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資本與意識形態(上下冊不分售)

資本與意識形態(上下冊不分售)

Capital et Idéologie

  • 定價:1500
  • 優惠價:751125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如何想像一個分配更合理、機會更均等的社會?

皮凱提接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未竟提問。在爬梳千年歷史軌跡後,他發現當財富重分配、階級開始流動,以及開放賦權的政府,將改變人們的意識型態,而人人平等的理想因此可能實現。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比《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更巨大的成就
趁貧富不均再度引爆崩盤前,抓住挽救世界經濟的最後機會
 
  .最全面的診斷:跳脫西方、橫跨千年.全球第一本經濟不平等全史
  .最細緻的分析:169張圖表,以政治、社會、文化、歷史的多元角度完整檢視
  .最有力的改革藍圖:翻轉你我的經濟思考模式,改變10%富人壟斷90%資本的既有觀念
 
  解決人類史上最大的經濟難題:貧富不均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面對?
 
  我們曾相信拚經濟就是一切,相信富人賺錢、窮人也能雨露均霑。直到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橫空出世,證明經濟成長無法消除經濟不平等,嚴重的貧富差距更將導致動盪、戰爭與革命。二十一世紀已進入第二個十年,全球不平等已再次來到新高點。為了避免災難重演,是時候面對資本分配不均的歷史困局。
 
  人人生而平等,為何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皮凱提認為,答案就在於你我所抱持的政治意識形態。也就是說,若要改變不平等的資本分配邏輯,就得先改變不平等的意識形態。那麼,改變如何可能?本書將帶你走過歐美、印度、中國、巴西、南非等地的千年歷史,宏觀分析不同人類社會裡導致經濟不平等的意識形態,看見意識形態的轉變究竟如何發生。
 
  我們能否想像一個99%財富不會累積在1%富人身上的世界?一個經濟更民主、分配更合理、機會更均等的社會?本書透過歷史告訴我們,這份理想真有實現的機會。本書更會詳盡說明,要打造這樣的社會,究竟需要哪些租稅制度、政府施政、企業參與及憲政制度方面的改革,以及更重要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一起改變哪些既定的成見與觀念。《資本與意識形態》因此不僅是一部全球不平等的大歷史,更是皮凱提獻給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改革藍圖。
 
  ◎隨書附贈導讀手冊【朱敬一/中研院院士、陳禹仲/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經濟.歷史.社會.政治等多領域深度導讀】
 
本書特色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正宗續作,睽違八年正式上市!
  .從千年不平等的大歷史中,找到解決貧富差距惡化的方向:在美國式超級資本主義、俄國式盜賊政治,以及中國習近平主義之外,找到最能消除二十一世紀經濟不平等的改革方案
  .全球唯一中文版
  .隨書附贈精美導讀手冊
 
得獎紀錄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倫敦政經學院院長、哈佛商業評論……一致推崇
  ★《美國公共電視台》年度選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
 
一致推薦
 
  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特聘研究員
  王宏恩|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
  洪財隆|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胡晴舫|作家
  陳禹仲|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
  馮勃翰|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鄭麗君|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各界讚譽推薦
 
  皮凱提的巨著將全球歷史連結在一起,向讀者展示千變萬化的政治思想如何在過去五百年塑造各式各樣的不平等制度。《資本與意識形態》充分體現了歷史分析的力量,賦予我們更多勇氣,去想像改變的可能性。這是一本論據豐富龐大的傑作,由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撰寫而成,是任何致力於解決當前困境者的必讀之作。────貝克特(Sven Beckert),哈佛大學經濟史學者
 
  沒有制度是不可改變或命中注定。本書向人類歷史上的多元經驗學習,指出超級資本主義與致災性共產主義之間,仍舊存在其他可能。這樣的未來,唯有靠我們自己爭取。────杜芙洛(Esther Duflo),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政治人物若不希望執政曇花一現,最好都要讀一讀本書的主要論點。────戴維斯(Howard Davies),倫敦政經學院院長
 
  一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改變經濟學家與經濟學,皮凱提的新著《資本與意識形態》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勢必改變政治學家看待政治學的方式。────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ć),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影響力可能超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本書讓我們明白,如今正是改變分配不均的關鍵時刻,以及我們會需要落實哪些政策。────《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不可忽視的驚人壯舉,一項拒斥簡化比較的社會科學實驗。本書對歷史證據近乎特異的偏執野心,相較於寫下《資本論》的卡爾.馬克思,精神上或許更接近於《我的奮鬥》卡爾.奧韋.克瑙斯高。────《衛報》(The Guardian)
 
