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陪他經歷喜怒哀樂,說出真感受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12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陪他經歷喜怒哀樂,說出真感受 (電子書)

  • 定價:280
  • 優惠價:196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媽媽最想Tag老公!網路轉貼最多、最強親子文!
  如何掌握教養四大面向,把從容變成習慣,
  引導孩子「還原現場」,釐清情緒,
  讓孩子變得自動自發、開朗豁達!
  
  從在科技公司的上班族,變為專業親職講師;
  從看見孩子犯了錯就火冒三丈的父親,透過反思與調整,
  成為網路轉貼最多的親子教養部落客!
  備受信賴的澤爸要與你分享:
  
  ◎掌握親子教養大原則,小狀況也能從容應對
  澤爸認為,親子教養有四個面向:情緒、溝通、教養與關係,每個面向都有基本原則可遵循。

  
  情緒:關於情緒,我們不只要面對孩子的情緒,更要顧及大人的情緒。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如何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正確的宣洩情緒。
  
  溝通:命令或是說服,都是單行道,只有雙向溝通,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避免孩子陽奉陰違,建立親子間的良好關係。
  
  教養:當孩子表現出負面行為,父母當然要教導,但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關係:家人之間沒有對錯。爭執誰對誰錯的當下,往往就是產生裂痕的開始。所以爭執時不要隨意怒罵,或做人身攻擊,要學會只表達內心感受,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因為教養是一時的,關係才是一輩子的。
  
  澤爸以「情境狀況SOP」的方式,舉出許多生活實例,以及最好的表達方式。透過書中的每一個情境,你可以實際了解到底該怎麼教、怎麼說,引導孩子的情緒,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成為孩子最佳的陪伴者與生命中最棒的老師。
  
  ◎做個臨危不亂、講情講理的從容父母,從說話開始!
  教養話術天天練,給父母的情境教養練習題:

  ◆「不要再哭了」→「我陪你哭完」
  ◆「你這什麼態度?」→「我知道你很生氣」
  ◆「不准打人」→「你可以好好講」
  ◆「不行亂跑」→「要用走的」
  ◆「不要摸杯子」→「只能用看的」
  ◆「你說謊」→「有的事情就要說有,沒有就要說沒有」
  ◆「去洗澡」→「我們來比賽誰先到浴室……」
  ◆「現在就去收拾東西」→「再玩10分鐘後就要收起來囉!」
  ◆「要不要去吃午餐?」→「午餐想要吃飯還是吃麵?」
  ◆「你已經有了,不可以買玩具」→「可以啊,生日的時候買給你」
  ◆「不能吃糖果」→「當然可以吃糖果,不過要吃完飯才能吃」「好啊,但是今天已經吃過了,明天就可以吃囉!」

各界推薦

  兒科醫師、親子作家 黃瑽寧
  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親子天下數位總監 陳世耀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王意中
  電台節目主持人 曾國榮(曾爸)
  網路名人 硬漢爸(廖宏德)
  
  澤爸的分享,讓我們看見理性與感性交融的教養智慧、知識與體驗並重的親職系統。澤爸的文章,是絕佳的素人創作,更是連專家也會折服的超實用父母參考書。——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看完工程師澤爸的親子教養分享,爸爸也可以像媽媽一樣溫柔,讓孩子放心地黏著你不放!原來每天發生的親子狀況題,也能有SOP像拆炸彈引信一樣輕鬆解除!——親子天下數位總監 陳世耀
  
  透過澤爸的文字,讓人感受到在教養上,爸爸原來可以很細膩,媽媽也可以很安心。這是一本非常貼近生活、沒有距離,如同好友與你對話、分享,讓親子關係更香醇、濃郁的陪伴紀錄。──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王意中
  
  深受媽咪界喜愛的澤爸傳授親子教養心法,澤爸證明每個好爸爸都是當了爸爸才學會做爸爸的。這本書超實用,簡直就是聰明好爸爸的筆記底加線,唯一副作用:後悔自己太晚學會了!——電台節目主持人 曾國榮(曾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澤爸(魏瑋志)


