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心理祭
當代建築演繹: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的設計思考

當代建築演繹: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的設計思考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當代建築演繹: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的設計思考》帶領讀者進入一段關於當代建築演進和設計思維的深入探索之旅。以「機械論」、「數位論」、「生態論」和「智慧設計論」四個章節為結構,本書探討了現代科技對當代建築的影響與演變。每個章節都呈現了不同的觀點和設計概念,貫穿著「起、承、轉、合」四個技術和設計思想階段。

  在「起始」階段,書中從探討工業革命機械動力時代之移動觀點開始,開啟了建築現代性游移於「機械」與「有機」兩個二元辯證論點。在「承繼」階段,書中接續描繪數位化時代對建築的影響,從實體到虛擬的社會轉變,探索了材料與形式的去物質化呈現以及即時性和瞬時性的反饋連結。在「轉變」階段,書中關注了環境議題的興起,介紹了環境智能和建築系統的共生思維,探討了空間形式與能量流動之間的關係。最後,在「整合」階段,書中探討了智慧設計在建築中的應用,特別是人工智慧的介入,強調了「重構自然」和「科技賦能」的設計目標,並探討了人與自然關係的演化。

  本書也強調了建築技術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辯證關係,並探討了AI對建築創新的潛力。從「混成自然」的設計文化到「環境智慧」的應用,AI的方法論將延伸到生態智慧、材料智慧、結構智慧和功能智慧等範疇。這些不同的方法將啟發新一代建築師,帶來對未來環境更豐富、更有韌性的空間想像,並為建築領域的創新作出革新性的貢獻。

  《當代建築演繹: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的設計思考》是一本融合了理論探討和實踐應用的專業著作,旨在引領建築師、設計師和學者們探索當代建築領域的前沿議題。無論您是對建築感興趣的讀者,還是從事建築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這本書都將為您提供新的視野與機會,去思考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又如何重新定位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本書嘗試疏理科技如何影響當代建築演化的創新觀點和知識體系,探究科技文化與自然觀點交織與辯證的時代演繹,企圖歸納與匯聚一個可以作為未來建築與環境發展的設計論述,作為當代建築師探究時代精神的思想參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邱浩修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博士,東海建築系教授。專長為當代建築評論、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虛實整合空間設計、智慧建築與永續設計,過去幾年教學與研究實踐,致力於探索持續進化的當代數位技術,如何在全球與在地的社會文化與建築產業脈絡下,從概念到實踐挖掘出新的設計觀點、設計方法與應用理論。同時也關注當代建築的發展,嘗試以建築論述、策展與創作方式,建構台灣在地性與世界建築思潮的積極對話與辯證的可能。

  建築設展與創作作品
  2023 「M公寓 – 永續生活新寓言」地景空間設計總策展人
  2022 「智能種子屋」設計 (日本優良設計獎)
  2020 「顯相|環聲」數位藝術互動創作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藝術、AI、未來展」)
  2020 『2020實構築展「構造詩」+陳其寬建築文件展+向OO學習木構空間裝置展』總策劃
  2020 「顯微建築」設計作品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生態、綠能、永續」親生命環境智造展)

  主要建築著作
  《自匱乏而生的品質:再探弗朗西斯·凱雷的建築作品思想》
  《台灣教會建築百年群像》
  《垂直造境、城市尋景 — 評介劉偉彥建築師「城市異托邦」的住宅作品思想》
  《建築智造:邁向以設計演效、虛實共融的當代構築美學》
  《人工自然之間的蟄伏地景》
  《造物化境、返璞歸真 — 廖偉立的建築生活實踐》
 
 

目錄

第一章
機械到生物類比的建築認識論

The Architectural Epistemology from Mechanical to Biological Analogy

1.1 [Machine] 機械崛起與現代性啟蒙
1.2 [Organism] 功能論與有機論的辯證
1.3 [Situation] 現代主義後的科技想像(反)烏托邦
1.4 [Information] 建築作為信息媒介的時代典範轉移
1.5 [Intelligence] 邁向設計演效和虛實整合的數位新工藝

