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單單是在德語區裡,就有超過一千四百萬人確診罹患某種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或稱「焦急症」),其中有兩百多萬人飽受一再復發的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所折磨。這些人最渴望的無非就是,盡快再次回歸正常的生活,不必再為恐慌發作焦慮。
許多年前,基於個人的種種經驗,我下定了決心,絕對要盡己所能,設法去幫助那些深為恐慌發作所苦的人們,比至今所能做到的,更迅速且更全面地擺脫恐慌發作。正因如此,我們在柏林的心理治療診所專門是針對恐慌發作的治療。我和我的妻子所使用的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則是源自於現代的大腦研究。我們的方法與焦慮症患者司空見慣的那些尋常治療方法沒什麼關係。我們不做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不做呼吸練習、不做漸進的肌肉放鬆、不去挖掘童年。就連抗憂鬱藥物與鎮靜劑,除了極其少數的例外情況,我們也嚴格拒絕。也因此,相應地,我們經常會被問到,究竟為何我們的療法會與我們的其他同行如此地截然不同?這時我總是喜歡引述愛因斯坦的一句相當中肯的名言:
「瘋狂最單純的形式就是,一切照舊,卻又同時希望,情況會有所改變。」
遺憾的是,這句充滿智慧的格言,不幸言中了當前人們在處理恐慌發作上絕大多數所採取的處理方式。同樣的療法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應用,儘管它們往往根本完全沒有或僅有含含糊糊的幫助。另一方面,許多具有開創性的大腦研究新知,顯然被無視地晾在一旁。人們不去利用這些寶貴的知識,藉此去提升治療的水準,反倒一味地繼續開給抗憂鬱藥物,沿用那些幾十年來根本毫無進展的方法。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們其實已經獲得了許多關於大腦及其運作方式的新知。感謝先進的相關成像技術,讓我們得以觀察灰質在思考之際的狀態。我們可以測試,那些思維或心理練習會引發什麼反應。專家們也可透過網際網路在世界各地互相交換意見。
所有的這一切都促成了,如今我們更加清楚,究竟大腦得要發生什麼才會造成恐慌發作,還有,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終止這樣的恐慌。所有我們在本書裡所介紹的技巧,我們都經年累月地親自在自己的診所裡反覆測試且不斷改進。或許你根本無法想像,不過,時至今日,在我們的所有患者中,有超過七成的人,只需要少於六次的治療,就能夠完全擺脫自己的恐慌發作。
誠然,一本書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取代一位經驗豐富的醫師或治療師的工作。不過,本書還是可以幫助你去了解,到底是什麼引發了你的恐慌。此外,本書更提供了一系列既有趣、又容易上手的技巧,我們的許多患者早已藉助它們,成功地重拾沒有焦慮與恐慌的正常生活。
我非常希望,以下的各個篇章同樣也能幫助你,盡快地達成這個目標。
克勞斯・伯恩哈特(Klaus Bernhardt)
科學暨醫療記者、心理治療醫士、德國神經科學教育管理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