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南半球的回望
王宏圖(作家、評論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近年來,文學界對海外華語文學的關注熱度不斷提升、增強。這一趨勢與數十年來的全球化歷程密不可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離開了故土故鄉,散布在世界各地謀生發展。他們與在母國的中國人的一樣,其各各不同的悲歡離合經歷積聚在心頭,迫切需要以熨帖的形式加以表達,海外華語文學的興盛以至繁榮乃在情理之中。除了極少數像哈金那樣有特異的語言天賦、能夠得心應手地用異國語言寫作之外,絕大多數身居海外的華人還是別無選擇地用母語來寫作。這些年來,位於南半球的澳洲也漸漸成為世界華語文學寫作的重鎮。武陵驛是當地嶄露頭角的作家中的一員,他原籍上海,在異域打拚多年。早年便嘗試文學創作,自二○一七年起重拾筆墨,一發而不可收,出版了多部作品集,現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最新小說集,再次顯示了其豐沛的才情和創作潛力。
這部小說集中的作品多寫於近幾年。眾所周知,當今人們身處的是一個發生巨變的年代,二戰結束後建立的國際秩序開始搖搖欲墜,蔓延全球的疫情、突如其來的戰爭使人們一時間茫然無措,對此武陵驛有著清醒的感知:「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危險的,就其不可預見性和意外災難而言。尤其是過去的兩年,成就了全球史無前例的大變局,彷彿按《啟示錄》所述,末日騎士象徵的瘟疫、戰爭接踵而至,糧荒大概率在望,當美國失去了往日民主燈塔的榮耀,歐盟在綏靖換取經濟利益的和平主義泥潭中掙扎,高通脹、大倒閉、難民潮、醫療危機和核彈等威脅顯然是確定無疑的。而我在南半球一隅翹望北方,出生地上海已經史無前例地淪為一座飢餓之城。」這一對全人類命運的審視,與中國傳統文學中的故國之思、羈旅之憂融為一體,成為武陵驛這部作品集的主體基調。
打開海外華人作家的作品,人們慣常的期待是能碰上尋覓顧到富於異國情調的傳奇故事。這部小說集的首篇便講述了華人偵探傅鑫的傳奇人生。作者將背景設置在十九世紀中葉,那時墨爾本連同澳洲其他地區尚處於拓荒階段,金礦的發現吸引了世界各地眾多的冒險者,包括華人。那是一個文明社會尚未成形的草莽時期,空氣中瀰漫著西部牛仔的濃烈氣息,愛恨情仇、俠義豪氣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此起彼伏的血腥氣,從大地深處滾湧而出的豐沛的生命力好似熱帶繁茂的植物,恣肆無忌地瘋長。儘管傅鑫在一次金礦暴亂中死於非命,但其行跡在當地口口相傳,成為傳奇,化為人們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尤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還頗有幽默感,曾說:「我的最後一案就是發現上帝是誰。」雖是調侃,但並無惡意。
中篇小說《鱷魚之城》是一部頗有分量的作品,它聚焦當今華人在澳洲的生活,文本的後半部涉及二○二○年爆發的新冠疫情,這使得全篇烙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它從作家史蒂文的視角展開敘述,描繪了馬勒、黃小銀這一對藝術家夫婦一波三折的命運遭際。這是一段五味俱全的經歷,有序幕,有迂曲蜿蜒的推進,有高潮,也有始料未及的陡轉,臨近結尾又有令人大跌眼鏡的反轉,到此被層層雲翳遮蓋的真相豁然顯現─這一切讓讀者感喟不已。從上世紀八○年代起,隨著出國熱的興起,以國人在外拚搏求生的所謂「留學生文學」一時間在文壇上爆熱,《曼哈頓的中國女人》、《北京人在紐約》等作品一時間洛陽紙貴,而以國人在澳洲經歷為題材的《我的財富在澳洲》也吸引了眾多眼球。上述作品展示國人在異地茹苦含辛的奮鬥時不可謂不詳盡,但它們大都囿於個人的直接經驗,和書寫對象缺乏應有的審美距離,無論在意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顯得粗陋、平直,常常是了無餘味。而武陵驛的寫作與上述作品不同,他與描寫對象保持了相當的距離,因而在對那對男女主人公命運富於同情的理解的同時,更有相對冷峻的反思和審視。它栩栩如生地展現了澳洲華人社會的生存狀況,同時作者以其宗教情懷,超越於其上,直指人物的內心。作品的標題「鱷魚之城」可謂是一個富有包孕意味的隱喻,它既是現實生活叢林生存法則的寫照,又是人們幽晦不明的內心世界的折射。