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活
  • 電子書
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18
人收藏
適合平板

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 (電子書)

  • 定價:690
  • 優惠價:483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歷時六年公私協力,從選線、定線、串聯、命名,
  這條總長超過300公里的淡蘭古道,正以嶄新面貌重現臺灣古道百年風華。
 
  淡蘭古道全路徑,貫穿數十條古道秘境,見證臺灣百年歷史,可謂臺灣聖雅各之路,又稱臺灣朝聖之路。
 
  本書以北中南三大篇章,開啟臺灣淡蘭古道穿越百年之旅。
  ◆兩百年北宜交通史的身歷其境:淡蘭古道北路
  ◆先民墾拓的淡蘭百年山徑:淡蘭古道中路
  ◆百年茶聖之路:淡蘭古道南路
 
  並透過「職人誌」介紹在淡蘭古道上默默耕耘的在地達人,
  「手作步道」篇章,呈現承襲先民的百年古道修築工法,透過手作重新修護淡蘭古道,
  期待以最質樸之古道面貌,重現臺灣的自然生態之美。
 
本書特色
 
  1.完整收錄淡蘭古道北路、中路、南路路徑,及近十位知名登山達人的淡蘭古道長距離步道之人文歷史第一手報導。
 
  2.特邀金鼎獎山岳繪者沈恩民繪製全彩登山立體地圖,讓讀者能一眼看清登山路徑旁的建築物或山林樣貌。閱讀本書有如走入3D登山書,提前感受走在淡蘭百年山徑中的奇妙氛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周聖心 
 
  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優質戶外教育推動聯盟召集人。長期投入教育改革、社區大學及步道運動近三十年;在千里步道的倡議過程中,再次拓展對真實世界的了解,並有幸參與夢想實踐的歷程。
 
徐銘謙 
 
  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清大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長期致力推動手作步道、長距離步道,喜歡旅行,凡事都以學術的精神深究,並在生活世界中實作行動,促發改變,再把歷程中的思索與故事寫下來,著有多部得獎出版品。
 
古庭維 
 
  現任舊打狗驛故事館館長、臺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理事長,並擔任《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十餘年。曾參與臺灣大學火車社及登山社大小活動,對舊鐵道及古道的踏查研究相當嚮往,十分熱衷行腳山林間。
 
楊世泰、戴翊庭
 
  兩人皆為自由工作者和資深貓奴,相識於日本富士搖滾音樂祭,婚後費時一百六十天走過美國PCT太平洋屋脊步道。以寫作和攝影為業,持續關注徒步旅行與登山健行主題。著有《山知道》、《步知道》和《折返》三本書,記錄在世界各地長距離徒步的遊記與人生體驗。經營臉書專頁:TaiTai Live Wild。
 
謎卡 Mika 
 
  是一位作家、冒險家、旅人、行腳節目主持人、活動講師。著有三本旅行散文,用不同的方式走遍世界,感受當地人的生活與愛,透過旅行豐沛自己的靈魂,透過文字溫暖人心。
 
吳雲天 
 
  曾於雪霸國家公園擔任高山保育志工十四年,喜愛舉辦淨山活動,著迷於部落原鄉及淺山山村的生活文化,廣邀社會大眾籌組義工隊,協助山村部落文化傳承及發展生態旅行。文章散見於臺灣山岳等雜誌。FB粉絲頁:森川里海原鄉特派員。
 
繪者簡介
 
沈恩民
 
  美術設計與插畫工作者。喜歡參與戶外活動用畫畫放慢腳步,沉浸大自然。著迷臺灣山林的故事與原住民文化。擅長用紙筆記錄過程點滴,用畫話訴說山林故事。著作《山教我的事》榮獲第45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
 

目錄

[推薦序]回家的路上  生態作家.劉克襄  006
[推薦序]我們的淡蘭古道  登山文學家.徐如林  009
[市長序]重回淡蘭、古道今生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  012
[局長序]走遍淡蘭北中南,人生自如淡然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楊宗珉  014
[導論]淡蘭古道,你我共同書寫的進行式  周聖心.徐銘謙  016
淡蘭古道大事記  026
 
Chapter1  兩百年北宜交通史的身歷其境:淡蘭古道北路/撰文.攝影:古庭維
[立體地圖]  032
[前言]  034
[遊程推薦]|全程健行 Thru-Hike  036
從都會區走入水梯田的古徑  038
三貂大嶺的兩世紀之旅  072
入蘭的最後關卡  090
 
