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故鄉、故人、故事;新思維、新價值、新想像
黃宣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研究員)
出生在秀姑巒溪畔的玉里鄉下,及長,又負笈南勢平原上的花蓮,一直到高中畢業到臺北唸書之前,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之間便是我成長過程中主要的活動範圍。離開學校就業之後,長期居住在臺北,但東臺灣卻始終是念茲在茲的故鄉。
因為這樣的故鄉情結,我的人類學研究以東臺灣為主要場域,也因此結識了夏黎明教授。記得是1995年間吧,在夏老師居間牽線下,我有機會負責臺東縣史阿美族篇的編纂,也從此跟他一手創辦的東臺灣研究會結下不解之緣。屈指算來,與夏老師相識至今,已經整整二十年了。
這本書是夏老師生前戮力進行的計畫之一,很可惜他沒有機會看到這個計畫的最後成果。由於我從2012年2月初借調到東華大學任職,也參與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所以跟夏老師退休後的研究興趣高度重疊,也有許多機會和他討論書中的案例故事。如今細讀書中內容,百感交集。
東臺灣的未來發展何去何從?相信這是許多人共同感興趣的課題。夏老師在本書的扉頁中以「花東列車駛向何方」,表達了他對這個課題的高度關切。事實上,他於2010年夏天從臺東大學退休,2011年便因花東條例通過,積極籌組「花東公民論壇」,以實際行動投身於東臺灣的區域發展。這本書是他關心東臺灣未來發展的一個環節。
本書作者林慧珍小姐畢業自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其後又遠赴德國萊比錫(Leipzig)大學與波蘭弗羅茲瓦夫(Wroclaw)大學取得全球化研究碩士,2013年起加入夏老師主持的東臺灣研究會,在花東兩縣執行數項研究計畫,包括本書的調查研究在內。由於有這樣的背景,林小姐對東臺灣有相當深刻的了解,也熟悉全球在地化的相關議題,又親炙夏老師多年,是繼承夏老師遺願完成此書的最佳人選。而且中文系的訓練使其文筆流暢,增添了本書的可讀性。
由於地理條件與歷史發展等因素的交錯作用,長期以來,東臺灣在財政上高度依賴中央政府,地方自主治理的權力與能力不足;也缺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左派勞工與中產階級,公民社會能量薄弱;傳統社群在殖民歷程中逐漸崩解;加上青壯人口大量移出;這些現象都是東臺灣在發展上必須面對的課題。
這本書提出差異化的論點,亦即主張勇於面對花東的現況,設法將以前認為的發展劣勢轉為優勢,創造一個嶄新的地方。書中選擇的十四個案例,都具有社會創新的意涵,而且展現出很不一樣的思維與價值,提供了對東臺灣未來發展的新想像。若這樣的趨勢持續擴大,成為主導花東發展的主流思潮,則原本被視為偏遠、落後的「後山」也可能變成「前山」,變成整個臺灣未來發展的領頭羊。身為花東子弟,衷心期盼這一天的來臨!相信這也是夏老師的最大遺願吧!
推薦序二
根蒂在手,行止在我:編織花東新想像
鄭漢文(臺東縣延平鄉桃源國小校長、東台灣研究會董事長)
花東縱谷本是以原住民做為主體的傳統社會,隨著歷史的變遷,一次次雙向性的移動與遷徙──集團移住與外部移民,不但改變了原有的社會結構,也帶出了當下多元異質鏈接的社會環境。在這同時,人對土地的認同和人際間對應的關係,經常徘徊於逃離與定著之間,這讓無根的苦難超越了歷史化的困境;而困境的部署,卻也讓這裡的人民,在荒蕪的年代栽種出新的希望,一如以臺灣為散布中心的五節芒,在最貧瘠的土地展現最堅強的生命力。
布農族稱五節芒為padan,隱含著「引路的人」之意。2013年東華大學人社一館的【文化沙龍】,夏黎明以〈社會創新,行動研究,與面對全球化下的花東發展〉為題開講,開啟了當代東臺灣發展的雙重性:整合與區隔/政府與民間對話的扉頁。這個思維隨著小英基金會的贊助,本著議題之一的〈根著與超越:一些個案分析〉,一路帶著研究人員在花東縱谷上來回穿梭。三年多來超過廿個點的田野採訪與研究,著實看見地方作為行動主體的力量,在部落、在農業、在生計上,各自以適切的方式,展現不同的契機。
《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的出版,呈現了新社會如何在偏鄉角落成形,也引發了邊陲的地方意識如何做為中心決策的再思考,其同時也提供了在地根性與全球普性對於生命價值的重新認定。可惜也可喜的是:「文本誕生,作者已死」;第一作者雖然無緣看見撒下的酵母已化成菌絲的擴展,讓人與物的本質產生根本性的轉變;然而,作品本身在完成的當下,已經給出了自身的生命意義,同時也給出了作者的精神價值。
展望未來的階段,東台灣研究會除了關注縱谷力量的持續散發外,也將關注太平洋濱、離島或山巔等空間不斷積蓄的力量。相信不久的將來,每一個地方的故事,會像成串的根莖一般,以聯繫性、異質性和非預期性的多元生成,豐厚這塊土地的子民,點亮東臺灣的幽暗角落。
