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梭羅 哲學大師經典】世界這麼大,不做自已要幹嘛+湖濱散記,套書共二冊
◆《世界這麼大,不做自已要幹嘛?尼采200個放飛自我的人生答案之書》
尼采關於人生活法的答案之書──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成為你自己。
人生很長,與其被各種框架壓得喘不過氣,
不如向尼采學習如何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世上有一條唯一的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
它通往何方?不要問,走便是了。」
生活在社群媒體越來越發達的時代,
你是否也很想做自己,卻又很在意別人怎麼看你,
因此總是活得小心翼翼又不開心?
此時,請想想一生經歷無數挑戰與挫折,
卻仍然熱愛生命的尼采會怎麼說吧!
關於自我──
就算是只愛自己一點點,也比不愛好,因此不妨堅定地自愛。
關於成長──
如果認為自己不具備任何才能,那就去學習一種。
關於人際──
不要指望獲得所有人的喜歡,僅需以平常心待人接物即可。
關於愛──
那種可以喜歡彼此的差異的愛,才是真愛。
關於夢想──
如果你最初就不打算為自己的夢想負責,那夢想就永遠無法實現。
關於生活──
去體驗人生吧!因為你的人生就是你的生命之旅。
尼采曾說:「每個人都是一個一次性的奇蹟。」
今天就鼓起勇氣跨出框架,活出自己真心想成為的樣子。
◆《湖濱散記》
全新修訂版譯文、名家設計裝幀、全新自然風插圖。
「這本書的成就,超越美國的任何一本書。」──詩人羅伯.佛斯特(Robert Frost)
《美國遺產》評選「十大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湖濱散記》名列第一。
美國近代公認的心靈遊記代表作。
長銷超過一世紀,譯本遍佈世界各國,撫慰千千萬萬人的心靈。
獻給每一個想擁抱孤獨、拋開庸碌的現代人
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康科特城(Concord)不遠、優美的瓦爾登湖畔次生林,嘗試過簡單的隱居生活;並於1847年9月6日離開瓦爾登湖,重新和他住在康科特城的朋友兼導師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於1854年出版的散文集《湖濱散記》則詳細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兩個月的生活。
梭羅在書中詳盡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華爾登湖地處美國麻薩諸塞州東部的康科特城,離梭羅家不遠。梭羅把這次經歷稱為簡樸隱居生活的一次嘗試。
【為什麼《湖濱散記》至今仍是文學史的不朽經典?】
即使相隔近一百七十年,梭羅在書中所闡述的每一個觀點對現代人來說仍是受用無比。梭羅曾提出這樣的疑問:「現代人是真的進步嗎?物質生活突飛猛進,卻反而越來越不知足,還比不上一個一無所有的野人。」和梭羅身處的時代相比要富足得多的我們,在心靈層面是否依然不進反退?物質上的縱欲,是不是在某個程度也造成了心靈上的墮落?會不會是因為我們與自然的作息脫節了,忘了體會大自然所帶來的美好?
【為什麼我們要讀《湖濱散記》?】
這是一本現代人必讀的一本不朽經典,它能讓紊亂不安的心靈得到舒坦休息的依靠;讓急躁繁瑣的焦慮得到安靜恬適的皈依。在逐漸疏離的現代,我們需要閱讀《湖濱散記》這樣的好書。體會那份簡約的感動,享受生活單純的原味。
【《湖濱散記》精彩語錄】
▶ 公眾輿論與我們的個人意見比較起來,只不過是個軟弱無力的暴君。
▶ 今天每個人視為真理而隨聲附和或予以默認放過的事,明天可能被視為虛假,純屬空言,可有些人卻曾把它當作一片祥雲,以為會化作甘霖灑落在他們的田野上。
▶ 年增歲長未必就更適於充當年輕人的導師,因為所得往往不及所失。
▶ 當一個人把他想像出來的東西當成他所知的東西時,我可以預見到:所有的人最終將會把他們的生活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之上。
▶ 人們讚揚並認為成功的生活,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為什麼我們非得誇大其中之一而貶低其他的生活呢?
▶ 我們的房屋是如此笨重的財產,我們不是住進去而是被關進去;至於那個應該避開的的壞鄰居則是我們卑鄙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