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西口,西口:大河上下的波翻浪湧,長城內外的恩怨情仇

西口,西口:大河上下的波翻浪湧,長城內外的恩怨情仇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少年英雄、紅粉佳人、達官貴族、戲子伶人、地痞流氓……
身分各異的幾代人,在不同的人生路上,相同的是為了生存奮力掙扎。
在走西口經歷愛恨情仇、嘗盡人情冷暖之後,
是否還能回到生養自己的那片溫暖土地?

  ▎義結金蘭──幸得貴人賞識,在月光漸濃之夜,以三寶信物見證
  「三位小兄弟少年人傑,年歲相當,如結為異姓金蘭,他日匡世濟民,成就大義,不知可好?」


  李小朵、郭望蘇、陳嘉豐三人焚香盟誓,結為兄弟。結拜完畢,喬致庸贈三件物事予三人,一為短「笛」,二為牛耳尖刀,三為玲瓏算盤。一則充作結義的信物,二則當作喬致庸見證之物。

  三少年叩首謝恩,分別領受,自此始,他們的命運注定交織……

  ▎出走西口──是什麼原因,令少年英雄的他們背井離鄉?
  「一道道山來一道道溝,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細麻繩繩捆鋪蓋,什麼人留下個走口外?」


  枚(笛)李小朵──與心儀的她天人永隔,心灰意冷之下,夥同幾個藝人奔走了西口之外。

  牛耳尖刀郭望蘇──意外參了太平軍,遭官府通緝。

  玲瓏算盤陳嘉豐──得罪官府,為不連累家人,一個人踏上了西口路。

  ▎兒女情長──有緣千里相會,卻無緣長伴左右
  「以後不管你走到哪裡,都要記得有個蒙古姑娘喜歡你。」


  男扮女裝的戲子李小朵意外得巴氏王府格格薩日娜青睞,不料遭人陷害入獄,一番周折後,李小朵決定離開。送行時薩日娜贈李小朵鳳釵,叫他不要忘了自己。而後薩日娜替小朵報了仇,多年後自己卻被安排聯姻,告別了生她、養她的草原綠地,去往遙不可知的京城繁華地。

  但在薩日娜的腦海裡,曾以為愛情應是那片茫茫黃土高原之上,莽莽大河之旁,一對青年男女自由相愛,彼此心心相印……

  ▎悲歡離合──靠走西口逃荒謀生的日子,何時才會是個盡頭?
  「雁行胡不歸,他鄉即故鄉,籬籓解邊客,乙丑換新牛。」


  黃韜求教癲生,那癲生只隨手在一張草紙上揮毫寫下一行讖言,而它說明家鄉老百姓走西口的日子會在幾十年後了結。

  正欲再問,顛生卻道:「我已知你心意,不必說,不必說。」他在草紙上又書寫下一幅龍飛鳳舞的讖言。讖言云:「真龍升天早,凡夫亂世忙;三十八載風雲驟,改換舊天地。安邦不稱君,治事不稱臣;開邊放禁皆大統,一國兩分制。」

  黃韜閱罷讖言,一時只覺心驚肉跳,惶恐不安,想要向癲生問個明白,卻見那癲生早已酩酊大醉,俯伏在矮几上呼呼睡去……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李小朵、陳嘉豐、郭望蘇走西口的曲折歷程,展現了漢民在關口外謀求生存的艱辛困苦,以及勇敢向命運抗爭的不屈精神。同時透過漢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的相處交流,講述了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滲透、融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愛民


  作家,山西省作家協會成員,發表過小說、詩歌、散文等作品。
 

目錄

楔子
第一章 五哥放羊
第二章 貢魚冤
第三章 老牛灣
第四章 西口遙迢
第五章 包頭鎮
第六章 挖大渠
第七章 大盛魁
第八章 沙壕塔
第九章 掏甘草
第十章 漫瀚調
第十一章 打後套
第十二章 水刮西包頭
尾聲

 
 

