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童書展
社會情懷:全人關懷的動能

社會情懷:全人關懷的動能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Betty Lou Bettner博士以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理論模式為基礎,發展的四C(四個關鍵能力),能有效開發人際關係。
 
  ◎本書介紹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社會情懷、對他人關心、學會交朋友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生活中需要被他人需要等主題。
 
  ◎社會情懷是阿德勒心理學理論最大的貢獻,要解決生命加諸於人類的生活挑戰,人們需要預備好與他人同舟共濟並持續追求理想。
 
  ◎家人和學校能根據本書,引導孩子「預備」好將來在各種生命任務中和人際合作的能力,能在自我關注和關懷他人中做抉擇。
 
  阿德勒認為人類有「歸屬感、長進、意義和鼓勵」四個心理需求,
  Betty Lou Bettner博士提出相對的四個關鍵能力C:
 
  Belong歸屬感→Connect連結
  Improve長進→Capable能力
  Significant意義→Count價值
  Encouragement鼓勵→Courage勇氣
 
  與人交往、發展親密關係(連結);
  獨立自主、享受工作(能力);
  在助人的同時找到生命的意義(價值);
  也因而越來越自信和堅忍(勇氣)。
  具備四C,便能完成人生的三大任務:
  社會、工作、親密(友誼、工作、愛情)。
 
  四C如今已多方應用在教養、兒童遊戲治療、青少年輔導、創傷治療、
  家長及教師諮詢、教師專業社群、組織成員態度檢核、公共衛生等。
  四C不但可用來估評個人及社群團體的關係效能,
  也可運用在臨床諮商或企業組織變革的目標和策略。
 
  ★本書為曾貝露教授《四C人生:阿德勒心理健康雕塑手冊》譯作系列五冊的第三冊,歡迎全系列閱讀,全盤掌握阿德勒大師心理學的理論與運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Betty Lou Bettner博士
 
  美國賓州專業諮商心理師
  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代言人(Diplomate)
  中國上海Wise Edu Plus的創辦人和主培訓師
  擔任歐洲阿德勒國際暑期訓練指導委員(ICASSI)
 
  Betty Lou Bettner博士多年來以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理論模式為基礎,以四個關鍵能力在世界各地教導各項人際互動之策略:Connect(連結)、Capable(能力)、Count(意義與價値)和Courage(勇氣),簡稱「四C」。
 
譯者簡介
 
曾貝露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博士,任教於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開設阿德勒心理:理論與實務課程,協同楊瑞珠教授主持以阿德勒為導向,關鍵四C為目標的多元文化新住民子女自我探索及生涯輔導方案與評鑑。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監事與國際事務組,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COR members,發表四C文章於世界阿德勒心理學會。
 

目錄

阿爾佛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何謂社會情懷?
為何社會情懷如此重要?
心理需求
三大生命任務
發展社會情懷時學校扮演的角色
兩個特殊群體所需要的關注
什麼原因會干擾社會情懷的發展?
如何引導並培養孩童的社會情懷?
何種因素可促進社會情懷發展
阿德勒社會情懷的實證研究
附錄
四個關鍵C©
社會情懷
參考資料
註解
 

推薦序
 
四C人生:阿德勒心理健康雕塑手冊系列(5-3)
社會情懷:全人關懷的動能
 
  每個人都很想追求人生的意義,但他們很難找到,
  除非看出自己追求的意義其實是建立在對他人的生活做出貢獻。
  ──Alfred Adler
 
  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自卑與超越》(原文為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譯本引進台灣後陸續有不少譯自英文、德文和日文翻譯之相關書籍,但能把阿德勒龐大知識體系化為具體可行助人策略的書真的少之又少。當代阿德勒心理學者Betty Lou Bettner從1989年開始根據阿德勒所認為人類有歸屬感、長進、意義和鼓勵的心理需求提出家長和教師可運用在孩子成長四個關鍵C(簡稱四C:Connect連結,Capable能力,Count價值和Courage勇氣),如今已多方應用在教養、兒童的遊戲治療、青少年的輔導、創傷治療、家長及教師的諮詢、教師專業社群、組織成員的態度檢核和公共衛生等,無論應用之處為何,四C不但可用來估評協個人及社群團體的關係效能,也可運用在臨床諮商或企業組織促進改變的目標和策略。筆者備感榮幸地能於2016年以四C理念創立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很高興能介紹Bettner博士認識台灣,更感動《四C人生:阿德勒心理健康雕塑手冊》譯者群付出心力取得跨國翻譯權並自費出版。本書是此翻譯系列之第三冊。
  用另一個人的眼睛去看,
  用另一個人的耳朵去聽,
  用另一個人的心去感受。
  
  社會情懷是阿德勒心理學理論最大的貢獻也是最難用文字表達的概念。阿德勒本人談社會情懷時常將其和同理心及隸屬感相提並論,例如以上阿德勒數次引用的話,看似簡單但要付諸行動卻極其困難。我們似乎在媒體報導和實際生活中看到更多來自於被縱容、虐待和忽視的孩子和成人。但是阿德勒認為要解決生命加諸於人類的生活挑戰,人們需要「預備好」能超越自我,無論環境如何艱難,都要預備好與他人同生死、共患難地克服困境並繼續追求理想。家是一個孩子第一個學校,學校則可以是孩子們的第二個家。本書的主旨在於提供家人和學校具體做法和實力闡釋我們如何引導孩子「預備」要在各種生命任務中和社會合作的能力,不因壓迫人的社會要求感到過度的自卑,不怕犯錯,能接受失敗,能在自我關注和關懷他人中做共好的抉擇。筆者希望藉由閱讀本書,您不急著把這些技巧用在親子或師生關係中,而能先願意回顧在成長過程中,是誰在怎樣的情境下作如何的引導以讓自己也做好了這樣的「預備」?有了這份洞察和感恩,筆者相信您在不知不覺中已在種種人際關係中引發他人對社會情懷的認同和生命的發展。
 
