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80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電子書)

Delirious New York

  • 定價:990特價:693
  • 特價再88折:609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中文繁體版獨步全球˙獨家收錄●
絕版多年,復刻1978年首版全圖片┼44年後作者撰寫新序
國立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曾成德 導讀˙審定˙翻譯
 
當代深具理論性&創造性的建築大師
最新作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2˙8月開幕
▌20世紀現代建築三大經典著作之一 ▌
認識庫哈斯及其作品,必讀之作
2000年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得主
2010年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得主
代表作:葡萄牙波多音樂廳、西雅圖圖書館、北京中央電視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認識紐約&大都會建築的必備觀念 ▌
建築文化界專業17人,一致口碑推薦
 
  「他對世界的影響超越了建築本身,不同的人都能從他作品中領略到什麼叫自由。」──妹島和世
  「庫哈斯是將作為社會現象的建築,轉變成令人反感事件的一位記者。他是世界上唯一這類型的建築師。」──伊東豊雄
 
  ▌繁體中文經典譯本,再現20世紀現代建築三大著作之一
  《譫狂紐約》堪稱是20世紀現代建築最重要的三本著作之一(其他兩本為勒˙柯比意的《邁向建築》與范求理的《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這本由庫哈斯本人親自授權的繁體中文版,終於在庫哈斯於臺北的重要作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即將落成之際推出。如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被放眼世界的新聞媒體CNN視為為本年度全球最被期待的十大建築,那麼《譫狂紐約》繁體中文版被視為是臺灣本年度出版界的十大盛事恐亦不為過。今年在臺灣,庫哈斯的兩個作品,一棟蓋了十二年的建築物,和一本四十四年前初試啼聲的經典著作中文版,「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譫狂紐約》都備受期待。
 
  《譫狂紐約》一書在「後現代主義」崛起之時以另類觀點,不以形式主義切入,而將現代主義視為「未竟之志」追索建築城市與慾望;慶賀大都會「壅塞文化」(Culture of Congestion)的多元綺麗;不以由上而下的菁英觀點,而更另闢蹊徑,不輕看生活環境周遭,指陳出居住與文化、建築與現實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不僅如此,《譫狂紐約》更是年輕時的庫哈斯對於「建築是什麼?建築做什麼?建築如何做?」的摸索、質問、投射與想像。庫哈斯的建築創作生涯藉著《譫狂紐約》定調,更是他實踐建築時常常回溯的起始點──包括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庫哈斯的建築創作生涯,藉著《譫狂紐約》定調&實踐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是當代的異數,兼具多種角色於一身的建築師──狂想家/實踐家、哲學家/實用主義者、以及理論家/預言家/建築師。他是當今最富浪漫色彩的實用主義者,也是最具烏托邦色彩的建築師及時代實驗精神創作家。他至今完成的設計作品,都可以回溯至他的寫作著述,呼應他敏銳的世界觀。
 
  ▌以劇作家與記者身份投入,當代建築界的傳奇轉向
  庫哈斯1944年生於荷蘭鹿特丹,學童時代曾舉家旅居亞洲印尼。曾於阿姆斯特丹電影與電視學院研讀劇本寫作,並參加電影製作與演出。最初的職業是記者,曾經訪問義大利導演費里尼,也於巴黎目睹1968年的學生運動。這促使他從記者、劇作家身份轉變為一位「參與世界」的建築師。建築成為他發掘和製造事件的方式,劇作的訓練與記者的本能也隨之注入建築。他先赴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學習,並赴俄國考察構成主義前衛建築,再到美國康乃爾大學與紐約建築與都市研究機構(The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參與教學與研究工作。庫哈斯始終對大都會的城市現象著迷,親臨紐約的經驗給予他機會研究並寫作一部關於都會現象與都市研究的鉅著:《譫狂紐約》。這部初試啼聲之作不僅使他聲譽鵲起,如今更被視為扭轉建築理論思潮的經典之作。《譫狂紐約》從寫作到出版,由1972至1978長達六年,但在寫作的同時庫哈斯並沒有停止他的設計活動。1975年「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OMA)正式成立。建築桂冠普立茲克獎的評審團盛讚他是將理論與實務、建築與文化、抽象思想與實質環境都集於一身的當代最重要建築家。
 