  專業親職教育講師、親子天下特約專欄作家(嚴選部落客)。

  一子(澤澤)一女(花寶)的爸爸,一位全職媽媽的老公。

  用心陪伴孩子、細心照顧孩子,下班回家看到他們,變成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喜歡跟孩子打鬧遊戲、喜歡與孩子聊天、喜歡反問孩子問題、喜歡被孩子依賴的感覺,用愛來擁抱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因而決定專心投入親職教養領域,鼓勵爸爸們一同照顧孩子,努力當個上班族「好爸爸」。

  用演講分享理念、用文字寫下故事,積極分享「用對方法讀懂孩子的心」,並樂於身為父母的這趟美好旅程。參與各公司行號、機關單位、學校等團體近百場親職講座,全省跑透透。擅長演講主題:親職教育、親子溝通、親子教養、父母效能、夫妻關係。著有《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

  部落格:/mewewei.pixnet.net/blog
  歡迎加入粉絲團【澤爸的親子教養學】:www.facebook.com/ZeBaParenting
 

目錄

自序 為父的轉念與蛻變:陪伴與了解,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前言 掌握教養大原則,各種狀況都能從容應對
澤爸獨創!親子溝通SOP:當父母面對各種情境狀況時的SOP

PART 1 教養理念誰說的算?
為何照著教養書做,還是有問題?
  面對教養的困惑
爸媽與孩子的想法互不相讓
  跳脫對錯,成就雙贏
孩子們吵架,我要介入嗎?
  自由與限制的界線
孩子犯錯,該不該處罰?
  陪孩子學習負責
物質上的獎勵,容易讓孩子放棄?
  如何獎勵孩子?
大人犯錯被孩子發現,該怎麼辦?
  爸媽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樣
如何與孩子講道理?
  講道理要看時機
夫妻教養觀念不同調,如何溝通?
  給父母的三個準則

PART 2 孩子漸漸長大會面臨的各種狀況
親友之間對於孩子的比較,我該在意嗎?
  發現孩子的獨特亮點
爸媽總是期望孩子「可以再更好」
  欣賞孩子現階段的好
小孩對大人態度不佳,該如何糾正?
  學習「尊重」的真諦
孩子不想跟長輩打招呼,是我沒教好?
  教孩子了解「禮貌」這回事
為什麼他有我沒有?
  與孩子談「公平」
孩子為什麼沒有說實話?
  大人的反應決定孩子怎麼說
孩子,先別急著放棄
  鼓勵孩子再試試看的堅持
孩子這樣做,原來是在吃醋?
  孩子永遠需要父母的稱讚
如何面對孩子莫名哭鬧不止的窘境?
  陪著孩子哭,也是一種幸福

PART 3 當孩子的行為與我們的想法有衝突時
什麼都回答「不要」的兩歲兒
找到方法應對孩子沒來由的拒絕
為什麼一定要先寫功課才能看電視?
  從小事讓孩子練習規畫
孩子只要吃糖果不要吃飯
  使用正面肯定句,讓孩子欣然接受
你給孩子貼了什麼標籤?
  負面批評的影響
為什麼總是喊不動?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爸爸,我可以玩手機嗎?
  讓親子互動比3C還好玩
準備出門時,孩子總是拖拖拉拉
  用對方法,快樂出門

PART 4 當孩子與他人產生衝突
一定要教孩子分享嗎?
  分享不應變成強迫
當孩子與人發生衝突
  從衝突中學習人際相處   
兄妹倆都想要同樣的東西
  放手讓孩子們討論
如何化解孩子調皮打擾他人的尷尬?
  探求行為背後的本意
孩子好勝,就是輸不起嗎?
  同理孩子獨一無二的性格
可以教孩子反擊嗎?
  動手的時機與迷思
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係有狀況
  放下擔憂,選擇相信
媽媽就是不懂,男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打鬥遊戲
  理解男孩的行徑

