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寫序言的此時,臺灣正處於新冠肺炎爆發的時期,嚴峻的疫情下,提醒人人要自制地生活、工作與學習,面對世紀病毒,期待在成書之時,臺灣又能恢復自在的過往。
在充滿變化的時代裡,能成就一椿好事,不只要多方努力,有時還有一些機緣,我滿懷感謝正向磁力都吸到我身上來了。
首先,一本書的完成要回推到最開始點頭同意的那刻。記得在信箱郵件裡,收到新學林出版社的來信,詢問出書的意見,我只是順手回信以示禮貌地說:「可以想想喔 !」沒想到就開展了一連串實踐的過程。真的要感謝出版社的相信與堅持。
其次,要談談這幾年來在社會工作實務場域中,以生命滋養我專業能力的諸多個案們。這些個案處在社會不知名的角落裡,是他們的生命故事以各種方式來到我面前,讓我有機會一一認識與思索。這些方式包括各種個案研討的場合、我所擔任許多社會福利團體外聘督導,我與社工人員討論服務個案遇到的困難,當然也包括我在擔任113專線社工人員時所接觸的服務對象等;是這些個案們不斷豐富我對家庭暴力的概念與認識,在我心裡不斷深植對家庭暴力服務的使命與興趣。
書裡的字字句句都有這些服務對象的影子,我只是個傳播者,讓讀者可以透過簡單的文字或案例,理解暴力家庭的樣貌。如果你正身處暴力關係中,可以從書裡看到各種處理問題的方法,也鼓勵正在受暴的你正視自己的問題,並找到協助的管道。當然,若是每個人都不置身事外的話,多一些小小的協助,也許能改變他們的生命。
同時,許多從事保護性服務的社會工作人員都是我的啟發者與學習者,他們對個案服務的觀點開啟我不同的思考,他們的服務總是盡心盡力地跑在前頭,處處設想還可以為個案提供哪些更多的服務,讓受暴家庭過得比較好、比較安全,他們對我的提問都激勵著我採取多元化的觀點來理解個案的處境,強化我在家暴議題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社會工作的服務領域沒有一個是簡單的,在對家庭暴力的服務上,社工人員需要單槍匹馬地面對被害人或相對人,承接他們挑釁、懷疑、咆哮的言語及態度,接納他們滿腹的悲傷、憤怒、指責、難過的情緒,常常還要冒著人身安全的風險進行會談或安置工作。而他們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受暴家庭能恢復到無暴力狀態,家庭成員可以安全且和諧地過生活,發揮各自的功能與角色;我實在很榮幸能在家庭暴力服務的路上,與社工人員一同前行。
這本書的促成是在2018年初,在個人閒散的性格下終能於2021年完成,非常謝謝新學林出版社前編輯高于婷小姐不間斷的打氣與鼓勵,更要感謝編輯陳瑋崢小姐的堅持與肯定,讓我能持續跑到終點線,也要感謝編輯陳文婷小姐費心地校稿,使得文字更為流暢易讀。
最後,也要感謝我的家人對我的容忍與肯定,讓我可以自在地做我想做的事,更要感謝我的先生總是給我大大的支持與力量,本書的書名是他最初的發想,我們立刻就覺得「Yes! We got it !」,還好有他的陪伴,一路上都不孤單。
最後,以陳之藩於〈謝天〉文字作為我個人最大的感謝!「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要感謝的人太多了,不如謝天吧!」
吳敏欣
2021年年5月30日
久旱終臨大雨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