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華夏傳播研究:第六輯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華夏傳播研究:第六輯 (電子書)

  • 定價:408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華夏傳播研究》是由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發起,是以探討傳播學中國化研究的旨趣,致力於建構有中國話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傳播學理論體系,以建構“華夏傳播學”為根本目標。本書是2020年的第二輯,也是整個系列的第六輯,將繼續推出華夏傳播思想研究,華夏傳播史,華夏傳播藝術、華夏傳播研究動態等欄目,全書收錄有《文化符號模因"仁"異域傳播的模因論解》、《傳承與嬗變:中華文明螺旋式上升的崛起之路—— 一種新進化論視角下的文明發展觀》、《子不語怪力亂神——交流觀的招魂術視角與民國時期的心靈交通研究》等15篇論文。對相關學術研究,有較大的價值。

 

目錄

版權信息

刊首語 華夏傳播研究何為?

華夏傳播思想研究

傳承與嬗變:中華文明螺旋式上升的崛起之路——一種新進化論視野下的文明發展觀

《易經》符號哲學審美思維中的傳播物語認知

儒學文化符號“仁”異域傳播的模因論解讀

“門”對人類傳播行為的制約性分析

華夏跨文化傳播研究

“一帶一路”語境下貴州少數民族文化品牌構建與國際傳播研究——以三都縣水族端節文化為例

中國陶瓷海外傳播及文明共同體的符號對話——基於絲綢之路考古的研究

“一帶一路”與構建文化消費共同體

From Spectator to Participant: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on U.S. Youth’s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Facebook Brand Communities

民國史中的中華文化

子不語怪力亂神——交流觀的招魂術視角與民國報刊中的“心靈交通”研究

從文人幹政到民眾幹政:“三一八”慘案後的輿論走向及對政權的瓦解

佛教中國化視閾下民國佛教報刊的產生與影響

華夏傳播史

儀式、禮樂、戲劇——華夏傳播學視角下的戲劇傳播

中鹽金壇“賢文化”與華夏禮樂之道關系研究

瑤族喪葬儀式的文化人類學考察與研究——以湖南新田門樓下喪葬儀式為例

海外華夏傳播研究

東盟孔子學院“一帶一路”傳播力建構路徑探析

McLuhan and I Ching: An Interological Inquiry

華夏傳播學人

一位穿梭於古今新聞傳播研究的學者——訪湖南師範大學尹韻公教授

華夏傳播研究的開創者與先行者——華夏傳播研究學人黃星民述評

他山之石

中國天幹地支探究

專題綜述

以禮齊家:近年中國家禮文化研究綜述——以宋代家禮為例

學術動態

華夏傳播研究的內與外:媒介作為中觀理論的進路——兼評謝清果《華夏傳播研究:媒介學的視角》

華夏文明與傳播學中國化研究高峰論壇會議綜述

共生共存、美美與共:-2020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綜述

2020年華夏文明與傳播創新高峰論壇暨華夏傳播研究會年會會議綜述

《華夏傳播研究》征稿函

 

華夏傳播研究何為?



姚錦雲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暨南大學)



自進入本行以來,有兩個問題讓我長期困惑:與面向新媒體的主流傳播研究相比,歷史取向的華夏傳播研究價值何在?與歷史學和中國哲學相比,華夏傳播研究的價值又在哪里?