  ▌扭轉建築理論思潮的經典之作,影響日後所有作品
  《譫狂紐約》出版於1978年,距今四十四年,在書中,庫哈斯追索曼哈頓的各種正史、野史、插曲、傳聞、軼事、別傳,提出一個關於「壅塞文化」/「曼哈頓主義」的宣言,使我們更注意實現大都會生活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此次以繁體中文版本問世,有別於當前全球流通的各種版本,試圖回歸已絕版多年,1978年首度出版的大開本與完整豐富圖錄,庫哈斯特別應允授權之餘更撰寫新的序言。繁體中文版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曾成德與專業譯者吳莉君合譯,並由曾成德教授審定、撰寫導讀及譯註。
 
  ▌從北京中央電視台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看見亞洲新城市
  庫哈斯8歲時,就跟著父親從荷蘭到了印尼,回荷蘭前也曾旅居巴西,整個成長過程受到多元文化的洗禮。新世紀裡他的視角與行腳遍及亞洲、非洲與伊斯蘭世界,以客觀多樣而獨創的觀點,企圖從中看見當代都會的潛在新可能。從北京中央電視台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是這些觀察後的具體實踐。如今在臺灣的我們可以透過庫哈斯親自操刀的最新作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實體作品,以及他當年探索建築與大都會的處女力作《譫狂紐約》裡呈現的深刻思索與收錄早期實驗作品的紙上建築,具體體驗並認識這位獨特建築大師的實踐力與創造力。
 
建築文化界專業17人,一致口碑推薦
 
  王俊雄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王增榮 | 建築評論人 
  吳光庭 |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明璁 | 社會學家、作家
  阮慶岳 | 小說家╱評論家
  林芳慧 | AECOM 全球建築與人居環境 運營總監╱庫哈斯《大躍進:哈佛設計學院城市調研計畫》「建築」章節作者
  林家如 | OMA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項目總監╱臺灣女建築家學會 理事長
  姚仁喜 |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創始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建築師
  張基義 |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張樞 |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前理事長
  張鐵志 | VERSE創辦人暨總編輯
  曾瑋 | 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黃聲遠 | 田中央工作群 主持建築師
  漆志剛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褚瑞基 |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鄭泰昇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龔書章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建築師
 
好評推薦
 
  ▌「庫哈斯是我們時代的柯比意!」當代建築評論家基普尼斯(Jeffrey Kipnis)曾這麼斷言。哈佛前建築系主任莫內歐(Rafael Moneo)也曾如此形容。與其認為這樣的論斷是關於「明星建築師」的魅力或「建築大師」的能力,倒不如說庫哈斯如同前輩大師,同時具有設計創作、論述寫作與表述能力; 也許更重要的,也都持有建築態度與觀念視野。普立茲克獎委員會在頒獎辭上寫道:「雷姆‧庫哈斯是一位罕見兼具遠見視野與實務實力的建築師,也是哲學家與實用主義者,以及理論家與先知先行者,以及當代最受矚目、最被討論的建築人物......他的寫作以及他和他的團隊與學生的研究常常超乎傳統甚至激發爭議。他以他的著述、都市與城鄉規劃、學術研討議題,以及大膽、突出、撩人、發人深省的建築為世人所知。......而這一切始自於《譫狂紐約》......」────曾成德|國立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
 
  ▌庫哈斯是少見的、真正的現實主義者。就如同杜思妥耶夫斯基在《罪與罰》中所說的:「現實主義者不會害怕他們的研究結果」那般,《譫狂紐約》裡冷酷、無情、瘋狂、甚至駭人聽聞的自白,都來自庫哈斯1970年代在Peter Eisenman所領導的IAUS(建築及都市研究組織)任職研究員時的研究成果,日後也成為他成立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的宣言。不再具有任何現代主義建築的烏托邦性、全然的現實到底而產生的魔幻,正是我們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樂趣。在這裡,紐約取代了班雅明的19世紀巴黎成為20世紀的現代性之都,所有一切堅固事物更加快速煙消雲散!────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莫內歐(Rafael Moneo)在《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裡,讚譽庫哈斯是當代建築理論與專業在80-90年代巨大轉變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建築師,這一切都始自於庫哈斯年輕時在《譫狂紐約》一書中所展現的視野,值得細讀!────林芳慧|庫哈斯《大躍進:哈佛設計學院城市調研計畫》「建築」章節作者
 
