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近年來由於華語熱,來台灣學習華語的外籍人士人數逐年增加,華語教材的需求大增,但仔細觀察,發現市面上的教材多針對具英語背景的華語學生而寫。因為來台學習者的背景不同和訓練需求也不同,教材首先應該具有針對性,否則教學效果仍是事倍功半。針對性的需求為本教材催生,我們希望本教材能引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是台灣第一個純以對外華語為主體的國際學術單位,設有博士及碩士班,有百分之三十的研究生是國際學生,且本地畢業生亦多赴國外任教。敝所除了研究與教學之外,為結合理論與實務,發展華語教材也是任務之一,而日本早稻田大學多年來均於每年三月初派遣為期三週的學生語言文化研習團至敝所學習與交流,為配合此短期研習團的特點,敝所於前幾年即以日常會話及文化介紹為主軸,著手編纂教材。如今本書成型,獲遠流出版社的同意與協助,慶幸將正式出版廣為流傳,盼望這本書也能同時為台灣其他語言中心的日籍學生貢獻棉薄之力。
編者群皆具有多年的對外華語教學的理論與實務經驗,主編林秀惠教授在美國及台灣具有長年的華語理論與課室運作經驗。編撰小組包括葉信鴻、洪芸琳、古川千春、方虹婷、林春霞、洪慎杏、樂大為,他們不但受過研究所漢語本體、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對比語言分析、課程理論設計與科技整合教學的專業訓練,更具有對日華語教學的臨場經驗,各個都曾赴海外擔任華語老師。負責早大研習團的敝所博士生李利津也曾付出許多心力;而擔任本書初稿編審的盧翠英則是資深的日語及華語教師。教材編撰是耐心專業的考驗,初稿撰寫完成後,還經過為期兩年的課堂試用,既對日本學生用此教材後的華語進步表現作反思,並參考十餘位授課教師的反饋,經兩、三年不斷修改至今才定稿,若有疏漏之處,盼使用者不斷指正。
感謝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漢語教授群的協助,當初由早稻田大學政經學部的砂岡和子教授促成兩校的合作並帶團來本研究所參訪,之後教育學部的村上公一及文學部的楊達兩位教授亦多次組研習團來訪,諸位教授曾給了許多課程建議,也讓教材內容更為豐富、更能貼近日本學生的需求。此外所有過程都賴敝所同事及現任所長曾金金教授的支持,他們都是此教材的催生者,在此特別致上感謝之意。
信世昌 謹序
2009年2月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編寫說明
一、語言和文化兼備的教材內容:
本教材為中級漢語會話教材,針對一般的日本學生或抵達台灣遊∕留學的日本大學生而寫。本教材有三大特點,強調(一)語言和文化兼備:故事發展貫穿全書,融入台灣當地生活特色、氣候、人文、年輕人喜歡討論的流行話題。(二)認知心理建構的辭彙貫連與句型整合練習。(三)短文閱讀及表述申論的寫作訓練。
二、教學運作理論與實際建議:
以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的圖式理論(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為教學運作的主軸。利用日本來台外籍學生在閱讀書寫上的先備優勢,既要培養外籍聽力理解能力,更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能力。課文內容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聯性;藉由會話來激發學生能知性地、主動地去歸納出常用詞彙與情境使用的合宜性,使學生在輕鬆氣氛中學習,提升他們交際溝通的積極學習興趣。本教材採用當頁註腳的方式標示新詞彙意義或語法功能。目的是希望他們快速且頻繁地啟動外語閱讀理解的策略,由瀏覽、掃瞄、搜尋方式理解文本,來提升外籍學生對漢語語法、語感、語流和華人思維路線的掌握能力。也要訓練外語學習者建構自我「有意識地提高認知」,特別是指其聽說讀寫技能,在教學運作上,建議教師運用當今的5C(Communication, Culture,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and Communities)概念,隨著教材內容故事主線,無論是作不同文化對比,個人或團體經驗觀察和轉移的貫聯,每課都要穿插三項溝通模式(理解闡釋、溝通交際和申論報告)循序漸進,充分讓學生面臨溝通技能訓練的挑戰。教學活動應該多用交際溝通法,以任務型及表現型為主(task-based and performance-based; Communicative Approach),來使教學靈活生動,從互動的概念中,訓練同學聽、說溝通交流的真實性,培養學生發揮深入主題探討的技巧。建議教師參考暢流口語測試評量指標(Oral Proficiency Guidelines)使得訓練中級漢語學生的任務和教學目標明確;根據達到更高語言水平提升的評量標準,鼓勵學生提高發揮具有延展性的自我表達的表述能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華語文教材編輯出版小組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