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心理祭
第七藝 II:從侯孝賢《悲情城市》到徐漢強《返校》THE 7TH ART TREATISE II: GENIUS LOCO-SPECIFICUS

第七藝 II:從侯孝賢《悲情城市》到徐漢強《返校》THE 7TH ART TREATISE II: GENIUS LOCO-SPECIFICUS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下半葉,大都會與電影史邁進五光十色的迷幻年代。觀影四海皆見,林慎卻審視港台金獎電影,發展出具意象的原創文化主體論述──有別一般影評,此書和觀賞的對象一樣,自成可獨立看待的作品。

  今冊以台灣為主角,不只小島雜談,更關乎文明角力和歷史拉鋸中的大格局之事。由《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中的電影啟發,說到侯孝賢的金獅獎得獎作品《悲情城市》、台灣首部本地遊戲改編電影《返校》,再論及尼采、魯迅、竹內好,本書嘗試捕捉台灣的縱時輪廓,探索山與海中間的亞地靈,其獨特時空中的實相就在舞台淺灣、電光倒影之中。

  古希臘七藝是現代人文基礎,而「電影」則是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所稱之「第七藝」。林慎自其第七部長篇作品《第七藝I》開始影論的書寫,藉由論理論影穿透迷霧,直視文化的靈光。

  劍橋博士作家林慎的《第七藝》系列作相繼聚焦港台電影和社會文化,獲兩地的《金都》導演黃綺琳、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影視教授劉永晧、《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作者陳光興教授、傳播學教授馮建三、港大中文學院主任林姵吟、電影研究者趙傑鋒博士等多個界別代表推薦,將陸續推出!

本書特色

  ★以香港作家角度看台灣,得台灣社會研究資深前輩推薦!
  ★深入淺出地以電影入手,用文藝筆觸立論,顛覆固有認知,開闢新學!
  ★筆觸橫跨社會學、歷史學、文化研究及哲學等領域,觀點廣泛及獨到之餘,亦對日常生活態度具啟發性!

各界推薦

  陳光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榮退教授)
  馮建三(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第七藝II》體現的正是具有代表性的魯迅以降批判知識分子對世界的關懷……不同於一般的電影評論與研究,它的深度、厚度與治學的態度,都值得學院中人自我反省。……港澳台大陸的思想界沒有形成共同平台,《第七藝II》是通向這條路的重要努力。」──陳光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榮退教授)

  「林慎博士的《第七藝》是『一書一世界』,不只書寫港台電影,歷史文化、寰宇情境,港台與中國大陸關係的非常鏡像,已在其中。」──馮建三(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慎


  林慎是一名旅歐香港作家、理論犯罪學家、思想家、小說家。他生於香港,在劍橋大學法律學院博士畢業,歷任同校訪問學人、港大名譽研究員等。他的學說橫跨文史哲、社會學、美學等領域,提倡發展原生思想並提出正統遊戲、偽真品、繁我等原創概念,備受兩岸學院內外推薦。洪流中棄理從文,以著書立說為志業,亦為顧問講者。

  誠品、序言書室、博客來暢銷作家,著有《警國論》、《警教論》、《鑑藝論I》和《鑑藝論II》、影論《第七藝I》和《第七藝II》、小說《巴別人》、散文集《小離敍》。

  聯絡:sanlam.secretarial@gmail.com

  San Lam, PhD (Cambridge), is a contemporary thinker and best-selling author of Policier Treatises, Connoisseur Treatises, The 7th Art Treatises, and Babelians (novel). He looks at modern social ethos and introduces original ideas across sociology,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such as Legitimist Game and the Missensicals. Also a former HKU honorary fellow and enthusiastic consulting-speaker.
 
 

目錄

推薦序 思想‧電影/陳光興
推薦語/馮建三

前言 20220801

【第一章 超克論 GLANEUSES】

第一節

如影如電
「台灣電影作為方法」

第二節
索倫巨眼
湯姆‧龐巴迪式猜想
同場加映:魯迅及尼采

【第二章 亞地靈 GENIUS LOCO-SPECIFICUS】

第三節

悲情城市
侯孝賢導,梁朝偉等主演

第四節
詩與文清
原型―演員的具象詮釋

【第三章 巨獸鬥 GAME LEGITIMIST】

第五節

返校遊戲
徐漢強及姚舜庭作品

第六節
未完待續
李安、《大佛普拉斯》、九把刀

後語 20220814
ABSTRACT(英語摘要)
參考文獻

 
 