  ▌透過庫哈斯的狂想,《譫狂紐約》考古記錄中充滿各種大都會生活精準隱喻的「進步劇場」,即將在今日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真實上演。這兩者同樣注定具有「將不相容的事物相容」的才能,是把壅塞文化發揮到極致的未來夢境。神話島嶼產出的曼哈頓主義宣言中,理論和實踐反覆思辨,不能明言,好似「夢境」裡的「燈塔」(The Beacon Tower)太過耀眼,引誘讀者脫離現實航道,往未知的旅程展開冒險!─────林家如|OMA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項目總監
 
  ▌庫哈斯是研究所時期影響我建築生涯最重要的啟蒙老師,而他在1970年代的青年時代鉅作《譫狂紐約》,更是開啟我對於城市與建築的多重辯證和想像,一直至今!
  在我心中,庫哈斯是當今最富浪漫色彩的實用主義者、也是最具時代性實驗精神的建築師。他總能如煉金師一般地「化現實之銹為想像之金」——一方面不閃躲地直球面對有限、理性、重複生活中的種種現實;另一方面卻又創造出一系列「多元並立、價值紛陳、祕而不宣」之無盡幻想的璀燦內涵。
  這本伴隨我個人創作思考三十年的《譫狂紐約》,庫哈斯並不採用任何奇特或創新的模式,來攻擊根深蒂固的既有傳統形式;反而是不斷地試圖對當今一切城市文化現象,採取寬容、客觀且樂觀的接受態度,一層層地回顧並發現紐約曼哈頓這個城市過去成果的邏輯與軌跡,然後激進地揭露出這所有的「事件」與「生活」之間的歡愉和慾望想像。
  就像庫哈斯所說:「只要時機一到,『過去』(the past) 總是能以某種形式再現人間。」
  如果問我如何建構心中最想追尋的那種當代城市中迷人的「狂譫」美感,無疑就是這本令人難以離手的《譫狂紐約》!─────龔書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Rem Koolhaas│雷姆˙庫哈斯
 
  ˙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始創合夥人,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與都市設計專業教授。
 
  ˙1944年生於荷蘭的鹿特丹,於1952年至1956年間在印尼生活,目前定居阿姆斯特丹。
 
  ˙早年曾任《海牙郵報》(Haagse Post)記者並投入電影劇本的創作,之後赴倫敦的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學習建築。
 
  ˙1972年獲得獎學金赴美國教學與研究,對大都會現象感到著迷,開始分析都會文化在建築上的衝擊,進而出版了追溯曼哈頓與摩天樓的經典力作《譫狂紐約》(Delirious New York)。
 
  ˙1975年於倫敦偕同妻子 Madelon Vriesendorp 與同儕 Elia and Zoe Zenghelis 夫婦共同成立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OMA)。
 
  ˙1995年以「建築小說」形式的著作《S M L XL》總結OMA多年的工作。庫哈斯目前是OMA和AMO(與OMA互補的研究工作室)的領導者,他們涉足的領域超越建築既有的界限。
 
  ˙2000年榮獲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2004年獲頒英國皇家建築協會金質勳章,2010年獲頒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
 
  ˙2014年,庫哈斯擔任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總監,以「建築的本源」Fundamentals為主題策展。近年策畫 Countryside: The Future 展覽,2020年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出。
 
  ˙代表作品包括:葡萄牙波多音樂廳(2005)、西雅圖中央圖書館(2004)、北京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2012)、義大利米蘭普拉達基金會中心(2015/2018)、柏林艾賽爾·史普林格媒體集團總部(2020)、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2)。
 
譯者‧審定者簡介
 
曾成德│C David TSENG
 
  (p.2-3, p.272-353, p.356-357譯註)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兼跨領域設計中心主任。
 
