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重讀《小王子》,再一次和自己相遇
由法國作家安東尼.聖修伯里所創作的經典名著《小王子》,雖具有童書的形式,但簡單的故事卻傳遞深刻思想,是一部充滿詩意的文學作品,觸及我們面對世界與人生的存在問題,蘊含豐富的哲學價值。《小王子》也是一部超越時空的作品,出版至今近八十年來,始終風行世界,歷久彌新,在不同時代都有新意,更值得不分年齡的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一讀再讀。
這是一個關於飛行員在沙漠中飛機失事,和一位超凡脫俗的「小王子」相遇又分離的故事。
小王子來自一個小星球,帶來他和玫瑰的故事。他有著一頭金黃色頭髮,認真而執著,充滿好奇心,問問題一定追根究柢,不斷探詢人生的意義。小王子在地球上認識了狐狸,學習了友誼的價值,而他那純真善良的心,以及對玫瑰忠誠的愛,深深感動了飛行員。因為對玫瑰有責任,小王子必須返回自己的星球,在離開前,將他從狐狸那裡所獲得的生命祕密也送給了飛行員,那是一份關於物質與價值、愛與責任的體悟,在飛行員的心中留下無限的懷念。
故事以小說方式展開,透過簡潔的章節、簡潔的法文、簡潔的對話,以及作者的插畫,使之具有童書的形式。但是,《小王子》真的只是一本兒童讀物嗎?這是一篇看似給孩子但不只是給孩子的故事,呈現了作者對世界的隱晦沉思,探問生命的存在意義,更像是一部給所有人的現代寓言。
作者在獻詞裡對孩子們說抱歉,他必須將這本書獻給一位大人,隨後又修改獻詞,將其獻給這位大人的孩提時代。或許,童書形式是一種隱喻,因為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小王子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我想像。而飛行員和小王子在沙漠中相遇,也猶如在荒漠化的世界與人生,再度和自己的童年相遇,開啟一段通往自己心靈的旅程,重新尋覓生命的理想境地。
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眼睛看不見的
故事從作者回想小時候所畫的「帽子的幻象」開始,發現大人們只看得到事物的表層,為了迎合大人的世界,只好隱藏自己的想像力,放棄當畫家的志向。作者透過「帽子的幻象」,一開始就暗示書中最核心的一句話:「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眼睛看不見的,唯有用心看才看得見」,這是我們成為大人後,最容易遺忘的事情。
人類很容易只看到事物的表象,也僅從語言的表面來理解。於是,作者大量使用重複的句子,要我們既看到文字呈現的意思,又要察覺看不到的東西,從中領略背後的啟示。例如,作者多次重複使用「在這遠離人煙千里之外」的句子來強調故事展開的「荒漠」情境;作者也多次重覆「小王子一旦問問題,就會追根究柢,不輕言放棄」這一句話,除了呈現小王子的性格之外,也象徵著對生命的不斷提問,逼使我們去思考:如果人們不懂得跨越物質表面來看,即使在擁擠的人群中,將依然是孤獨的。
「愛」讓生命有不一樣的意義
小王子在他的B612行星上,日復一日清理著小火山以防止爆發,也必須不斷拔掉新長出來的猴麵包樹芽,只要一疏忽就會釀成災害。相對地,星球上某一天長出一朵脆弱的、愛撒嬌的玫瑰,驕傲性格中帶有一點狡猾,卻令小王子鍾愛不已,但又不懂得如何去愛,只好選擇出走。玫瑰象徵著「愛」。不論親情、愛情或友情,在愛的關係裡有歡樂,也有悲傷與折磨。因為愛,小王子為了綿羊與花的戰爭而哭泣,因為愛,小王子的生命充滿光芒,就如飛行員在沉睡的小王子身上看到「即使他入睡了,玫瑰花的形樣,就像一盞燈的火焰,在他身上閃耀著光輝……」。正是因為愛,讓彼此成為生命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小王子來到地球前,遊歷了幾個星球,遇到一些令他深感怪誕的大人,在各自的星球,忍受孤單,沉迷於物質與虛名,陷入自己所創造的牢籠而不自覺,沒有人感到滿足,所有人不斷重複追尋,但遍尋不著。作者透過這段旅程,批判了他所身處的時代,反映人類社會裡對財富、權力、名聲及知識的盲目追求。但作者透過小王子總是和善地想要了解他們,來憐憫地看待人們在工業化資本主義中所遭遇的各種異化現象。
