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立體看敦煌 (精華版)

立體看敦煌 (精華版)

  • 定價:760
  • 優惠價:968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64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內容大意:
  (1) 本書從不同的角度,發掘敦煌人文、宗教、藝術的成就,思考敦煌對現代人的意義。
  (2) 本書的寫作不是嚴肅的學術研究,而是寫敦煌愛好者在接觸、理解敦煌的過程中,逐漸發現敦煌的奇特之處,並從中獲得啟發。因此,文章真實反映了都市人認識敦煌的歷程。
  (3) 本書作者都是熱愛敦煌文化的有心人,把認識敦煌看出認識歷史,認識人文精神,增強國際視野的途徑,有助香港學子擴大思維空間。
  (4) 配有圖片說明,比較直觀地說明敦煌的藝術、文物保護等內容。

  敦煌離香港有多遠?

  敦煌石窟,置身黃沙荒漠之中,卻吸引無數國內外的研究者、專家、僧侶善眾、遊人前往,更令一羣志士願意委身敦煌,一生效力,其魅力何在?

  一批批香港學者、愛好者走訪敦煌,跟隨專家的步伐,親身認識、感受,並立體地展示觸動他們的敦煌體驗。當中對敦煌人文、宗教、藝術瑰寶的驚嘆,對絲綢之路風光的戀慕、對敦煌工作者苦心維護的敬佩,都有細膩描述。《立體看敦煌(精華版)》聚焦大漠黃沙中的守護者,包括敦煌研究院院長及研究員、香港學術界人士、傳媒及資深出版人等,誠邀各位一同參與這場偉大的文化盛宴。

 
 

目錄

新版序 重新發現《立體看敦煌》 紀文鳳 3
序一 情繫敦煌 吳志華 5
序二 鳳舞敦煌 李焯芬 7
序三 敦煌文化的承傳 周偉立 9

第一章 走近敦煌
一、解讀敦煌:
一生守護 樊錦詩院長 18
二、敦煌情懷:
敦煌之美與敦煌人的貢獻 李美賢 38
三、歲月流沙:
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從流沙光影到數碼化 吳健 58

第二章 思考敦煌
一、淺談敦煌學先行者:
從“傷心史”到顯學 李焯芬 86
二、與敦煌的不解緣:
《敦煌石窟全集》的出版故事 陳萬雄 94
三、外國敦煌研究者的歷史判別:
他們是如此到達敦煌的 何培斌 102
四、莫高窟的人情滋味:
從舊照片中看到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李美賢 110

第三章 感悟敦煌
一、敦煌的體會:
搶救敦煌——只怕五十年後看不見 紀文鳳 160
發現敦煌——通識教育與創意工業 紀文鳳 165
再訪敦煌——無盡的唏噓 紀文鳳 170
談敦煌研究院院長繼任人的質素 紀文鳳 174
二、保育敦煌,傳承文化:
守護敦煌︰與大自然的對抗 馮成章 180

第四章 體驗敦煌
一、開啟敦煌寶庫之鑰:
由無知覺到迷上了:敦煌的魅力與啟悟 張倩儀 190
二、無法磨滅的敦煌體驗:
在敦煌攝影的日子 王苗 206
三、不朽文化與創意啟蒙
敦煌的創意 何嘉豪、郭凱衡、丁澤銘、曾穎瑩、溫景稀 224

附錄
香港敦煌之友簡介 230
作者簡介 238


 
 



重新發現《立體看敦煌》


  2010 年,我隨李焯芬教授和夫人李美賢伉儷去敦煌為饒宗頤老師祝壽,從此與敦煌結下不解緣。也成為”香港敦煌之友”的成員,大家同心協力在香港推廣和弘揚敦煌藝術和文化。2011 年,我得到中國銀行的資助,安排了30 位香港大學同學到敦煌實地研習和考察,同年更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了三場”敦煌情懷”公開講座,匯聚了當時最權威的敦煌專家學者來講學,計有遠道而來的敦煌研究院樊錦詩院長、敦煌御用攝影大師吳健先生、最早期(1978/79 年)進入敦煌石窟拍攝洞窟壁畫和彩塑的攝影名家王苗女士則由北京來港參加,更有新加坡籍以研究佛教寺院建築和敦煌藝術著名的何培斌教授。本港名家則有”敦煌石窟全集”出版人陳萬雄博士和策劃張倩儀博士,及致力佛學和文化傳承的李焯芬教授。講座是由李美賢老師主持,她為弘揚敦煌文化一直不遺餘力,也是眾多敦煌追隨者的啟蒙老師,我有幸也是其中一份子。

