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拿破崙曾說過:「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那它的首都,會在伊斯坦堡」,這句話說明位於歐亞之間的土耳其,在全球與區域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土耳其深受地緣政治發展的影響。另外,對於土耳其,還有許多人的疑問包括:土耳其是中東國家還是歐洲國家?土耳其是民主國家還是極權國家?埃爾多安總統真的要走向極權的道路嗎?這些疑問讓筆者興起了寫作與研究有關土耳其這個主題的念頭,同時,透過親自前往土耳其開會與駐點,更增強這樣的信念。
國內對於土耳其的相關研究不少,不過有許多是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出發,但是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並結合國際關係理論的著作相對較為缺乏。因此,本書試圖結合理論與實務進行研究,在理論面向,本書採用「新古典現實主義」的角度來分析土國外交政策,採取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好處,與上述的疑問有關。到底埃爾多安總統是否真的如許多媒體所說的獨斷獨行?他真的是一個政治的伊斯蘭嗎?還是說他的決策也受到限制?如果是,那是什麼?「體系決定國家行為」的結構主義,或者是如同建構主義強調行為體的角色,似乎都沒有辦法完全滿足筆者的疑問。
因為,只從體系層次來解釋土國外交政策,似乎無法解釋埃爾多安總統的角色與該國政策反覆。但是,如果從行為體的角色出發,似乎也很難完全證明某些學者所說的,因為埃爾多安有較多的伊斯蘭論述,因此產生到底是「伊斯蘭的土耳其化」還是「土耳其的伊斯蘭化」等結果。畢竟,從過去的歷史上來看,土國深受當時被列強瓜分的奧斯曼帝國時期,所留下來的「賽佛爾情結」與「洛桑情結」影響,對於外來者除了不信任外,更有強大的民族情感,所展現在外交政策上,其實就是「現實主義」,對於國際體系的變化有高度敏感性。
不論是過去兩極體系下靠向美國與西方陣營,或是後冷戰時期對於多極體系的期待與外部平衡對象的選擇,更不用說在區域體系層次,土國與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及以色列等區域強權的競合關係。不過,我們也看到土國對於穆斯林兄弟會的支持、在國際場所上對於伊斯蘭的強調,或者一直以來對於「奧斯曼過去」的主張。因此,本書認為新古典現實主義以國際體系對於國家行為影響力為主要變項,而以戰略文化、領導人意象、國家制度及國家社會關係為中介變項的分析途徑,可讓讀者更加理解土耳其外交政策變化全貌。
據此,本書首先將探討土耳其政治體制的變化,特別是從內閣制、半總統制走向總統制的變化,對外交政策可能的影響,同時,也將介紹土耳其的戰略文化具備哪些元素,以及這些元素與政策的關聯性。結合案例分析,有助於理解土耳其在外交政策上,如何同時受到體系與國內因素的影響,在體系層次,美國與土耳其的恩怨情仇,在本書中就可以看出,而美中競爭與新冷戰的可能性,不僅影響各國外交政策,對土耳其而言,中國的「帶路倡議」也給土國帶來很大的吸引力。同時,但是另一個強權,俄國,可能更是土耳其更在乎並扮演重大影響力的行為者,包括在敘利亞、利比亞、亞美尼亞等地的軍事衝突與介入,甚至於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都可看出俄國在土國在外交政策上影響力。最後,本書也將從埃爾多安的官方論述中,分析其論述的核心價值以及與戰略文化連結性,以探索相關中介變項的影響力。
本書希望能夠為國內的中東研究或土耳其研究、甚至是國際關係的外交政策研究等領域有所增益,而本書得以完成,受到許多的人幫忙,謹致謝之:包括國科會近幾年專題研究計畫的資助,使本人有經費能夠進行研究並出國訪問,再者,包括本書匿名審稿人無私地給予建議,讓相關研究能夠更加深入;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學生與助理們協助,特別是怡伶、思澐、怡萱、怡馨、燕姿、雨澄,當然還有幫我蒐集土文資料與在土國訪談聯繫的Mehmet Furkan ERGÜL(葉福康)。另外,也感謝外交部的駐點計畫與我國駐土耳其代表處的前任代表鄭泰祥大使與智棠、世任,沒有你們的協助與安排,本書許多訪談與駐點研究是無法達成的;最後當然要感謝我辛苦的家人,謝謝你們的包容與承擔每一個老是趕稿或出國、因而無法陪伴的日子,才有這本書與相關文章的完成。雖然可預見的未來,這樣的日子似乎仍會持續下去,但是謝謝你們作為最堅強的後盾與幸福滿足的泉源。
王順文
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