小王子來到地球,遇到了狐狸,這是這部作品裡最關鍵的篇章。狐狸具有洞悉人類生命的智慧,希望喚醒人的善良,真誠地懇求被馴化。狐狸告訴我們,人們被太多無意義的活動占據心靈,遺忘了「我們能了解的,只有被我們所馴化的事物」,也遺忘了「是你花費在事物上的時間,才讓事物變得重要」。狐狸送給小王子關於人生的祕密:「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眼睛看不見的,唯有用心看才看得見。」小王子又將這個道理教給了飛行員:對於愛,我們有責任,也唯有愛,才讓生命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小王子為每個時代帶來嶄新寓意
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於1900年出生於法國里昂,27歲成為飛行員,同時也是一位作家,以飛行為寫作題材。1940年納粹德國占領法國,建立維琪政權,作者身為法國空軍的一員,流亡美國紐約。《小王子》於1943四月年在紐約首度出版,但直到戰後1945年底,才得以於法國正式出版。作者創作完《小王子》後,很快又恢復了飛行員工作,投入戰爭,卻在1944年7月的一次飛行任務中失蹤,《小王子》成了他的最後遺作。
作者親身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見證資本主義帶來全球經濟危機,也經歷過飛機失事,在撒哈拉大沙漠中面對孤寂和死亡後才奇蹟獲救,這些都影響了他日後創作《小王子》。而當時的存在主義思潮,反思人和世界間荒謬的關係,探問人類生命存在本質,也反映了《小王子》的創作時代。
獻詞裡的好友雷昂.維赫特,是一位作家,倡導反殖民主義,批評納粹運動,於法國被德國占領期間,在位於侏羅山旁的村莊裡,如獻詞所說的「挨餓受凍」,艱辛地度過戰爭時期。作者在紐約創作《小王子》時,心懷故鄉法國和朋友們,於是將作品獻給了他。或許小王子星球裡的猴麵包樹,多少象徵著世界中如納粹般毀滅性的力量,人類社會一不小心便會被入侵,造成巨大威脅。
《小王子》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超過300多種語言,也被廣泛改編為交響樂、音樂劇、電影、動畫等各種形式的作品,已經成為全世界人們所共同擁有的文化記憶。我始終相信,不論年齡,每個人都可以從《小王子》裡領略到最適合他的人生啟示,而這一個令人愛不釋手的寓言故事,也將對每個時代帶來嶄新的寓意。
我的小王子
我在高中時期,第一次讀小王子。那時求知慾旺盛,也受存在主義影響,印象最深的是帽子幻象,以及小王子遊歷星球時所看到的各種社會異化現象。第二次是開始學習法文後,迫不及待想要閱讀原文,當時對狐狸和玫瑰最有感受,或許是因為二十多歲的自己,正歷經對於愛與關係的人生考驗。
第三次則是二十年後,我在擔任文化部長任內,發現自己經常引用書中這句話:「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眼睛看不見的」,鼓勵自己要做有價值的事,勿流於媚俗。時間飛逝,回首人生歷程其實輕如鴻毛,但如果你曾經為鍾愛的事物付出心力與時間,也會擁有一片綻放花朵的星空。
再次閱讀小王子,是為了我的六歲孩子而朗讀。我驚訝地發現,他對於蟒蛇、綿羊等看不見的事物充滿想像,也對小王子唯一想做朋友的點燈人最感興趣。那一份天生的好奇心,毫無成見的純真,不就是作者透過小王子所想要描繪的生命初始面貌?讀著讀著,對這部經典著作再度升起崇敬之心。很感謝聯經出版提出的再譯邀請,讓我有機會用自己的文字向《小王子》致敬。
我總是待孩子入睡後,一邊看著夜燈輝映著孩子天使般的臉龐,一邊重新咀嚼書裡素樸而細膩的文字,而自己就如飛行員和小王子相遇,也彷彿重新和自己相遇。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即使不再年輕,但小王子的形樣,就如人生初衷,依然在心中閃閃發光……。
現今,人類社會面對諸多挑戰。或許,再次閱讀《小王子》,將為我們找回生命的力量,重拾小王子所帶來的簡單、天真、清晰而善良的智慧本心,讓我們以平靜的心去面對一切艱難,以和平的方式和所有人相處,明瞭生命的價值就在於我們能夠去愛,人生方得以踏上尋覓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