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夢迴
醒來,從夢裡。下樓,開燈。我從另一個時空慢慢回神:二○二一年七月十六日深夜一點四十六分,現在。
新冠肺炎的新聞從去年到今年,已從涓涓細流慢慢匯聚成大河般, 鎮日、整週、連月…塞滿電視、網路、手機…從各個角落溢出來…流入我們的眼裡、耳裡、生活裡…直到分分秒秒不間斷的衝漲著大腦。
本書原訂今年夏天結束前要出版,卻因世紀疾病新冠肺炎一爆再爆似乎沒有盡頭的疫情而順延。
自從四月時從馬祖的連續夢迴幾日大霧裡搶飛回到台北,我便又馬不停蹄的展開五月要帶二十位好友前往馬祖做十天深度旅遊的最後收尾工作。即使疫情日益緊繃,大家仍然熱烈期待著這趟已經籌備了將近半年的旅行,而我每週一固定為大家補充馬祖知識的線上課程也已經持續進行到了第二十三堂課,但臨出發前四天,還是被迫取消了行程。
從那時起手上的筆像一班班台、馬之間停航的飛機或船舶無法越過大海似的,不覺間失去了爬格的動力,大腦每日放空任疫情新聞宰割。但其實筆沒變,手上的筆還是原來那支,改變的是人心,彷彿已對文字失去感應力,自己爬進了一個又冷又黑的方寸世界裡不願動彈。
來到兩點二十六分。
雨停了的台北城佇立在戶外的黑夜裡安靜著;而客廳裡從克羅埃西亞老街上一間老店裡買回來的那座復古老鐘則以一秒一秒的頻率嘎嘎作響,它邁著千百年或更久遠以來未曾改變的古老步伐前進,卻走出屬於新時代的時間軸。
時鐘暫停時, 時間並不停。即使將時鐘回撥,過去的時間也回不來,而且時間繼續照走。但夢境,是否可以任人隨時回去?
如果可以,但願我能回到我稍早來自的地方。
那微微的月光正灑落在黑夜的大海,海面布滿一艘艘的舢舨船,有的載著人、有的船已空。風持續錯亂,浪高如捲雲,暗潮洶湧變化莫測。一陣浪來,船翻人落,大海張開大嘴等著要吞噬與大海搏鬥的人們。
我使出最後力氣抗拒大海的拉扯並嘶聲吶喊,夢榻旁若有人,應也能聽見這些瀕死邊緣之際充滿矛盾衝突的力道與虛弱。周遭有許多人頭如浮球,被大海壓下,又本能的探頭求生,我與他們一樣,在生與死之間浮浮沉沉。
突然,前方海域上宛如有一道無形之牆將大海一分為二,過了那牆之後的海面看來寧靜如鏡,僅有水波如畫,遠看像極一片躺在春風裡的柔軟草地。眾人奮力向那寧靜之域划去,彷彿那是大海的慈心從惡水手中搶回的最後一線生機,但在抵達之前……力已將盡,氣若游絲。
回頭一望,滔天巨浪仍如魔鬼般緊追在後。忽見一道、一抹、一大片的神秘藍光,隨著黑色大海翻飛,好像有個徹夜不眠的海神向天空發出一連串的密碼,美麗至極,恰似宇宙間某種奇異夢幻帶來了無限希望…。
分不清是現實的時間把我拉回,抑或是夢裡的空間把我推開,總之我醒了過來。
時間又往前了一些,四點三十九分。
這回我關燈,上樓。夢仙子帶著藍眼淚不知道已經走到了哪裡,我想我應該已經追不上。
列島馬祖,被世紀疾病隔離在海的那一端,被我在白日時的清醒特意忽略,但它彷彿藉著夜的魔力在我的夢裡施展無聲的呼喚。也或許是我自己心繫馬祖,夢境是最後一方無從也不必掩飾的舞台,讓我內心世界的真實赤裸裸的演出。
等天亮,我將重新踏上《北疆傳說Ⅱ》的腳程繼續寫下屬於我的馬祖密碼。或許在很久的未來裡,將會有某個人接收到這些曾經失落的密碼並為其解碼,然後發現了更多的馬祖。
(于二〇二一年七月十六日黎明前、新冠肺炎雙北實施三級防疫警戒第六十三天、馬祖駐島創作累積一百四十一天)
序
愛上離島的女子
劉枝蓮/ 作家
第一次遇見麗霜的作品,寫金門。她不是金門人,卻如數家珍的說金門,大量閱讀、講究內裡是我初見她文字的印象。從那島到這島,彷彿島的美麗與疼痛,在她的眼皮下,讓早上和晚上相遇了,讓喧鬧與清波同流了。以一種內在翻滾,溢出來的字粒,她以漏斗來承接,讓它緩緩地,一一滴落在作品中,有一種不捨得割斷,也不願意簡單說。於是,我確定我的初見。