PART 5 各種場合的情境教養
不小心打破東西
  我們最在乎的只有你
不小心畫到餐廳的桌布上
  教孩子面對錯誤
在公眾場合大聲哭鬧
  放下面子,平常心教養
忘記帶東西到學校
  堅守規矩也可以很溫柔
問孩子學校的事情,每次都回答「忘記了」
  詢問孩子問題的技巧
在商場亂摸東西
  正向溝通,給予直接指令
吵著要買玩具
  堅守原則,處理孩子的要求
一生氣就站在馬路上不走了
  與孩子解釋「危險」
在大眾運輸上大聲喧嘩
  三招讓孩子安靜

後記&感謝
澤媽小語
 

自序

為父的轉念與蛻變:陪伴與了解,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那天凌晨,睡夢中感覺一陣搖晃,恍惚之際,睜開迷濛雙眼,看到昏暗光影下,老婆捧著便便大腹,微微皺眉,搖著我說:「羊水破了!」聽到這句話讓我瞬間清醒,猛然從床上跳起,並且喃喃自語:「要趕快去醫院了……要趕快去醫院了……」在一陣手忙腳亂的準備中,拎著生產包踏出家門,準備迎接孩子的到來。

  從護士手上接到澤澤的那一刻開始,「我當爸爸了!」的聲音便在心中繚繞,我開始意識到,我除了是自己、是老公之外,還多了一個角色,那就是爸爸。

  爸爸的角色對我而言,不僅僅是物質的提供者,更是孩子永遠的陪伴,陪伴他們度過無數的第一次—第一次哭、第一次笑、邁開第一個步伐、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天上學……並且與他們共享每一個無可取代的回憶。

  澤爸的轉變:領悟教養的初衷

  除了角色的「升級」,澤爸對於教養孩子的理念與方式,也有一百八十度的領悟與蛻變。在沒有孩子之前,我其實認為從小接受的打罵教育並無不妥,畢竟,自己也是在父母「不打不成器」的教養框架下長大,而且一路走來,人格發展上也沒有什麼偏差,讓我誤入歧途。

  有一次,當時才兩歲多的澤澤犯了錯,我對著他很兇的大吼一聲:「你這什麼態度?」澤澤先是被我的吼聲嚇到愣了一下,接著哭起來。澤澤的哭聲對當時正處於暴怒的我而言,如同火上加油,被哭聲更加激怒的我,就像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我帶著熊熊怒火,一手就把澤澤扛了起來往廁所裡去。

  小小的空間裡,迴盪著澤澤宏亮的哭聲,我必須不斷提高訓斥的音量,才能壓過他的哭吼。當我的怒氣再度飆到頂點時,澤澤哭著哀求:「我不要爸爸這麼兇!」此時,我微微的抬起頭看到鏡子裡的我,漲紅著臉、面露兇相、劍拔弩張,那張臉,連我都快不認得了。
  
  看著鏡中那個陌生的我,再轉頭看看澤澤充滿恐懼與驚嚇的臉龐,我心想:「我為什麼要用如此兇狠的臉,面對我最愛的人呢?」於是,我緩緩的推開門,從廁所走了出來,澤澤立刻奔向媽媽哭訴著:「嗚嗚嗚……我怕爸爸!爸爸好可怕!」伴隨著澤澤的哭聲與老婆的安撫,複雜的思緒在我腦中不斷交錯浮現。

  「如果教養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為何要讓孩子感受這般恐懼?」就在霎那間,我突然領悟了。教養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孩子好,然而打罵孩子這些魯莽的舉動與言語暴力,卻讓孩子充滿驚恐,而這種「驚嚇」與「恐懼」的氛圍,又如何能引導孩子正面思考,往正途前進呢?於是我終於看清,原來父母所表現出讓孩子產生害怕與恐懼的行為,其實只是對於無法掌控孩子的情緒宣洩,然後再用「爸爸這麼做都是為你好」來包裝與掩飾自我的不安與愧疚。

  從工程師變身親職講師

  有了這層領悟之後,我開始大量吸收親子教養相關知識,將其內化成自己的方法,活用在孩子身上。慢慢的,我發現,只要用對方法與溝通技巧,其實大部分的親子衝突都是可以化解和避免的。而這些反思與調整,也逐漸成為我自己的一套理論,並且提供自身經驗在部落格與粉絲團上與大家一起分享、討論與互相交流。