代序

解讀走西口


  清朝建立初期,統治者為了防止蒙、漢族交流進而聚眾造反,對 其統治形成威脅,在長城北邊人為設置了一條隔離帶,將兩個民族隔離開來。這樣就形成了兩個民族毗連而居,卻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然而隨著清廷穩定後的休養發展,中原地區人口迅速成長,土地兼併嚴重,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發,民不聊生。而蒙古地區則地廣人稀,大量土地閒置浪費。內地喪失土地的貧民冒著殺頭的危險紛紛進入蒙古地區逃荒謀生。在此關乎國計民生的大是大非面前,清廷被迫於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下達了「禁留地」開放令,允許少數漢人持票進入蒙古墾殖。走西口的大門由此打開。

  「走西口」與「闖關東」、「下南洋」,是同時期形成的幾股較大規模的移民潮,幾乎貫穿整個清朝與民國,持續三百多年。

  走西口的人群主要包括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和甘肅等省的貧民,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則是晉西北的河曲、保德、偏關三縣和陝北的神木、府穀、榆林、橫山、靖邊、定邊六縣。晉西北和陝北地處黃土高原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發。生活所迫下,當地貧民憑藉跟內蒙古地土相連的條件,首選進入土地廣袤的內蒙古逃荒謀生。走西口逐漸成為當地人民謀求生存的一種常態。

  走西口的漢民在口外主要從事農耕生產和手工業生產,也有部分從事商業貿易。

  當時蒙古地區的主要資源就是土地,正好與內地漢民的需求相對應。起初清廷下達「禁留地」開放令,僅允許在原勘定的沿長城外寬五十里的禁留地內劃出二十到三十里的墾殖界限讓漢人耕種,史稱「開邊」,民間稱為「借地養民」。這一時期漢人進入內蒙古墾殖需「持票」出口,春出秋歸,不准羈留,俗稱「雁行客」。後來隨著借地養民措施的延續以及「蒙禁」制度的不斷放寬,蒙古的土地所有者將土地出租獲取利益,從而吸引了大量的漢人湧入當地從事農業墾殖,在內蒙古南部地區逐漸出現了大面積的農業生產區。漢民亦由「雁行」發展為定居農民,在當地造就了星羅棋布的農村。漢、蒙人民雜居共處,直接影響到了蒙古旗民的游牧生產、生活習慣,帶動其由牧轉農,促進了當地半農半牧經濟的形成與發展。至清朝中葉,內蒙古南部的農業已發展到相當的水準,自給有餘,還能轉銷內地。

  從事手工業生產的漢人和從事農耕生產的農民一樣,無不是內地流落而來的貧民。蒙古牧區歷來生產生活用品匱乏,加上漢民流入人口增加以及農業生產不斷發展的需求,手工業生產應運而生,正好為蒙漢人民的生產生活填補了空缺,同時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在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發展的同時,蒙古地區的商業貿易亦隨之興起。這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地商業貿易的興起,源於康熙平定噶爾丹叛亂,朝廷招募各地商人隨軍行動提供後勤保障,允許商人攜帶部分商品與當地牧民進行「軍前貿易」。清朝在蒙古地區盛極一時的「大盛魁」商號就是由軍前貿易發展而來的。此後即有大量漢人在蒙古地區從事商業貿易,人們稱「旅蒙商」。經過不斷發展,原有的各種貿易方式(包括軍前貿易) 逐漸為城鎮貿易所取代,有眾多的城鎮形成了規模不一的貿易市場。蒙古地區商業貿易的發展更將當地經濟推向一個又一個制高點。

  走西口主要的結果,首先是使得無數喪失土地的貧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達到了維持簡單生存的要求與目的。其次是漢人把農耕技術帶到口外,打破了蒙古地區單一的畜牧業經濟結構,促使蒙古旗民由牧轉農,逐漸向農業和半農半牧經濟轉變。而更為重要的成果,則是透過蒙、漢人民的雜居相處、團結交流,彼此間的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滲透、融合,實現了蒙、漢民族長遠的共同進步。