  值得敬佩的是,皮凱提修正了西方經濟學常見的歐洲中心論,將眼光拉到更長遠的全球歷史。在他看來,貧富差距不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問題,而是普見於每個社會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一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有多嚴重,完全取決於該社會的意識形態與政治選擇。────《紐約客》(The New Yorker)
 
  現代經濟學傾向於把「經濟」視為一種無法掌控的自然力量,獨立於思想而存在。本書揭穿了這項自負,明確指出政治與意識形態革命,才是落實經濟正義的關鍵。────《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
 
  皮凱提將洞察敏銳的目光投向歷史長河,不僅為了理解世界,更為了改造世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馬克思曾說,他的歷史理論是將黑格爾顛倒過來,以生產方式取代精神意志作為推進歷史變動的力量來源,也就是「唯物論」與「唯心論」之別。皮凱提的前作曾將「資本論」帶進二十一世紀,這回他走向了黑格爾。資本主義全球化非但沒有讓「歷史的終結」發生,甚至沒讓它開始。皮凱提發現問題在於人們心中對資本的認知與理解,必須解開資本的意識形態之謎,才能找到人類社會未來的答案。「唯心論」、「唯物論」的糾結或許不在「心」與「物」的矛盾,而在「唯」字的牢籠,皮凱提的書總能引發我們深思。────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不平等來自資產階級的私有財產權優勢,可以用於剝削他人的生產剩餘,使貧富差距延續並惡化。此外,馬克思也認為一個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通常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統治階級總會創造出某種意識形態來合理化階級之間的物質不平等,以維護其利益。皮凱提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此一經典巨作之後,繼續發表《資本與意識形態》,企圖對當代全球不平等與意識形態的關係提出最全面的解釋,揭露當代威權主義與民粹政治背後的社會分化。────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皮凱提在《資本與意識形態》傳達的訊息是:雖然不平等現狀日益嚴峻,但仍可能藉由政府的政策來加以改善,結局絕非命定。我們既不該受制於「馬克思主義」由下而上的經濟底層結構決定論,也不宜相信經濟成長能夠自動化為經濟平等的涓滴式「新自由主義」。前者教人走向革命,後者則走向虛無。我向來相信,所謂「意識」就是認知到問題的重要性。意識通常也是行動的前一步,並可能影響決定和產生改變。例如公平意識或社會意識。有趣的是,皮凱提透過本書進一步指出,意識絕非中立,許多不平等現狀其實源於自我合理化的意識形態。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意識」到是哪些政治意識形態導致不平等的問題,進而改變菁英思考的方式。────洪財隆,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帶著皮凱提的洞見回望臺灣,我們一方面能夠反思他對經濟不平等的分析與他的參與式社會主義能否落實,另一方面也能著重於他對意識形態的理解,進而叩問臺灣除了皮凱提所指出的、支應不平等現象的意識形態之外,是否還存在著什麼樣的意識形態,使我們下意識地將政治與社會問題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進而錯失了改變社會的機會?────陳禹仲,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
 
  本書是全球銷售破兩百萬本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續集,論證上藉由龐大的統計數據來進行跨國比較,而且是放置於橫跨三千多年的時間軸上來進行,堪稱是從不平等視角來書寫的人類大歷史。值得一提的是,此一方法頗類似於法國思想家涂爾幹(Émile Durkheim)開啟的社會科學傳統。涂爾幹是量化社會科學研究的奠基者。他主張統計學能讓我們發現從個人角度所難以察覺的不同「社會事實」之關聯。[……]《資本與意識形態》的獨特之處,正是這種結合實然與應然的涂爾幹式經驗研究。────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皮凱提的書史料豐富,尤其對於歐洲大陸的不平等歷史,有極為宏大的觀照。由於歐洲、美國是資本主義運作的核心,他的書對於我們瞭解資本主義環境下不公平的背景、產生、解決方案,都提出了詳實的分析。[……]「學問為濟世之本」,也許皮氏的著作有助於形成一套圓融的論述,朝理想前進。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說,改變社會的阻力不是既得利益(vested interests),而是既有觀念(vested ideas),旨哉斯言。────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特聘研究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
 
