代社會的條件。

李雨鍾博士為這本譯著投入甚多心力,因為他的介紹,大部分的譯稿我有幸也先睹為快,我們並在師大組成讀書會討論這部鄂蘭中晚期睿見迭出的作品,特此誠摯邀請讀者一起來領略這本著作的思想魅力。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482800
  • 叢書系列:Discourse
  • 規格:平裝 / 464頁 / 21 x 14.8 x 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