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前言 亞當二號
我這陣子一直在思考履歷跟悼文的差異。履歷是你一生的簡歷,上面包括你在職場運用的技能,對自身之外的成就能做出哪些貢獻等;悼文的意涵就更深刻了,是你在喪禮時會讓人感念、只存在於你內心深處的德行─不論你是仁慈、勇敢、誠實或是意志堅定的人,也不論你和其他人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在口頭上表示悼文比履歷來得重要,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在我人生的大半歲月裡,我花在履歷上的時間,遠比悼文來得多。教育體系顯然也是履歷導向多過悼文導向,就連一般公眾談論的話題也不例外。看看雜誌上教你如何自我提升的小撇步,或是非文學類暢銷書籍的榜單就能略知一二。我們多半都清楚知道要如何追求職場成就,卻不十分明瞭該如何健全自己的人格。
其中一本促使我思考上述兩種德行差異的作品,是斯洛維奇克(Joseph Soloveitchik)一九六五年所著《孤獨的信仰之人》(The Lonely Man of Faith)。他注意到〈創世記〉當中二元對立的起源,認為這反應出人類同時具有兩種互斥的本質,並稱之為亞當一號與亞當二號。
如果用比較現代化的方式詮釋斯洛維奇克的說法,亞當一號代表職涯導向,人類本質具有企圖心的那一面。亞當一號是外顯在履歷上的亞當,渴望建造、開創、發現新的事物,追求擁有更高的地位,贏得光榮的勝利。
亞當二號則是內在的亞當,希望能更明確的充實道德情操。亞當二號追求內心平靜的境界,對於是非對錯有不用多加說明的堅定信念─他不只渴望能做好事,更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個好人。亞當二號希望擁有親密的情感,願意為他人自我犧牲,身體力行不驗自明的真理;他希望內心豐富的靈魂能夠掌握好生命的方向盤,無愧於人生一場。
亞當一號想要征服世界,亞當二號想要聽從為世界奉獻的呼喚;亞當一號充滿創意,會對自己的成就志得意滿,亞當二號卻有可能為了奉獻,放棄世俗的功名利祿。亞當一號關心事情運作的原理,亞當二號在意事物存在的緣由,以及人生在世到底所為何來。亞當一號一心想要勇往直前,亞當二號卻想要回歸根本,品味一家和樂的溫馨。「成功」是亞當一號的座右銘,亞當二號卻把人生當成一場以道德為主題的實驗劇場,奉「慈善、關愛與救贖」為一生的圭臬。
斯洛維奇克認為人的一生就是在這兩種矛盾型態的亞當中進行拉扯,外在、盛氣凌人的亞當與內在謙遜的亞當沒辦法水乳交融。人一生都會處在自我對抗的局面裡,被要求同時具備兩種性格,而學會如何在兩種特質對抗的張力中雍容自處,也就成為人生的必修課題。
在這樣的自我對抗當中,最困難的癥結在於亞當一號與亞當二號活在不同的邏輯思維中。亞當一號(喜歡開創與發現的亞當)依靠功利主義直截了當的邏輯過活;那是一種經濟思考的邏輯,有投入就有產出,努力就能有回報,用心練習就會熟能生巧,追求的是自我利益,設法極大化個人效用,希望在世上印下自己的足跡。
亞當二號的生活邏輯正好相反,採取道德而非經濟觀的邏輯。先要付出才能有所得,必須認清自我渺小才能了解自己的力量,必須先克服欲望才會感到滿足。成功會帶來最嚴重的失敗,那就是傲慢,失敗反而是成功之母,也就是放下身段學習的謙遜。為了實現自我,你必須先放下自己,為了明心見性,你必須先自我放逐。
為了讓職場上的亞當一號能獨當一面,你當然要盡量發揮自己的長處,但是為了充實亞當二號的道德精髓,就必須正視自己的缺陷。
出版者的話
品格:永不貶值的資產
高希均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人生」三書
在西方社會,討論品格(Character)的書,當然不會比討論財富(Wealth)的書多;但是,每隔幾年,總有討論道德、人品、修養的書出現,受到士林推崇:如英國管理思想家韓第教授的《你拿什麼定義自己?》(天下文化,二○○七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克里斯汀生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天下文化,二○一二年),此刻我們又出版了布魯克斯談論「品格」的新著:《成為更好的你》(原書名《品格:履歷表與追悼文的抉擇》)。這三本剛好可以在價值迷失的年代中,視為「人生三書」,引導讀者走向心靈的康莊大道。
近年來閱讀《紐約時報》,我最喜歡的專欄作家,正是比較保守派(Conservative)論點的布魯克斯與比較自由派(Liberal)論點的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所謂「保守」與「自由」(有時被稱右派與左派),是泛指市場、政府與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布魯克斯在芝加哥大學讀歷史與經濟,又追隨過保守派大師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 Jr.),文章散見於美國重要的人文與社會思潮的雜誌,也是公共電視長期的評論家;即使不同意他的觀點,他的才思,一直受到很多人推崇。
面對二條路
閱讀這本新著,「天下文化」的責任編輯首先摘要地告訴讀者:
.讓我們不要「虛度此生」,就從展開「自我對抗」的那一刻起。
.人生有兩大追求,一是「履歷成績」,如事業、財富;二是「悼文成績」,在親人好友心中,你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履歷」要你以成就征服世界,「悼文」是以你的美德感動別人。
.在人生道路上,必須不斷問自己:追求成功之際,我該如何回應內心抉擇,無愧於人生?