  也因此,開始有親子演講的邀約,在喜愛我演講的聽眾們互相推薦之下,演講場次與日俱增,電視、廣播等通告也隨之而來。我的身分,就此從在科技公司的上班族,轉變為專業親職講師。當然,也有了這本書的到來。

  先陪伴、了解孩子,再來談教養

  書中所舉的故事、案例與情境,皆是每個家庭生活中實際會發生,也常面臨的生活經歷與日常狀況。教養從來都不是冷冰冰、死板板的理論,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有情緒、有反應、有互動,並且對其充滿愛的孩子,所以當然要以情感、陪伴與了解為根基,再來談教養。

  透過書中的每一個情境,你將感受到親子之間的情感建立與聯繫,都是長時間一點一滴的陪伴所累積。跟孩子聊天、幫孩子洗澡、講睡前故事、陪孩子玩遊戲……親子間的每一個互動、每一個笑容、每一個不可取代的相處時刻,都會在孩子心中,對父母產生層層堆疊的信任,建立起親子之間堅不可摧的安全感與甜蜜羈絆。如此,孩子才會更願意敞開心胸與爸媽相處、溝通,我們也才能更了解孩子。
與孩子的相處,其實就是「陪伴」與「了解」這兩件事而已。

前言

掌握教養大原則,各種狀況都能從容應對

  澤爸認為親子教育,可從四個面向談起:情緒、溝通、教養與關係,每個面向都有基本原則可遵循。

  情緒

  關於情緒,我們不只要面對孩子的情緒,更要顧及大人的情緒。

  孩子當然可以哭鬧
  每個人都有生氣、難過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大人或許知道用運動、消遣、抱怨等方式宣洩,但孩子不知道要如何表達,也不知道該如何發洩,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就只會哭鬧。所以我們要把孩子哭鬧的行為視為常態,而非抱怨「怎麼又在哭了!」有了這個認知和心態,不管面臨任何情境,都可以採用正面的心態去處理孩子的哭鬧與失控。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只有發洩情緒的方式,會不會影響到他人而已。孩子當然可以哭鬧。但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如何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正確的宣洩情緒。當孩子哭鬧打媽媽時,請跟孩子說:「你打媽媽,媽媽好痛喔。不可以打我,不然你搥枕頭好啦!」當孩子在大庭廣眾下大哭大叫,請跟孩子說:「你這樣大叫會讓別人不舒服,走,我陪你去沒有人的地方哭。」

  不要在孩子哭鬧時講道理
  當負面情緒掌控行為時,只會讓人感覺煩躁與激動,此時的我們,耳朵是關起來的,聽不進任何道理。然而,當我們對著正在哭鬧的孩子講道理時,若孩子的反應是不想聽、沒在聽或頂嘴,只會讓我們更加生氣而已,所以,何必白費唇舌呢?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講道理,當下只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就好。

  依照澤爸的經驗,當孩子哭鬧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一句神奇咒語:「我陪你哭完。」來安撫孩子的情緒。這句神奇咒語有兩個意涵:「同理」與「陪伴」。父母同理孩子可以有負面情緒想要宣洩,而且讓孩子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伴著你。當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理解,與願意陪伴自己時,很快的就可以從哭鬧中平復情緒。

  「換手」「離開」與「沉默」,面對孩子的哭鬧
  除了孩子的情緒,父母的情緒也不能忽略。當我們用負面情緒面對孩子,只會被情緒綁架行為與言語。當你怒氣沖沖、一觸即發的時刻,很有可能言行失控,不管是打罵、威脅或羞辱孩子,往往會造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更加破壞了親子關係。大人的價值,在於比孩子更懂得情緒管理。

