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近現代臺灣中醫史名人傳錄:西元1855~2020臺灣中醫發展的36位關鍵人物

近現代臺灣中醫史名人傳錄:西元1855~2020臺灣中醫發展的36位關鍵人物

  • 定價:450
  • 優惠價:9542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0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中醫藥為我中華民族文化之精髓,不僅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隨著每位醫家的思維模式或臨床技能經驗的累積突顯出其特性。

  本書以邏輯性且精粹性的篩選,蒐羅介紹當代三十六位自清末、日治時期至國民政府遷臺後之臺灣近現代的中醫名家;以臺灣本地特殊歷史脈絡之觀點,依其於時代中之學術地位、對中醫系統教育、對中醫關鍵政策推動、及對中醫臨床應用有巨大貢獻為準則進行撰寫,進而剖析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臺灣近代中醫學家,為適合啟示後學者開拓新思穎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潮宗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

  經歷:
  中原大學客座副教授
  廣州中醫大學客座教授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
  臺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創會理事長
  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專長:
  中醫史、中醫藥、針灸、動作分析、醫學工程、動作分析、中醫醫學美容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臺灣中醫先驅──黃玉階
第二章  中醫教育之父──焦易堂
第三章  中西醫一元化先驅──杜聰明
第四章  臺灣中醫教育推動先驅──陳固 陳恭炎
第五章  「飛經走氣」派針灸大師──修養齋
第六章  古法針灸大師──孫培榮
第七章  臺灣中醫守護神──陳立夫
第八章  三世醫宗──包天白
第九章  精通詩書畫醫拳奇人──鄭曼青
第十章  一生為中醫藥權益請命──賴少魂
第十一章  現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行者──張公讓
第十二章  中醫臨床經方家──朱木通
第十三章  終身為中國醫學傳承奮鬥不懈中醫革命家──覃勤
第十四章  百歲人瑞養生中醫──姜通
第十五章  潛心醫道 不計名利一代儒醫──馬光亞
第十六章  蔣家三代國醫──張正懋
第十七章  古典針灸絕學傳承──周左宇
第十八章  推廣中國傷科與推拿學──張拙夫
第十九章  當代針聖──董景昌
第二十章  將臺灣針灸推廣至國際──吳惠平
第二十一章  中醫婦科權威──奚復一
第二十二章  制定臺灣中醫走向現代化教育──陳太羲
第二十三章  臺灣針灸醫學開山始祖一代宗師──黃維三
第二十四章  中醫外科聖手──朱士宗
第二十五章  中西醫學理論匯通實踐家──惲子愉
第二十六章  中國醫學走向國際的領航者──黃民德
第二十七章  推動臺灣中醫藥立法──林庚申
第二十八章  臺灣中醫界的巨人──巫水生
第二十九章  發揚中國傳統養生醫學──鄭歲宗
第 三十章   中醫生活教育家──張步桃
第三十一章  中醫針灸實證醫學先驅──林昭庚
第三十二章  中醫不孕症權威──陳俊明
第三十三章  推廣中醫藥養生健康大使──陳旺全
第三十四章 《中醫藥發展法》之父──施純全
第三十五章  中醫藥的創新─中醫體質量表及臺灣清冠一號的研創者──蘇奕彰
第三十六章  結語
第三十七章  參考文獻


 
 

推薦序

  中國醫學史這十年來逐漸受到學界和醫界重視,其實醫學史研究已有長遠之歷史,為醫家立傳是醫學史重要一部分,早在漢朝司馬遷《史記》中就有《扁鵲倉公列傳》,唐朝之甘伯宗《名醫傳》集結上古到唐代的一百二十位名醫,是最早之醫學人物傳記。為臺灣近現代之中醫名人作紀錄一直是中醫界的目標,很高興看到得意門生陳潮宗醫師耗費數年心血完成之《近現代臺灣中醫史名人傳錄》出版發行,書中將三十六位臺灣著名中醫醫家個人生平與中醫學術專業生平,做一系列之介紹撰寫,讓中醫後進學子或是對中醫有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得以了解上一代中醫先賢貢獻與臺灣中醫發展之歷史,對中醫界來說是非常有意義之事。