男主人公馬勒以異常清醒的目光看到了這一點:「這裡是種種貪婪、虛榮、苟且和偽善所構成的鱷魚之城,不能夠永久存在的城,不得不欺騙自己,逃避失敗,別以為這裡沒有信仰,這裡信仰偉大而唯一的趨利避害法則,人人都在鱷魚口裡尋找幸福,但人人都是鱷魚。」男女主人公馬勒、黃小銀都不是完美的人物,為了生存,為了出人頭地,他們不惜踩踏倫理的紅線,坑蒙拐騙,無所不及。這一定程度上歸咎於澳洲的生存環境,但他們內心的貪欲則是最為重要的驅動力。讀到全篇終了,我不禁想起波蘭裔的英國作家康拉德《黑暗的心》中那個在非洲叢林中胡作非為、迷失了自我的庫爾茨在臨終之際驚恐的呼喊:「可怕啊,可怕!」
上述不乏異國情調的作品在這部小說集中所占的比重並不高,武陵驛所寫的「中國故事」才是其全書的重心之所在。和生活在中國本土本鄉作家不同,他筆下的「中國故事」是他佇立在南半球海岸邊遙望故國時不絕如縷的鄉愁,一種縈迴於心的深情追憶。而以作者的出生地為聚集點的「上海故事」可謂是重中之重。它以《象與刀》、《美麗新世界》兩篇作品為核心,以七零後男孩喬賓和周圍人的視角,構築起長安路沿線棚戶弄堂區五彩斑斕的傳奇小世界。一說到上海,人們馬上會聯想到「東方的巴黎」、「十里洋場」的繁華景象,但它只是昔日上海的一個側面,而像長安路這樣的下隻角街區則是星羅棋布,一眼望去猶如被現代化浪潮拋棄了的廢都─但它同樣是真實的上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武陵驛筆下的長安路世界活動著各色人群,他們在數十年的時光流變中演出了一幕幕塵世間的愛恨情仇:喬家內部的傾軋及隨後的四分五裂,在貧困與禁欲的年代喬長春與紅英驚世駭俗的浪漫戀情、紅英的自殺、喬長春與紅英母親的不倫之戀,而家常便飯般的街頭鬥毆成了這一迷你世界中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師傅則是躍然其間的中心人物。正是在師傅這一人物身上,作者賦予了他民間英雄的色彩。在周圍人眼裡,他來歷不明,身世神祕,不婚不育,不蓄私產,在他身上,江湖的無賴氣與俠氣和英雄主義奇特地混合為一體。在眾多描繪上海生活的小說文本中,武陵驛塑造的師傅這一形象不能不說是一個奇特的存在,他最後的悲劇命運讓人扼腕歎息不已。
如果說長安路小世界展示的一幅上海下層社會鮮亮的浮世繪,《如果黑洞不存在》這篇作品則將背景安置在上世紀九○年代經濟開始騰飛之際的上海,揭櫫出生意場上的殘酷真相和人性的蛻變。同樣是通過長安路小世界中頻頻亮相的喬賓的視角展開敘述,他此時已長大,步入商界,目睹了觥籌交錯的酒席背後的種種算計、掐鬥。全篇最引人矚目的形象莫過於孟喆,她本是一個公司職員,但其活動能量不可以常情限量:為了臺商何老闆的生意,她同意嫁給日企的小田部長,後隨夫君赴美國。但不多久她便離開了丈夫,不知所終。標題中的「黑洞」可謂整部文本的關鍵字,這個天文學詞彙既是宇宙混沌神祕難辨真相的寫照,也是人的內心的隱喻,孟喆最後謎一般的歸宿成了黑洞的又一例證。
在《尋找良溪》、《聖喬瓦尼的瑪莎》等篇目中,武陵驛書寫了上海之外的「中國故事」。他展示在讀者面前的並不是恬靜的田園詩,而是充斥了亂世景象的混沌天地,令人驚懼不已。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財富和金錢的貪欲被前所未有地激發出來,傳統的倫理道德趨於瓦解,一時間又找不到堅實的信仰,人們為所欲為,一再突破人倫底線,非法經營、坑蒙拐騙,不一而足。在這片大地上,多少冤魂在四處遊蕩哭泣,正義得不到伸張,殘損的心靈無從得到撫慰,善良的人們對此一時間也是束手無策。
不難看出,武陵驛是一個富有深厚基督教情懷的作家。他的作品描摹、展示了充滿人世煙火氣的世界,但背後常常藏有宗教勸解的意蘊。這本小說集中的十五篇作品是為新約《希伯來書》、《羅馬書》和舊約《詩篇》所做的注釋。在他眼裡:「我只擅長講故事,用小說故事來注釋《聖經》故事,用聖書神學來注釋小說邏輯,是我在文字王國裡嘗試做的一種不自量力之舉。看起來很像是無用之工般的循環論證,唯有希望全書結構能像輕盈的鳥骨骼那樣,叫故事飛起來。因為作者傻傻地認定,小說的意義在於人性的復活和人心的重生。」
正是如此,這部集子中收錄的諸多文本除了表層的情節敘述外,還多了一層宗教寓意疊附其上,藉此整部作品的面目不再一目了然,而是變得多元複雜,甚至沾帶著幾分神祕幽深。正是通過這一手段,作者力圖理解中國、闡釋中國,理解世界、闡釋世界,進而理解、闡釋人生,進而觸及生命的奧祕。
二○二二年八月十日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