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古的」工藝學「GOOD」素養
曾經有人問我:科技與網路發展如此快速,要學習新的知識已經不容易了,還花時間認識舊工藝、老建築做什麼?其實,同樣的疑惑也曾經在我心中盤旋……
不過,就在持續不斷的紀錄與探索臺灣傳統工藝和老建築的過程中,一件又一件蘊含古老智慧的技藝──例如,不用插電就能擴音的戲臺設計、就地取材又環保的河堤卵石工程、不用釘子就能接合梁柱的榫接工法……都讓我不禁讚嘆古人的聰明才智,先前的疑惑與不解也都被一掃而空。
本書的內容,主要來自我從2018 年底開始,連載於《國語日報》的「傳統工藝現在進行式」專欄,期望透過角色對話、相片與情境插圖,帶領中、小學生輕鬆進入臺灣老建築、舊工藝的殿堂,同時汲取美學養分、工藝巧思,並培養環保的生活態度。
如今這些專欄重新整理,分成「日常巧思」、「木工妙用」、「農業錦囊」、「建築法寶」與「特色裝飾」五大單元,邀請孩子去閱讀與學習前人在生活、建築與農業等方面展現的工藝和智慧;另外,我在每個篇章的最後都舉出「古工藝新用途」的事例,期能激發孩子產生新的思考與應用。
108 課綱強調學習要從生活和在地出發,以及近年風靡國內外的STEAM 素養,皆與本書的目標不謀而合──希望孩子能承繼古人的智慧,看他們是如何將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的跨領域知識應用到生活之中,從而發想、創造器物、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溫故而知新」。
即使科技進步的速度飛快,我依然深信很多事物的本質不會改變,就像本書介紹的工藝技術,展現了前人的智慧和生活經驗,不但不會被時代淘汰,還能觸發嶄新的想像。
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閱讀並實地探索臺灣「古的」也GOOD 工藝!
王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