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聽到蕭涵珍女士的首部著作《異域之華─〈牡丹燈記〉與江戶文藝》即將刊行,內心由衷歡喜。
蕭涵珍女士自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課程畢業後,於2005年來到日本,在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中國語中國文學專業課程中鑽研學習,2008年完成碩士論文《李漁作品的兩面性:真情的重視與傳統禮教》。其後,對於秉受李漁作品影響的日本文學,特別是江戶文學抱持強烈的關心,2013年以題名《李漁的創作及其受容》的學位論文取得文學博士學位。
明末清初文人李漁的作品流行於江戶時代的日本,並廣泛影響各類文學作品。例如,笠亭仙果的合卷《七組入子枕》是以李漁的白話小說《十二樓》中的若干故事為基礎創作而成。然而,一旦著手其研究,則將面臨諸多困難。「合卷」這個文類的作品,一則因故事架構龐大,人物與情節組成複雜,光是理解就不容易,加上是以當時的「崩し字」書寫,這個「崩し字」即使對現代的日本人而言都是很難解讀的,而用字遣詞也與現代日語相異,是江戶時代的日語。就拿《七組入子枕》來說,由於尚未整理為活字印刷體,除了閱讀當時的原文外別無他法。
蕭涵珍女士在中國文學科學習的同時,也就教於江戶時代歌舞伎的專家古井戶秀夫教授,精熟對日本人來說實屬不易的江戶時代文獻的解讀方法。
本著作詳細探討明初瞿佑的文言小說集《剪燈新話》中的〈牡丹燈記〉對日本江戶時代各類文學的影響,論述的部分作品迄今尚未整理為活字印刷體,是蕭女士據原文逐字悉心解讀的成果。本書如實揭示〈牡丹燈記〉的影響範圍廣泛,從讀本、合卷乃至於歌舞伎,呈現猶如書名般百花撩亂的景況。
附帶一提,蕭女士以日文發表的論文曾刊載於日本江戶文學的專門學術期刊,其成果在日本研究者間亦受關注。
在祝賀本書刊行的同時,也期待以日文書寫的有關李漁及其日本影響的博士論文,經修訂添改後,能於不久的將來刊行中文本。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大木康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