第二章
數位到後數位時代的建築演化論

Architectural Evolution from Digital to Post-digital Age
2.1 構築、反構築與數位新構築
2.2 文學到建築語言的文本參照
2.2 輕|材料與形式的去物質化呈現
2.3 快|即時與瞬時性的反饋連結    
2.4 準|虛擬到實體構築的精確性
2.5 顯|不可見到可見的流動轉譯
2.6 繁|以簡御繁的動態結構網絡

第三章
生態智能到環境演效的建築系統論

Architecture towar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with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3.1幾何演算與衍生形態學
3.1.1空間原理的衍生
3.1.2物質建構的衍生
3.1.3結構演繹的衍生
3.2參數主義與建築自生論
3.3環境智能與建築共生論
3.3.1 景觀與基礎設施都市主義
3.3.2 生態都市主義到生態系建築
3.4 空間形式與能量流動
3.4.1 生命週期的能量流
3.4.2 環境演效的能量流
3.4.3 身心感知的能量流
3.5 形隨能量:以數據驅動環境演效的建築風水學

第四章
深度學習到智慧生成的建築創新論

Generative Design in Architecture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4.1 人工智慧、藝術與創造力
4.2 超級使用者與智慧輔助設計
4.3人工智慧的新建築路徑
4.3.1 風格採樣
4.3.2 形式性能
4.3.3 語義規則
4.4 結論:從人工智能邁向環境賦能的設計

 
 



  「建築師」(architect)一詞在語源上最早來自拉丁文的「architectus」,該詞源於希臘文arkhitektn。arkhi的意思是“為首”,tektn的意思則是“建造者”,因此建築師的意思是“為首的建造者”。雖然這個詞彙已經存在了十幾個世紀,但作為建築統合者的專業稱謂,實際上是相對近代的概念,起源於16世紀之後。建築從數千年前開始就是由地方工匠 (artisans)使用“營造體系”技術生產的過程。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建築逐漸融入了人文和藝術思想,建築師的“設計”也開始通過建築師繪製的“圖紙”來呈現。在建築建造之前,建築師透過各種類型的建築圖面來進行溝通、評估和檢驗其工程和藝術整合的專業訓練成果。因此,“營造”(construction)的邏輯和內涵,是透過各種建築製圖的“視覺再現”(visual representation)來推敲和建構,進而實現建築思想到實踐的必要知識和能力。

  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建築師被理想化為技術工匠和藝術家的結合體。這種理想也是百年前德國包浩斯學派建築設計教育的基礎。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演進,建築學的創新經常需要重新定義一個時代和地方的美學思想和建造方式,以承載當代的空間生產模式和居住文化。因此,建築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必須緊跟時代的技術發展,並從中表現技術文化精神,同時避免唯物的技術虛無主義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建築史學評論家弗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在他的著作《建構文化的研究》中,提出了「構築術」(Tectonics)這個概念來探討建築空間形式。他認為,建築構造藝術必須以身體為參照,透過地域文化理解和材料邏輯秩序的重新構建,去表達建造技術背後的「物質意義」、「場所精神」和「感知詩意」。

  因此,建築學所包含的知識範疇遠不止技術實踐,它作為歷史發展的一部分,承載著傳統和記憶。作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建築需要與環境協調並進行對話。作為社會文化的產物,建築的核心思想是通過空間創造來容納「人」而非「物」的共存關係。簡言之,建築學儘管離不開結構、材料和工程部分的技術性知識,但更強調的是人存在於社會和環境之間的連結關係。如何實現「安身立命」和「詩意棲居」,是建築學存在的關鍵,使其具有抵抗唯物主義的辯證特質。

