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宋朝人過一天: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代人為什麼這樣說話、那樣生活?》作者序
如果說,要在中國的歷史上選一個最具風雅、最懂風情、最為風流、最有風采的朝代,宋代定然能當之無愧,高居榜首。
宋人的風流、雅致是浸潤到骨子裡的,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人人舉手投足間,皆可見風韻流轉。
一卷《清明上河圖》,勾勒出宋代繁榮的商業經濟,「正店」「劉家上色沉檀揀香」「香飲子」……這些店鋪招牌後,傳達的是怎樣的訊息?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宋人的日常作息、勞作休閒,看似尋常至極,可是細細品來,樁樁件件,卻都有無盡風雅之意。
很會享受的宋人早起之後連洗臉水都是花錢買現成的,早餐更是不在自家開火——花錢能解決的事兒,全都不算事兒。他們蹴鞠、捶丸、投壺、打馬球,甚至還有女子相撲。夜市小吃也名目繁多:荔枝膏、梅子薑、乳糖澆、澄沙團子、水晶皂兒、滴酥水晶鱠……光聽名字,就已令人垂涎欲滴。無論男女老幼,他們都會把嬌豔的花朵簪在鬢邊,實力詮釋「幸福像花兒一樣」。
那麼,會吃、會玩、懂生活的宋人是如何度過一日的?
本書將帶領大家走進「風雅之宋」,在「十二時辰」中,如宋人一般,體驗「香球薰被」「全民簪花」「含香奏對」「雅歌投壺」「點茶畫湯」「紅袖添香」等風雅之事。
《中國妝容之美:一本讀懂中國女性妝容史,還原中國歷代妝容之美》前言
妝容,特指對於人體肉身的修飾,主要包含化妝與美容。中國女性妝容歷史的研究並非顯學,是極其小眾的研究領域。
我們知道,研究古代物質文化,第一手資料是來自出土文物,其次為典籍記載,再其次來自傳世繪畫與雕塑中的形象。研究者結合以上資料,可以勾勒出不同時代物質形態的大致輪廓。然而,妝容和髮式卻是個例外,因為這些細節必須依附於人的肉身而存在,肉身一旦腐爛,妝容和髮式也就無從依附,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妝容幾乎是沒有出土實物資料可以借鑑的。
在典籍記載方面,歷代官方輿服制度中,對於面部妝飾,除了明代后妃禮服制度中,在首飾的一個門類記載了「珠翠面花」之外,其他朝代無一記載。正史筆記、詩文小說、戲曲雜記中雖有大量提及,描繪得天花亂墜,但大多只見其名,不知其形,真正要細究起來,也是模糊而不定。
因此,我們只能從留存下來的人物繪畫和雕塑造像進行探索。但描繪在臉部的妝容有著極其微妙的色彩變化,姑且不論憑藉當時畫師的寫實水準與畫材品質是否能夠在繪畫作品中準確傳達原貌,就算精確紀實,但這些作品經歷漫長的歲月侵蝕,又有多少真實能夠有幸留存?漢代以前的繪畫中只能大致看出人物眉形和唇形,魏晉開始,才有比較可靠的面妝圖像資料。但圖像無聲,文字無像,研究者只能通過個人的想像與理解,為圖像與典籍中記載的名稱尋找相對合理的詮釋,因此,研究詮釋與歷史真相的吻合度便有難以掌握之處。這些都是這門學科研究的困難與瓶頸。
即使如此,我們仍應努力爬梳史實,疏漏與不確定性在所難免,歷史研究最終呈現的只能是部分的真實。因其艱難,嘗試性的探索便別具挑戰意義。妝容造型是一門視覺藝術,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的闡述無疑有隔靴搔癢之感,因此我們「製作妝容圖譜」的想法便應運而生。
對於妝容的研究,如果僅停留在視覺考證方面,無疑只是觸到了皮毛,探尋、解讀當代妝容背後的社會文化,一直是筆者最感興趣的方向,本書也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究。雖然妝容方面的諸多出土文物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時代,像繪身、文身、穿耳、鑿齒等妝飾習俗都是明確可考的,但直到兩漢時期,妝容文化才受到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視,並且形成了被社會普遍接受的審美規範。
漢初,受「黃老之學」自然無為思想的影響,中國女性的妝容普遍簡約素樸、清新淡雅。隨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體系逐漸成為漢族社會的統治思想,這種思想體現在妝容修飾上,其一是主張有克制的修飾,將妝飾與修身養性結合起來,提出「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其二是「陽尊陰卑」說和「三綱五常」的觀念,從理論上確立了女性對男性的全面依附關係,導致女性的妝飾迅速轉向嬌弱與纖柔。這一道一儒的兩種傾向,奠定了此後中國封建社會女性的主流妝容審美規範。
之後的魏、晉、隋、唐時代,這些歷經了一系列胡漢交融的王朝,尤其是政治、經濟、外交上取得了輝煌成就的大唐,時人民族自信心大漲。李唐王朝有胡人血統之說,禮教觀念相對淡漠,對婦女各方面的約束都比較寬鬆,促成了唐代妝容文化的絢爛與奇詭,妝容一度出現過濃妝豔抹的高潮。