  當我們自知正處於暴怒狀態,面對孩子哭鬧時,可以「換手」「離開」與「沉默」。「換手」,就是請另一半或他人處理孩子的狀況。「離開」,意即遠離是非之地,等情緒平復之後再回來繼續溝通。「沉默」,則是當沒有人可以換手或當下無法離開孩子時,至少可以選擇沉默,不要隨著孩子的哭鬧起舞,請自行調節呼吸與情緒,等冷靜下來再做反應。

  溝通

  一味要求孩子聽從父母是「命令」,然後再用大道理包裝是「說服」。不管是命令還是說服,都是溝通的單行道。當親子之間的溝通只有單向時,孩子一開始或許會嘗試強烈表達不滿或頑強抵抗,假使依然無效,就會私下偷偷來或是不想再與爸媽溝通了。

  雙向溝通,才能避免孩子陽奉陰違
  只有雙向溝通,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父母必須向孩子說明我們希望他這麼做的原因,再傾聽孩子的想法,一起討論如何可以達成雙方都同意的雙贏決定。有來有往,暢行無阻,才是所謂的雙向溝通。

  單純傾聽,不加任何評論與建議
  很多父母才聽孩子說了一句話,便立刻打斷並加以反駁:「我懂你的意思,但爸爸要跟你說的是……」或是當孩子講了一句不好聽的話,我們立刻嚴厲糾正:「講話怎麼這麼難聽,以後不可以……」即使我們是為了孩子好,但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心中產生「爸媽都不懂我,反正講了他們也聽不懂」的念頭。久而久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裂縫就會越來越大,親子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疏離。

  傾聽,就是不加任何評論與建議。訴苦與抱怨,其實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當孩子跟你訴苦學校發生的事情,抱怨同學不友善,或是老師對他不好……都只是在發洩。父母只要傾聽就好,不一定要給予批評或建議,才算盡到父母的責任。有時候,讓孩子感覺我們跟他是同一國的,孩子才會願意滔滔不絕的讓我們知道更多,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進而達到親子溝通的目的。至於教導與糾正,就請等孩子講完之後再說吧。

  真誠回應孩子,拉攏孩子的心
  孩子在跟我們講話的時候,若我們一邊打電腦或滑手機,一邊隨口應答:「嗯,嗯。」其實孩子都知道,我們並沒有認真在聽他講話或回應他。父母現在不回應孩子,孩子以後就不會回應我們喔!放下手上的事物,真心的看著孩子、回應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有認真傾聽你說話,並且確實接收到你的想法」,父母與孩子的心,才會相連在一起永不分離。

  教養

  當孩子表現出負面行為,父母當然要教導,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哭鬧、耍賴、生氣或叛逆,其實都是孩子的內心因為某種刺激,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假使我們每一次都只是針對孩子表面上的行為做出批評與指責,並沒有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反而會讓他越來越受傷與挫折。

  當孩子不知道怎麼借玩具而哭鬧、想要媽媽陪伴而耍賴、想吃餅乾卻不能吃而生氣、心情不好不想解釋而叛逆……時,父母在責備與批評他的行為之前,應該先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然後引導孩子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該怎麼辦。

  我們可以告訴他,想向玩伴借玩具不用哭鬧,只要去詢問對方或跟對方交換玩具就好;想要媽媽陪伴不用耍賴,只要跟媽媽說「我想要媽媽陪我」,媽媽就會陪你;想吃餅乾不用生氣,爸爸答應你,只要你先吃完飯就可以吃餅乾;如果覺得不開心也不用故意唱反調,找媽媽抱怨一下就好。

  讓孩子學習負責任
  教養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記得他做過的不當行為,並期望他下次可以做對。然而,實際上,當孩子打翻東西,多數爸媽唸歸唸,依然會起身幫孩子處理;孩子在學校忘記帶東西,爸媽講歸講還是幫忙送到學校;孩子不收拾玩具,爸媽罵歸罵,也總是忍不住動手幫孩子整理。如此一來,孩子永遠不會記得他哪裡做不對,也永遠缺乏練習對自己負責的機會,因為爸媽總是搶先一步,把他該負的責任給扛走了。

