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話語權總屬於勝者,誰替敗戰方說話?
「James 的軍事寰宇」粉絲頁主編/黃竣民
一拿到稿件,光是看到本書書名──《電影和課本誤導的二戰真相》,內心裡便直覺發出讚嘆!在這個戰勝者掌握話語權的世道下,竟然還有致力於軍史研究的學者,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出版這種非主流看法的作品;願意為那些曾經在戰場上表現不俗、真相卻被掩蓋的戰士英靈們說公道話,這勇氣著實令人既動又敬佩!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史,一直以來都是最受到軍史研究者青睞的領域,因為當時各國的名將輩出,武器推陳出新的速度更是驚人,經典戰役比比皆是。只可惜隨著戰爭結束,戰敗的軸心國軍人,似乎很難在歷史上獲得正面評價。
正所謂「贏者全拿」,戰後的話語權一直以來只屬於戰勝國;反觀敗戰的一方,總吃著「戰勝被忽視、戰敗被放大」的悶虧。尤其是在好萊塢等影視作品愚弄的推波助瀾下,更是造成世人對於二戰的了解多被誤導(如電影《獵殺U-571》[U-571,2000年上映]、《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2017年上映]等)。
只是,沒想到連身為同盟國之一的法國,竟然也面臨到這樣的窘況!
從希特勒展開征法的西線戰役、北非戰場,到盟軍在諾曼第成功開闢「第二戰場」反攻,一般人對於這段期間法國、義大利軍隊的作戰表現,似乎都有被扭曲的刻板印象。然而,真相真是如此嗎?
本書作者透過大量文獻、戰報與參戰者的敘述,挖掘出許多塵封的歷史篇章。或許以成敗論英雄的大眾觀點無法扭轉,但絕對可以讓你對官兵的表現另眼看待。如果你不是一位崇尚懶人包閱讀模式,或者是只想知道結果的讀者,對於這樣難得一見的二戰歷史著作,肯定能從中獲得探索軍史的樂趣,成為一位不再被電影或課本誤導的知識分子。
同樣身為陸軍的備役中校,多明尼克.洛米爾出版過的著作超過百餘部,這七倍於我的著作產量,令我相形見絀;而能獲頒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和榮譽軍團騎士的勳位,並被譽為是當今最優秀的二戰歷史專家,也足以知道他在法國軍史研究圈的地位。能在他的著作發行中文版之際,為其作序推薦,真是倍感榮幸!
推薦序二
只從電影、課本了解歷史?你需要平衡報導
資深影評人/左撇子
收到《電影和課本誤導的二戰真相》推薦序邀約時,我是相當期待的!由於二戰不論在時間或空間上,都跟我們有段距離,所以我們對二戰的認知,往往都是從歷史課本或野史之中得知。
而野史,當然包括了各種創作,例如電影、漫畫等。先不說正經的《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2017年由英國、法國、美國及荷蘭合拍的戰爭電影)、《諾曼第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2001年美國迷你戰爭影集)等,這種由好萊塢(Hollywood)或英國共同創作的作品,其實仍是屬於「勝利者」的單一視角。
此外,還有比較誇飾的創作《兔嘈男孩》(Jojo Rabbit,2019年上映的美國黑色喜劇劇情片)、《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2009年德、美合拍的黑色幽默特務戰爭電影),兩部的背景皆設定在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而後者甚至直接掃射希特勒。
但如果你把這些電影當真,可能會錯失掉很多真實資訊。
不過,也有很多有趣的敘事方式,例如把各個國家特質給擬人化的《義呆利Axis Powers》(日本漫畫,2006年起連載至今,除漫畫外也有多部動畫)、把國家特質化成一顆球的《國家球》(Countryballs,或稱波蘭球[Polandball],興起於2009年德語貼圖網站Krautchan.net)。
這些以國家人格特質為出發點的搞笑,其實還是一種刻板印象。例如義大利的形象往往是很廢的「豬隊友」,而法國則是愛喝紅酒、寧願投降也不跟英國往來的形象。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電影和課本誤導的二戰真相》就是一個精彩、詳細的翻案作品,替二戰雙方(同盟國與軸心國)背黑鍋的兩國──義大利和法國──好好的翻案!