Chapter2  先民墾拓的淡蘭百年山徑:淡蘭古道中路/撰文:楊世泰.攝影:楊世泰、戴翊庭
[立體地圖]  108
[前言]  110
[遊程推薦]|全程健行 Thru-Hike  118
|兩日健行 Section-Hike  124
暖東舊道走出長路慢行的美學  128
噶瑪蘭入山孔道O型路線  160
噶瑪蘭入山孔道  198
 
Chapter3  百年茶聖之路:淡蘭古道南路/撰文.攝影:謎卡
[立體地圖]  224 
[前言]  226
[遊程推薦]|全程健行 Thru-Hike  230
|單日健行 Section-Hike  232
DAY1 用雙腳踏上過往的日常  242
DAY2 遇見森林的熱鬧與遼闊  260
DAY3 在終點等待的海闊天空  276
 
Chapter4  淡蘭古道職人誌/撰文.攝影:吳雲天
◎淡蘭古道北路
★瑞芳
溫柔而堅定的前進力量:新村芳書院  290
翻轉地方的明日之星:瑞芳柑仔店  292
高手在民間:九份金礦博物館  294
★牡丹 
隱身山村的慢磨咖啡:古趣咖啡屋  296
★雙溪
深入百年淡蘭的生活感動:注腳雙溪工作室  298 
創生正能量的獨立書店:翫雙溪書苑  300
★貢寮 
往來城鄉的大地工程師:遇見雞母嶺  302
百年老街傳書香:貢寮街有機書店  304
友善農業好食材:狸和禾小穀倉  306
追尋先民的足跡:注腳貢寮文史工作室  308
聊聊百年水梯田:田邊聊寮  310
臺灣最東邊的貓店長咖啡館:馬崗街27號咖啡小館  312
 
◎淡蘭古道中路
★暖暖
凝聚在地的溫暖力量:左下角工作室  314
★平溪
傳承礦山記憶的寶庫: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  316
人親土親的守護燈塔:天燈園  318
★雙溪
品味人生的世外桃源:柑腳驛站  320
純淨新鮮的在地美味:阿丹姐無菜單料理  322
 
◎淡蘭古道南路
★深坑
跟著四季換菜單:炮子崙農夫市集  324
★石碇
傳承老街百年風華:HA SOCK 襪子娃娃專賣店  326 
絕不放棄的百大青農:螢火蟲書屋  328
★坪林
百年茶鄉新未來:坪感覺  330
林業職人的堅持:林興居  332
 
Chapter5  淡蘭古道的手作步道/撰文.攝影:徐銘謙
[地圖]淡蘭古道手作步道地圖  334
[總論]土路美學的復興運動  336
重現淡蘭古道的突破  338
淡蘭古道常見存續百年的先民手作步道工法  345
淡蘭古道現代手作步道工程的承襲與創新  352
 

推薦序一
 
回家的路上 
生態作家/劉克襄
 
  容我從一個人的回家,走進淡蘭古道的世界。
 
  友人七十歲了,渴望重返童年的東北角,準備在海邊聚落的家園做些什麼。他知道我熟悉淡蘭古道,過往探勘的路應該也沒有少過。但最北邊的這一角,他相信我應該還不熟悉。或許是最後一里路,他希望我能陪同。
 
  那兒叫香蘭,緊鄰卯澳。開車沿臺二線一定經過,但很少人停下來。
 
  友人小時上學,幾乎每天走路去卯澳讀書。福連國小很近,不過十來分路程。初中時,轉而去福隆搭火車。一樣得踢碎石子路,約莫五十分鐘才能抵達,再前往雙溪就讀。
 
  畢業後離開東北角,在外闖蕩多年,如今事業稍稍有成。但可遇見之將來,再如何努力賺錢,時間、體力和精神都所剩無幾。
 
  家園不會等他的。三四年級這一輩,昔時對漁村水田的回憶,到了下一代應該不復存在。他所擁有的情感、價值,以及回饋家園的熱情,應該是傳統農漁業時代的最後。此時若不著手,到了下一代恐怕更有心無力。再者兒女眾多,產權愈加複雜,現在不面對,屆時荒廢之地恐怕也回不去了。
 
