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百年臺灣大地:早坂一郎(1891-1977)與近代地質學的建立和創新歷程

百年臺灣大地:早坂一郎(1891-1977)與近代地質學的建立和創新歷程

  • 定價:420
  • 優惠價:7294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重新好好看我們這座島嶼

以早坂一郎教授為核心,在百年前開始了對台灣的地質研究,有探險者對山河的敬畏,驚訝於台灣自然人文中的景色,在離開前與台灣人的可愛互動,藉由教授之眼,對長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找回早已遺忘的觀察初心。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執歷史學家之筆
總匯十九到二十世紀臺灣最珍貴的地學史料
重現塵封超過一世紀的大地故事

  ★首部融合臺灣近代史與地質研究史的跨領域作品
  ★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早坂一郎教授為核心,回溯、開展近代科研精采歷程
  ★由科學訴說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
  ★從東亞到臺灣、從玉山到墾丁,復刻田野現場與遭遇
  ★科學史、殖民史、高等教育史與在地生活的連結

  ◎斯卡羅中的李仙得原來是地質物產研究者!
  ◎馬偕親歷並記錄了1891年雞籠地震與海水倒灌的驚險情景…
  ◎早坂一郎和臺灣學子在臺南左鎮發現了最完整的犀牛化石?!
  ◎日治時期的天然記念物、國立公園等保育倡議影響至今

  十九世紀末日治時期,日籍學者紛紛來臺,是近代臺灣各種科學研究的起始。本書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地質學講座教授早坂一郎(1891-1977)為核心,向前回溯西方人如何因交通、貿易、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來到島嶼;向後探究臺灣學者接續科學研究至今的努力,引領讀者認識近代地質知識體系進入臺灣的歷程,並透過精采的田野調查,看見地質學的建構與殖民治理與在地生活之間的關聯。這些成果,不僅重現百年前的臺灣大地風貌,更以獨特的科學視角,訴說出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開啟一扇扇百年前島嶼生活的時代景窗。

  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緣、板塊交界處,由造山運動形成,多斷層及地震,向來是地質研究的熱點。最早的地質調查研究始於十九世紀中葉歐美人士來臺探查,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有羅妹號事件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加拿大宣教師馬偕等。

  十九世紀末,諸多一流的日籍學者來臺,全面展開地質研究。早坂一郎來臺時,已經是東亞地質學的大家,亦是世界級的少數腕足類化石研究者之一,非常重視古生物學,認為達爾文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具備充分的地質學古生物素養。他將古生物學分類與新的研究方法帶來臺灣,貢獻甚鉅。最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早坂收到陳春木從臺南左鎮菜寮溪河床寄來的化石,並在林朝棨的指導下,開啟了菜寮溪動物化石研究的開端。

  早坂非常重視科學普及,在臺研究多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例如溫泉、火山、地震等。1935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發生大地震,早坂帶學生進行研究,指出震央位置並提出防止震災的方法。1945年他推薦指定了地質方面的天然記念物,包括泥火山、海蝕石門、過港貝化石層等,至今仍是重要的地質襲產。其對於臺灣南部熱帶海岸原生林以及喀斯特地形非常驚豔,主張在南部設置國立公園,引發了論辯。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配合統治需要,早坂將研究重心延伸至南方,包括海南島、泰國、帝汶島等地。戰後1949年,早坂與最後一批日籍學者返回日本,期間心境頗多轉折。此後,林朝棨、顏滄波、馬廷英、王源等,持續將地質研究向下傳承。

  作者花費多年時間,往返臺日兩地,將塵封超過一世紀、豐富龐雜卻散佚各處的田野資料、珍貴史籍,細細爬梳收整,完成此一跨越語言與學科的臺灣近代地質學研究紀錄書,讓我們看見臺灣近代學術轉變的脈絡,以及學術的多元性。

  地史研究與人文史交互影響、演進,就像腕足類化石漂亮的環、左鎮菜寮溪的野牛齒,每一個研究的印記,都將島嶼的山河、常民的生活融入其中,並指向當代科研與環境保育的新課題。

本書特色

  1.    重現19世紀至20世紀,臺灣地質的珍貴性與生物多樣性被發現的精采歷程
  2.    以年代為經,人物為緯,展現不同時代的科學家樣貌
  3.    指出早坂一郎的時代重要性,以及其在古生物生活史、腕足類化石研究的貢獻
  4.    了解近代臺灣學術的起源、發展脈絡,以及多元性:1928年臺灣首創最高學府「臺北帝國大學」成為近代大學模式在臺灣發展的濫觴。「講座制」尤為近代地質與相關科學奠基;其中理農學部更居重要位置。
  5.    看見殖民時代在政策制定與科學研究間的應用與限制

一致推薦

  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王世宏|臺南市立博物館館長
  吳永華|臺灣自然史研究者
  胡哲明|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張鈞翔|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
  陳文山|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
  陳光華|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暨博物館群總館長‧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文學院學士班主任

  「很高興能夠看到一本早期地質學領域人物傳記專書的出版,尤其是從臺北帝大早坂一郎教授這位重要關鍵人物對臺灣學術貢獻的脈絡展開。感謝歐教授的深入整理研究,嘉惠各界讀者。」——臺灣自然史研究者吳永華