  法國社會科學⾼等學院(EHESS)研究主任,巴黎經濟學院(PSE)講座教授,倫敦政經學院國際不平等研究中心百年教授。
 
  皮凱提22歲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及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隨後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任教,1995年返回巴黎,陸續擔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教授,巴黎經濟學院教授。2002年獲法國最佳青年經濟學家獎;2013年獲葉留揚森獎(Yrjö Jahnsson Award),是專門表彰對經濟學研究有重大貢獻的45歲以下歐洲經濟學家的重要獎項。
 
  皮凱提專研經濟不平等問題。其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在全球造成罕見的閱讀與討論風潮,將二十一世紀日益嚴重的貧富不均議題推上公共論辯的高點。皮凱提並推動全球150名經濟學家跨國合作,累積資料與研究成果,形成不斷更新的「世界不平等資料庫」(WID.world),將全世界收入與財富分配的現況及歷史演變資料於線上開放瀏覽。
 
  主要著作有:《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資本與意識形態》、《社會主義快來吧!》、《平等簡史》(中文版將由衛城出版)。
 
譯者簡介
 
徐麗松
 
  第一屆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首獎得主,譯有《窮人》、《夜訪薩德》、《歐洲暗影》、《法式誘惑》、《穿越福爾摩沙》、《反抗的畫筆》等書。負責翻譯本書導論至第九章。
 
陳郁雯
 
  專職法文譯者。譯有《關於稅,你知道多少?》、《不平等的經濟學》、《社會主義快來吧!》等書。負責翻譯本書第十至十二章。
 
陳秀萍
 
  彰化八卦山腳下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博士。譯有《布赫迪厄:從場域、慣習到文化資本》。負責翻譯本書第十三至十五章。
 
黃明玲
 
  法文譯者。譯有《全球只剩北京標準時間》。負責翻譯本書第十六章至結論。
 

目錄

前言與致謝
導論

第一部 早期的不平等制度
第一章 三級社會:三重功能性的不平等
第二章 歐洲的等級社會:權力與所有權
第三章 所有權社會的發明
第四章 所有權社會:以法國為例
第五章 所有權社會:歐洲國家的發展路徑

第二部 奴隸制社會與殖民社會 
第六章 奴隸制社會:最極端的不平等
第七章 殖民社會:殖民地的多元性與支配關係
第八章 三級社會與殖民主義:以印度為例
第九章 三級社會與殖民主義:歐亞地區的發展路徑

第三部 二十世紀的鉅變
第十章 所有權社會的危機
第十一章 社會民主主義國家:未竟的平等
第十二章 共產主義社會與後共產主義社會
第十三章 超級資本主義:在摩登與古法中流竄

第四部 重新思考當代政治衝突的主題
第十四章 界限與財產: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
第十五章 左派婆羅門:歐美世界的政治新分歧
第十六章 社會本土主義:後殖民社會的身分認同陷阱
第十七章 二十一世紀的參與式社會主義

結論
意識形態鬥爭與追求正義的歷史
打破以西方為中心的視角
論社會科學的公民和政治角色

注釋
章節細目
圖表目次
基本詞彙對照
 

導讀(節錄)
 
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特聘研究員)
 
  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2013年出版了《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英文版全球大賣數十萬冊,其他語言譯本銷售亦佳。當年,我為該書中文版(也是衛城出版)撰寫了近萬字的導讀,幫助年輕人瞭解其論述。2019 年,皮氏繼續原本的主題,寫下《資本與意識形態》這本巨著,法文原著達 1100 多頁,是一本超大本的力作。即使將注解與參考書目放在雲端,本文應該也是一本非常厚的書。雖然如此,我還是建議讀者買來看,參照我的介紹與解說,應該可以充分理解其精髓。
 
  皮氏的經濟史觀照非常全面,試圖涵蓋中世紀以來的印度、歐洲、中國、西亞、美洲。這麼大的地理範圍,文獻閱讀超級龐雜,已經到了「大歷史」寫作的水準。戴蒙(Jared Diamond)的巨著《槍炮、病菌與鋼鐵》是地理學、演化生物學的大歷史,摩里士(Ian Morris)在《西方憑什麼》研究強權興起的大歷史,皮凱提這本書則是「社會不公平」的大歷史。就社會民主主義的研究而言,以往艾斯平-安德生(Gosta Esping-Andersen)的《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以及布朗道、布拉白與托森(Brandal, Bratberg, Thorsen)的《北歐不是神話》(The Nordic Model of Social Democracy),都非常著重歷史源流的探索。這些著作告訴我們,要瞭解社會民主制度,一定要溯往歷史。
 