關於這組難題,一位哲學教授的告誡入木三分:做思想史很難,搞得不好,哲學的人說你不懂哲學,歷史學的人說你不懂歷史。實際上,傳播學的人也會說你不懂傳播,眾所周知的就是李金銓教授的名言:“有人提倡整理古籍,只是實踐至今多半落得‘牽強附會’四個字。”然而,李老師的“恨鐵不成鋼”是雙重的:既有“整理古籍”的“牽強附會”,也有主流傳播研究的“亦步亦趨”。鏗鏘有力的是這句話:“對話權和溝通權不是天賦的;如同民主,它們只能靠弱勢者不懈的爭取,不能靠強勢者的施舍或讓渡。”而如下這段話更鮮有人提及: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從中國文化社會提煉出具有相當普遍性的概念,至少也應該用中國文化社會的實證資料,反證在西方發展出來的概念。可惜目前連以中文耕耘的園地根本就十分荒蕪,怎可期望以中國文化社會為主的傳播理論或實證研究能夠成蔭?這條路遲早要走,但現在還沒有起步。



路是人走出來的,這是魯迅先生的啟示。那麽,“以中國文化社會為主的傳播理論或實證研究”什麽時候才能起步呢?我經常遇到一些師友的告誡——“做出來”,而不是把“怎麽做”掛在嘴邊。但不知“怎麽做”,如何“做出來”?這就觸及了不同研究領域的整體水平問題,恰如個體的“聞道有先後”——例如同樣是歷史取向的新聞史研究,淵源頗久,至今已成“顯學”,作為“好研究”的標桿早已在那里,而且還不少;但傳播史研究要滯後許多,甚至長期處於邊緣狀態,而且批評者不在少數,只是批評者往往“只批評不建設”,批評一通便轉身離去,不僅依然沒有解決“做出來”的問題,甚至連“怎麽做”都更令人糊塗了。因而我很久都沒有明白,究竟批評者眼中的好研究是什麽樣的?也有人指出史學與哲學方面的“大家”作為“標桿”,道理雖說得通,卻不能解決開篇的問題:如果做成歷史研究與哲學研究,那傳播史研究的價值何在?至少新聞史研究不等於歷史學研究。否則,或許會再次陷入“哲學的人說你不懂哲學,歷史學的人說你不懂歷史,傳播學的人說你不懂傳播”的窠臼。我資質愚鈍,迫切希望在本領域尋找“巨人的肩膀”,“臨摹”一流的研究。



最近一兩年,我接觸到了劉光裕教授的出版史研究,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的敬佩之情也不斷加深。劉先生在六十歲到八十歲的二十年中,寫就了一部《先秦兩漢出版史論》(2016)。但令我敬佩的不僅僅是他將學術寫作與生命歷程融為一體,更是其問題意識、論證邏輯與“材料功夫”的縝密貫通,體現出一種“媒介史的想象力”,最終“成章乃達,若金之在熔”。這恰恰是華夏傳播研究者最需要學習的。



我們不妨從《左傳》中的兩條普通材料開始:



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左傳·昭公二年》)



劉光裕先生從中發現了問題的“玄機”:第一,陳侯乃一國之主,為什麽還要周史帶《周易》給他呢?第二,晉國比魯國強大,晉國的韓宣子為什麽要千里迢迢跑到魯國“觀書”?而不是派人抄寫一本拿到晉國看?在劉先生看來,這樣的奇怪現象是由當時的官書制度決定的:春秋時期雖已有書寫技術與官書典籍,但官書屬於天子和諸侯所有,而諸侯的典籍也是天子按禮法規定賜予的。天子未將《周易》賜予陳國,陳侯就不能擁有《周易》,也不能從其他諸侯那里覆制過來,有《周易》的諸侯(例如魯國)也不能將其傳布給其他諸侯,所以陳侯才要靠周史官悄悄將《周易》從王室帶來。晉國國力雖比魯國強盛,但典籍不如魯國豐富,因為魯國典籍是周天子按禮樂等級封贈的,所以晉國韓宣子到了魯國才能見到《易》《象》與《春秋》。總之,春秋時期,不論是王室還是諸侯的官書,都不準隨便覆制,不準公眾傳播。



