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引發南北戰爭的「小婦人」哈里特.比徹.斯托:引領廢奴文學興起,喚醒社會平權意識,《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與她不斷揭露不公和偏見的一生

引發南北戰爭的「小婦人」哈里特.比徹.斯托:引領廢奴文學興起,喚醒社會平權意識,《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與她不斷揭露不公和偏見的一生

The life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

  • 定價:599
  • 優惠價:953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0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一部《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發美國內戰;
一篇〈拜倫夫人真實的一生〉引起英國譁然,
透過日記及書信,本書帶你重新認識這位極具正義的多產作家
──哈里特‧伊莉莎白‧比徹‧斯托

  「有幸跟斯托夫人成為鄰居,並陪伴她走到人生的終點。她是我寫作上的啟蒙者,更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她的作品引領了廢奴文學的興起,更喚醒了社會平權意識。好在這些都被其子查理斯‧斯托先生詳細地記錄下來,為後人留下這部權威的《斯托夫人傳》。這是一部寶貴的精神財富。」──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

  「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它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勝利』;《斯托夫人傳》作為一部傳記,它是『傳記史上最為客觀的』經典作品,儘管它出自其子查理斯‧斯托。」──美國著名詩人亨利‧華茲華斯‧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斯托夫人不僅是多產作家,在美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地位舉足輕重;她同時更是一位社會運動家,作品和行動都影響了美國的社會,公正地建立和左右了廢奴運動。這些細節你會在閱讀《斯托夫人傳》中尋覓得到。」──《紐約時報書評版》(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斯托夫人的經典作品《湯姆叔叔的小屋》在我們週刊連載的最後一期結語中,曾謙虛地說這部書是上帝寫的,她只是上帝的一支筆而已。我們都知道偉大的作品背後必然是作家悲天憫人的情懷,好在其子為我們揭開了斯托夫人的創作靈感和前後的背景,這部傳記也幫讀者走近這位堅強果敢的『小婦人』」。──《民族時代》(The National Era)

  ▎《湯姆叔叔的小屋》
  我無法控制這個故事的長度,它是自然而然從我的筆下流淌下來的。

  1851年,斯托夫人開始在《民族時代》上連載《湯姆叔叔的小屋》,當時宣布要連載3個月左右,但直到1852年4月1日才結束。當時,編輯都認為這是只有十幾個章節的普通故事而已,沒想到,讀者不斷要求繼續連載且各方都給予了正面評價與鼓勵。最為重要的是,斯托夫人相信自己肩負著神聖使命,正是這樣的使命感驅使她不斷拓展故事,直到原本看似平淡無奇的故事成為一部聞名世界的偉大傑作。

  ▎《牧師的求婚》與《奧爾島的珍珠》
  我再也見不到我親愛兒子的臉龐,無法再撫摸著他的肩膀,無法再聽到他的聲音了。這件事沒有削弱我對上帝的任何信仰,但我也不認為上帝的這一切安排都是正確的。

  1857年7月9日,突如其來的噩耗降臨,斯托夫人的長子溺水身亡。在巨大的心靈壓力之下,她透過口述的方式創作了《牧師的求婚》,她將發生在緬因州海岸邊的故事變成一本書,這使她內心充滿了寬慰之情。西元1858年12月,《牧師的求婚》的第一個章節出現在《大西洋期刊》上。在這之前,她創作的《奧爾島的珍珠》也以連載的形式首次刊登在《獨立報》上。

  ▎關於「拜倫夫人的爭議」
  有時,我不得不認為,世人做出的一些判斷是多麼卑微、低俗且難以理解。

  西元1868年《拜倫勛爵回憶錄》出版後,斯托夫人決定捍衛她的朋友──拜倫夫人。因此,西元1869年9月,她在《大西洋月刊》上刊登了〈拜倫夫人真實的一生〉並引起爭議風暴;西元1869年,斯托夫人出版《為拜倫夫人正名》;西元1870年,斯托夫人向英國讀者出版了《拜倫爭議的歷史》。不過,這本書未能平息英國民眾對拜倫夫人的反感。當斯托夫人努力捍衛拜倫夫人的名聲時,許多人根本對此毫無反應,甚至聯合起來反對她。

本書特色

  本書是《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哈里特‧比徹‧斯托的傳記,內容以其信件和日記為主,由其子查理斯‧愛德華‧斯托撰寫。本書為讀者帶來最真實的「斯托夫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查理斯‧愛德華‧斯托(Charles Edward Stowe,西元1850~1934年)