  本書譯者和筆者認識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有幸看到貝露從一個研究生,高中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到大學教授的生涯歷程,也看到她結婚,成為兩個孩子母親和孩子長大的家庭生活經營。筆者邀請貝露加入譯者群並選擇由她翻譯本書主要是因為她就是以上所描述願意以社會情懷實踐人生理想的人,和筆者在臺美常看到心理學界不缺口說無憑和言語行動不一的學者很不同,是一位懂的先「預備」好自己再去「預備」他人的好母親,好老師。就這樣筆者希望藉由書和成功的實例,讀者會在這充滿挑戰的社會時代中仍然有勇氣追求社會情懷的理想。
 
楊瑞珠博士,美國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城
創辦人,丹佛阿德勒心理生活學院,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代言人,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
代表著作:《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
 
推薦詞
 
方德隆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第一屆監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如何讓孩子關懷別人?阿德勒的回答是培養孩子具備歸屬感與他人連結、學習成長的能力、找到人生價值的意義及鼓勵孩子展現勇氣。人生三大任務是友誼、工作和愛情,具備上述社會情懷的人才能完成此三項任務。學校老師及家長透過鼓勵、對話,讓孩子具備獨立自主、與他人合作、承擔責任的能力,能夠樂於助人,養成相互尊重及自律的習慣。體現了阿德勒所言:「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自我,恆久的幸福來自於自我奉獻。」
 
譯者序
 
曾貝露
謹誌於高師大教育學系
 
  「做自己」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將個人天賦的本能,成為使他人受益的禮物,因此在教育中並非追求對成就的投射,而是教導愛人的能力。當一個孩子在鼓勵的環境中,感受與人連結、有能力、價值、並有勇氣克服困境時,他將懂得如何關懷他人。這本書亦能帶給在乎孩子心理健康的父母、老師和教育心理人員,當覺察自我與孩子互動時,個人的自卑、態度與價值,如何成為孩子關心他人的動力或滋養。
 
  作者貝蒂露博士從阿德勒的個人心理學中,介紹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懷、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生活中需要被人需要等心理需求。
 
  謝謝瑞珠老師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引領與陪伴,並見證了我的婚姻和家人,感謝采琦的插圖和團隊每一位夥伴彼此的支持與關懷。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53663
  • 規格:平裝 / 64頁 / 14.8 x 21 x 0.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為何社會情懷如此重要?
 
心理需求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非常具體地概述了人類的心理需求,第一個是歸屬感。歸屬感、社會情懷在兒童的心中紮根,只有在心理生活發生最嚴重的病理變化時才會消失。7
 
人類在嬰兒時期必須完全依賴他人。所以對於阿德勒來說,所有人類與生俱來的基本需求就是歸屬感。我們需要有歸屬感,才能培養社會情懷。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孩子與生俱來就需要愛,這點永遠不會改變。8
 
孩子需要培養「我擁有一個團體」,「我可以融入的感覺」,「他們會陪在我身邊。」
 
有了歸屬感,孩子就能以各種方式實現連結,交朋友、合作、承擔責任、貢獻和關心他人的方法。我們能看、能聽並學習說話,就是為了與他人建立聯繫。
 
根據阿德勒的說法,沒有歸屬感或無法與他人連結會影響心理健康。人沒有歸屬感,就不會關心他人。
 
關鍵之一是要訓練孩子們如何交朋友。結交朋友對我們的一生至關重要,包括找工作和找伴侶。友誼對於幸福的婚姻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與他人有連結的方法需要一個學習過程。這樣的學習是幸福的關鍵。
 
媽媽:你的朋友非常感謝你在比賽中給他的建議,讓他在那場比賽中增加得分。
 
爸爸:我真的很喜歡我們一家人一起做事。
 
他說,每個人都必須有進步、學習、成長的感覺。這種從負轉向正的努力永無止境。人類要學習,要克服困難,要從劣勢中走出來。這種渴望帶來自給自足和獨立,甚至能夠分享和教導他人。9
 
這種學習和進步不僅於學業追求,也透過社會技巧,如合作、同理心、理解和善良來發展。不擅長社會技巧容易干擾社會情懷的發展。
 
姐姐:我知道數學很難。如果你需要幫助,請告訴我。
 
爸爸:記住,這是一個新課題。萬事起頭難。
 
媽媽:哇,你的辛勤工作真的得到了回報。我想你一定對自己的進步感到滿意。
 
這些技巧是通往阿德勒的第三個需要之道:需要找到人生的意義、需要被需要、被重視。需要被需要是社會情懷的動力。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必須接受訓練並有機會做出貢獻。
 
人類的發展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人類是一個共同體,每個人都是被需要的。當我們將某人形容為失敗時,通常意味著缺乏貢獻。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碁峰全書系(止)
  • 性別主題展
  • 采實童書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