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年輕人、企業界最愛的私大,靠什麼?
中原大學在私立大學中很有特色。
2020 年新生註冊率100% 連續五年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
2020 年,教育部的大學學域論文引用影響力指標 (CNCI) 排名上,中原大學的學術論文影響力(引用率),僅次於清華大學和台灣大學,名列第三。
看到這兩個事實,我記者天性的好奇馬上飆升:
台灣的私立大學最常抱怨的問題,就是資源比不上公立頂尖大學,中原大學是如何讓老師在學術研究上,有那麼充裕的資源?怎麼樣創造跟公立頂尖大學並排的研究環境?
中原大學的研究在薄膜、化學、材料及工程上,都是台灣「CNCI 論文影響力」很高的大學。讓中原大學在研究上領先的關鍵為何?在跟企業界合作上,中原大學有什麼特別的作法或經驗?
少子化壓力下,台灣各大學都對註冊率感到焦慮。遭逢疫情,各大學註冊率更受到海外學生無法入境的影響。中原大學為什麼沒有受影響?
這到底是一間什麼樣的大學?它有什麼特殊吸引力?這本書是很好的地圖。
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特色,是中原「全人教育」的校務治理。
強調通識課程是做法之一。雖然在大部分人心中,中原大學是個「理工」為主的大學,但它的通識必修多達34 學分,居全台灣大學之冠。而且,今天這個從「中原理工學院」晉級的大學,被中華民國通識學會理事長莊榮輝譽為:「大學通識與全人教育的典範」。除了開設「通識課程」,一年還有百場以上的「通識活動」:音樂會、雲門舞集、永興樂皮影戲、相聲瓦舍的表演等。
「全人教育」的另一個重點是場域經營。從學生最基本的需求─廁所開始,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惜物、惜己、美感與公共道德。
中原大學的廁所顛覆了人們對校園廁所的窘迫印象,整潔、明亮和通風之外,不同系所的廁所空間也找人設計不同的風格:有的廁所從等候區就能一覽校園景色;有的則像專門賞畫的藝廊。目的是讓師生上廁所時,心情愉悅。
這個校園廁所的革命,得歸功於校長張光正。而且早在1991至2000年間,張光正首度擔任中原大學校長時,即便經費困乏,他仍主張在廁所免費提供衛生紙。起初他擔心衛生紙會被濫用,選擇先從理學院開始試行。一學期過後,發現衛生紙的用量合理,學生沒有浪費的情形,政策便推廣到全校至今。
「我們甘願做這些,是希望學生能『享受』一份自在,一份『為人著想』的自在,」他強調。
台灣青年學子憂鬱、自殺的比例逐年上升,社會結構性的壓力外,家庭、學校都是壓力來源。學會跟自己相處、跟別人相處,是大學裡專業技能傳授之外的教育重點。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認為,光喊「全人教育」、「天人物我」口號不夠,必須從最基本的細節做起。
讓我想起企業界最愛的「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句西諺,在校務治理上應該也是經典。本書藏有很多如何讓大學各種利害關係人(學生、老師、企業、社會……)都成功的細節。
天下雜誌社長 吳迎春
推薦序
擇一事,做一生,惠眾生
人生很奇妙,我原來對中原大學一點也不熟,沒想到我會在中原大學教書,還替這本書寫序。
1969年我出國留學時,它還是叫中原理工學院,我是念法律的,因此對它沒有什麼印象。回台後,只有做口試委員時,去過中原大學兩次,當時的印象是校園很整潔,廁所很乾淨,乾淨到有點不像學校的廁所。看了本書後才知道,這是張光正校長很在意的一件事。
多年前,我曾跟黃春明先生走訪過台灣的學校,他說一個校長做的好不好看二件事:一是廁所,二是校園。廁所是小處,小處做的好,大處就沒問題;校園是環境教育,它的乾淨提供了學生美學和品德教育的條件。我很同意這兩點。
2018年,我70歲退休,本以為從此放下教鞭,所以離開中央大學時,把上課的教學影片和教材都留給後來接任的人。2020年,張校長竟然親自三顧茅蘆邀我去中原大學教書,受寵若驚之餘,慨然答應。走馬上任,對校園文化有所了解後,現在才敢執筆寫這篇序。