  美國作家、教育家,哈里特‧比徹‧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的小兒子,同時也是她的傳記作者。

譯者簡介

孔謐


  華裔加拿大人,外籍專家、自由撰稿人。英美文學及語言學學士,企業管理碩士,輔修國際經濟與貿易。翻譯並著有《世界上最偉大的談判家》、《在組織中工作》、《無畏的希望》、《成長的法則》等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童年時期,西元1811~1824年
第二章 在哈特福就讀期間,西元1824~1832年
第三章 辛辛那提,西元1832~1836年
第四章 早期的婚後生活,西元1836~1840年
第五章 貧窮與疾病:西元1840~1850年
第六章 重返布勞恩斯魏克,西元1850~1852年
第七章 《湯姆叔叔的小屋》,西元1852年
第八章 第一次歐洲之旅,西元1853年
第九章 陽光的回憶,西元1853年
第十章 大西洋這邊的歐洲大陸,西元1853年
第十一章 回到美國,西元1853~1856年
第十二章 《德雷德:陰暗大沼地的故事》,西元1856年
第十三章 故地重遊,西元1856年
第十四章 《牧師的求婚》與《奧爾島的珍珠》,西元1857~1859年
第十五章 第三次前往歐洲,西元1859年
第十六章 南北戰爭,西元1860~1865年
第十七章 佛羅里達州,西元1865~1869年
第十八章 《老城的人們》,西元1869年
第十九章 拜倫夫人的爭議
第二十章 喬治·艾略特
第二十一章 結局,西元1870~1889年
 

前言

  在此,我要對紐約哈帕兄弟聯合出版公司表示感謝,他們慷慨地允許我使用《萊曼‧比徹的自傳與通信錄》的部分內容。我得到了他們的授權,可以自由地使用該書第一章與第三章的內容。在本書的第二十章裡,我可以引用克羅斯先生所著的《喬治‧艾略特傳》的內容。不過,在我引述的每個段落裡,我都會標明手稿的出處,這不是出自已經出版的內容。總而言之,我要表達對柯克‧門羅的敬意,他在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
 
查理斯‧愛德華‧斯托
西元1889年9月30日於哈特福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0894
  • 規格:平裝 / 420頁 / 17 x 23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童年時期,西元1811~1824年

西元1811年6月14日,哈里特‧比徹(斯托)(Harriet Elizabeth Beecher Stowe)生於康乃狄克州利奇菲爾德這座典型的新英格蘭城鎮。她的父親是萊曼‧比徹(Lyman Beecher)牧師,他是一位著名的加爾文教派牧師,她的母親,也是萊曼‧比徹牧師的第一任妻子,名叫洛克塞娜‧福特(Roxana Foote)。

哈里特‧比徹生在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裡,她有五個哥哥姊姊。最年長的是凱薩琳(Catharine Esther Beecher),生於西元1800年9月6日。接著就是凱薩琳的兩個身體健康的弟弟,分別是威廉(William Henry Beecher)與愛德華(Edward Beecher),再來是瑪麗(Mary Foote Beecher Perkins)與喬治(George Beecher),最後才是哈里特‧比徹。

另一個姊姊在哈里特‧比徹出生前三年出生,但只活了一個月就夭折。萊曼的第四個女兒的名字就是為了紀念她,才取名為哈里特‧伊莉莎白‧比徹。在哈里特‧比徹出生兩年後的同一個月,她的另一個弟弟亨利‧沃德(Henry Ward Beecher)出生在這個幸福的家庭。在亨利‧沃德之後,就是洛克塞娜‧福特的最後一個兒子查理斯(Charles Beecher)。

哈里特人生中最早記住的事情,便是母親去世這件事。當時,她只有四歲,但這件事始終是她整個童年時期最柔軟、最悲傷與最神聖的記憶。斯托夫人對母親的記憶可以從她寫給弟弟查理斯的一封信裡看出來。之後,這封信的內容出現在《萊曼‧比徹的自傳與通信》一書裡。哈里特在信件裡這樣寫道:

母親去世的時候,我大約是三四歲。因此,我對母親的個人記憶是模糊而珍貴的。但是,那些認識母親的人在談論母親時表現出來的敬意與尊重,深深地影響著我的童年生活。母親的很多朋友都會談論有關她生前有趣的事情與故事,他們說的那些話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