  回頭看來,清廷治理蒙、漢民族的方式獨樹一幟,令人訝異。起初,清廷把兩個民族隔離開來,並採取完全不同的管理制度(姑且稱為富有清朝特色的「一國兩制」)。對於蒙古民族,清廷實施蒙禁制度,又稱「封禁令」,其主要內容就是禁止蒙漢交流、禁止蒙古各部越界往來,就連蒙古的王公出境也必須得到官府的批准。清廷實施的這種封閉的政治制度限制,目的就是企圖把蒙古打造成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把蒙古族人民馴服成圈養的牛羊,任其驅使和宰割。此後迫於內地漢人的生存壓力,在萬不得已之下頒布了「禁留地」開放令,實施借地養民措施。然而這一措施與其治理蒙、漢民族的初衷是相違背的。因此對這項制度忽放忽收,時緊時鬆。後來因走西口的漢人日漸增多,清廷在蒙古地區設置了理事衙門,專門管理漢民事務,形成了「旗管蒙、廳管漢」,旗、廳並存,蒙漢共居分治的局面。此後直到光緒二十八年(西元一九〇二年),清廷財政枯竭,入不敷出,採取由官府大規模開放蒙古荒地的辦法彌補財政不足,吸引漢人進入內蒙古從事墾殖,才徹底取消了蒙、漢人民相交往來的限制。

  從整體的結果以及歷史的眼光看來,走西口這一事件不啻清廷被迫實施的一次「改革開放」,在其「半推半就、有意無意」之下,造就了蒙、漢兩個民族前所未有的大融合。

  這部《西口,西口》的內容,半是虛構,半是紀實,目的就是力求還原走西口這一事件的歷史真相,告訴人們一個真實的走西口。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李愛民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2201
  • 規格:平裝 / 364頁 / 17 x 23 x 1.8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五哥放羊
 

 
出河曲城關沿黃河下行不遠,有一村名唐家會,戰時素為偏頭關屬十八堡寨之一。村莊依山傍河,地勢平坦,是河曲境內不多的寬敞所在。村中有一條季節河麻黃溝流過,將一村劈為兩半,北稱唐家會,南稱岱岳殿。此村自古多出俊秀,不一而足。
 
唐家會村民多姓李,其中有戶人家,當家的名叫李老實。李老實家原本是門殷實之戶,祖傳大幾十畝沙梁地,雖說地瘠土瘦,產糧不多,卻也頗有盈餘。只怪李老實自幼好聽《楊家將演義》,對起源於本縣火山的這門忠義英烈至為欽佩,因此立志也要生養一群「七郎八虎,八姐九妹」,光大自家門楣。不意只生下四子二女,就感負擔沉重,無力繼續。六個娃娃,老婆老漢,加上老大老媽兩個老先人,十口紅嘴白牙,地裡每年的收成全部供奉了「五臟廟」。隨著娃娃漸次長大,食量亦漸增大,日子過成了光景,一天比一天緊巴。這些倒也罷了,那年中原鬧蝗災,從河南逃難而來的老少二人乞討到唐家會,又餓又病,跌倒在李老實家門前。李老實本是心性淳善之人,將這老少二人收留到家中救治,無奈只救得小的,那老漢卻一逝溘然。老漢臨終之際,哀求李老實說:「我是本縣薛家坡村人。道光元年老家鬧饑荒,我討吃要飯下河南,今年河南鬧蝗蟲,我討吃要飯回家鄉。回家路上撿來這個娃娃,也不知他的名和姓,我給他起名叫稱心。如你可憐他是一條命,就給他一口飯吃……」李老實心地淳厚,把那老漢葬於山上亂墳崗。至於稱心這個娃娃,李老實左思右想,決定收為乾兒子。李老實想,忠烈楊家將尚且七郎八虎,我收養一個才五個,何況楊八郎也是老令公收的螟蛉義子,不也照樣光宗耀祖、出類拔萃?於是按年歲排稱心為老三。李家兒女倒也親善,只把稱心當作同胞兄弟,有稠吃稠,有稀吃稀,一個鍋裡攪和。
 
這原本不知姓氏的稱心,從此便歸了李姓。管李老實叫大,管李老實的婆姨叫媽。原來在河保偏一帶,對人的稱謂與別地不同。奶奶叫娘娘,父親叫大大,伯叔按排行叫幾爹,伯叔母則叫幾媽,小孩叫娃娃,男的叫小子,女的叫女子,成年後男的叫後生,女的叫閨女,成家後男的叫老漢,女的叫婆姨。如此等等。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開運命理展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