大學教育是精英教育,它主要的目的是培養領袖人才,當然也為學生找人生的路,讓學生能擇一事,做一生,惠眾生。所以大學不像中小學要不停的考試,不停的督促,就如John Henry Newman所說,「為了進哈佛而進哈佛和因為對知識的渴望而進哈佛是兩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離開哈佛的一瞬間便結束了,而後者的人生在離開哈佛後才開始」,大學是為想求知的人而設的殿堂,又因為品格比知識更重要,所以中原大學首重品德教育;而同理心需要在孩子年幼仍有一顆柔軟的心時,教導他們服務、分享、共贏等人生的意義,所以中原大學次注重社會服務。書中的案例都令人感動,例如資管系的學生應用電腦和網路的知識,幫助農民把水果上網賣出去;電子系的同學收集二手電腦,整修好了以後,送給偏鄉的小朋友;我最感動的是他們挽救了「黑貓中隊」這個不應該被國人遺忘,卻差點變成了廢墟的例子。
我小時候有很多朋友就讀「空軍子弟小學」,也有朋友的爸爸或哥哥是黑貓中隊的飛行員,其中二人因為飛U2 偵察機替美國到大陸照相而殉國。在沒有看本書以前,我不知道國家竟然沒有保存這個黑貓中隊的歷史,我們豈可讓青史盡成灰?
其實每一科系、每一專業都有可以貢獻社會的地方,從書中我看到全人教育的成效。這些學生走出學校進入社會後,比較會繼續服務社會,因為他們已經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的快樂,其實這就是教育真正的目的,教育不是口號,它是實做,尤其是學生看到所學有所用時,對學習會更有熱情,學得更好。
中原大學是私立學校,他的經費很有限,但是我們看到辦學成不成功,不是在錢而是在人,有心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就像西南聯大可以培養出李政道、楊振寧一樣,中原大學就是個令人感動的好例子。
中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洪蘭
推薦序
以願力和熱情播下全人教育的種子
1971至1975年間,我就讀於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歲月如梭,如今邁入2021年,我不僅從職場退休,還重返母校兼課。仔細回想,如今的中原大學在硬體架構上,由於系所人數增加,有多了幾棟建築,但因為全人教育的提出與實踐,在許多小細節上,著實有了很大的改變,成為中原大學隨處可見的招牌標誌。
中原大學以理工起家,在我成長的年代,台灣正處於經濟起飛時期,當時從中原大學畢業的理工科系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發展與閱歷。而張光正校長接任後,一方面持續穩固中原大學理工的根基,另一方面接連成立設計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以及教育學程、通識中心等單位,讓中原大學正式成為綜合型大學,邁開實踐全人教育的步伐。
近年來,中原大學持續走在完善全人教育環境的路上,從來就不是只有理念和一句口號,比如逐步改造全校廁所、增加學生活動空間、每週定期舉辦音樂會等,還有很多,這些都與我求學時有諸多不同。再舉一全人教育落實的案例,一般剛從高中升上大學的學生,未必清楚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因此讀了一年書後,可能出於興趣不符、成績差強人意,產生轉系念頭。一般大學要求學生成績達到一定標準才能轉系,中原大學卻首創與全面實施「適性轉系」制度,並打破以學業成績為轉系標準,協助學生選擇適合學系,發揮個人潛力,學生可以自由轉系兩次,這對系所的整體發展與規劃,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就我看來,中原大學之所以願意、能夠這麼做,是因為學校做出每個決策時,不會僅從方便管理的角度出發,更會考量學生的學習需求,還會關注學生生活一切所需。
變幻莫測的環境、資訊爆炸的社會,是現今學生畢業後要面對的叢林,學生在學校累積專業知識、同時接受全人教育洗禮,讓學生受教階段就注意身、心、靈的平衡,希望未來能以更好地工作態度適應這個世界,並繼續終身學習。我認為,同學在接觸全人教育的頭幾年,未必會帶來直覺式的好處,但全人教育的薰陶可以受用一輩子,因此學生在校的短短四年,只是在學生心中播了芽種,通常不足以讓全人教育開花結果。
