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重塑信念才有未來
二○二○年八月在新冠(COVID-19)疫情下,導演克里斯多福• 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電影《天能》(Tenet)在世界各地放映,向觀眾拋出一個千古大哉問:「若在世界未來的那一端回頭看此時或過去,你最想做出什麼改變?」
猶如進入時空試驗場一般,觀眾隨著電影情節探討兩個信念:一是認為未來既然是過去積累而成的,改變過去或現在,就可以改變未來的局面;另一認為未來既然是確定的,不論過去或現在如何努力求變,仍然無法改變未來的走向。諾蘭導演的電影之所以引人入勝,因為他是講故事大師。劇情總是從難解的疑團開始,再以不同情節和角度為疑問提供解答,在觀眾以為掌握到真相的時刻,又出其不意地讓人陷入邏輯悖論和道德兩難之中。看完整部電影之後,總讓人留下起伏的心情、難以磨滅的印象以及深刻難忘的信念。不論看《天能》之後的感受和評價如何,此片有許多精采的情節、對白與思想,肯定是接下來娛樂界與人文界討論的焦點話題。但對於面對未來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千禧一代」(millennials),其中有一句話,有如來自未來的忠告: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一個沒有信念的人,若不成為瘋子,就是想成為神!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人類有何基本的信念必須把握?本書要說明一個直白樸質的宏大信念:神的話語是創造世界和塑造未來的動力。
「信念」(belief)一詞經常被理解為「信仰」(faith),與宗教所談的信心(confidence)或信賴(trust)有語義重疊之處,也造成多詞同義的混淆。所以在繼續下文之前,筆者有責任為讀者釐清這兩個詞彙的區別:
• 信仰,是將理性和信念託付於某一對象—人物、神明、世界觀,甚或物件—要求人給予具體的回應,包括心靈、情感、理性與行為,以致個人全面地投入在這信仰對象或與之相關的事物、傳統、歷史和群體生活之中。
• 信念,是可論述、辯證和改變的完整觀念(concept),不論出發點是個人或公共、主觀或客觀、理性或感性、理想或實在、唯理或經驗、宗教或世俗,都可以訴諸公共領域的理性批判、倫理問責與人道關懷。
故此,本書討論的信念,正如一般人的信念,可以是源自宗教信仰、經典哲理、傳統智慧、流行文化或心靈雞湯的信念。然而,信念不是某些宗教信仰那般獨斷獨行、自圓其說、罔顧真理、以致執迷不悟的迷信,而是出於個人的思考與良知的抉擇,自願讓個人信念可以訴諸公共理性、共通人性與普世價值的審視。
在此,筆者就哈佛大學宗教學榮譽教授哈維• 考克斯(Harvey Cox)在二○○九年得獎作品《信仰的未來:宗教的興衰與靈性時代的復甦》(The Future of Faith)所提出的「信仰」與「信念」來反思。考克斯將教會歷史發展區分為三個時代:
• 從早期教會到君士坦丁的「信仰時代」(the Age of Faith);
• 從君士坦丁到二十世紀中葉的「教理時代」(the Age of Belief);
• 二十世紀中葉至今的「聖靈時代」(the Age of Spirit)。
考克斯認為早期教會信徒的信仰,是出自內心深層對耶穌的體驗及對聖靈的感受,驅動著他們全然投入並效法耶穌的人格與教導。如此樸質的信仰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教內領袖與教師為栽培初信者,制定了指導原則,將耶穌給門徒的言教身教的智慧系統化為信念(beliefs),繼而制定為簡潔明確的教條(dogma)。日後教條在各別處境下有不同的解釋,漸漸變得複雜,形成在個別教會中通行的各種信條(creeds)或要理問答(catechism)。
考克斯觀察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主持的教會大議會,更是直接以「關於耶穌的信念」(教理)取代「對耶穌的信仰」。之後一千五百年,教理主導的基督教會全力傳遞信念、辨別異端、鏟除異己,以鞏固教會體制、領導與教導的權威。為了教理信念的確立和權威,教內經常因信念分歧,造成立場衝突,以後教會分裂。縱觀西方教會的信仰之所以越來越僵化而冰冷,是因長期被教條化的信念所影響。
考克斯判斷「信仰」的未來必然是「信念」的式微。基督教信仰的未來,就在於信徒經歷到聖靈帶給信徒與教會的變革,促成基督宗教在信仰本質上的重大轉變,打破教會過去千年多來在信念、教條、體制上,與帝國災難性的聯盟。
他總結道:聖靈的風,正在不斷習習地吹著,其中一個徵兆便是基督宗教出現的動盪和變革。為基督宗教定調的元素,終究還是信仰,而不是信念,這個潮流也找回了從起初那些年來,基督宗教的真正意涵。考克斯這論點引發東西方宗教界不少反響,尤其在西方大學人文學科的回應,更是褒多於貶。雖然此書論點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筆者卻不認同考克斯給出「信念衰微,則信仰興旺」的結論,理由有三:
