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周樑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文化地圖中的小紅標 (摘文)
這本書內的「線性」敘事和一般攝影專輯常用的懷舊性、回憶性及非線性的取向顯然有所差別。這是本書的特色之一。
除此,書寫的結構和體例,也很值得讀者留意,這是特色之二。
本書將吳氏兄弟的作品依主題分為十三章,在每一章的小單元中,就結構來說,幾乎都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吳金淼的影像作品;第二個層次是親弟弟吳金榮(1924-1997)在口述歷史中,針對照片內容及其時代情境的說明(書中一律採標楷體),凸顯他個人的表述;第三個層次屬於啓原的詮釋和論述,採用明體字。內容有啓原對故鄉的記憶、踏查和論證,同時也援引不少圖書資料和口頭採訪。
當閱讀初稿時,看到這三層次分明的結構方式,我按耐不住,立刻撥電話告訴他,這種編寫的體例既古老而且又新穎。所謂古老,是指古代的經書,儒家的也好、佛教的也好,它們的「體例」往往含有三個層次,那就是經、注和疏。我指出,吳金淼的老照片是本書最重要的文本,可以類比「經文」;吳金榮的口述解說,如同經文的「注」;至於啓原本人的論述形同經與注之後的「疏」,是對前兩個層次的考訂和細說。
也許這番話來得突然而且又嚴肅,啓原應接不暇,一時之間沒有任何答覆。為了讓我的看法更完整和清晰,所以又進一步說明。所謂的新穎,是指本書中的「經」為20世紀的照片,這可是一百年前世界上從未曾有過的文本;本書的「注」屬於現代性的口述歷史,邊採訪邊錄音才得以保存的,絕對不同於古代的「如是我聞」;至於「疏」的部分,是依照現代史學方法的規範而產出的。
聽我如此一說,在電話遠端的啓原似乎有點開心,然而未置可否,一直謙虛以對。反之,我所以如此肯定,不是刻意吹捧好友,更非視而不見書中也有欠缺嚴謹的地方,而是推想,啓原最初寫作時,並未自覺性地、有意地開創嶄新的書寫取向。不過,他的確有心編寫一本與眾不同的作品。如今,他達標了,具體的成果已經呈現在眼前。
這本書以影像文本配合口述歷史,隨著線性時間觀,帶動地方史的表述。在「歷史意識的文化地圖」中,那顆小紅標一來可以顯示影視史學和大眾史學在21世紀連結的例證。二來表明這本書在有意無意之間,終於開發一種既古老又新穎的書寫取向。本序文嘗試代為命名,稱作「三重式歷史書寫的體例」。
接著,再順著頁數閱讀這本書,到了「後記」,內容的史實時序進入九○年代。吳金淼已經往生;書本的體例也驟然改觀。然而,在一場在地文化的自覺運動中,他的老照片卻轉化成楊梅的文化遺產。吳金淼似乎精神永生,陪伴著親弟親妹以及地方人士,創造(making)另一段新的歷史。空間舞台則屬於他(她)們共同心靈所繫的「所在」(place)。
推薦序2
李達嘉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另一種記錄楊梅的形式 (摘文)
本書選錄金淼寫真舘留存的二百多張舊照片,其中一百零八張照片雖然在1995年曾經由楊梅文化促進會結集出版《回首楊梅壢──吳金淼.吳金榮攝影集》,但是該書只有照片而沒有文字敘述,是不折不扣的攝影集。本書作者彭啓原在這一百多張照片外又加選了百張,對這些照片重新編排,加上精彩的文字敘述和詮釋,如同對這些照片注入活血,使它們在歷史中重生。我認為這本書具有幾個特色:
第一:吳金榮的解說活化了這些照片的歷史意義。
啓原很早就意識到這些照片的歷史價值,在1995年《回首楊梅壢――吳金淼.吳金榮攝影集》出版後便和友人陳板一起對吳金榮進行口述訪問。那時吳金淼早已過世,吳金榮是解讀這些照片的不二人選。非常難得的是吳金榮對於這些照片的人、事、地、景記憶猶新,因此能夠進行詳細的解說。由於吳金榮已處於胃癌末期,啓原和陳板趕在他病情惡化前完成了採訪錄音和錄影。我認為這項口述訪問是文物拯救工作裡極為重要的一環,從事後看來,如果晚幾個月的時間便無法進行了。因為有了吳金榮的解說,這些照片背後蘊含的故事得以清楚地重現,我們因此可以更為無礙地隨著它們進入歷史長廊。這是一般歷史照片圖書不太可能擁有的條件。