  爸媽給孩子最好的教養禮物,就是讓孩子有一顆負責任的心。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以及接受後果。打翻東西,請自己擦拭;在學校忘記帶東西,讓孩子自己試著面對;不收拾玩具就當場沒收,等願意愛惜和整理時再還給孩子。如此,孩子才會真正記得他哪裡做不對,下一次才會自動自發的把事情做對。讓孩子從小開始練習,從小事慢慢累積,只要懂得對自己及他人負責,父母其實就不太需要為孩子的將來擔心。

  教養不是軍紀,要有彈性
  家庭不是軍隊,規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分辨對錯,以及學習對自我負責,而不是為了處罰而處罰。當家中只有嚴格的紀律而缺乏彈性,就會少了點愛的感受。
  教養中的彈性,主要是因為「愛」的必須。

  要讓孩子知道,我在教導你,但是,我依然愛你;我在處罰你,但是,我依然會陪著你。讓孩子知道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愛他,永遠跟他站在同一陣線。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愛,永遠比管教重要。

  關係

  家人之間沒有對錯。爭執誰對誰錯的當下,往往就是產生裂痕的開始,一旦產生裂痕,要彌補就更難了。親子關係也是一樣。

  不做人身攻擊,只表達內心感受
  「玩具是別人的不可以搶啊,你實在是很不聽話!」「爸爸說過我要休息,你真的很不乖耶!」「你怎麼可以說不愛媽媽,你實在是很糟糕!」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些話是針對孩子當下的行為而講,與孩子本身無關,但孩子不知道。「不聽話」「不乖」「糟糕」這些話語,會被孩子誤認為我們是在批評他這個人。「媽媽都覺得我不聽話。」「算了啦,反正我就是不乖。」「我真的有這麼糟糕嗎?」孩子一連串對自我的質疑與否定,也慢慢的切斷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對於孩子的行為,無需講出人身攻擊的言語,只需表達內心的感受就好。「你搶人家玩具,他會很生氣。」「爸爸現在真的好累、好不舒服,我休息一下再陪你。」「你說不愛媽媽,媽媽很傷心。」對孩子適度表達自己與他人內心的感受,讓孩子更能同理爸媽與理解他人,才能更貼心體會到每個人的感受,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

  家人之間沒有對錯
  當家人之間意見分歧,吵架吵到面紅耳赤、僵持不下,只為了讓對方認錯並且希望對方認為我是對的,但最後通常無法達到這些目的,反倒留下深深的不滿與怨恨,甚至讓家人間的情感回不去從前的關係。

  假使我們把孩子的一切行為解讀成「聽話才是對,不聽話就是錯」,當孩子常常不願意照著父母所說的去做時,父母也常會因為「這麼做是為了你好。」「都已經講原因了,怎麼還是不聽?」情緒一定會受影響,進而對孩子大吼大叫、批評責備,貼上「不聽話」「不乖」的負面標籤。此時若孩子更加頑強抵抗,親子之間的裂痕便會一點一點的擴大。只有跳脫「對」與「錯」的框架,平心靜氣聆聽孩子、了解他的想法、同理其心境,共同討論出最適合彼此的方式,才能讓一輩子的親子關係緊密相連。

  ◆教養是一時的,關係是一輩子的
  教養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可以更好。為了要教好孩子,父母常強硬的訂下規範要求孩子執行,孩子也常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願服從,雙方僵持不下,戰火一觸即發,讓原本應該是充滿愛的家,成了爭吵不斷的戰場。

  教養孩子固然要緊,但請別忘了「親子關係比教養重要」。不要為了教孩子,而不斷與孩子發生衝突;不要為了孩子好,而強逼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因為孩子沒有做到,而不斷批評與責罵。找到教養中的彈性,討論出雙方都接受的方式,用提醒取代批評,不讓孩子的內心因為教養受傷,而是感受到爸媽永遠都是這麼愛我、支持我與陪伴我,因為,教養是一時的,但關係卻是一輩子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64490
  • EISBN:978986136589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7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親子、童書、國中小】親子天下數位產品社方展:預備孩子的未來,全展77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電子書週末66元
  • 2024城邦年終暢銷展
  • 具體抽象思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