  ˙1999年獲選為臺灣最具潛力建築師之一,建築作品連續獲得第一、二屆臺灣建築住宅獎,帶領生師團隊以綠建築「蘭花屋╱臺灣厝」進軍法國凡爾賽、阿聯酋杜拜與德國烏帕塔。2016年代表臺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2002年起投入專業性社會服務,擔任城市首長環境景觀總顧問工作,成果見證於臺灣古根漢美術館(未執行,Zaha Hadid 2004)、臺中大都會歌劇院(伊東豊雄 2005)、臺中水湳機場經貿生態園區(Stan Allen 2008)、臺北表演藝術中心(OMA/Rem Koolhaas 2009),以及桃園美術館 (山本理顯 2018)等。
 
  ˙設計與寫作發表於國內外建築刊物。著有《Everyday Architecture Re:Made in Taiwan》(文化部:2016),譯有《勒‧柯比意作品全集:1910-65》(田園城市:2002)等。
 
譯者簡介
 
吳莉君│Lichun Wu
 
  (p.20-27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建築的法則》、《包浩斯人》、《設計是什麼?》、《包浩斯關鍵故事100》、《好電影的法則》、《光與影》、《建築的危險》、《建築的語言》、《建築的元素》等書。
 

目錄

中文繁體版作者序 2 
導讀 4 

導言 20 
前傳 24 
康尼島:狂想科技 42 
烏托邦的雙重人生:摩天樓 102 
─以天空為疆域 104 
─摩天樓理論家 136
─街廓的前世今生:華爾道夫─阿斯托里亞飯店和帝國大廈 158
─絕對不穩定:下城健身俱樂部 165 
完美可以多完美:洛克斐勒中心的創建 190 
─多才多藝的雷蒙‧胡德 192 
─所有的洛克斐勒中心 212 
─無線電城音樂廳:歡樂永不停 245 
─第五大道上的克里姆林宮 258 
─附記二則 269 
歐洲人:唻囉 ! 達利與勒‧柯比意征服紐約 272 
後事 322 
後記:一個虛構性的結論 334 

註釋&譯註 354 
圖片出處 358 
謝誌 
 

中文繁體版作者序
 
雷姆‧庫哈斯 
 
  《譫狂紐約》的著眼點不在紐約。《譫狂紐約》書中的主旨是關於永久改變建築本質的許多發明。將紐約發生的這些突破與現象一起採集,將有別於過往的這些想法與做法同時綜覽,《譫狂紐約》所描繪的是與建築舊思維、老手法完全決裂、徹底跳脫的紐約。 
 
  我對紐約展開的觀察研究,使我領悟現代主義與現代性之間存在著基本差異。歐洲現代主義運動是對建築新語言的倡議;現代性則是領受浸潤新技術與新價值,沖刷洗淨我們過去對建築習以為常的舊思維。 
 
  我在展開《譫狂紐約》研究之前,曾於1967到1972年之間幾次探訪莫斯科。蘇俄構成主義使我倍受啟發,因而強烈覺察現代主義與現代性的差異。構成主義雖因政策扶植而起,也因政治剷除而亡,但在 1920 至1930年代之初遍地開花。它們激進、他們美麗,它們百花齊放。而也就在同樣的時代,紐約建築也同樣地開創冒進、百家爭鳴。  
 
  莫斯科與紐約兩地雙雙地投入帶來交互認同與彼此啟發──例如無線電城音樂廳與梅尼可夫的「睡眠奏鳴曲」休憩館──但是讓它們相互應和的倒不必然是科技的運用,使它們遙遙輝映的是直率的野心、真誠的慾望:冀望以建築改變日常生活;以及隨之而來的渴望:寄望將過去一成不變的城市轉化為大都會。 
 
  透過研究紐約,可以發現:大眾品味與群眾需求的轉變,創造了追求變革的沃土,帶來了革命性的發明。鋼構、電梯/扶梯以及空調三足鼎立,支解了先前的老舊教條、陳規慣例以及形式章法。藉著聚焦曼哈頓島,以它的流變演化做為明證,我得以將抽象理論提煉成真。
 