這個從史料中發現的官書制度具有重要的媒介史意義,甚至成為理解當時人傳播觀念與傳播行為的歷史語境,它區別於此後書籍已經面向公眾傳播的西漢時期。我們或許很容易認為,有了書寫與書籍就意味著社會進入了書寫時代,作為技術的書寫與作為“新媒介”的書籍就會取代或改變作為“舊媒介”的口語以及口述傳播的傳統,從而改變社會觀念及其行為。這樣的理解在宏觀上不成問題,但一旦忽視具體語境就容易“理論先行”。正如林毓生所說,好的問題總是具體的,而不是泛泛的。在這方面,凱瑞的《技術與意識形態——以電報為個案》頗具啟發性:技術的社會影響與技術本身的發展並不是同步的,它需要一套相應的意識形態與法律制度匹配,從而為技術的應用提供合理性與合法性。



劉光裕(2011)先生對此有一個重要的發現:由於官書不準面向公眾傳播,它導致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書寫有作者,卻無“作者”觀念;有書寫技術,卻難以成為主要傳播方式。具體來說:第一,春秋時期還處於官書時代,官書屬於君王所有,疇官奉王命撰寫作品,不僅不準公眾傳播,也沒有署名權。第二,官書只在疇官家族的狹窄範圍世代傳承,疇官由此享受賞賜與爵祿,是文化壟斷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也不需要署名權。因此,作者不署名成為官書時期一種普遍與持久的現象,進而成為一種文化傳統,使得包括孔子等思想家的傳播行為也受制於這樣的傳統——口述經義而不是書寫下來。



這樣的媒介史研究,就是理想的華夏傳播研究,可以就此開展各種有價值的對話。首先可以跟史學家或歷史學者對話。章學誠在《文史通義·為公篇》說:“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於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對此,劉光裕(2011)先生認為,說古代作者不將作品“據為己有”頗為恰切,但說“古人之言所以為公”則需要斟酌,原因即如上所述——“不準公眾傳播”的官書制度不允許書寫者有署名權,而書寫者也不需要署名權,他們是官書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因而也無法產生“據為己有”的“作者”觀念。不僅如此,這樣的研究還能與西方主流傳播學者對話。彼得斯曾經簡短比較過孔子、蘇格拉底與耶穌的傳播觀念與行為:



他們三位不約而同地放棄書寫,並不是一個能力問題,而是一個意願問題。也許他們都認識到,試圖將任何東西(無論它是轉瞬即逝的還是恒久不變的)固定下來,或試圖將思想的鮮活精靈凝固在紙墨之上,都是自不量力和空自徒勞的。



將孔子置入上述的媒介史語境中,便會發現他並非“放棄書寫”那麽簡單。我們首先需要將孔子的“聖人”色彩褪去,將其還原為一個普通人。李零先生說得透徹:孔子非常看重生前與身後之名,特別是身後的名,《論語》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為證。但孔子與西漢的揚雄不同,後者畢生以“著書揚名”為志業,那是因為他已經具備了兩大條件:第一是書籍(文字作品)已經在公眾間傳播;第二是作者(例如之前的司馬遷)已經在作品上署名。比較孔子與揚雄:他們都有“傳之後世”的個體需求,也都有書寫的時代技術;但揚雄有著孔子所沒有的文化制度與傳播觀念,而孔子時代受制於國家制度的文化壟斷,書寫尚未成為當時的主要傳播方式。因而孔子和大多數人一樣,采用師徒口授而非書寫的方式傳播自己的學說。簡言之,孔子不是放棄書寫,也不是能力問題或意願問題,而是(書寫)



技術、(文化)制度、與(傳播)觀念及行為在時代“脫節”的體現,直到西漢這種“脫節”問題才被解決。



商周以來,史官文化以君權名義全面壟斷文化,社會上只有官學,沒有私學,民間從來與書籍無緣,讀書識字者唯為貴族。在貴族人群的範圍內,以史官為首的宗教官員包攬官府所有文字著作,並且壟斷書籍,即使是大貴族也不能自由利用文字從事著作活動。……諸子從事文化活動,不可能不受口述文化傳統的影響。像孔子辦學將學說口授弟子而不錄為文字,所謂“授而不書”就是口述文化影響的典型事例。此外,墨子也是口授弟子,孟子在晚年著書以前也是口授弟子。戰國中期以來,口授與口傳逐漸減少,然而未見中斷。在口述文化傳統的影響下,諸子創建的學說非師徒相傳不可,不存在其他途徑與辦法。(劉光裕,2016)