  這是個含金量至高的講者團隊,應該是機會難逢,每人都分享了他們與敦煌的情緣,和個人與敦煌的獨特故事。然後在2014 年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文化博物館和敦煌研究院在香港首次舉辦每四年一次的敦煌文化展覽,這年的專題是”敦煌——說不完的故事”。趁着天時地利人和,我將”敦煌情懷”講座的內容和精華結集成書。書名用了李美賢老師時常掛在口唇邊的一詞:”立體看敦煌”,好讓大眾從多方面、多角度,甚至全方位去認識敦煌!

  敦煌莫高窟和北京故宮同是在1987 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文化遺產名錄》,隨着2013 年國家推出”一帶一路”倡議, 2019 年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親自到敦煌考察,敦煌成為內地文化焦點,與故宮並蒂花開——“人類的敦煌”和”世界的故宮”就成為中國最寶貴、全球最觸目的兩個世界文化遺產!

  2022 年夏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加上第三屆敦煌大型展覽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行,香港人對中國文化的愛好和素養也日益增長,可惜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年多,大家無法到內地敦煌和故宮朝聖。我卻因為宅在家時間多了,看書最充實!在重溫《立體看敦煌》一書,突然恍然大悟,這本書的作者全部(除了本人)都是當今最權威、最有代表性和擲地有聲的敦煌專家和學者,而且內容雋永,言有盡而意無窮!

  故此決心製作《重新發現立體看敦煌》,是希望新一代年青讀者有機會接觸到內地、香港和新加坡的各位敦煌專家學者的學養和心得,從而感動大家加入傳承和保護敦煌文化藝術的行列。《重新發現立體看敦煌》聚焦大漠黃沙中的守護者,包括敦煌研究院院長及研究員、香港學術界人士、傳媒及資深出版人等,為讀者全面而立體地展示敦煌這個歷史、藝術與文化寶庫,誠邀各位一同參與這場偉大的文化盛宴。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創辦人和榮譽團長
紀文鳳
二○二二年深秋

情繫敦煌

  敦煌有看不完的洞窟,說不完的故事。敦煌的物、敦煌的事、敦煌的人,總教人神往、情牽,觸動不少人的心靈。從千多年前的商賈、僧侶、善眾,到今天絡繹不絕的遊人,他們都感受到敦煌文化和藝術的魅力。敦煌也展現了它的開放和包容,造就了不同文化間的對話和交融。

  敦煌與香港在地理上相距三千公里,但卻連繫着一份特別的情緣,可能大家在歷史上都曾經是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點,具有絲路文化開放和多元的性格,彼此意氣相投。有人說香港是個冷漠的地方,沒有人情味,也沒有文化的根和魂,事實卻不盡然。志蓮淨苑將已消失的唐代木構建築在香港重生,成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項目。蔡昌壽把在內地已失傳的古琴斲製藝術在香港再續,於2014 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是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須對文化事業有視野,勇於承擔,敢於堅持。這點我們做得到。

  香港對敦煌文化的保護和傳播也作出貢獻。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敦煌石窟全集》26 冊。香港的敦煌之友籌集捐獻,支持敦煌石窟的保護和修復,也資助壁畫數碼化工程。香港城市大學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繹敦煌壁畫藝術。近年在香港舉辦有關敦煌的文化學術活動,亦座無虛設,廣受歡迎。這看到香港人的情繫敦煌。香港文化博物館於今年11 月舉辦大型“敦煌—說不完的故事”展覽,展出敦煌文物、經書典籍、臨摹壁畫,以及複製洞窟。我們希望更多人認識敦煌、關心敦煌、支持敦煌。

  香港是個有情之地,也不乏有心之人,無私地參與守護敦煌的工作。我們也可以赤子之心,以勇氣和包容,守護我們的社會,傳承我們的文化,共創美好的家園。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前助理署長
吳志華

