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天才?斜槓喇嘛?國府特務?
僧衣之下,本來面目為何?
歐陽無畏何許人也?他是自學精通藏文、梵文的語言天才,也是精通佛學的喇嘛,更是臺灣藏學的開宗祖師。他早在1930年代就進入西藏,隨後在拉薩哲蚌寺出家,學習密宗教法。但在喇嘛的身分外,他同時與國民政府駐藏機構的要人保持良好關係。藏尼遊記、大旺調查記這兩本遊記的誕生,即肇因於此。
1937年7月,歐陽無畏由西藏拉薩出發,經日喀則、薩迦等地,前往尼泊爾加德滿都,1938年1月返回拉薩,沿途一面朝山禮佛,一面探查山川地景與四方路徑。此行得以成就,除了歐陽無畏個人希望蒐羅經籍、深化佛學研究外,國民政駐藏機構長官蔣致余代向噶廈(西藏政府)請領的馬牌也發揮極大功用。馬牌除了是標明旅行路徑的官方通行證,更重要的是能在途中使用指定村莊提供的烏拉(西藏特有的勞役制度),即旅途中有馱馬能背負行李,並有馬夫隨行,而在沿途各村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照應。這些種種給了歐陽無畏極大方便,使他能在六個月內完成這趟往返西藏拉薩與尼泊爾加德滿都,全程超過兩千公里的壯遊。而蔣致余之所以襄贊歐陽無畏的理由,在私人交誼外,與當時第九世班禪即將返回西藏,中央希望能對班禪駐地的後藏加深瞭解亦脫不了關係。
此行中雖有馬牌與烏拉的方便,但也不盡然輕鬆。歐陽無畏得為了旅行中的食物、衣裝煩惱,甚至鋪蓋還是向朋友借用的。而一村過一村,更換烏拉時常因調度或傳遞消息不及,只得苦苦等候,偶爾還會碰上村莊頭人的蓄意刁難。且同行僕人常不聽指示,打混摸魚,也每每使他受氣。另外馬牌只能顧及西藏境內的交通,如何出境到尼泊爾依然是件難事,歐陽無畏因緣際會結識薩迦貢瑪(薩迦法王),透過關係與掌管關卡的官員百般交涉後,方得成行。但他在徒步翻越邊境的雪山時,一度與同伴失散迷途,好在吉人天相,最終轉危為安。
藏尼遊記原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藏尼紀程,即調查報告;第二部分為藏尼日記,即行程間每日記事;第三部分為藏尼絕句,即此行途中見聞感懷所賦。在歐陽無畏的遊記中,領著讀者的並不是一個眼中只有朝山求經的喇嘛,而是一雙有著敏銳觀察力的鷹眼。歐陽無畏除了考察每個村落的狀況,對所經各處的每條路徑通往何處、旅程時間皆有詳細的記載,也如實記下沿途所經各寺的種種珍寶與靈異故事。另外他對新式科技(如照相器材),以及國際、國內,甚至西藏內部情勢的瞭解,亦遠超乎一般衲僧的程度。因此歐陽無畏日記,並不只是宗教與佛學、藏學意義,同時具有政治意涵與人類學色彩,是民國時期中藏關係的珍貴調查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