由上述的“不準公眾傳播”與“作者不署名”,劉光裕先生又提出了第三條“書無定本”,從而構成了“官書三特征”。三者造成的結果是:由於“不準公眾傳播”,官書在相對固定的狹小範圍內世代傳承;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官書需要不斷修訂與完善;由於沒有署名權,也沒有今天意義上的著作權觀念,因而作者(修訂者)可以無條件地、任意地使用或利用他人的作品,最終成為無名氏集體著作。



這類著作傳承到漢代公諸於眾時,作品中不免留下多次混合的痕跡,諸如觀點前後矛盾,文字前後重覆,全篇結構不統一,混用不同時代的專門詞語等。公諸於世前多次修訂留下的這類痕跡,用漢代以來“一人一作”的標準衡量,都是不可原諒的常識性錯誤。(劉光裕,2014)



傅偉勳先生曾提問:“為何永遠脫離不了大量的引經據典?假如從這類著作去掉經典引句,到底剩下多少著者本人真正的觀點或創見?”而上述劉光裕先生的媒介史研究,雖然也引經據典,卻不是在發思古之幽情,更不是在撿歷史學、哲學的邊角料,而是作為一個歷史社會科學研究領域,致力於提出和解決真問題。因為“官書三特征”不僅是“在經驗基礎上提煉”的“自己的概念”(黃旦),也能“反證在西方發展出來的概念”(李金銓)。這或許就是“從經驗出發,質問理論的恰切性”(黃旦)的深意。如果像劉先生這樣的華夏傳播研究越來越多,那麽我們或許就可以有這樣的期待:一方面,如黃旦教授所言,不再是政治和經濟淩駕於傳播,而是將傳播作為與政治、經濟並列的新觀察維度,甚至形成“三足鼎立的架構”;另一方面,如小威拉德·羅蘭所言,由於傳播史的重要發現,人類的基礎歷史不得不被改寫。



在波普爾看來,沒有最好的理論,只有更好的理論,科學就像沼澤上的木樁。這可以看做對人的有限性作了認識論上的承認和確認。在孔子“授而不書”的問題上,如果說彼得斯的說法是樹立了一根木樁,那麽劉光裕先生則是拔掉了這根木樁,並重新樹立起了一根木樁。盡管劉光裕先生的研究樹立了一座高峰,但研究者依然能以此為基礎展開對話、繼續推進。更需要說明的是,即便彼得斯的這條木樁被拔去,也絲毫不會減損他在傳播學領域的地位,以及我們對他的尊敬。因為我們相信,彼得斯“百科全書式”的腦袋,是基於他幾十年如一日的閱讀與思考,他對思想與語境的關系處理尤其值得反覆學習;只是在孔子與中國傳播史的問題上,彼得斯既不是漢學家,也不是中國傳播史家。正所謂“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莊子·逍遙遊》),學問再大也有邊界,更何況彼得斯已經同時表達了一種謙虛和遺憾——沒能將孔子拉進與蘇格拉底、耶穌的“辯論”中。



而劉光裕先生則是二十年里都在思考此類問題,而且因為退休,反而在生命中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學術生產空間——從“紙簡並用考”(1998)的系列研究到“蔡倫發明蔡侯紙”(2000)的兩次考察,從“秦漢書籍政策”(2004)、“劉向校書”(2004)到“商周簡冊考釋”(2010),從“官書三特征”(2011)、“孔子與官書制度(上、下)”(2014)到“子書崛起與書籍變革”(2016),都是在邏輯的鏈條上“兼總條貫,知至知終”。劉先生的示範在於,有“破”更要有“立”,這“破-立”的關鍵在於“從搜集資料著手”(2001)。