  陳醫師是難得的人才,不但博學精深,臨床經驗豐富,更積極熱忱,有幸擔任陳醫師攻讀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碩士博士的指導教授,課業上他努力認真,是位優秀的學生,且注重倫理與尊師重道;他處理事情謹慎考慮周詳,交代的工作都能夠順利完成,不負所託,證明他是臺灣中醫界傑出之人才。

  吾於1998 年至2004 年擔任全聯會理事長時期,陳醫師擔任全聯會中醫會訊總編輯,為中醫貢獻極大心力,爾後,陳醫師擔任中醫師全聯會常務理事與臺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期間,建樹良多,充份展現他的執行力與規劃創新能力。2008 年正值金融風暴,臺北市中醫師公會購置會館,陳醫師毅然決定拍板定案;陳醫師曾任國際東洋醫學會第19 屆理事,2018 年東洋醫學會在臺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陳醫師發揮他良好的規劃和整合能力,成功圓滿達成任務,並積極推動臺灣跟韓國傳統醫學之技術交流,提升臺灣中醫藥之國際能見度,都可以看出陳醫師的用心與非凡之視野,更重要的是他想為臺灣中醫界做事之熱忱,讓我與中醫界均深受感動。因此,2021 年吾出任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時,邀請陳醫師擔任總幹事,他為基金會積極規劃活動,籌辦每週國父紀念館講座,每月則為名醫講座,每季舉辦中醫師輕旅行,讓基金會透過各種活動逐漸活躍。

  中國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個人在從事針灸醫學臨床研究之餘,亦致力於中醫歷史典籍之整理研究,迄今陸續出版《臺灣中醫發展史》、《中國醫學通史( 古代卷)》、《中國醫學通史( 文物圖譜卷)》、《日治時期(西元1895-1945)の臺灣中醫》…等中醫史學相關書籍;然而中國醫學史之研究需要更多有志之士投入,希望陳醫師《臺灣近現代中醫名人傳》的出版,可以起到拋磚引玉之效果,喚起更多人重視中醫學歷史之研究,共同為保存臺灣中醫藥珍貴文化資產盡一份力。

林昭庚

自序

  臺灣中醫發展至今,能得到國際的認同肯定,並具有相當程度的地位,老中醫經驗傳承可說是扮演一個重要的關鍵;而歷代中醫名家的個人專長與診療方法 的寶貴知識,更為建構臺灣中醫發展史的重要骨幹。憶當年我在中國醫藥大學攻 讀醫學博士教育,指導教授林昭庚對於醫學史有相當深入之研究,間接啟發我對 於醫療史之研究及興趣,而中國傳統醫學在不同年代、不同歷史都曾有不同發展, 但歷經數千年,以生命為整體的內涵,乃為中醫亙古不變之中心思想及精髓。  

  2011年時,受翁清松教授之邀,進入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擔 任助理教授,教授中醫相關通識課程,正巧通識中心設有臺灣中醫及傳統醫療史 研究中心,在因緣際會下有幸加入該研究室,並因此結識皮國立教授。皮教授於 研究中醫史方面具有相當深度之造詣及學識,志同道合的二人都有想要為臺灣的 近現代中醫立傳之構想,盼能將這些對臺灣中醫發展有所貢獻之先賢,其個人生 平與中醫學術專業做一系列完整介紹,一方面希冀能為中醫歷史文化資產保存盡 一份棉薄之力;另一方面也盼能讓後進學子、甚至於業餘中醫愛好者,認識這些 重要的中醫名家,乃至於在蒐集相關文獻時,為其減輕奔波翻找資料之苦。  