換句話說,學校投入資源,卻不知道四年或十年後,學生會不會有所收穫,這樣做是否值得?就目前我們看到的是,中原大學深信播下的種子終究會發芽,而且終身受用,因此始終不懈地朝全人教育辦學的信念前進。
近年來在校慶活動上,張校長總是不厭其煩、像是傳教般向校友傳達全人教育的理念和學校落實的情況。雖然他會每年更新學生的註冊率、就業表現等量化數字,但以全人教育辦學、以學生為中心的主軸卻是沒有變過。有時他也會問我們,會不會覺得他每年都是老調重彈?我總告訴他,我們聽到的不是他的話,而是讀到他的心。中原大學種下全人教育的因,校長向我們訴說的,正是豐厚的、欣欣向榮的果,所以我要他盡管講沒關係,不用擔心聽的人膩了,至少我每次聽到的都是活生生的,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真誠發出來的願力。
即便不是中原大學的師生,或是如我一般,曾與中原大學有過某些連結,但相信讀完這本書的讀者,都能感受到中原大學對全人教育的執著,以及辦學的熱切與用心。
台灣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 黃重球
推薦序
用全人、雜學 探討個人的內在與本質
雜學校創辦至今七年,我是到很後來才認知到「全人教育」這個詞彙。那是在一次演講上,我受邀講述雜學校的理念,分享完後,聽著其他學者談論全人教育的概念,一聽之下驚為天人,這才慢慢意識到,原來我做的事情和全人相關,兩者差別只在用語不同。
當初成立雜學校、匯集國內外教育創新單位,就是希望與主流價值對抗,要讓教育有更多可能與選擇。現在主流的價值觀,都是要學生好好念書、好好聽學校的話,待畢業後找個好工作,成就所謂美滿幸福的一生。但抽絲剝繭後會發現,整個教育過程中,其實並不太關心你是誰、你的想法是什麼。
如同聖修伯里的經典名著《小王子》裡,狐狸曾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必須用心去感受。」確實,我們的教育談了太多外在,卻忘了關注人的內在與本質,思考每個人來到這世上,將如何成為一個完整、平衡的人。而這正是雜學校推廣「雜學」、中原大學專注「全人教育」的原因。
雜學校在體制外奮鬥,中原大學則在體制內努力。1995 年,中原大學成為全台最早提出「全人教育」理念的大學,套句我常說的話,這在當時超「ㄎㄧㄤ」的啦!畢竟那個年代應該很少人能理解何謂全人教育,但中原大學不僅提出這個前瞻理念,還一路實踐不怠。
台灣也有發展雜學、全人的條件,民主自由、尊重多元的台灣社會,本質與全人相當契合。雜學校創辦於風起雲湧的2014年,當時社會運動、青年覺醒接連而起,跟著雜學校一起茁壯的眼球中央、台灣吧、One-Forty 等團隊,紛紛帶來有別以往、令人眼睛一亮的內容。眼球中央透過有趣的方式思考問題,台灣吧不給答案、拋出開放式議題,One-Forty 關心東南亞移工,百花齊放的能量影響更多人。
加上2020 年一場前所未見的新冠肺炎,顛覆了人類的生活與思維,過往慣於追求效率與效益的人們,在接下來10 年,勢必會更關注人類的本質、存在的意義、與世界的關係。
同時,台灣高等教育正處於轉型階段,我認為這也是深化全人教育的好時機。在國內,大學面臨少子化、招生不足的困境;在國外,全球科技巨擘紛紛將事業版圖擴及教育領域,例如Google在Coursera 開設的線上課程,讓過往要花上四年才能取得的學位,現在只需要輕薄短小的三個月便能達成,再搭配業界一流的業師,以及畢業後可能在Google 與相關聯盟工作的誘因,老實說,這非常具有吸引力。
或許有人會問:實體大學會不會就此消失?我的答案是肯定不會。放眼全球,很少有500 年以上的企業,卻不乏源遠流長的學校,英國牛津大學有924 年的歷史,美國哈佛大學則創立超過380 年,世界上最悠久的品牌,全是學校,這些品牌都有自己顯著的個性。我相信,以全人教育為辦學理念的中原大學,若持續將此普世價值向外散播,會是學校邁向全球、永續的答案。
雜學校創辦人兼校長 蘇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