  在數理化、計量化的扭曲之下,經濟學家的研究方向經常有短小精幹、支離破碎、見樹不見林之弊,而且日甚嚴重。例如皮氏先前《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經濟學家的評論十個有九個半都著重在一兩個雞毛蒜皮的小瘡疤叨叨絮絮,非常無聊。又如有些經濟學家做研究,首先要尋找的就是「工具變數」,試圖建立清爽的計量分析,卻完全不觀照研究題材的大圖像。小鼻子小眼睛的技術性經濟研究,絕對難登大雅。皮凱提跨區域、跨年代的「不平等大歷史」分析,避開了這樣的餖飣視野,極為不易。
 
  皮氏的不平等大歷史檢視,至少有一個視角我在以往西方學術著作中不曾見過:他坦然面對過去數百年歐美強權在殖民主義、奴隸制度等方面所造的孽。老實說,今天世界各地的不公不義不平等,有許多是歐美強權帝國主義造孽的後果。例如,海地原為法國殖民地,後來法國撤離,海地反而要支付法國「贖回自由」的賠款,大幅拖垮了海地人民的生活水準。這是不是孽障?英國原本有蓄奴,後來立法廢除,政府還要「補償」這些奴隸主人「失去奴隸」的金錢損失,這是不是助長不公平?摩里士的寫作就不肯或是刻意閃躲當年帝國主義的殖民壓迫與衝擊,所以他的歷史論述怎麼看都有缺點。「因為迴避真相,所以只看到偏相。」
 
  皮凱提要分析不平等,也許因為如此,他躲不掉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隸制度的血淚與殘酷;那些都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皮氏自己在書中也說,奴隸制度與殖民社會,是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不平等」。歷史上不時有人豢養奴隸,但極少形成「奴隸制度」。而殖民,更是「畫定地區的蓄奴制度」,其殘暴尤甚。
 
  皮凱提的書史料豐富,尤其對於歐洲大陸的不平等歷史,有極為宏大的觀照。由於歐洲、美國是資本主義運作的核心,他的書對於我們瞭解資本主義環境下不公平的背景、產生、解決方案,都提出了詳實的分析。皮氏唯一的疏漏,是他對於列寧式中國共產黨運作方式的不夠瞭解。例如,皮氏分析中國國家資本占總資本的百分比達55%,意義不大。皮氏寫書時馬雲還如日中天;其實,不管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為何,只要列寧政黨的中央政治局今天叫馬雲滾蛋,他明天立刻滾蛋。這種情況,絕對不是「占股比例」所能解釋的。但是,皮氏刻畫中國與蘇聯在「改革開放」之後,政治人物奪取大量經濟資源的「盜賊政治」,形成一整掛「政二代、黨二代」組成的「富一代」,卻是精準的描述。
 
  皮凱提的社會民主理想有可能實現嗎?沒有人知道。但是歐美各國有一個共通的現象,或許令人鼓舞:過去數十年,越來越多的高教育族群投票支持社會民主左派政黨,可見這個努力的方向,獲得跨國界知識社群的支持。「學問為濟世之本」;也許皮氏的著作有助於形成一套圓融的論述,朝理想前進。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說,改變社會的阻力不是既得利益(vested interests),而是既有觀念(vested ideas),旨哉斯言。
 
  1980-90 年代以來,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內部觀察到的社經地位不平等加劇現象,儼然是二十一世紀初期世界面臨的結構性演變中最令人不安的問題之一。在世界各地,無論是俄羅斯寡頭財閥或中國億萬富翁、墨西哥大亨或印尼金融家、沙烏地阿拉伯的資產持有者或美國的豪商巨賈、印度的工業家或歐洲的投資人,那些規模位於世界頂端的巨大資產正在以極其快速的方式膨脹。財富累積的速度遠遠高於世界經濟規模的增長,在1980年和2018年間,增加速度比全球成長率快了三、四倍。
 