就如大家熟知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留下了一首當代傳誦的詩:The Road Not Taken,最後兩行是:
「我選擇人跡較少的一條路,
自此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結局。」
十餘年來,我也寫過類似的話:人生有二本帳:私人小帳與社會大帳。人不能只有私人帳上財富累積,社會帳上則出現赤字。這就是小我與大我的平衡。
我也對企業家說:你們要攀登二座大山:前山是「利潤」之山;後者是「責任」之山。成功的登山者,在選擇上有先後,但是最後的目標,是要在後山山巔,向大家大聲宣布:我到達了責任之峰。
西方品格之路
布魯克斯引述猶太牧師在《孤獨的信仰之人》一書中區分人類有二種人性中極端的本質──
亞當一號:成功是座右銘,追求「履歷表」的輝煌。
亞當二號:道德、慈善、關愛、救贖為主,令人懷念的「追悼文」自然會出現。
作者是在鼓吹亞當二號,人生應當要追求謙遜(Humility)。在最後一章作者歸納了十五項對謙遜的論述,為全書的精華,總結了發展高尚品格的方法。歸納來說:人首先要放棄「以我為先」(Big Me),確立道德生態:人生的目標為何?我是誰?本性是什麼?有哪些美德要培養?為什麼而活?
人不只是追求享樂,還要追求使命。人生的本質是道德,非享樂。人的本身有眾多缺陷,如:過度自信、對失敗合理化、所知不多、向欲望低頭等。
人即使有缺陷,但也有反省能力,也能辨識罪惡與羞愧,最後戰勝它;過程中常需外在力量:包括親友、傳統、制度、典範。對付缺陷,謙遜是最大美德。
一旦生活需求滿足,追求美德與對抗罪惡,就成為人生的主軸。人格(Character)在內心對抗過程中形成。人格者擁有穩定的承諾。
戰勝缺陷與罪惡的人,不一定會變得富有或出名,但會變得成熟(Mature)。唯有比昨日之我更好,才會成熟。成熟之人會向許多事情說「不」;而且不再迷惑,有原則、有堅持。
作者自謙地形容自己:生來就跟「膚淺」結緣,常因不斷拋出一些看法,顯得權威,使自己產生驕傲,甚至失去道德的約束。作者寫這本書,也正是提醒自己要如何擁有高尚的品格。
在當前充滿競爭的高科技世界中,能找到事業成功、品格高尚兼具的企業家嗎?大家都會想到美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兼有亞當一號與二號,不僅有「履歷表」的輝煌,日後更會有令人尊敬的「追悼文」。台灣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是我立刻想到的另一個典範。
東方君子之道
自中世紀以來,在西方的宗教與文化中,出現了不同的名稱來描述人的氣質與行為:聖徒人格、紳士人格、騎士人格、靈修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人格、品格、風格、美德、道德……就是學習如何做人做事的規範。
余秋雨在《君子之道》(天下文化,二○一五年)一書的「前論」中,說明了這些精闢的道理:
.中國文化的集體人格模式,是「君子」。它是一個龐大民族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約數」;中國文化的鑰匙也在這裡。
.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儒家對後世的遺囑:做君子。
不論是選擇中國式或美國式孕育品格之路,這二條路不是反方向,也不是單行道;它們都會在「品格」那一站交集。
「品格」超越國界,同時也超越時間。不論身在何處,「品格」在全球化中,是一個永不貶值的資產。
推薦序
沒有完美之人,我們都要自視甚渺
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我們的一生,會遇上許多選擇的時刻。當生命經驗愈豐富,與真實世界有更多不同面向的接觸,就會產生異於平常的體會及感動。
大衛.布魯克斯在《成為更好的你》(原書名《品格:履歷表與追悼文的抉擇》)一書中描繪的主角生來並非十全十美,每個人的品格亦非完美無缺。可貴的是,我們在生命歷程中總有機會發掘自己,並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呼應自己心靈的召喚,更能靠著個人修為達成新的使命。這就是書中所闡述的亞當二號──為了別人而非自己──被激發的過程。
書中舉出美國前勞工部長珀金斯(Frances Perkins)的例子:珀金斯出身良好,更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她人生的轉捩點發生在她與熱中慈善的貴婦人共進下午茶之時,遭遇附近「三角女裝襯衫成衣廠」的火災事件,就此改變了她的志向,終生為勞工權益奮戰。而有些人窮其一生不斷面對內心掙扎,如書中所述,為了黑人權益挑戰當局權威的魯斯丁(Bayard Rustin)。他個性極為矛盾,內心總為了自己不可控制的一面痛苦不已。當他的處事態度漸漸走向成熟之後,才發現自己或許不適合擔任社會運動的第一線工作,反而退居幕後,轉為成就他人的重要推手(如後來的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
這讓我非常有感觸。當我們從事公益活動之時,我也時常提醒同仁──「慈善與傲慢是一對雙胞胎」、「服務的人必須自視卑微,時時刻刻檢視自己是否流露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當我們做任何事情,謙遜應是最重要的美德。我們知道,公益平台不只是一個幫助弱勢的場所,更是讓有能力的人可以付出和奉獻的地方。
在《教育應該不一樣》中,我曾提出,每個人都該自我約束、明辨是非,尤其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要更小心的為自己所說的話及行為負責,如本書作者意識到「以我為先」的高姿態已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們的社會常常會不自覺的造神,往往忽略了每個人內心都有亞當一號(履歷表的成績)和亞當二號(追悼文中的美德),一個是只想成就自己、讓生活更優渥的私心,另一種卻可能放棄自己的欲望,甚至願意投入有生之年未必能完成的事業當中。
沒有人是完美的,當面對自己時,我們無所遁形;一旦面對社會責任時,我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提醒別人,我們更必須要「自視甚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