  有此構想並不止我一人,恩師林昭庚教授亦積極努力欲為這些中醫前輩精英 立傳作記,但礙於人力與時間不足,至今臺灣尚未有一部完整介紹近現代中醫人 物之書籍,反觀中國已在1997年出版發行《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抱持為臺灣 中醫盡個人棉薄之力想法,於是決定「那何不從我開始來做」,就此開啟尋找資 料、撰稿之數年工程。  

  從浩瀚書海中查閱、尋找、比對數十年前的中醫前輩資料,需耗費大量時間, 諸多書籍隨著年代久遠已遺失,過程中遇到最大困難就是超過一半以上之資料文 獻,一般市面資料庫和圖書館不易取得,目前國內最完整的中醫資料大都存放在 中國醫藥大學圖書館中,在書寫到後半部份時遇到疫情干擾,圖書館查閱書籍諸 多限制,後來靠著館際合作得以從不同地方取得不少珍貴之文獻。  

  臺灣的中醫嚴格來說,在黃玉階於1884年使用漢方良藥,參與治療本地大規 模流行性傳染病之前是未確立的,到清末日治時期,在台灣的漢人到中國大陸學 習中醫,將系統性的診療醫術帶回臺灣,民間才有中醫。但日本殖民政府以西醫 為本的政策,當時中醫被邊緣化,發展相當困難;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 帶來一批在中國大陸本就有名氣的中醫專家,以精湛之醫術與顯著之療效,贏得 民眾信任,成為與西醫相抗衡之醫療主力。  

  但是政治氛圍與不合理之打壓中醫政策,對中醫發展成長造成相當之困擾與 阻滯,1958年中國醫藥學院設立,創辦人覃勤延攬多位著名醫家,像馬光亞、 黃維三、朱士宗等人,藉由課堂傳授與教材講義編寫,傳統醫學在臺灣傳承延續, 為日後臺灣中醫發展奠定良好之基礎。  

  受到執政者政策影響,過去臺灣的歷史與教育著重在中國主體意識,缺乏本 土觀念,臺灣中醫發展歷史除了承襲傳統之精神,理當有屬於它的主體性與獨特 性。臺灣中醫最特殊之處是經過七十年之演變,在傳統醫學中融入臺灣先進的中西醫整合精神,進而發展出屬於臺灣獨有之中醫體系,在國際上有著舉足輕重之地位。   

  拙作介紹三十六位臺灣近現代的中醫名家,身處不同年代,各有不同專長與 貢獻,故初時撰寫時對於醫家人選之揀擇,分別向中國醫藥大學林昭庚講座教授 及中國醫藥大學陳光偉副教授請教諮詢,二位均為經歷世代的名中醫、為台灣中 醫之領導者,對台灣近代中醫發展歷史相當熟悉,故建議以台灣本地的特殊歷史 脈絡之觀點,剖析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台灣近代中醫學家,著重強調在這個時代這 些醫學家的經歷、學說和學術思想、在中醫藥領域之貢獻與成就;故本書撰寫之 醫家,主要以其於時代中之學術地位、對中醫系統教育、對中醫關鍵政策推動、 及對中醫臨床應用有巨大貢獻等四大面向來挑選,也因有此二位中醫學史專家之 建議,始能完成此書;未來本書如有增修版本,亦將再行檢視當代是否有符合此 四大面向之傑出醫家,並隨之添增篇幅。  

  從民國時期汪精衛的廢除中醫開始,中醫所處之困境延續到臺灣九十年代, 歷經了八十年歲月,才有現今之健全環境與現代化,讓新一代中醫知道上一代中 醫不畏艱難與當權者對抗積極爭取中醫權益過程,更能感佩先賢之革命精神。醫 學發展一日千里,中醫也隨之進步成長,整合中西醫是未來醫療趨勢,需要更多 中醫的前輩後進共同努力,共創臺灣中醫美好願景。

陳潮宗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350209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8.5 x 26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天下生活電子書全書系:醫學新王道,全展單書88折、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