  相反地,科技的進步往往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創新經濟模式為驅動力,線性發展思維下,往往忽視了與環境共存的「棲居」本質。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浪潮中,建築學有時會顯得不知所措、裹足不前,或缺乏從容不迫的態度。只有少數富有遠見的建築師,能夠積極地在自己所處的時代中,嘗試駕馭和詮釋當時的技術和文化狀態。例如勒°E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在工業革命兩百年後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機器」的比喻,認為建築師應該向工程師學習,建築原理上需要具備像機械一樣的理性效能和經濟性,而建築形式是功能精確運作的自然結果。他提出的新概念也奠定了現代主義建築,本質上反映了工業社會的時代精神。

  英國建築師塞德里克.普賴斯(Cedric Price)同時也是AA英國建築聯盟學院的前衛思想家。在他於70年代知名的「歡樂宮」(The Fun Palace) 建築設計提案中,精巧地將神經網絡、資訊科技和遊戲化理論融合進即興建築(improvisational architecture)之中,提前預見了21世紀以流動和互動為基礎的空間文化。這個理念後來深深地影響了如皮雅諾(Renzo Piano)和羅傑斯(Richard Rogers)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的外露結構開放設計上的思考。

  庫哈斯(Rem Koolhaas)於他1974年的重要著作「譫狂紐約」(Delirious New York)中,抱持著科技主義的樂觀信念,以宣言式的態度,歌頌曼哈頓島因電梯、鋼鐵、通信技術的發達而集結成群的摩天大樓,正是大都會「壅塞」(congestion)文化使真實和自然都退讓的人工神話場景。他認為這種科技驅動的壅塞文化,「解決了形式(外)與機能(內)長久以來的衝突,使曼哈頓的建築物兼具建築和高效能機械;現代的和永恆的。1」這反映了現代都會有如同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者將真實與想像並置,所顯現出的人性欲望之外在表徵。數十年後,在2014年庫哈斯主導策展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他繼續揭示人類歷史因技術持續進步,在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十五個基本建築元素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如牆、門、窗、樓梯、天花板、地板、陽台、廁所…等,形式的演化歷程。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綠園城堡」(Giardini)中央展區入口宣示性的建築元素。在1909年畫家Galileo Chini的繪畫穹頂天花下,對比設置當代辦公室常見的懸吊平頂天花,過去高聳的天花屋頂承載的是啟示故事、符號象徵、藝術意象。而當代天花板則是完全地機能導向,極度壓低的高度是為了隱藏支援建築運作所需要的各種設備管線(圖1.2)。至此,建築並不只是居住的機器,它本身就是一座機器,從看不見的地方支持著當代社會的效率運作、舒適生活與城市流動。

  然而,延續兩百餘年的第一次機器時代已經逐漸淡去,過去數十年的真正大幅躍進的技術發展,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席捲全球的「數位化」社會,使我們當代生活進入以虛擬身體、信息網絡與物質流動交互作用的“後人類時代”,如今更邁入運算思維、大數據、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甚至結合生物基因工程科技的“智能社會”。這一波產業蛻變以「第四次工業革命」來形容即將到來的「社會5.0」(引自社會學家凱瑟琳.海爾斯的《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因數位科技朝向“去物質化”而邁向法國社會學家利波維茨基(Gilles Lipovetsky) 所定義的「輕文明」社會發展,使得以物質與實體空間建構為基礎的建築產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另一方面,工業革命後到後人類時代,從機器化到數位化,持續進化的科技所帶來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同時帶來了城市化與消費社會下的線性經濟。這個趨勢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自然資源過度開發、氣候急遽變遷等問題,也達到反過來危害人類社會的臨界點。而建築產業正處於這個科技文明所帶來的環境議題的核心位置。

  那麼,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又如何重新定位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本書嘗試疏理科技如何影響當代建築演化的創新觀點和知識體系,探究科技文化與自然觀點交織與辯證的時代演繹,企圖歸納與匯聚一個可以作為未來建築與環境發展的設計論述,作為當代建築師探究時代精神的思想參照。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667277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台灣名導最新力作《餘燼》的誕生之路,導演鍾孟宏VS女兒鍾以澄──父女之間的拍片交換日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
  • 秋冬旅遊大展
  • 商業思考筆記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