推薦序

思想‧電影
陳光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榮退教授)


  2022年9月末,林慎兄很熱情地來信邀請為他的《第七藝II》作序,雖然不是很懂香港,特別是電影,過去每年都進進出出,只能算是粗淺的理解。書稿中提及許多的思想資源,馮建三、荊子馨、已故的溝口先生、陳冠中等都是長期的摯友,還有些香港一起工作過的友人,如許寶強、潘毅、呂大樂、陳清僑、邱立本、張頌仁等,偶爾去都會跟他們聊聊,特別是我們很多人敬重的大哥侯導是分析的重點,盛情難卻,只能試著說些什麼。

  所謂電影、文學、音樂、戲劇、繪畫、攝影、電視劇等,不過是形式上的分類,各有特性與積累的傳承,共同處在於都是思想的載體,特別是在東亞地區有現代思想界的傳統,《第七藝II》體現的正是具有代表性的魯迅以降批判知識分子對世界的關懷。

  生活在台灣,讀這本書不僅是讓我們從香港反思長期歷史問題的視角,不同於一般的電影評論與研究,它的深度、厚度與治學的態度,都值得學院中人自我反省。早已沒有電影工業的台灣,雖然在侯導的帶領下繼續創造有品質的作品,紀錄片有相當的成果,研究上不能說乏善可陳,平心而論沒有導演們的高度,能在國際/思想界對話。

  電影如果不能與思想脫鉤,那麼我們就可以集中在世界的核心問題來討論。過去半年在所謂全球疫情的狀況下,遊走於新加坡、法蘭克福、柏林、柏克萊、舊金山、牙買加金士頓、倫敦、泰南Nakhon Si Thammarat、曼谷等地。這些地方中,泰國從未經過殖民統治,典章制度深受英美影響,公立大學全部以皇室命名,校長一人說了算,而民間跟各地雷同,有強大的自主性,活力十足。

  前英屬殖民地牙買加的西印度大學Monash校區號稱是左派大學,大學部導論課的指定讀物都來自英國,跟香港、新加坡一樣,承襲了殖民統治的傳統,工資高得驚人。文化多采多姿,「兩個牙買加」是所有人的口頭禪,學生都被教育成只管自己不管別人,Bob Marley的雷鬼馳名世界,各地的粉絲(包括研究者)都忘了那是農奴時代為了活下去的媒介。十多年前,聽到三代樂團,第一代的讓人感動落淚。殖民主義結束了嗎?

  德意志帝國與大英帝國都已沒落,資源依然豐富,德國農業體系完整,除了慕尼黑各地物價低廉,九塊歐元的交通卡可以用半年,在Salle的大街上經常看到紙箱裡放著家用品、書,讓路人撿,圍牆倒塌後的柏林成為世界的藝文中心,馬克思(Karl Marx)與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國族社會主義共同造就了當下的德國吧。

  到了倫敦,因為在牙買加車禍,窩在朋友家,只見到了老友Martin Jacques,八十年代Marxism Today的主編,是少數持續關切帝國主義的批判分子,曾經在香港生活,在台灣、大陸訪查,最後成書,呼籲歐美讀者面對世界的變化,面對過去所造成的禍害。作為Guardian的專欄作家,他當然又談起二十大與台灣問題。大陸稱之為「白左」的種族主義概念,一竿子打翻一船,Martin那一代人一直在帝國內部戰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回到台灣,碰到來台交換的大學生Magnus,談起德帝國的過去、巴勒斯坦問題,他都很有看法,希望能做些什麼。歷史還是得靠有良心的年輕人慢慢從內部外部共同努力。

  不同於林慎兄對殖民問題的看法,台灣到底是否被國民政府殖民,很難回答、沒法蓋棺論定,1945年的「光復」與九七、九九「回歸」,七二沖繩的「復歸」,韓半島的分斷,在東北亞有特定的語境,必須歷史地來看。台灣原是荒島,南島人最早遷入成「原住民」(natives),後來一批批來的漢人成為「移住民」(settlers),一直到今天整個東北亞地區大批移工是最近的「移住民」。