第二:這些照片經過分門別類重新整理之後,更能反映早期楊梅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
楊梅位於台北、新竹之間,有鐵路經過,並設置火車站,這樣的交通地理條件,為它帶來熱絡的商業活動。它是早期北台灣以客家人為主要住民較為繁榮的城鎮,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活動在此交織展開。這些條件支撐金淼寫真舘的經營,也讓金淼寫真舘能夠捕捉多元的影像。當然,吳金淼本身具備精湛的攝影技術、沖洗出品質優良的照片,是他能夠受到各方青睞的基本要素。
這些照片雖然以人像為主,而且多數是合照,卻從另一個視角記錄了時代的變動。日治時期在楊梅設置的國語講習所、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出征軍夫和親友們的大合照、為出征軍夫家族舉行的慰安舞蹈會、民眾奉公種田等景象,反映了皇民化和戰爭的全面動員,也訴說那個時代民眾的命運。太平洋戰爭時高山頂上日軍的武部隊、中日戰後國軍在楊梅國民學校操場接收數量龐大的日軍野戰砲、1949年劉玉章軍長率領國軍五十二軍撤退到台灣駐守楊梅、以及美軍顧問團進駐楊梅,金淼寫真舘都留下珍貴的影像,透露楊梅在不同時期是軍事部署的重要基地。故宮博物院和中央研究院的文物搬運到台灣時,最初是存放在楊梅火車站旁的日本國際通運株式會社大倉庫裡,通運株式會社的兩張老照片也讓楊梅曾經扮演的保存文化角色得到更具體的闡述。
金淼寫真舘留存的照片對庶民的生活也有相當豐富的紀錄,諸如伯公山的老榕樹是民眾最喜歡遊覽拍照的景點,旁邊的錫福宮是民眾信仰所繫,兩者構成楊梅人重要的記憶,由此更能讓人了解1994年啓原和幾位朋友結合在地人展開護廟護樹行動的意義。義民節各鄰對義民爺輪流奉飯,各盡巧思,互相競爭,反應了舊時客家習俗。結婚迎娶從乘坐三輪車到轎車,送嫁的媒婆家人踩在泥濘的泥地或鄉下狹窄崎嶇土石路上,是極為生動的舊時代寫照。還山送葬由宗親擡棺,送葬隊伍繞行街道的景象,在今日已不復見。農夫農婦在茶園挑擔施肥和採茶,以及民眾在田裡插秧的照片,也是極有價值的田園生活紀錄。其他如學校教育、戲院與戲劇表演、運動休閒娛樂、賽會花燈、家族與家庭等,都留下不少珍貴的影像。
在這些照片中還可以閱讀到主題以外的訊息。例如送葬還山的影像除了記錄客家人的喪葬習俗,街道上的洋樓建築也很值得注意。在大量的人像照片中,服飾裝扮必然會吸引我們的目光,在這方面吳金榮對婦女服飾的精彩解說,現在恐怕少有人能出其右。總之,這些照片涵蓋的面相非常豐富多元,確實是研究台灣歷史,特別是楊梅歷史的寶藏。
第三:作者在整理吳金榮口述內容之餘,廣泛蒐集相關文獻,訪談地方耆老,對歷史背景加以補充,使得這些照片的歷史意象有了更為鮮明且富有感情的呈現。
啓原是楊梅客家人,投入客家文化影像記錄工作已逾三十年,對台灣地方歷史文化有相當深入的了解。1994年他和幾位朋友回楊梅展開護廟護樹行動,除了實際參與抗爭,也對抗爭行動做了影像記錄,這是他回歸故鄉的起點。而金淼寫真舘照片寶藏的發掘,讓他和故鄉有更深的連結。
作者序
完成我個人的楊梅拼圖 (摘文)
1989年台灣解嚴後兩年,我開始進行公共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中跑了不少客庄,期間經常被楊梅親友問到:「怎麼沒看到你回楊梅拍攝?那是你的故鄉啊!」其實不是我不想,只是有點近鄉情怯,情緒上還沒準備好。
1994年,我覺得應該是回故鄉拍攝的時候了,於是規劃田野資料收集。6月7日晨,突然接到友人的電話告知:楊梅壢的信仰中心「錫福宮」馬上要被拆除重建。為了記錄這間老廟的最後身影,我和陳板(時任公視《客家風土志》節目總策劃)當天就來到廟裡,想弄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沒想到隨即被捲入參與策動了一場護樹與護廟的抗爭。
