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孔子曾對君子的養成提出了以下的建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其中「游於藝」是要君子能掌握並穿梭悠遊於六藝之間,陶冶性格,從而融入社會。華人典籍中所描述的君子養成之道,記錄的是一個人正式進入社會前所受的各種薰陶和訓練。將這段話以現代教育視角來詮釋,是一個人可以透過不同類型的學習和涉入,而和目標群體形成多面的串聯,這和現代教育中所倡議的「全人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不論作為語言老師或語言學習者,教與學的經驗都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能找到和目標語社群的接點,這些連結將會自然地帶來互動的需求,他們的語言學習也就水到渠成。這也推動我們思考:既然語言是一種可能的橋接途徑,那麼,在學習操作「語言」這個橋接器的時候,是不是也能挑戰使用語言來學習各種各樣的內容呢?
《六藝華語》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逐漸醞釀而成的。「六藝」(Six Talents),就是六種不同類型的才能。我們希望跳脫語言教學在內容方面的常見設定,提供學習者不同類型的學習內容,讓他們使用華語進行多方面的探索。這些探索提供了學習者觸及古今華人社群的機會,用另一種方式實踐孔子的「游於藝」,最終的目標是建立自身和華人社群的連結。但我們更希望所有的學習者不僅要能夠自如地操作「華語」這個橋接器,更能夠成為獨一無二的「橋接者」。我們希望學習者在接觸華人文化的過程中,仍要不斷反思、找尋母文化中的價值核心,也更加理解自己。最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穿梭悠遊於兩種不同的文化群體中,成為無可取代的文化媒介者和融合體。
2017年的春天,王贊育、林素菁、林書宇在陳振宇教授的指導下,開始了每週寫作和討論的教學創作實驗。第一版的《六藝華語》成稿於2017年的6月。很幸運地在臺師大國語中心教務組方淑華組長的協助下,獲得了操作的機會,將該版內容作為國語中心夏日華語學院的分級課程教材之一。使用後,學生和家長都給予了相當正面的回應,也收到來自國語中心資深教師和授課老師的建議和回饋,這給了我們極大的鼓勵。因此素菁和贊育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持續編寫擴增內容,並修改調整設計。第二版和第三版的《六藝華語》分別成稿於2018年6月和2019年6月,並再度獲得臺師大國語中心的支持,將這些材料帶入教學現場,取得了寶貴的操作經驗和使用回饋。
本次將前三版累積下來的材料改編,集結成冊,套用語言教材常見的版式構成,作為試用版。以六藝作為本教材的主軸,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共六篇,每篇各以一個以上的單元來呈現我們對傳統六藝的現代探索。其中,〈臺北城的歷史〉及〈書法家小故事〉兩課,其主內容來自於林書宇於第一版材料的發想。後面幾版當中,為了配合整體規畫,我們保留了當初的內容精神,重新編寫,而形成現在的版本。
回想編寫這份教材的過程,最大的收穫在於推動我們時時挑戰自己對於「學語言」和「教語言」既有的理解和經驗。透過理論思考、教材創作和教學實踐這三方面的交替檢視,我們在「學語言」和「教語言」的概念上也不斷產生質變,教材的內容和樣貌也因此經歷多次大幅地修改。這份教材目前的樣貌,相對於理想中的教材產品,仍只能稱為一個未經打磨的粗胚。但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我們試圖在理論思考和教學操作間尋找平衡點的情況。
教材中或仍有許多不完美、思慮未盡之處,但透過發行此教材, 期待能蒐集到更多使用《六藝華語》的回饋和建議,作為往後重新雕塑、打磨此一粗胚的指引,還望同業先進不吝賜教。
王贊育、林素菁
2021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