  「面對世界上各種競爭,我們需要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認識自己,做更多基礎的地質調查,了解先人的努力,進一步對於各族群生物重新認識,連結古今,才能有自信地邁向未來。」——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歐素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國史館修纂處處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領域為臺灣近現代史、臺灣教育學術史、在臺日本人之遣返暨留用研究、臺灣議政史研究、二二八暨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案件研究。著有《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臺北帝國大學與近代臺灣學術的奠定》,以及〈學術與產業—臺北帝國大學糖業研究體制與臺灣製糖業的發展〉、〈臺北高校與臺北帝大知識與人脈的流動─以瀨邊惠鎧為中心〉、〈海外雄飛─高雄商業學校與日本南進政策〉等多篇論文。

審定者簡介

陳文山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
 
 

目錄

推薦序科技雖然可以改變未來,但要從了解自身開始
/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臺灣大學地質系七七級校友)
自序
 
第一部 礦之味‧遠航來此——十九世紀中葉的地質踏查
一、德國地質學者李希霍芬──隨東亞遠征團來臺踏查
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熱愛採集地質標本的外交官
三、德國人克萊因瓦奇特──為建燈塔而進行南臺灣地質調查
四、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以造物主大能探索臺灣自然
 
第二部 學術探險與殖產興業——日治前期的地質調查研究
一、啟程——學術探險的腳步
(一)小藤文次郎(1856-1935):日本地質學之父
(二)山崎直方(1870-1929):日本近代地理學之父
(三)橫山又次郎(1860-1942):日本地質學家
二、層層沉積——作為統治基礎的殖產興業鑛物調查
(一)石井八萬次郎(1867-1932):第一位繪製臺灣地質圖的地質掛長
(二)井上禧之助(1873-1947):橫越中央山脈
(三)齋藤讓(?-1901):離島地質調查的先行者
(四)出口雄三(1883-?):完備離島調查研究
(五)市川雄一:完成《臺灣地質鑛產圖》
(六)臺灣博物學會及會報
 
第三部 全面展開的視野——早坂一郎的地質學研究
 一、來臺之前的經歷
(一)師事矢部長克
(二)赴中國見學旅行
(三)與宮澤賢治的化石情緣
 二、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講座及其成果
(一)古生物學研究
‧左鎮菜寮的犀牛化石
(二)地質學研究
1、足跡遍及日本、中國、朝鮮、滿洲
2、上南湖、登玉山——建立脊梁山脈構造研究基礎
3、地震調查與防災
4、地質學知識的普及
(三)天然記念物、國立公園的指定
1、天然記念物的指定
2、國立公園的指定
(四)南方研究
1、汎太平洋學術會議
2、南太平洋帝汶島之見聞
3、華南、海南島之地質地理調查
4、南方叢書的編纂
 
第四部 戰後留用與地質學研究傳承
一、海洋地質學研究
二、留臺日本人的處境
三、親歷二二八事件
四、揮別臺灣,返回日本
五、再續前緣:重回臺灣
結語
附錄一、早坂一郎年表
附錄二、早坂一郎著作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848783
  • 叢書系列:beNature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部   礦之味.遠航來此——十九世紀中葉的地質踏查
 
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緣,東濱太平洋,西臨臺灣海峽,北臨東海,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遙遙相對,島上高山疊起,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峰達兩百多座,地形起伏變化大,高度極為陡峭,是一個平原面積僅占百分之三十的高山島。
 
從全球的板塊構造環境來看,臺灣位處歐亞板塊最東緣,東側與菲律賓海板塊相接,處在現今地球板塊活動最劇烈、最頻繁的地區──環太平洋地震帶與環太平洋火圈之上,以致經年累月大小地震頻仍。由於島上多斷層及地震地形,尤以東部最為頻繁,高山地區的地層更因為持續的地殼變動,變得非常破碎,向來是新構造運動、地質災害等地質研究的焦點,頗具獨特性,因而成為地質學調查研究的重要寶庫。
 
自十七世紀以來,臺灣因位居交通、貿易要衝,以及戰略上的重要地位,逐漸成為歐美海權與殖民列強爭相奪取的目標,荷蘭、西班牙兩國先後占據南、北臺灣便是最好的例子。迨至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又因蘊藏豐富的煤炭、硫磺及砂金等礦物資源,引起英、美、德等西方國家之興趣,先後來臺進行地質調查研究,有英國海軍少校安特.戈登(Lieuten Ant Gordon,一八四七年來臺調查雞籠煤礦)、美國海軍上校喬埃.亞柏特(Joel Abbot,一八五四年隨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訪日時,奉派來臺測繪北臺灣海岸線、勘查雞籠周邊煤礦),以及德國地質學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一八六○年來臺地質勘查)、美國駐中國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Gendre,一八六九至一八七二年曾八次來臺踏查)、德國地理學者古比(H. B. Guppy,一八八○年來臺)、在中國海關工作的德國人克萊因瓦奇特(George Kleinwächter,一八八二年來臺)、為傳教而來臺的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等歐、美人士來臺進行相關的探查,其成果大多刊行專書或刊載於報章雜誌上。這些第一手的報告或踏查紀錄,可說是認識十九世紀臺灣社會、民情風俗以及地質、地形等之珍貴資料。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開運命理展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