她是感性與理性兼容的人。她愛離島。她夠愛離島。《北疆傳說Ⅱ——迷霧之書》,就像是被我帶回家的一塊花崗石。花崗石是小島隨處可得,本不該如此的美,如若用它蓋了石屋,在清晨薄霧中,能讓山的袋口,泛了紅。是的,作者手寫的故事,包含實物、實境,是我熟悉的;她流串的某些音符,可能是我走動的日常,我說的是在地者的觀點。不同的是,作者麗霜是遠道而來,可以以旁觀者視角,客觀的敘事,也可以金門的經驗、軍中眷的身分直觀烘焙,羅織出這本晴好溫柔的馬祖之書,如小池的泉眼,惜細流。
我喜歡她走過整座島嶼(包括邊界),進入別人的故事和舊事,我歡喜她以島嶼為書寫的底色,她說,她適時抽離舊時代的深沉(傷痕),寧願輕描淡寫,也不願意因誤讀而傷害島嶼或人物,她不願意以陌生人的辛酸,為文本拾柴添薪,這般的情切,最是耐讀,我是這般想。
偶然間心似繾,島記間。作者以時間為座標排序,以老派的日記手法,張開了空間與情意間的巧趣,羽翼豐腴。她以旅者的驛動,窺幽探秘,闢出百轉千迴的故事,如在孩童晶亮的眼珠,有情有趣。她寫風土民情落筆精緻,有滋有味。可以融入,也能獨處,可以突破,也能浪漫,些許可以繁複,也能解構或單獨觸摸,像閨蜜在耳邊碎碎念著,她所知所遇的秘密。
關於迷霧
我準備了淺酌的酒罈
溢出純白色的純白液汁
( 一種白娟的乾淨)
向你
張開
迎你複沓的唾液複沓的香
——「北疆傳說—Ⅰ or Ⅱ」
序
眼底的光
李可/ 廣播金鐘主持人
麗霜來電,邀我為她的第二本馬祖書《北疆傳說Ⅱ》寫序。我們之前不相識,我在廣播界,她在寫作路上,但我們從初次相見到之後的幾次重逢卻都是在馬祖。有關馬祖的書,我當下毫無遲疑便答應,因為馬祖宛如我的家鄉。
收到書稿第一時間,我腦海裡即刻浮現唯一一次和父親一起回到馬祖的記憶,那是在民國一○○年,我們住宿在南竿的牛角村。書中作者到訪牛角村的時間是民國一○九年十月底(「牛角在海邊」),父親與我是在十一月上旬,時間相差九年,但都是在起風以後。
厚厚一本書不是短暫功夫就能閱讀完畢,於是這本書跟著我在餐桌、床畔、窗邊;又跟著我搭上高鐵、台鐵、捷運;還去了台灣南邊的墾丁、北邊的宜蘭福山。在候車室、在車廂、在雨夜、在窗前、在風中,無論何時何地,我讀著它,那遠方的、記憶裡的馬祖,一再的從書中出來與我相伴。
對一個會說福州話的人來說,讀這本書能從字字句句中找到溫暖(所以看到福州的歌詞就想唸唸唸——「燒塔歌」、「謝天」);對一個從來不曾接觸馬祖的人來說,書裡告訴了人們許多有關馬祖的知識:原來馬祖是好幾個島的總稱(「讀你 就從這頁起」)、原來馬祖和金門一樣的有霧(「迷霧之書」),這兩個離島經常被以金馬二字合稱但其實相當不同(閩東民俗:「最後的燒塔節」)、原來去馬祖可以坐船(「夢迴」)、有那麼多在臺灣沒聽過的馬祖食物(「故鄉的媽祖昇天祭」)…。馬祖,從一個地名、一張地圖,透過書中一張張照片與一篇篇短文的鋪陳與堆疊,逐漸立體了起來。
書中所描述的風土、民俗和平常小日子(「清水村之晨」)最為吸引我的目光,日常的白描,是我心中的靜好歲月,進入書中走在這些古老的地方,聽到它們古老的故事,更體會出在古老的村落也都還有更古老的過去(「列島相約在春天」)。
我曾經在金門斷斷續續住了三年,陸續錄音採訪大約二十年,製作過一系列老兵的故事,這些生命的故事向來讓我動容。但當我讀到「我逃離了我所愛的家鄉」時,卻赫然見到另一種老兵的故事——他的生命因為艱困而沒有退路,歷經逃離馬祖、回到馬祖,從一個浪子變成了家鄉的一份榮耀。
這一則馬祖老兵的故事,是另一種型態的掙扎和努力。這則故事牽動我許多的記憶,因為太濃烈,只能在讀完之後暫時放下書稿,幾天後再重新回到書裡。
本書除了作者本身的原創書寫,也收錄了兩首馬祖人陳高志老師以閩東語文創作的歌詞,並附上相關的連結條碼。因此在讀取「謝天」的歌詞後,得以連結收聽歌曲,就像回到那年的擺暝(元宵節),我在馬祖的寒風中站著看「相約十五暝」時那樣的感動。