但到了宋朝以後,宋明理學(新儒學)在社會思想領域逐漸佔據一席之地。理學家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這一觀點,原本是提倡用普遍的道德法則「天理」,來克服那些違背道德原則、過分追求利欲的「人欲」。北宋理學家程頤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原本也是告訴人們人生中有比生命、生存更為寶貴的價值,那就是道德理想。但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由於人們對理學,尤其是對「失節事大」的狹隘和偏執理解,女性被迫戴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鎖。
當時的人將象徵君子氣節的「節」狹隘地解讀為女子的貞節,提出了針對婦女的極為嚴酷的貞節觀。這就使得「男女有別」不僅體現在精神層面,也體現在現實的身體層面,對婦女肉身的約束逐漸強化。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妝容由唐代的濃豔招搖走向文靜素樸;二是纏足開始流行;三是漢族女性開始穿耳。於是,中國女子妝容迅速回歸輕描淡寫的素妝,在彩妝上比之兩漢之素樸有過之而無不及,樸素的妝容風格一直延續到滿漢交融的清朝,後續未發生過太大的改變。
在妝容變化的同時,護膚美容由於始終與中醫發展緊密聯繫,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反而呈現出一種日益先進的態勢,在清朝達到了一個高峰。
二○○四年,我出版過一本介紹中國妝容髮型歷史的書《中國歷代妝飾》,在書寫那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僅遭遇對大量妝型記載只知其名不知其形的痛苦,對於許多古代化妝品的記載也是一頭霧水,那時,古代的化妝品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個透著脂粉香氣的抽象名詞。後來歷經十幾年持續不斷的研究和考察,我搜集到越來越多的古代妝容、妝具歷史圖片,而且在古方化妝品的復原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和學生王一帆合作,重現出了三十二種古方化妝品,幾乎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的彩妝門類。
古方化妝品研究的突破,讓我萌生出將古代妝容再現的想法,畢竟做出了東西,總想看看實際應用的效果。當然,古方化妝品畢竟有局限性,妝面效果遠不如現代化妝品,因此,本書中的復原妝容使用的素材還是以現代化妝品為主。
在本書中,我們進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對妝容史料的梳理和文化闡釋。這本書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朝代的妝容分期研究,例如:漢代將西漢和東漢的造型特徵分期介紹;唐代和五代則劃分得更加細緻,劃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五代四個時期;將宋代劃分為南宋和北宋分期介紹;清代妝容則劃分為滿漢兩個部分。每一章節再結合相應的文化背景闡釋,試圖將中國的妝容發展歷史脈絡和內在邏輯梳理順暢。
其次是根據文字記載,搭配與之相對應的歷史人物妝容造像和出土妝具的圖片,以史證史,以圖片加強說明文獻,從而形成這本書的圖片主幹。但就像上文說的,圖像無聲,文字無像,這就需要在訓詁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踐,將理性思考與感性經驗相結合來進行推敲,從而尋找出最符合文本含義的圖像,將之編輯得合情又合理。
第三,是妝容還原。我們的原則是,如果能找到與文字記載吻合的古代人物造像,就會選擇古代造像,以史證史。但仍然還有很多妝容僅見於典籍文字記載,並無實際可對應的歷史人物造像留存,例如啼妝、佛妝、時世妝等,那麼我們就要盡力將之復原出來,這正是我們最花心力的部分。妝容的復原創作必然包含主觀創造成分,這時需要造型師不僅具備良好的造型技術功底,還要對傳統審美和相關文獻具備深入的理解,將文化理解與技術手段相結合,並遴選出與各時代審美氣質相吻合的模特兒,對古代妝型進行合理的當代詮釋。
最後是復原妝品的展示。目前,對於古代化妝品的工藝研究,大多還只局限於理論層面,真正從事實體復原的團隊十分稀少,也鮮少有可供參考的經驗。古方化妝品的製法在保有自身妝品製作工藝外,還涉及中醫製藥法,如「酒水浸煉蒸煮提濃法」「悶罐地藏法」「古法蒸餾法」等;後期又融合制香工藝中的「冷凝香」技術;到了宋代,隨著製墨技術的發展,在「畫眉集香圓」等人造眉黛中又融進製墨技術,最終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化妝品工藝。我們的團隊經過數年的研究,基本上已經掌握了上述古方化妝品的主要工藝技術。但和很多古代技藝一樣,化妝品的製作工藝也是在家族之中教授、傳承,部分家族為了保護自己的配方不被外人複製,在記載的過程中,會刻意隱藏幾種關鍵配料,導致文獻記載模糊、資料不齊全,這是復原古代化妝品最大的障礙,未來尚需要一步步地研究和試驗。
本書的重點並非介紹化妝品,主要是為了展示我們的部分復原成果,但妝容和妝品密不可分,我們希望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妝容圖譜,期待能為傳播中國古方化妝品知識開啟一個方向。
本書由我和陳詩宇合作著述。第三章唐代部分、第四章宋代部分和第五章明代部分由陳詩宇主筆,我增補了相應章節的開篇綜述及古方化妝品的部分,並校訂了晚唐部分觀點。特此說明。
李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