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進入《食字餐桌》奧妙而飢餓的文學餐桌時刻
**請勿空肚閱讀**
57款|主菜X點心X飲品,
大啖中式、西式、日式文字與影像
跟著食譜,動手配搭
保證愈看愈滋味,愈讀愈餓
**請勿空肚閱讀**
57款|主菜X點心X飲品,
大啖中式、西式、日式文字與影像
跟著食譜,動手配搭
保證愈看愈滋味,愈讀愈餓
這是一本會因為想看文學而令你動身走進廚房的書。
作者延續上一部作品《食字餐桌》的風格與人間情味,並增添更多味道和菜式。本書以食物種類分輯,大大小小的菜餚都承載了不同年代的文學、流行讀物、影視文本的小故事,以及作者與身邊親友學生的溫馨互動時光,讀者可以自行配搭每個餐單:想要湯水的話有療養你的胃的清甜椰菜湯;海鮮部有千百種煮法,總令你滿足的三文魚/鮭魚;粥粉麵飯部有《龍珠》的天津飯或者聖誕限定的火雞粥,加上麥東記插畫,更加令你更垂涎三尺。
如果工作、寫作累了,不如就接通不同的年代,品嚐不同的文字滋味。要是愈讀愈餓不能自拔,就不如自己動手做菜——書中附有小食譜,讓你可以和作者一同留住篇章中一些珍貴的味道和時刻。
滋味推薦
陳靜宜(飲食作家)
饒雙宜(廚師,文字工作者)
回味推薦
林阿炮(台灣飲食文學文化研究者)
郭詩詠(香港文學評論者,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陳子謙 (香港詩人,專欄作家)
在欲望橫流的美食奇文中,鄒芷茵談飲食,小心翼翼、拿捏分寸,不賣弄不說教,是人間的小清新。——陳靜宜(飲食作家)
文史見方物,一旦被書寫下來,便成為了歷史,即使那細碎如一日三餐等生活痕跡。芷茵在書中詠歎的各種滋味,自她家出發,及至她自己亦成家,與她自身的歷練、眼界調和,重新被吸收,代謝出屬於她的味道,這些味道,亦是屬於香港的。——饒雙宜(廚師,文字工作者)
芷茵寫飲食經常與詩文、電影、動漫互文,穿梭對應,召喚啟發,儼然知性隨筆一派。但閱者若讀至最後段落,哲思巧喻、情致餘韻,甚至幾分看透世情的銳利和蒼涼於此綻現,柔軟中帶有堅毅,玫瑰與槍,往往撞擊胸懷,教人久久無法自已。——林阿炮(台灣飲食文學文化研究者)
鄒芷茵以樸實而溫暖的文字,雕刻少年時代與家人的溫馨時光,記錄成家後與伴侶的互動,速寫教學中與學生的相處,在每個明媚的午後又或黯淡的角落,都有食物相伴。——郭詩詠(香港文學評論者,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盛宴」是別人常用的比喻,本書寫遍蛋肉湯水海鮮蔬果飲品點心粥粉麵飯,卻說自己只是《小食部》。僅僅三個字,便道破了這批飲食散文的美學──小巧,卻又滋味無窮,享用時不必正襟危坐。——陳子謙 (香港詩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