最後,藉著序文的一角,以最誠摯的心,感謝慧珍在夏老離世後,毅然的完成本書的編撰;同時也感謝中研院黃宣衛、林玉茹,以及曹昌平、趙川明、李玉芬、陳文德、陳鴻圖和夏老遺孀淑玲等多位老師的指導與校稿;最最要感謝的是東臺灣叢書及期刊的付梓,多年來承蒙曹永和基金會的鼎力襄助,才得以讓持續在臺灣東南邊陲進行人文與地理、空間與歷史的研究成果,一一的擺上做為彼此心靈交通的文化饗宴。
後記
執筆至此,彷彿抬頭便可瞥見,您就在東岸海上雲端,露出一貫的笑容。天空此時更加明朗,遠方的綠島清晰可見。這半年間與您遙遠的共筆,書的結果或許不是您在意的,而書的完成,或許您才覺得,對曾經幫助我們訪調的朋友有所交代,也或許,才認為對得起這些在東岸土地上認真生活的人們。──敬本書作者之一,夏黎明老師
對經常自許獨立研究者的夏黎明老師而言,花東區域發展一直是他所關心的課題。特別在2011年「花東地區發展條例」通過後,以及一連串的施行計畫,是轉機,也是風險。對夏老師而言,他明顯感受到地方動能的浮現,在地公民意識正逐步提升。正逢自大學教職退休的他,積極投入民間發展,除了參與「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的運作,也自2013年初著手進行小英基金會所支持的「根著與超越:面對東臺灣當代發展議題計畫」,亦即此書的前身──地方創新發展的個案調查。
每一個發展故事的走訪調查,夏老師總與計畫夥伴們親力親為,經常開著他的小黃車縱橫山海省道,駛入迂迴曲折的海岸山脈,甚至縱谷、南迴山區部落間。然而一次次漫長的訪談過程中,收穫最大的往往是我們。無論是對友善土地堅持的大王、顏嘉成、黃正宏、陳預英、吳其璁、林義隆,或是堅持部落自主的吳明季、戴明雄牧師、撒奇努、利曉鳳、阿力曼、鄭漢文校長,又或是專注部落就業機會發展的孫瑞隆、偏鄉教育機會發展的顧瑜君老師,以及為著實現花東生活價值而深深扎根的廖鴻基老師、賴威任、賴冠羽、江英煜、王玉萍、蘇素敏、陳亞平與黃啟瑞等受訪者,每一位本身都是精彩的生命故事。他們言談之間流露的誠懇,道出對花東這片土地的情感與努力,理想在漫長的時間軸裡緩慢地推移、擴散。我們往往學習到的,不僅是方法,更是那背後如此堅持與在乎的理念。
或許就在不斷領受訪談的感動之餘,促使夏老師決定將此調查計畫出版,他說過,每個地方發展故事的背後,深具意義、歷程艱辛,如果不能以出版的方式被看見,便可惜了那些努力的汗水。然則,一旦涉及出版,要能顧及呈現地方發展的心路歷程、又須具備原有調查的分析視角,以及整體要表達的意義、甚至可讀性等諸多考量,這樣一本書的完成便因此複雜起來。曾經,夏老師與計畫夥伴為著每個發展故事的創新性有過無數次的討論,為著個案的揀選標準與揀選過程中經常意見相左,甚至質疑這些調查究竟是否成熟到可以出版,花東還有許多發展故事正在發生,尚未能真正走訪。於是,一本書的形貌,就在這經常來來回回的辯論之間緩慢雕刻著,而夏老師也在這段時間裡帶著他未完成的心願離開了我們……。
接下夏老師的棒子,是理解老師急切地想完成這本書的念頭,是明白急切的背後,希望藉由這本書傳達,在這片花東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努力創新求發展的過程。過去,只要坊間一出現關於介紹花東人文與發展的新書,夏老師便馬上拿給我看,直說道,我們的出版很重要,因為這不是一本在形塑花東的美好想像,鼓勵人前來移居的書,而是一本道盡美好想像的背後,所混雜失敗與成功經驗的汗水,滲入土中滋長花東養分的書。當下,一方面,承接夏老師這樣的期待,另一方面,卻也不免小心地質疑我們究竟有多少能力去支撐起這樣的出版目的,又或者,這樣的出版目的具有多少實質上的意義?
於是,心頭抱持這樣的疑問,在這半年的撰寫過程中,爬梳夏老師生前關於花東的論述,站在東海岸聽著湛藍如常的浪聲,不停地與遠方的他對話。寫到書的最後,當這些地方生活場景歷歷在目,每位受訪者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那畫面躍然而起的瞬間,彷彿有些明白,究竟這本書所能提供的主要意義為何:書裡頭的每一篇故事,獨立起來都是個精彩的歷程,也具個別啟發,然而一旦集結起來,它變得更有力量,將更有機會形成論述,為花東發展提出重要的參照。
這本書,或許陳述不夠周延、分析不盡完全、論點也非全然強而有力,卻都是為著實現可能性的一種嘗試。感謝所有花東夢想的編織者,那些曾經接受我們訪問的朋友、師長與前輩們;也感謝協助編織成網的夥伴們,參與計畫訪談與紀錄的許珊瑜、洪翠苹、林明玉,和莎伊維克.給沙沙;以及,特別感謝讓《編織花東新想像》有機會得以成型的東台灣研究會的董事們,以及協助出版的曹永和基金會。同時,在形成出版的過程中,上述的師長、朋友與夥伴皆個別協助訪談文章的校訂,並感謝戴興盛老師、吳勁毅、蘇羿如、陳君明等人的外部協助校訂。此外,特別感謝東台灣研究會董事趙川明老師對史實方面的校訂,黃宣衛院長協助出版工作的主持,以及林玉茹老師協助綜纜本書的檢閱與修訂。
林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