從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沒有被課本、電影講出來的真相。例如,大家所知道的「敦克爾克大撤退」,是因為法國各地都有出現牽制勢力,才讓英國成功撤退,沒遭受圍剿;或是「諾曼第登陸」,大家只知道這是扭轉二戰局勢的一次作戰,美國空降部隊拯救了全世界,但其實電影沒有拍出的重點是:60%至75%的德國部隊,那時候正在打蘇聯。
而離我們近一點的亞洲地區,講述美、日關係的二戰電影如此之多,但我們都知道,75%的日軍當時在中國作戰,而美國對付的只是剩下四分之一的日軍。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就是一部法國人幫法國反駁的作品。不過,作者所引用的數據及證詞,都相當有說服力,不會讓人覺得只是作者個人意見。書中甚至收錄許多來自法國的敵方,也就是德國將領們的見證紀錄。自己人或許會自吹自擂,但是敵方紀錄通常不會幫忙誇飾,相較之下更具參考價值。
只是,這些紀錄不會出現在流行電影,因為歷史都是贏家在寫。即便已經過去幾十年,輸家仍沒有話語權。而這本書,平衡了這種不對稱的話語權。
另外,所謂「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二戰時的法國非常適合現代的臺灣借鏡。本書嚴格檢討了法國當時的軍力,不只是數字化、科學化的數據對照,還有許多應該能避免的錯誤。 例如:法國將領平均年紀大於60歲,而德國歷經兩次洗牌,使得將領年輕化(平均55歲)。雖然年紀能夠累積經驗,不過也可能造成輕敵、保守的趨勢,所以法國在一戰之後,軍備就沒什麼進步。當德國把裝甲全面裝上無線電時,法國還在用旗子傳話。
總結來說,我認為這本書適合三種人看:
一、只從課本和電影了解二戰,想要平衡報導的人。
二、想為話語權弱勢盡一點心力的人。
三、想透過歷史,思考臺灣現況的人。
由於我的粉絲大部分都是愛看電影的讀者,因此我特別推薦第五章與第十章,講的是電影背後的真相,或是未來可能會被拍成電影的精彩戰役。
古羅馬有句話說:「想要和平,就要先準備戰爭(Si vis pacem, para bellum)。」有越多人了解歷史,歷史才不會再次重演。願世界和平。
前言
歷史學家刻意遺忘的二戰真相
二次大戰結束後,數十年來的各種見證、著作、文章、電視紀錄片和廣播節目,都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對於二戰的來龍去脈非常清楚。然而,某些含糊不清的論點,加上當時交戰國刻意神話化的宣傳,持續向大眾傳達一種既定的意識形態,同時,這些觀點也未釐清事實的細節和差異。
由於多數作者和媒體深受美國影響,英、美歷史學家普遍謾罵法國在1939至1945年的表現,並貶低法軍的貢獻。儘管經過幾十年,一貫的陳腔濫調仍舊充斥於史學知識之中,顯示當時的宣傳已在大家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那麼,留存在共同記憶裡的論點,究竟有哪些是謬誤呢?
有一些學者提出「1940年同盟國可以戰勝」的論點,其理由係基於一些誤導性的和可信度低的軍力數字,聲稱法國在戰車的數量和技術上皆占優勢,但這項論點與事實不符。尤其是認為應由法軍指揮官們承擔失敗的責任,這忽略了當時的政治現實,綜觀1940年失敗的原因不只一項,應該更詳細說明。
另一方面,許多英、美著作嚴厲批評1940年的法軍,將一切過錯歸咎於法國士兵缺乏戰鬥力。大家刻意遺忘法國軍隊在戰場上的許多英勇事蹟,以及兩軍陣營遭受的慘烈損失,尤其是德軍在這僅僅45天的戰役裡,被法國擊毀了30%至50%的戰車和飛機(全毀或損壞)。
英、美歷史學要我們相信,德國能夠占領法國,是因為法國人懦弱又沒榮譽感,冷血看待猶太人的命運,甚至多數法國人還協助德國納粹逮捕猶太人。這個論述顯然忘了,幸好有大部分的法國民眾和某些政府官員的幫助,75%在法國的猶太人才得以獲救。
關於法國抵抗運動史,經歷戰後各種不同論點及宣傳,有人再度對其效益提出質疑,因而引發熱烈討論。在一味的褒與貶之外,這份全面性的評估報告,證明抵抗運動確實發揮效益。
此外,還有一些作者意欲貶低哈凱姆(Bir Hakeim)和格里爾(Glières)戰役(第五章)的重要性,將其簡單描述成戴高樂主義的傳說。比爾哈凱姆戰役雖然在當時多少被神話化,但那的確是一場英勇對抗,且拖延了隆美爾(按:Erwin Rommel,當時為德國陸軍上將)的原訂計畫。而格里爾戰役也絕非只是一場小規模衝突。
二戰期間,英、美盟軍對抗義大利軍隊失利,卻刻意隱瞞世人真相,還將義大利士兵宣傳成毫無自尊的懦夫。盟軍在北非和東非連連失利,大家總認為是德軍立下戰功,實際上當時參戰的士兵,至少有80%來自義大利軍隊,他們四處英勇征戰。
貝尼托.墨索里尼(按:Benito Mussolini,二戰時義大利領導者)一向被視為好戰又狂熱的獨裁者,素與納粹結盟。然而,在1922年至1936年間,他卻對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和納粹主義採取敵對態度,並捍衛奧地利獨立。墨索里尼致力於與法國、英國及蘇聯緊密結盟,企圖包圍德國。1939年9月,他試圖避開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4月,墨索里尼被捕,隨即遭到處決,這位昔日領袖手邊的一個重要公事包遺失,內藏1922年至1939年間他與英國往來的祕密文件,因此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用盡辦法想要取回那個公事包。
大家都認為多虧美國登陸諾曼第(Normandie),才將自由世界從納粹手中拯救出來。殊不知當時有60%至75%的德軍,正在對抗蘇聯軍隊;而在諾曼第的德國裝甲部隊,有75%正與英國和加拿大軍隊交戰。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軍才得以順利取勝。大家也不知道,75%的法國領土是靠英國、加拿大、法國和其他非美同盟國才得以解放。更忘了當時日本有75%的軍力在中國作戰,美軍僅對抗其餘的四分之一日軍而已。
有人試圖淡化法國對於盟軍勝利的貢獻。他們忘記在戰爭裡多次關鍵的時刻,是法國軍隊和法國抵抗組織大力促成德國的潰敗。
現在,我們就把這些論點重新逐條檢視,並根據佐證文獻,挖掘其中隱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