  歷史進程上的「華夷之辨」、「朝貢體制」、「民族國家」、「中國崛起」(張承志兄的《敬重與惜別:致日本》是最重要的思想警訊資源),指稱的不僅是政治變動也是文化、思想的大轉換。例如,從港大作為帝大到中大的民族主義機構,再碰上所謂全球化(評比),中大又該如何定位?如果只從政權移轉來判定,顯然過於化約。去殖民的工作是全面性的,至今是否開啟,還是大哉問。

  回頭來看「九七大限」,活在台灣的我們難道沒有責任在思想上指出去殖民的具體方向?陳映真是少數以展覽的方式,試圖回顧歷史,面對未來。正是因為冷戰的攔截,我們沒有準備好,才造成今天香港的困境。「五十年的過渡」還剩一半,據說大樂是少數在思想這個難題,其實是「我們」的問題。澳門的回歸似乎較為平順,又該如何理解?困難在於港澳台大陸的思想界沒有形成共同平台,《第七藝II》是通向這條路的重要努力。

  順便說一句,「XX作為方法」常被誤解,《去帝國》要負點責任,以魯迅出發的竹內好與溝口雄三兩位先生,都很清楚地表示立足點是日本,歐、亞兩條思想傳統在近代的路線相互纏繞、競爭,他們希望透過不是主導性的亞洲/中國重新認識、反省自身的殖民帝國主義。當然,寫作者怎麼使用都無可厚非,還是得澄清源流,才對得起兩位先驅。

  不同於學院派拿了大量資源,林慎兄作為博學多聞學者的三部曲,動力不僅在鄉土之情,也在處理動盪中的香港,期待第三部能早日問世。此外,容我期許他提及南韓、新加坡與港澳台的結構位置,當然也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都有可觀的思想型導演,以他的學養必定能將視野放寬,讓讀者享受更豐富的盛宴。

2022.01.05
於新竹寶山

前言 

20220801


  亞細亞的孤兒 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汙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裡無奈地嘆息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真理──《亞細亞的孤兒》羅大佑歌曲

  2022年8月1日,台海正面臨「第四次台海危機」,衝突如箭在弦,時局折射在《第七藝I》的推薦人台灣世新大學劉永晧教授的序言中。感激之餘,那篇過譽的文字使我隱約感到台灣島嶼雖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優美景緻下卻潛伏著歷史幽靈與亡魂地靈。我不禁想,如果上帝的天秤不經意地傾側,台灣在彈指間就此消失了,這本書不復存在……

  這裡不存在,便不會有你我思想相遇這完美的一瞬。

  也許和平日久,人會急中生智,也有人會緩中失智,化成犬儒,更令人憂慮。台灣問題不只是刀槍問題,也是精神意志的問題,尤跟希望和強韌有關。想了想,「台灣問題」可能也是個偽議題,指向「台灣是問題」的錯誤方向。它不是有待他人解答的,而是有待外觀與內省而成的主體。

  專門研究台灣的人類學家馬振華(Jeffrey Martin)曾是我的老師。根據他的研究,台灣社會雖是民主社會,主要價值卻跟英美體系略有不同,主宰社會運行的原則不只法治,更在於富有地方色彩的主要價值―法、理、情。英語中對應的「Law, Reason, and Sentiment」因而在台灣語境裡有了獨特的體現和延伸。台灣之所以與其他華語地區不同,撇不開這三大價值元素。當中「情」在構成台灣人文地貌的重要性上有時甚至超越了另外兩者。電影作為光影藝術,飽含理性與情感,自是這些價值於社會共情上的一種普遍吐納方式。可是複雜而細膩的台灣又豈是用一個字就能概括得到?

  繼上一冊之後,今次會將鎂光燈從香港稍移至台灣。上次的電影論主要從香港電影獲得靈感,繼而作出了一些論述創造上的嘗試。收到劉教授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的推薦,由衷感激。當時心想,縱絕不完美,可幸的是它並非完全言之無物。亦因此著手寫台灣篇。台灣跟前著中的香港同樣處於東亞板塊大國中的狹縫與邊陲。電影工業是娛樂,亦是建立文化身分認同的當代重要工具,在地緣政治、本地文明及經濟起飛上無疑有著重要角色。除著社會發展,台灣電影在有機地發展的同時,冥冥之中饒富既定的大小族群博弈傾向。這有助於我發展一己原創論述。