  友人跟我走訪時,先去探看被蔓藤和雜草覆蓋大半的舊厝,檢視後面安山岩平臺的菜園。他不斷喃唸,孩提時種稻拾柴的種種甘苦,還有到海邊冒險採石花菜、青荻菜的危險經驗。
 
  昔時他老家周遭也是一層層水梯田,接引後面鷹仔山的水源下來,形成現今所謂里山里海的環境。
 
  他希望以舊復舊,保持石頭屋宅的原樣,未來看能否成為一個複合式的人文生活空間。
 
  我雖不是當地人,半甲子以來,走訪多回,連後面的靈鷲山都踏查了,對其所談自是共鳴許多。在海邊一間歐式模樣的咖啡屋小坐時,天空有黑鳶盤旋。我舉了雞母嶺蕭學苑的水梯田復育計畫,石碇葉家豪的螢火蟲書屋等等,都是淡蘭古道上,返鄉子弟正在實踐新生活的案例。
 
  還有外來者,像章殷超醫師在貢寮老街落地生根,懸壺濟世半甲子。又或如生態專家黃柏鈞,在坪林水柳腳以茶葉為載體,串連北勢溪流域。他們的鄉野生活,緊緊呼應著現今淡蘭古道的生息。
 
  其實友人怕的不是失敗,而是心有餘而無行動力。畢竟其歲數又比我提到的任何人都大上許多。
 
  那像是黃昏時,一架缺油戰機的最後降落,航空母艦上的甲板已漆黑一片。
 
  後來,我們轉進一間廟寺,探看他的堂兄,目前在那兒當廟公。友人認識好些鄉親仍在此,但也清楚多數留在老家的,泰半已無法適應主流社會。人生有諸多面向,他也見識不少。以前此地走私興盛,因而不少人快速致富,但也揮霍得兇。最後都在賭博和花天酒地下,不但錢財花光,連身子也搞壞了。
 
  我順勢安排,前往東北角管理處,跟一位熟悉在地文史風物的官員碰頭。我像熱心的建商在推銷建案般,讓友人了解風管處目前如何協助馬崗、卯澳和香蘭等地,進行社區再造的可能。還有淡蘭古道,未來的可能措施。或許經由此,他能更清楚自己返鄉的目標。
 
  我們在卯澳時,他特別跟我提到,以前有條古道,比嶐嶺古道更北邊,淡蘭古道尚未列入。
 
  那是當地人捕捉煙仔魚時,必定要翻山越嶺的捷徑。從卯澳後山,翻越三貂角燈塔南方的山稜線,直下萊萊。抵達山腳後,沿臺二線經過大窟,方能抵達漁場。他的父親帶他走過,一路可以喝到冷冽的山泉水,抵達那處叫煙仔坎的地方。目前的位置在臺二線濱海公路一一四公里處,從停車場附近,循小徑可下抵海岸。
 
  一如香蘭的海邊有頭髮菜,馬崗卻未生長。這裡因地形環境,擁有香蘭一帶岩岸無法棲息的魚種。
  
  此間的小風小物,展現了微小地方的豐富和多樣。
 
  多年前,石城近海還未擺設定置漁網時,這個漁場便以盛產煙仔魚知名,中文又稱巴鰹。但近年來,此魚數量少了。平常臭肚、豆仔魚較多,冬天時成為黑毛、白毛和黑豬哥的熱門磯釣場。
 
  友人的回憶提醒我,淡蘭古道不只深入此間森林,跟海洋也緊密互動。一九五七年的地圖,便有這條路從卯澳到萊萊。八○年代以後,這條沒名字的古道才消失,跟他在家鄉缺席一樣。其實,這樣的古道支線,整個山區還有多條綿密著,跟淡蘭古道主線斷續連結。
 
  老友的年少經驗像花火,綻放著這個地區獨特的生活內涵。隨便一個回頭的瞥見,都有許多兒時的故事可以召喚回來。縱使一時還無法完整,依舊閃爍著美麗的插曲。一如這本書裡諸多在地的人文故事,他們把自己和先人的經驗、回憶,堆聚成一盞盞燈火,矗立於淡蘭古道上的每個節點。
 
  老友還未加入,但我先幫忙他點燈。希望他日後也能拎起自己的那一盞,在家園掛上,共同照亮淡蘭古道。
 
我們的淡蘭古道
登山文學家/徐如林
 
  住在北臺灣的人,幾乎沒有人不曾走過淡蘭古道,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曾經走過的,那些繁華熱鬧的市街或是幽靜清涼的山溪小徑,正是現在聲名鵲起的淡蘭古道。
 
  小學二年級,我家搬到臺北,第一個暑假就是到當時新興的景點鸕鶿潭,從小格頭下車,繞著林間小徑,經過幾戶山村人家,走過一段輕便車(臺車)道,終於到了石壁環繞下的碧綠潭邊。
 
  我事先查了資料,知道鸕鶿是長成怎麼樣的,但飛過青色潭面上的,只有一身雪白的鷺鷥。後來新聞上還有激烈的論證,究竟是鸕鶿潭還是鷺鷥潭才正確?
 