鳳舞敦煌

  敦煌莫高窟是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宏大、創作年代最悠長(近千年)的原址美術博物館。它形象地描繪了近千年中西文化藝術交流的進程,也說明了敦煌是古代中西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敦煌藏經洞1900 年出土的六萬卷珍貴的文獻及文物,是研究中古中國社會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敦煌文化藝術的研究和傳承,因此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在樊錦詩院長的帶領下,敦煌研究院近年在保育、研究和傳承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壁畫的數碼化和大量圖錄的出版。

  傳承當然也包括培育年青一代對敦煌藝術的了解和欣賞能力。敦煌研究院仝人為此花了大量的心力。紀文鳳小姐亦為此特別組織並資助了香港大學的同學們到敦煌實地考察和學習。本書如實地記錄了她在傳承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貢獻。它立體地把敦煌呈現在大家的面前,讓大家對敦煌的歷史和文化藝術有較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從而更能體會保育和傳承的重要意義。相信大家會愛讀這本難得的好書,並從中有所啟發、獲益良多。

  紀文鳳小姐是愚夫婦非常敬重的一位良師益友。這不單是因為她在事業上的傑出成就。我們最欽佩的還是她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的菩薩行誼。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在工餘花上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從事公益事業,包括無止橋慈善基金、香港兒童癌病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等等。凡是她力之所及的公益事業,她都會義無反顧和全情投入去幫忙、去成就,但從來不會因此邀功或宣傳一番,永遠都是默默耕耘;“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香港一些朋友近年積極參與了敦煌藝術的保育工作,紀小姐正正就是主要的幕後推手之一,另一位是饒宗頤教授。她讓我們想起了莫高窟第三窟內那栩栩如生、美侖美奐的千手觀音壁畫。朋友們都說文鳯是千手觀音的化身,同一時間內能做許許多多的好事——慈善公益、利益大眾、造福香港的好事。眼前這冊書,反映了她對敦煌藝術保育的深情厚意,讀來令人感動莫名。世間如能夠多幾位像文鳳這樣的千手觀音,那該多好!
 
香港大學前副校長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前院長
李焯芬

敦煌文化的承傳

  2011 年,香港大學正在籌劃百周年校慶,以“ 知識”、“傳承”、“服務”為主題。校友紀文鳳小姐是熱心人,創意澎湃,有用不完的精力,廣結善緣;事事為港大出謀獻計,對學生關懷備至,處處為他們的學習和發展着想。

  敦煌洞窟蘊藏中國文化的精髓,在歷史、藝術及宗教均有極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近年敦煌受到風沙侵蝕,保育工作刻不容緩,牽涉很多現代科技和知識。紀文鳳小姐提出以敦煌為題,讓學生進行考察和服務學習計劃,取名“敦煌文化及保育研習系列”,貫徹落實百周年校慶三個學習主題。

  計劃以三場公開講座開始,一羣熱心敦煌歷史及保育工作的專家學者擔任講者,包括:何培斌教授、李美賢女士、張倩儀女士、吳健先生、王苗女士及水禾田先生。每場講座均座無虛設,聽眾們“ 滿載而歸”。

  2011 年10 月, 30 位港大同學到敦煌實地考察9 天,我也有幸參與其中。我們一行參觀很多難得一見的洞窟,出席多場由敦煌研究院老師主講的講座,也參與保育工作。期間同學到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長常書鴻先生墳前憑弔,也到現任院長樊錦詩老師的故居參觀,回想先輩們為保育國家以至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獻上一生青春,心中只有敬意和感激。

  旅程完成後同學回港完成研習報告,與其他人分享學習成果和宣揚保育訊息。有同學之後立志到海外攻讀考古學,亦有同學返回敦煌研究院實習。敦煌之旅令每個參與者深入反省自己的人生方向,以至自己和國家、和歷史的關係。

  同學和我十分感謝紀文鳳小姐和各位講者,沒有他們的帶領和支持,“敦煌文化及保育研習系列”是不會成事的。敦煌研究院的樊錦詩院長和各位老師給予學生寶貴的知識和學習機會,亦以身教啟發我們甚麼是委身和對學問的追求,令我們十分敬佩。我亦想向“中銀香港慈善基金”致以最深謝意,基金贊助敦煌系列所有經費,讓我們免除後顧之憂,專注學術工作。

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教與學)及香港大學前學生事務長暨通識教育總監
周偉立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759161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2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36個關鍵思維,做長期主義者《最美好的投資(電子書)》孫太從底層翻轉人生,勾勒幸福藍圖的祕訣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全書系
  • 時報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