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台灣白吃午餐四十年——從小龍年代到溫水青蛙的警示
(一)產生了「五個必然」
自從四十年前《聯合報》總編輯張作錦勇敢地刊出拙文〈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一文後,兩岸顯著的對比就更容易看清:大陸在改革開放中快速崛起,台灣在白吃午餐與內鬥討好中逐漸衰落。從一九九六年台灣直選總統以來,最大的白吃午餐受益者與製造者,就是政治人物的競選政見與選民,二者都在討好聲中模糊了判斷與是非,忘記了自己的原則與責任。這些慷他人之慨地提倡「新」白吃午餐者的特色是:
● 以統獨、族群、正名、制憲等意識型態的議題,激化內部的分裂與少數人的情緒,來贏取選舉。
● 再以國家資源、納稅人的錢以及政府舉債,不斷對特定團體、縣市、區域、年齡、產業……透過補助、獎勵、研發、施惠、公共建設等名目,製造出更多的官商勾結、地方勢力、各種財團,並且造成了獨佔與壟斷的既得利益者。
接著產生了五個必然:
(1)從政者的「討好」替代了「求好」;
(2)既得利益者的要求愈來愈大膽;
(3)只要想出冠冕堂皇的計劃名稱,經費就可通行無阻;
(4)正派經營的意志愈來愈弱;
(5)財政赤字愈來愈不可收拾。在民粹籠罩下,台灣正站在慌張的十字路口。
(二)嚴峻的國內外大環境
一九七○──八○年代生命力旺盛的台灣小龍,已變成今天溫水中的青蛙,欲振乏力。這是一個傷感與沉痛的轉變。
有識之士早就看到台灣一步一步地走到這個結局。我只是目擊及評論者之一。重讀這些年來語重心長及相互呼應與重複的文章,只能說自己仍然沒有放棄做一個知識份子的言責。
一九八○年代末,台灣在浩浩蕩蕩的民主潮流中,沒有政變與流血,贏得了華人世界第一個走向民主國家的讚譽。
令人惋惜的是:除了「投票」的民主,其他的配套完全欠缺,造成了台灣民主根基未堅,民主傳統未建。在一波又一波的選舉中,以仇恨、對立、內鬥來贏取選票聲,「民粹」乘勢而起,「政治正確」替代了理性決策。當國民黨是是執政黨時,在立院受到杯葛,議事癱瘓;當民進黨變成執政黨時,立刻靠投票變成了合法的「一黨治國」。
基本上來看,造成台灣衰退的遠因有三:
● 台灣之弊:不擇手段的爭權、奪利以及官商勾結。
● 台灣之病:政治及法律上缺少是非、黑白、對錯。
● 台灣之痛:
(1)「白吃午餐」持續擴大。
(2)「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的實例層出不窮。
(3)多數「新台灣人」的表現愈來走向明哲保身的小確幸。
難怪資深媒體人張作錦先生要感嘆:「誰說民主不亡國?」但也需要提醒:「誰說壞人沒惡報?」
(三)尋找翻轉的可能
幸虧台灣是衰,還沒有全垮;台灣是有病,還沒有進入太平間。
五十三年前(一九六四)從助理教授開始教書,此後從未間斷探討一國經濟的盛衰、一個世代的教育發展,以及一個社會追求和平的重要。
在這本文集中,匯聚了這些年來的觀察,挑選了五十六篇文章,從不同時間、不同層面、不同場景、不同的人物與他們的著作,簡單地說,自己的注意力聚焦於一個大哉問:如何凝聚與時俱進的、台灣需要的現代觀念:政黨與民主如何運作、政府應該如何有效治理、企業應該如何創新求變、人民應該如何自求多福?
如果這些論述真能感動有政治權力的人,以及握有選票的選民,那麼台灣可以東山再起,重振雄風。
這可以從「四不一沒有」啟動:
● 不做虛報佳音的天使。
● 不做財政赤字的聖誕老人。
● 不做「民粹」下的順民。
● 不在全球進步列車中脫班。
● 沒有開放及穩定的兩岸,就沒有安定的台灣。
政府的領導人和握有權力的首長及民代要記住三個關鍵詞:
● 它不是權力、名位、財勢。
● 它是和平(兩岸)、開放(台灣)、經濟(人民)。
我們社會要對「五個沒有」明白在心:
● 沒有開放,一切空轉。
● 沒有經濟,一切空談。
● 沒有教育,一切空白。
● 沒有文明,一切空洞。
● 沒有和平,一切落空。
如果政治領袖能減少其中一個「沒有」,是C咖;減少二個「沒有」,是B咖;減少三個以上,那就是偉大的A咖。最有可能的是:政治人物只求長期執政,透過不斷的鬥爭與虛浮的建設,持續地在矛盾的、衝突的、空轉的政策中,進退失據,連C咖都做不到。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