• 首先,我們以敬以虔信仰的神,不能少了對神的體驗與祂啟示自己的認知;
• 其次,我們對神的認知必然是能夠理性地說明屬靈經驗、客觀地說明主觀的經歷、理智地描述感性的體驗;
• 最後,我們為表達信仰的經驗、感受與內涵,難免需要將信仰神的信念概念化,才可能與他人分享神的真校理,進一步共用「一個身體、一位聖靈、一個盼望、一位主、一個信仰、一種洗禮、一位神」,並宣認祂是「萬有的父」,祂「超越萬有,貫徹萬有,並且在萬有之中」。(參:弗四4~6)
有鑑於此,筆者認定信仰的未來是信仰神、聆聽聖道、順服聖靈的信念。基督徒的信念,出自神透過耶穌在聖靈裡向世人啟示的真理。基督徒的信仰,就是神的道持續重塑個人信念的歷程。因神重塑的力量不斷在我們裡面運作,我們對神、對自己、對教會、對社會,以及對受造界,持續不斷地有觸動、有感受、有體會、有洞見。由此,神啟示的真理重塑我們的信念。
然而,本書也留意到不少基督徒的信仰沒有觸動、失去感覺、缺乏體會,其信念逐漸脫離了信仰,而讓人間的睿智超過屬神的智慧。如何重新體會神在個人信仰中重塑自己的信念?本書邀請讀者以人文視角或社會文化的角度,去感受和體認神在今生此世的生活(或世俗世界)中重塑信念的福音真理。
為什麼使用人文視角?因為人文與我個人的生存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文是對人存在的狀態—生死、目的、價值、意義—的探究、思考與論述。每個人在可見或不可見的傳統,透過家庭、社區、宗教、學校、民間活動、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他看待人性世界的人文視角。故此,人人都有人文的條件,才可能在生活的處境中傳遞訊息、彼此溝通、建立網絡、達成共識,最終建立多面、重疊且豐富的文化世界。
當然,古今中外的正規教育也提供人文訓練,作為一切專業訓練的基礎教育。不論是古代的禮樂教育所強調的文武兼備與知能兼求,又或近代的博雅教育給予本科生的通識學科,都屬於人文教育。從學科分類,人文學科包羅了諸如哲學、倫理、歷史、藝術、宗教學等各種人文學科,以及側重科學驗證方法的人文科學,如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軟科學(soft sciences)。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關懷生命、體驗人生、追求智慧、敬神愛人,進而實現理想的人生。
人文構成了人類世界。言語、行為、符號、文字、影音、數碼資訊、網際網路等平台的人文資訊,以雅俗摻雜的文體、風格和呈現方式,藉由各類傳播媒體發出,讓接收者從中感受日常經歷到的榮辱禍福、成敗得失及生老病死,並更深一層地詮釋生命的尊嚴、意義和價值。人文世界作為人性之鏡,自然也反映了人性中善惡美醜、光明黑暗、高雅低俗、聖俗混雜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基督徒與普世人類共處於人文構成的社會,所以,若要具體把握基督的福音對個人與周遭人群的意義,就必須持續吸收古今中外的人文養分。
本書讓讀者洞察生活世界(德文:Lebenswelt)所渲染的信念,從而分享珍惜生命並重塑人生的信念。你將進入人文世界去感受後現代語境下的不同課題,此書為讀者展示神重塑自我、教會、社會與教育等四個方面的福音。
• 首先,從人文視角看看個人內在對幸福的追求、自我形象的欲求、良知的掙扎,以及在基督裡重塑生命的福音;
• 其次,從人文視角看教會經歷過的宗教改革運動,還有面對政治批判、外來移民及後現代的挑戰,並持續經歷神不斷重塑教會的福音;
• 第三,從人文視角看普世與社會的議題,反思公眾課題並參與三一神重塑世界的福音使命;
• 最後,從基督信仰重新審視並體會神重塑個人、教育、社會與世界的福音真理。
閱讀此書的讀者如何在生活中見證神重塑世界的福音行動?你的生活世界中,至少有三方面可以經歷到神重塑萬有的行動:
第一,神重塑個人:你個人近期關心什麼?你最想得到什麼?你如何重新處理個人的欲求、期望、掙扎?你最介意什麼?它們反映了什麼樣的價值觀?神與祂的話語,對你的思考和經驗有什麼提示和修正?
第二,神重塑教會:你參與的教會在社區當中面對哪些民生需求、生活議題和文化挑戰?神的話語、以色列與教會歷史,給你什麼樣的視野以回應有關需要?
第三,神重塑社會:你所處的社會面對什麼重大課題?如此課題如何影響著你的信仰?你如何從信仰角度思考這些議題?
為要向未信的人群宣揚千古不變的福音真理,今日教會群體更需要正視基督徒所需汲取的人文養分,並且透過聖經真理,重塑人文思想與信念,見證普世人類不可或缺的永生之道。
但願閱讀此書的你,讓神重塑你的生命與信念,也藉著你見證神給你個人、你的教會及你的社會的福音真理,因為神的話語是創造和重塑未來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