在伯公山護樹過程中,我認識了吳金榮,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大華街上有一間金淼照相舘,但從來沒進去過。
在故鄉楊梅護樹護廟暫時獲得成功之後,護樹團體組成「楊梅文化促進會」,期待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可以將社區的文化意識傳遞給年輕的一輩,來注重自己社區文化的特殊性。於是隔年(1995),促進會動員在地青年,舉辦了「楊梅百年文藝季」活動,過程中除了舉辦各種相關活動,也在匆忙中挑選了吳氏兄弟共一百一十三張作品,集結成《回首楊梅壢――吳金淼.吳金榮攝影集》。
這本攝影集出版後,吳金淼在一夕之間立即受到台灣攝影界的重視,在許多歷史影像展中吳氏兄弟的作品幾乎都沒有缺席。但是當時(1995)受限於時間,攝影集選取作品的過程有些匆忙,照片內容無法充分進行考證,因此圖說欄是空白的,讓喜好者無法了解畫面的意義而略感失望。
有鑑於此,因了解到這些照片記錄著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兩個不同政權下的楊梅樣貌,極具歷史意義,我們覺得有責任要弄清楚每張照片的故事;同時也側面得知:吳金榮(1924-1997)患了胃癌。於是立即決定請他解說《回首楊梅壢――吳金淼.吳金榮攝影集》內百餘張照片的拍攝背景,並且進行影音記錄。
自從1997年參加了吳金榮的告別式之後,我再也沒到金淼照相舘,之後照相舘由他的義子吳榮訓繼承,照相舘店面出租給他人販賣電器用品,攝影器材與作品則收藏在二樓。
2013年,我受邀回到楊梅,為「楊梅故事館籌備處」進行資料收集以及紀錄片《回首楊梅壢》的拍攝,過程中吳榮訓前來關心,他是我梅中與竹中的校友,本來就熟識,加上護樹護廟與《回首楊梅壢――吳金淼.吳金榮攝影集》的出版,我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來往;也讓我在吳金榮過世十七年之後,有機會再度進入照相舘二樓。我除了將1995年吳金榮訪問的影音納入計畫,進行訪問逐字稿撰寫,也為更深入了解照片中相關的人、地、物,同時進行日本時代出生、受教育的幾位楊梅耆老,如:傅標榮、鄭錦生、鄭煥生、謝菊妹、鄭足妹的訪問。
2015年我將畢生為公視客家節目所拍攝的母帶,捐贈給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永久典藏。但是在器材與錄影帶實體捐贈之後,這些相關的資料如何讓他人運用,又成為我心中的罣礙。於是我找出吳金榮在癌末替我們解說的畫面,進行再閱讀與思考。同時我也在2019年拿到吳榮訓所提供吳氏兄弟作品的數位檔,一張張楊梅的人、事、景,一一的印入腦海。大部分的人物我不認得,但是他們的服飾、髮型,甚至拍攝的背景所呈現的「歷史感」,以及特殊的「地方性」,又讓我回到兒時的記憶中,因此為這些照片進行文字解說的想法越發強烈。
經過無數次的閱讀,我依著歷史的縱軸,將照片粗略分類,企圖以拼圖的方式,建立楊梅1930至1970年之間的樣貌。以照片為文本,內容以1995年吳金榮的口述解說,加上2013年楊梅老鎮長傅標榮等幾位耆老訪問、個人的記憶,以及在各種資料中所找到的相關敘述,以彌補當年《回首楊梅壢――吳金淼.吳金榮攝影集》內沒有圖說的遺憾。
這是一本以楊梅影像為主的歷史書,或許作者拍攝時並無企圖想要記錄歷史,但本書採取文字與影像並重的方式,將影像內容的相關歷史進行深度的敘述。為求文本閱讀流暢通順,吳金榮口述文字在不影響原意之下,略作潤飾與修改。
畢竟過去的我來不及參與,出生懂事之後所聽、所看的事情,記憶中也只剩下模糊的殘片。挑選出有趣的照片,一張張解析,或許無法拼出全貌,但是至少能呈現一個概樣――為長久被忽略的楊梅歷史,完成我個人的想像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