麗霜的文字清麗簡樸,卻可見其日積月累的筆下精粹,唯有長期的觀察、體驗與用心的筆耕,才得以展現如此的深度。也許人人能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寫出一樣的故事,卻無法輕易寫出如此深刻的情愁。透過她的文字,我讀到的不僅是她的情懷,也是我的心思。每日闔卷時,總是一再想起父親那晚坐在牛角村望海時,眼底閃爍著的那抹光。父親那抹思鄉的淚光,未曾滴落,一直烙在我的心裡。
讀竟全書,當晚得了一夢,父親回到青年時期,與我閒話,背景是日常,眼中有光,沉靜安詳,不再有淚。
序
霧之剖面
謝昭華/ 詩人
與作者張麗霜小姐於年前初見,只知她渡海而來獨身勇闖四鄉五島,深入巷弄勤於田野,令人敬佩。當我受邀為序時,原以較客觀的角度閱讀她的作品,但讀完她自述自己出身的軍人背景家庭之後,這些日記般的故事便漸漸散發出愛與關懷色彩,故事中出現的人們就不僅僅是「他者」,寫的也是作者自己。
《北疆傳說——那年以來馬祖的美麗與哀愁》出版後甚獲好評,給作者動力再寫續集。駐市或駐島的作家在一定的壓縮時空下摹寫風土人情所在多有,中國大陸作家阿城的《威尼斯日記》是很好的範例。這些如日記一般的文字如同特定時空的生活剖面與島嶼斷代史,是一部默片中獨立出的有聲片段,也是人聲喧嘩的世間悲喜劇。
《北疆傳說——迷霧之書》也是日記體例,寫於109年8 月6 日至110 年4 月27日的九個月期間,跨越了列島夏、秋、冬、與初春時節,經歷了如刀鋒般的東北季風、惡劣駭人的海象、與漫天迷霧氣候,並依照列島地域環境概分為五個章節。島嶼的獨立性使得各島居民並不全然了解彼此的生活細節,如東莒《燈塔山上有燈塔》裡燈塔樹與《阿榮們的家》中東引忠誠門阿榮雕像故事,在地人如我也是初次聽聞。因此即使穿街過巷如走自家廚房的在地居民,這些文章讀來也興味盎然。
島嶼居民如數家珍的氣候、海象、交通等日常瑣事,一再出現在作者的筆下,成為一篇篇人間日常,令人心有戚戚。也因作者具深厚人文素養,隨著島嶼居民生活節奏走讀時會蔓延跨文化的奇想,迸發在字裡行間,成為令人驚喜的珠玉。如《無聲島嶼正說著》裡寫道「一個創作者唯有離其理想人生尚有一段距離時,才能憑藉追求與掙扎所產生的生命力而賦予作品更具靈性的動人元素」;《還剩著很多的清水濕地》裡感悟「有時對與錯、是與非經常會易位,以為會永恆擁有的實際卻可能逐漸失去」;《清水村之晨》的風景素描開端「約莫清晨六點,藪鳥鳴囀,雞啼漸起,清水村堤防一側上方的白馬尊王廟還沒開門,天空灰濛濛」;《老酒麵線》裡人世情感的註腳是「那麼,那種回到家的幸福,想必長腳蜂不會明白」;《再為燈塔種一棵樹》系列中有著好萊塢電影般歡樂的奇幻結局,每篇都是晶瑩剔透的鑽石切面,反射出人間真實卻又虛幻的影像。作者以細緻的觀察力,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景象中提煉人生永久的智慧;同時,以敏銳的感悟力,在人我相處細微情感的縫隙裡觸得生命的三昧。
本書除日記之外,有兩篇篇幅較長的訪談,110 年3 月《我逃離了我所愛的家鄉》與110 年4 月《青春舊夢》。主角兩人,島嶼居民與來島役男各一。前者主角以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情節少小離家,後者則以使人屏氣凝神的懸疑經歷短暫服役駐地。在島上的因緣際會與人生轉折,使島嶼生活成為兩人魂牽夢縈的精神原鄉。這兩篇文章若在故事情節與人物情感上再加以敷衍,足以成為獨立小說作品,一如作家何致和在東引服兵役時寫就的《外島書》。
作者文字質樸,情感真摯,想像力充沛,在豐富的跨國旅行經歷背景下,世間每一處角落的生活都是作者解讀人我關係的素材。在外在環境與內心感觸平行交織下,這一篇篇日記將使作者完成自我與他我生命旅程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