  如今回顧,《譫狂紐約》書中最具灼見的部分也許是關於康尼島主題樂園的段落。這個篇章已經洞察到通俗文化擁抱一種新的性格──由「狂想科技」所開創的人工性特質。它最早是為海灘上娛樂設施所開發,後來移地運用於曼哈頓,如今已見證於機器人自動化數據中心與電商物流履行中心;當今隱約浮現於建築定義邊緣地平線上的巨大建物,應該是它最新、最終極的表現。
 
  《譫狂紐約》出版於1978年,當時正是歷史上紐約市瀕臨破產後的兩年;話說要向這個城市提出一張重建「藍圖」,又帶著熱切高調與學理腔調,還真不識時務。當時跟著經濟破產的還有這個城市的名聲;債台高築又斷垣殘壁,兩者同時都深陷崩潰狀態。歐洲建築界的重量級人物更倡議了一股席捲知識精英的禁忌論調:在紐約實驗裡沒有任何基因有可能有任何機會存活,試驗複製再生更是匪夷所思,想都不用想。資本主義所創造出來的科學怪人法蘭克斯坦已然撒手人寰......這些人就真的這麼期待著......
 
  但是總得有人出手,即使說來頗為不識好歹。摩天樓與大都會,一種新的類型學,一種新的城市觀,它們在建築的道統正史上從來沒有被接納,它們對建築的激進衝擊從來沒有被分析過,更不用提任何絲毫理論化的可能。現在想來,當時我之所以敢作敢為,是因為我還尚未成為一位建築師,我仍舊只是一個局外人。我是一個作家,借用其他領域的語言,挪用其他行門的工具,尋找新的方法書寫,描述「新」是如何產生──為了捕捉那些過去並不存在的現象,為了建築。 
 
  對我而言,七○年代中期的時代有個急迫的使命──堅信建築的本質已經改變,堅持建築的要素已經不能再由純美學的觀點所籠罩;因為七○年代中期的時代有個美學的轉向──後現代主義正籠罩活埋現代 主義。《譫狂紐約》的寫作是一種抵抗,一種向建築論述話語權所主導的規範的一種抵抗。《譫狂紐約》 後續的每一本書都有其抵抗的困局,有其對應的難題。《譫狂紐約》的寫作是一種延緩......但是《譫狂紐約》並不僅是一種刻意的延緩行為;它更是成為一個建築師的準備行動。 
 
  因為建築永遠面對變動,我探討建築師如何面對變動。書裡面都是英雄們,他們總能調整自己以面對新的現實,也能面對自己複雜的實驗找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最有利的外部資源以及最有力的外應支援。 
 
  《譫狂紐約》打破「個人」天才建築師的神話。書中揭露,遠在建築師開展想像之旅以前,所有建築作品已然存在於現實中;建築仰賴文化的生態鏈、大眾的接納度、政治的應對力,並要能贏得所有人的支持,包括發明家、工程師、舞蹈家、畫家,以及其他建築師們等等,成就他們的想像。書中提點,合作是實現「大」(Bigness)建築的前提。然而這個理念始終受到詆毀,在專業上一直未能受到推崇,無論當年 1978,或今天。 
 
  《譫狂紐約》記載了1900到1940年四十年間集體創造力的大爆發;我們時代的建築,所謂1980到2020 年間新自由主義建築,相較之下,便顯得相當貧乏。然而快速運算帶來新事物、通訊核爆意謂全球化,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科技、文化與政治相互依存更緊密的世界。也許只要我們再周密,再謹慎一點,就可以領悟我們時代與那個時代所同樣具有的共通點。甚而更可以意識到,這個科技、文化與政治緊密依存的世界也一樣企盼,或許還更期待可以將它們更正面、更美好的一切彰顯出來。一本書,關於建築,關於過去三十年間所有的正面與美好。 
 
  如果我還三十歲,我會想寫那本書。
 
2022 年 4 月 21 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84328
  • EISBN:978626708433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4.3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典藏藝術社方展:抗爭之力,單書85折、雙書79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