  我亦希望多讀一些台灣人的想法。由國立交通大學教授陳光興的《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黃建宏的《在地之靈》,從電影上侯孝賢的悲情組曲和李安的普世人文關懷,再到黃信堯的荒謬草根生活和徐漢強的轉型正義迷思等等,透過這些豐富的文本,可以生成一些原創概念,煥發新思想的可能性。這些探研成果可以在台灣有其在地詮釋,為其未來略盡綿力。

  這本續作將會繼續以影立論,分別講述台灣電影與台灣彼此衍生出的意義。今次會以上一本中縱時性、繁我自省等概念為根基,承先啟後,娓娓道出台灣之於華語區以及台灣之於世界舞台的格局思考。篇幅所限,我會先聚焦於侯孝賢《悲情城市》與徐漢強《返校》。原本還會討論其他導演的作品,譬如李安(《臥虎藏龍》、《色,戒》與張愛玲的原著並讀),以至比較新近的黃信堯(《大佛普拉斯》、《同學麥娜絲》)和九把刀《月老》等等,篇幅所限,只好將祈許帶到下幾冊去。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台灣的長處不在地廣人多,而在精妙,料想影論也是同一回事。

  最後,「第七藝」系列可以一寫便連寫兩本,並且從我的故鄉和鄰近的美麗島嶼──香港與台灣──開始,真叫人滿懷感激。作為一個實地研究者,我並不認為有任何方法可以取代當地人數十年在大街與小巷閒暇有時、奮勇有時的在地生活經驗。探研者能做的就是好像叢林中的探險家,盡量撥開迷霧,追求真相。常說旁觀者清,未必是真的。縱然一定有所限制,我希望可以至少謙卑地提供一個因背景和閱歷而異的觀讀角度,但願這角度對關心台灣的人來說是有趣味和具啟發性的。我也會盡量使用台灣的理論和素材。如有不足,請大家──尤其是台灣讀者們──多多包容,多多指教。現在讓我們同書共濟,渡過深淺海灣和奇山異夢,探索山海中、光影下的真相。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326039
  • 叢書系列:新美學
  • 規格:平裝 / 182頁 / 14.8 x 21 x 0.9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超克論 GLANEUSES(節選)
 
▼台灣作為方法
 
混種接枝始終不同一地原生。未有原生的話,只有浴火,哪有重生?總不能一蹴而就,直接將本體說成良好主體。
 
台灣作為方法或者台灣電影、文學等等作為方法縱不是大行其道,也算不上絕對新穎。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員李育霖曾著有相關文獻。雖然主理領域是文學而非電影,不少想法還是有共通空間的,他綜觀指:
 
(〈台灣作為方法〉)一文是全球化下探索在地文學及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換句話說,在全球化文化跨國流動的趨勢以及區域文化同質化的壓力下,以國族及認同為基礎的在地文學及文化研究該何去何從?「台灣作為方法」的思考,主要便是面對此一挑戰。相對於「亞洲作為方法」(竹內好、陳光興)、「中國作為方法」(溝口雄三)、「江戶作為方法」(子內宣邦)等方法學上的思考,「台灣作為方法」探索以「在地」為基礎的全球視域。
 
這些話看似普通,卻令我身同感受。香港學者是明顯處於狹縫的,這一面幾乎顯示在院校的所有方面,包括教學語言以英文為優也為主、英式制度、重視研究「國際性」程度、主權移交後由西變中又直接跳過母語廣東話的主要語言轉換等等。以上段落顯示對於台灣學者來說,即使可以用母語本身已經使教研大為貼身和貼地,何去何從在全球壓力下依然是大問題。如果想研究的是族群認同之事,外邊世界的關注亦未必一樣,甚至會消失在西方主流視線之中;反過來的話,做熱門課題,又像在討好西方。全球化可能在近年有減退跡象,但人無法否視見過之物,無論如何,在地和全球這兩個層面都會一直是本地研究的考慮。他繼續說:
 
但在這裡,「台灣」,並非一個「實體性」的城域概念或「統合性」文化概念,也非以抵抗中國、亞洲、或西方為其目的,「台灣作為方法」的意涵是在自己內部歷史經驗中思考自身,並以全球景觀為其視域,在時間及歷史的重複中展現自身的差異,而非依賴外在關係的對立與比較。(2009, p.22)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台灣名導最新力作《餘燼》的誕生之路,導演鍾孟宏VS女兒鍾以澄──父女之間的拍片交換日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
  • 秋冬旅遊大展
  • 商業思考筆記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