落實到自己的研究,我想起了嚴耕望先生的“治史經驗談”:不要走捷徑、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而需要從頭到尾仔細讀,在尋找材料的同時增加對整個時代的全盤認識。這是個“笨辦法”,但會使治學潛力愈來愈強,只是要在中年以後才顯現出來——發覺一片通明,似乎無往而不可。林毓生先生提起法國數學家關於原創性思想產生的四個階段——積累——醞釀——靈感——證明,對照個人體驗,有時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達到前三者,但“證明”卻是最難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所需要的付出,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劉先生的個人體驗尤為深刻:



從我多年工作的體會看,古代出版史料非常分散,牽涉的歷史文獻太多,需要一本書一本書地翻撿查找。所以十分麻煩,工作幾如大海撈針,有時讀書數天,卻是一無所獲。可是,這項工作再困難也是非做不可,而且非做好不可。當今的情況是,現成的資料基本上都屬於書籍史、刻書史、印刷史等,出版史尚沒有屬於自己的系統史料。出版史如果不把搜集史料的任務放在第一位,就等於放棄自己學科的對象與範圍,結果難免成為其他學科的附庸。



按照理想的寫法,當我以自己的長期困惑切入,以“劉光裕-彼得斯之辯”的方式呈現並解決問題後,應該將筆鋒轉到彼得斯的長處,以避免自己的“誤導”與他人的“誤解”。畢竟這是以劉先生之長擊“彼”先生之短,公平起見,應該將彼得斯的長處再論述一番,尤其是他對思想和語境的精妙處理。好在最近彼得斯的《奇雲》繼《對空言說》後再次風行,多位權威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無需我贅述了。只有兩點仍需說明:第一,如此安排“辯論”本身就是對彼得斯的致敬,因為那正是彼得斯的言說方式。第二,應該如何處理“菜鳥”與“大牛”的關系,落實自己的研究?



閻雲翔《禮物的流動》給了我相當大的啟發:作為一篇博士論文,他在人類學的深厚脈絡中考察這一問題——人類為什麽會有禮物交換?但無論是莫斯的“禮物之靈”、馬林諾夫斯基的“互惠原則”,還是韋娜的“不可讓渡”,都難以圓融地解釋東北下岬村的經驗個案。尤其是面對“互惠原則”的“中國版”——黃光國的“人情與面子”理論,閻雲翔追問:將中國人之間的禮物交換和人情往來只看做權力遊戲,是否恰當?他在關鍵經驗個案基礎上提出了新回答:人情不僅是權力遊戲,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人的人情與禮物交換至少有三種成分:理性計算、情感聯系與道德義務;在不同情境下體現為比例不同的糅合。可以說,這既是經驗-理論對話的經典研究,也是“菜鳥-大牛”對話的學習典範。



近日,我又受到張豐乾教授解讀莊子的啟發——“庖丁解牛,目無全牛”,領悟到應該從“有間”尋找切入點,如此方能“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莊子·養生主》)。否則,憑微小的自我面對龐大的“全牛”,那真會產生“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挫敗感,更何談學術的推進?換用黃宗智先生的話說,要尋找理論跟實踐的“脫節點”和不同理論流派的“交鋒點”(尤其是各理論流派都無法顧及的“三不沾”地帶),從中發現有價值的真問題。對我要研究的問題而言,超過99%的部分都已被人研究過,留給我的“有間”不足1%。恰如歌德之言:“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沒有不是被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即便有這不足1%的推進希望,也足以令我心馳神往,是莊子的“以無厚入有間”給了我精神動力。



最後,依然借用彼得斯之言,這是與自我的對話,但也向他者撒播。

 

詳細資料

  • ISBN:9787522500164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中國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0.1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