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擋住一盞燈的光,你可以在布屏上創造我們所說的──但缺席就失去了一切。」
由衷感謝為本書寫推薦序的五位作者
什麼是馬輔助心理治療?最關鍵的概念就是個案不在馬背上騎馬而是在馬場地面上與馬匹的互動。請允許我先說一個故事,帶領各位讀者進入時光隧道:我走在德國kurten-biesfeld鎮上的小路,去參加第二屆2016國際治療性騎術門診工作坊,八天都圍繞在這個主題上:”Psycho-educational vaulting/riding developmental riding hippotherapy: a holistic approach”(騎乘與馬背體操之心理教育以及馬術治療之發展:整體方法)。有12位學員來自荷蘭、美國、法國、德國、匈牙利、澳洲及台灣,他們都是當時馬術治療界的頂尖人物、佼佼者(筆者除外),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九點魔鬼營訓練般的課程。
我與澳洲的物理治療師Sandra(以下人物,都是化名)及美國的心理治療師Lori一組,分配到二位臨床上確實診斷為(過動症)的10歲女孩Herta及(自閉症)的11歲男孩Ludolf,他們二個孩子每天下午二點到四點接受馬輔助心理治療,我們是這樣開始的:一起到馬廄選一匹中小型的馬,教兩個孩子怎麼清潔馬,然後馬與二位個案走進馬場(馬匹沒有上口銜、沒有裝馬鞍,沒有韁繩;孩子們沒有馬鞭,沒有調教索,也不能說話或吹口哨)。
Stiftung Die Gute Hand擁有現代化設備的教學馬場,馬場正前方的觀景台是用玻璃作的帷幕,在場中的孩子們看不到我們12位學員坐在裡面,我們卻可以清楚看見孩子們在馬場中的活動(一方面我們可能是居高臨下,離場中地面約一個樓層高)。我們寫筆記,寫觀察,寫心得,用於下課後的討論。
孩子們伴著馬匹進行我們給的功課:希望在孩子與馬兒互動中存在著本書陳述馬匹對人類心理的幫助,其焦點放在實現以下目標的機會:自信、信心、發展和維護關係、情緒意識、同情、脈衝控制、解決問題能力、社交技能、信任他人、相信自己。在不同的功課中,我們觀察孩子們表現的心理機轉而建立個案內在的體驗。這些發現令筆者既震撼又感動,更加確信馬輔助心理治療效果的無限可能。
馬輔助心理治療在這次門診工作坊中看到德國與匈牙利的四位學員以馬背治療性騎乘和馬背體操來演示馬輔助心理治療的方法及效果,這與先前提到「個案不在馬背上騎馬而是在馬場地面上與馬匹的互動」,看似有點矛盾,但實際上是有相輔相成之功效。德國、匈牙利的四位學員本身的專業是心理治療師,但她們各自擁有自己的馬場,也是馬術教練。
2018年1月6日及7日,協會舉辦了第一屆以馬為輔助之心理治療工作坊,邀請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社會工作學院(School of Social Work at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擔任心理諮商師的李萍慈博士回台北介紹「與馬相關─意識與潛意識的溝通」。2018年4月筆者拙著《馬術治療》一書出版,其中第八章談到了馬輔助心理治療。當時在亦師亦友的二銘老師鼓勵下,他支持我以這主題再寫一本書,因為「馬術治療」結合「馬輔助心理治療」確實是當今人類己經成功透過馬來幫助孩子們「身」、「心」方面治療的有效專業技術與方法。我思考許久,認為要介紹馬輔助心理治療,我必須得知道心理學的堂奧,希望自己是個連接的螺絲,做好馬與治療師之間的紐帶。2019年9月筆者戰戰兢兢地走進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的殿堂,在老師與同學知識薰陶之下,解開了些許對心理學的懵懂,又在陳明終教授的指導中閱讀心理學的著作。2020年冬,暫別學校,開始提筆。
《馬輔助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所有年齡段的人。本書章節有四部分是這樣寫的:第一部的主要陳述是放在主角之一的「論馬」,分為一至三章:第一章說馬兒的感知世界、第二章寫馬兒的社會行為與溝通、第三章談初見心靈導師:馬。接下第二部主軸是馬輔助心理治療、分別是四至七章,如第四章:馬輔助心理治療沿革及其現況、第五章:馬輔助心理治療的理論基礎、第六章:馬輔助心理治療的模型、第七章:馬輔助心理治療的適應症。第三部筆者認為是本書的核心講述:治療師、分別是八至十章,第八章又說到再看~馬兒、第九章:蛻變~馬專家、第十章:馬輔助心理治療師。第四部是觀察與實踐,分別是十一和十二兩章,作者的想法是我們的治療環境與歐、美不同,缺少了耳濡目染,也只有靠杜威(John Dewey)哲學家說的「做中學」和我們的成語「天道酬勤」或是那一句廣告標語「Just do it」來完成我們的目標。第十一章:韁繩、蹄跡線、四拍步伐,以這三個馬術名詞表達現今居模範地位的馬輔助心理治療機構。第十二章:夢裡懷書,本章陳述的是:人馬之間感知的觸覺和擁抱、以及格式塔理論的完形學派在馬輔助心理治的所見。筆者所閱讀的文獻與書名放在最後的編後語,它沒有像寫論文那樣參考文獻所使用APA格式表示,只是簡單的把文章題目告知。
第十二章剛寫完,興高釆烈地跟家人說這本書寫好了,家人笑答「你沒有馬、沒有場地、沒有治療師、沒有馬專家、沒有資金,書寫好了是一場空吧……」,乍聽之下好像有點洩氣。噢!別這麼說。馬輔助心理治療模型中有「隱喻」的模塊,筆者認為家人在暗示尚有努力的空間。
研究表明,情感和認知過程是相關的,馬輔助心理治療的努力認知和現實,不是一個線性過程,這裡主要目標是關注特定手段的可行性(馬場實作)和潛在(文字、語言、視頻)結果。擋住一盞燈的光,你可以在布屏上創造我們所說的,但缺席就失去了一切。
王挽華 謹識
2023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