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安東‧帕夫洛維奇‧契訶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西元1860~1904年),俄國小說家、戲劇家、19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1860年1月17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
契訶夫出生於小市民家庭,父親的雜貨舖破產後,契訶夫隻身留在塔甘羅格,靠當家庭教師讀完中學。
1879年契訶夫進入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並開始文學創作。他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
1890年4月至12月,體弱的契訶夫不辭辛勞、長途跋涉,去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庫頁島遊歷,對那裡的所有居民「將近10,000個囚徒和移民」逐一進行調查。庫頁島之行提高了他的思考和創作意境,使他創作出表現重大社會課題的作品。
在1890年至1900年間,契訶夫曾去米蘭、威尼斯、維也納和巴黎等地療養和遊覽。從1892年起,他定居在新購置的莫斯科省謝爾普霍夫縣的梅利霍沃莊園並轉向戲劇創作。1898年,身患嚴重肺結核病的契訶夫遷居雅爾達。1901年他與莫斯科藝術劇院的演員奧爾加‧克尼碧爾結婚。
1890年代和20世紀初期是契訶夫創作的全盛時期。當時俄國的解放運動進入無產階級革命的新階段。在革命階級的激昂情緒激盪下,學生以及其他居民階層中的民主精神漸趨活躍。1904年7月2日契訶夫因肺病惡化而辭世。
契訶夫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言簡意賅、藝術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說。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憑藉精巧的藝術細節對生活和人物作真實描繪和刻劃,從中展示重要的社會內容。這種小說抒情氣味濃郁,抒發他對醜惡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把褒揚和貶抑、歡悅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體系之中。
契訶夫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說,〈胖子和瘦子〉、〈小公務員之死〉、〈苦惱〉、〈萬卡〉等,表現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軟弱、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瑣。
契訶夫戲劇創作的題材、傾向和風格與他的抒情心理小說基本相似。他不追求離奇曲折的情節,他描寫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從中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一重要問題。在契訶夫創作的劇作中,具有十分豐富的潛臺詞和濃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現的現實主義,具有強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徵意義。
契訶夫的代表作〈變色龍〉、〈套中人〉堪稱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珍品。前者成為見風使舵、擅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後者成為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者的符號象徵。契訶夫以卓越的諷刺幽默才華為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增添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
契訶夫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自己的位置。他以短篇小說和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歐美許多作家都肯定了契訶夫的創作對20世紀世界文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