  這或許表示我們面對的是一種大規模的結構性演變,而我們恐怕還看不到它的終點。
 
  面對如此驚人的演變,替極端資產不平等辯解的合理化言論經常在數種不同立場間擺盪,有時甚至出現一些不可思議的說詞。在西方國家,經常有人會做出這種非常強烈的區分:一邊是俄羅斯「寡頭財閥」、中東石油富豪,以及中國、墨西哥、幾內亞、印度或印尼的大亨,這些人常被認為「沒資格」擁有他們的巨大財富,因為那些財富肯定是透過勾結政府而來(例如以不當方式占有天然資源或取得各種特許),而且對經濟成長幾乎毫無貢獻;另一邊則是歐洲和美國(最好是加州)的「企業家」,吹捧並讚揚這些人對全球福祉的貢獻成了一種政治正確的表現──彷彿這個世界若真正懂得給予人們應得的報償,那麼他們應該富上加富才對,甚或應該把我們的投票權讓給他們(有幾個國家已經快要這樣做了)。
 
  另一種替這類極端不平等辯護的論調,則強調資產穩定和產權保護的需求。換句話說,財富不平等即便不完全符合公義,但企圖挑戰現狀的做法恐怕會引發無止境的爭端,最終導致底層階級乃至整個社會嚴重受害。早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期,這種以社會政治穩定和既得所有權的絕對安全保障(甚至是近乎宗教崇拜的安全感)為基本訴求的所有權主義論點,就已經被大舉用來合理化歐美地區蓬勃發展的所有權社會普遍造成的巨大不平等。我會試著根據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證明那些論點可能已經過時。
 
  若要有效分析二十世紀末及二十一世紀初發生的演變,從中汲取對未來有用的教訓,我們就必須將不平等制度與意識形態放回長期歷史和比較觀點的脈絡。唯有在具體的歷史進程中全面檢視那些論點,才能以最完整的脈絡檢視當前的不平等制度,進而思考能夠如何改變。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52556
  • 叢書系列:beyond
  • 規格:平裝 / 1200頁 / 16 x 23 x 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本書採用的資料包羅萬象,例如國會辯論、政治論述、政黨的選舉綱領和競選政見。理論家和政治實踐家的著作我也都會採用,因為這兩者都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的觀點互相補充,讓我們更能有效瞭解不同時期社會用來合理化不平等的解釋。
 
我也會納入習近平和中共英文官煤《環球時報》關於新共產中國夢的文章,這些資料讓人大開眼界的程度不亞於美國總統川普的推文或《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對英美超級資本主義的鼓吹。這種種意識形態都需要我們認真看待,不僅因為它們都對世局造成顯著影響,也因為它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見證了某個時代的人為了替複雜的社會現實賦予意義而作出的嘗試(姑且不論那些嘗試有多少說服力)。我在探討這些問題時的出發點是,不同意識形態的表述內容必然都能讓我們學到某些東西,唯有透過檢視所有形式的論述和歷史上的種種發展路徑,才能整理出對未來有用的教訓。
 
我參考的文獻還包括文學作品,因為文學經常是絕佳的資訊來源,足以說明關於不平等的社會心理表徵如何演變。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我特別分析了十九世紀的歐洲經典小說,尤其是巴爾札克和珍.奧斯汀的作品,這些文學作品為我們提供了無可取代的視角。沒有人比他們更瞭解那個社會制度的隱密機制和祕密邊界,以及那種制度對男女眾生毫不留情的影響。小說故事剖析了不平等現象的深層結構和存在理由,以及不平等在每個個體的人生中所造成的糾葛,字裡行間展露的真實性與強大表現力遠非任何政治言論或社會科學論文所能及。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3/05/15

購買此商品前,我想像這是一本對歐美資本主義持負面批判的作品,左傾是穩定局勢的安全道路。
果然,也不然。
不一樣的是作者提供了解釋(個人資產擁有權)的生存空間。
如何消弭大資本家的資本並有效利用此能量。
這些零碎的評論內容都出自第一部份內容,後面3個部份(含結尾)提供了更多關鍵角度的歷史脈絡,與解決方法(意識形態上的)我也正在反覆咀嚼重要部份。對於不平等的現狀,看似不可能翻轉的要衝向那個爆發點。然而作者卻還是懷抱著能改變世界的心態試圖找出方法。
本身內容極其廣泛,對於(意識形態,社會學,)這些方面想要普及知識的,或是想接受一些新想法的讀者都推薦購買。
非相關專業人士也能用較長時間體會這本書,(這也是作者的期望我覺得)。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