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從陳舜臣的《秘本三國志》說起
陳萬雄 博士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中國最著名、最風行的通俗歷史小說;以陳壽《三國志》這部史著為首所記載的「三國時代」,也是最廣為人知、人們最有興趣的一段中國歷史。或許不知的,在一衣帶水、對中國歷史文化最有認識的日本,情況也如此。當代日本,以「三國」為題的電影、人形劇、動畫、漫畫、電腦遊戲大為流行,形式多樣,稱為「平成時代三國熱」。「三國」在日本的流行,其來有自。即使是近代,熱心於《三國演義》研究的日本著名學者如小川環樹、桑原武夫、駒田信二等也不少。吉川英治再創作的《三國志》演義在日本最為風行。日本人喜歡研讀「三國」,有一層意思︱︱用以認識和了解中國的歷史特色、社會特徵和人性面貌。他們對「三國」的解讀,某種程度是日本人對中國歷史文化和民族的解讀,不能純從對「三國」本身的真切深淺去理解。
日本著名作家陳舜臣先生的《秘本三國志》,在芸芸日本「三國」作品中,或許因作者是華裔,同時諳於中國和日本的歷史文化,獨樹一幟,在日本社會廣為流傳,讀者眾多。陳舜臣先生在其後記中,一再強調這是他的一部創作。讀過陳舜臣先生這部《秘本三國志》,不難明白,這確是他以《三國志》《後漢書》和《三國演義》等文史著作為藍本,根據自己的構思而創作的歷史小說。書中的情節、結構,人物的輕重和形像的塑造,以至歷史事件的詮釋,別出心裁,另有別解,大有異於我們所熟識的「三國志」。這也是他以「秘本」為名的一種理由。「秘本」是指他對「三國」的詮釋是出於他的創作的意思。
《三國演義》所以歷久不衰,是由於這部歷史小說氣魄恢宏,場面偉大,情節豐富多彩,人物眾多而鮮明,放之中外去衡量,都是一部歷史小說的傑構。同時,「三國時代」雖然只有短短的百多年,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這段歷史算短暫。但三國時代,形勢之波瀾壯闊,政情之波譎雲詭、軍事之波濤洶湧,逞強鬥智之驚心動魄、人物之儀態萬狀,宛如一首令人仰嘯低吟迴誦不已的史詩,一齣讓人訴不盡說不完的歷史舞台劇。映照於今,仍不失其感慨,可思可省者多矣。所以「三國熱」會不時出現,因由也在此。
年來感染於「三國熱」,我再捧讀《三國志》。不是學識長進,而是人生閱歷日深,理解深刻得多了。其中體會最令我生感慨的是:人類的科學發明一日千里,人類物質文明的發達,與日俱進;相反,當前社會的人性和人際間的關係,比之千百年前的《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所描畫的,卻出奇的差異不大。這或許就是《三國演義》、「三國時代」最吸引人的地方。
現代撰寫編作三國的著作、小說與影視,讀其書者,無不在揚溢其競雄鬥智,爭勝呈謀,爭權奪利,而無視其人性之泥塗,人際之險惡,雖炫耀皇栖於一時,終至於身敗名裂,禍延子孫的啟示。蟻虫附羶,飛蛾撲火,原來是永恆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