  我以為鸕鶿潭之旅是我最早的淡蘭古道經驗,現在想起來,幼稚園時第一次到臺北,就被家人帶去艋舺龍山寺拜拜,而這裡正是淡蘭古道的起點!
 
  二百多年前,自唐山渡海來臺的先民,已經佔據了臺北盆地,並以伐樟熬腦的目的,向盆地東方及南方山區挺進,八份、九份、十分仔,這些地名都是訴說當時聚落腦灶的數量。
 
  砍完樟樹的山地,先民在陰濕的谷地種植大菁、薯榔,向陽的坡地種植茶樹,為了自給自足,還要沿山溪兩旁,開闢水梯田種稻。
 
  除了早先的樟腦、腦油要挑下山,後來的大菁、薯榔、茶葉是經濟作物,收成時也要挑到近山的城鎮販售,淡蘭古道的前身,其實就是產業道路。
 
  漸漸的,新來的移民者,沿著墾殖者的山徑,繼續向東南方延伸,終於來到臺灣島的另一邊,看到太平洋深藍的海水,還有那個浮游在海上的龜山島。
 
  從淡水廳人來人往的艋舺,走到天寬地闊的噶瑪蘭平原,不同的墾殖團隊走不同的路,因此淡蘭路不是一條路,不是三條路,而是一個具有多條路徑的路網系統。
 
  有的拓墾團隊走得很遠,直到蘭陽平原才安定下來,有的團隊在路上看準了一片可耕作的土地,就決定在此落腳生根,形成山村聚落。為了對抗天災與山區原住民的攻擊,這些聚落雖是互相競爭資源,但也必須是互助的,聚落間的聯絡道路,使淡蘭古道的路徑更加多元化。
 
  除了傳說中的平埔人白蘭,宜蘭通判楊廷理、板橋鉅富林家、臺灣巡撫劉銘傳,基於交通與防禦用途,都曾出力出資,把這些通往宜蘭的崎嶇小路,修築成適合行走山徑步道。
 
  二百多年來,來往於淡蘭古道的,除了無數不知名的腦丁、隘勇、菁農、茶農、行腳商、軍人、移墾者,還有在處理完羅妹號事件後,北上巡視的臺灣總兵劉明燈,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他在翻越三貂嶺大崙時,留下了豪情萬丈的七言律詩,刻石填金號稱金字碑;在翻越草嶺途中,留下雄鎮蠻煙與虎字碑,成為古道上最膾炙人口的故事與打卡點。
 
  隔年,劉明燈再度巡視淡蘭古道的南路,在翻越臺北與宜蘭之間的分水嶺,大、小金面山的鞍部,留下另一個虎字碑。這個立碑的原址,在現在的北宜公路「金面大觀」風景瞭望臺旁,有座複製品石碑,原碑移置到坪林茶業博物館前。
 
  每次我在金面大觀縱覽壯闊的蘭陽平原時,都在推想: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劉明燈是怎麼走到這裡的?應該早就有先墾民,溯景美溪,從深坑、石碇、大格門、小格頭,進入北勢溪流域的鸕鶿潭、水底寮、金瓜寮、坪林尾、鶯仔瀨、石𥕢、碧湖----直到溪源水盡,那裡就是一樣必須用虎字鎮風的金面山埡口。
 
  大家都說現在的北宜公路前身,是劉銘傳開山撫番的政績之一,他於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十月起,命銘字營部將劉朝祜率兵勇「開山闢石碇路百餘里,自馬來通宜蘭」。那麼銘軍開路十年前,劉明燈怎麼去巡視的?
 
  我也很想知道馬偕牧師和他的弟子們是如何走這條淡蘭古道去宜蘭傳教的?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201811
  • EISBN:978626320246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08.7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生活風格】柿子文化電子書年末暢銷展:電子書單書85折、雙書82折,有聲書、影音課程79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