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
  • 電子書
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的小說世界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5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的小說世界 (電子書)

  • 定價:336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野上彌生子(1885—1985)是日本的長壽女作家,其文學創作多與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本書按時間順序,介紹了野上彌生子經由夏目漱石的推薦和引導,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其初期作品大多以女性視角去描繪自身以及周邊的日常生活;母性的覺醒促使她創作出多部以母子關係為題材的作品;接著,又從人性角度對日本的歷史人物進行重構,對日本左翼運動中的知識分子進行理性關照;後期,她的創作主要集中於對戰後女性命運的關注與對自身心路歷程的回望。通過作者的研究,我們看到,彌生子的作品中,有對女性的現實處境的理解、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的關懷以及對左翼知識分子的同情,其創作風格重視細緻觀察與寫實,擅長表現人物複雜而又細膩的內心情感。

 

目錄

版權信息

前言

緒論 中日兩國彌生子文學研究現狀

第一章 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

第一節 明治時代:進京求學與步入文壇

第二節 大正時代:人生閱歷的豐富與創作領域的擴大

第三節 昭和時代:對左翼運動的觀照與對和平的向往

第二章 主流話語的規約與性別角色的認同

第一節 風格迥異的“兩部處女作”

第二節 婚戀悲劇的書寫

第三節 傳統家族制度下的性別角色認同

第三章 對男權文化的質疑與女性意識的覺醒

第一節 對“戀愛”意義的思考

第二節 被扭曲的女性自我認知

第三節 覺醒女性的困惑與社會實踐的挫折

第四章 母性意識的覺醒與對兒童世界的知性觀察

第一節 母性意識的覺醒

第二節 女性的生育體驗與對生命意義的思索

第三節 對兒童世界的知性觀察與對兒童天性的尊重

第五章 對歷史人物的重構與對左翼知識分子的觀照

第一節 《海神丸》:人性之惡與精神救贖

第二節 從人性角度重構歷史人物

第三節 《年輕的兒子》:對左翼運動的理性觀照

第四節 《迷路》:“轉向”知識分子的自我救贖

第六章 對戰後女性命運的關注與對心路歷程的回望

第一節 《笛》:處於傳統與現代家庭制度對立之中的母親形象

第二節 《鈴蘭》:戰後自立自強的女性形象

第三節 《森林》:對心路歷程的回望

第七章 彌生子小說的藝術特色

第一節 清淡平和的寫生文文體

第二節 書信體與日記體敘事

第三節 對社會與時代的理性觀照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野上彌生子年表

後記

 

野上彌生子(1885—1985,以下簡稱彌生子)這個名字,對於中國的日本文學讀者來說,或許會有一點陌生。因為她的作品在中國基本沒有譯介過,而且有關她的報紙雜志的記載也只在多年前才有過。相比於受到中國讀者喜愛的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村上春樹等現當代日本作家,彌生子在中國的確是默默無聞的。而彌生子的這種默默無聞,或許與她對文壇的有意疏離不無關聯。從彌生子的人生經歷來看,她一直試圖站在文壇的外圍,是與文壇保持了一定距離的。這就難免會影響其作品的知名度。但是,這並不代表彌生子的文學價值就是不高的。從她的創作歷程來看,彌生子的文學作品不但有對女性現實處境的觀照,也有對兒童世界、對左翼知識分子的理性思考,傳達出的是一種樸素的人道主義的關懷,而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重新闡發彌生子文學的意義之所在。



彌生子本名小手川八重,筆名八重、八重子、彌生子,生於九州大分縣北海部郡臼杵町,為家中長女。在1900年,年僅15歲的彌生子求學於東京的明治女學校。畢業後,她與後來的日本傳統戲劇“能樂”研究者野上豐一郎(1883—1950)結婚。在豐一郎的鼓勵下,彌生子著手小說創作,並得到了夏目漱石(1867—1916)的指導。1907年,彌生子公開發表小說《緣》,從此正式登上文壇,開啟了長達八十年的文學生涯。在這漫長的文學生涯中,彌生子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時代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學作品。《海神丸》(1922)、《真知子》(1928—1930)、《迷路》(1936—1956)、《秀吉與利休》(1962—1963)等小說至今仍為讀者和文學評論家們津津樂道。日本政府為表彰其社會貢獻,於1948年將其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彌生子由此成為日本藝術院歷史上首位女性會員。之後,巖波書店《野上彌生子全集第Ⅰ期》(1980—1982)、《野上彌生子全集第Ⅱ期》(1986—1991)、《野上彌生子全小說》(全15卷)(1997—1998)的出版發行,使人們得以一窺彌生子文學的全貌。



縱觀彌生子的文學生涯,她經歷了日本的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見證了社會與時代的變遷。她時而像一個冷酷的旁觀者,對社會與時代進行冷靜的觀察與描摹;時而又站在女性的立場,去思考女性的現實處境;時而又以母親的身份,對筆下的兒童和年輕一代報以理解、關心與同情;時而又對左翼思想、左翼運動進行理性的觀察與思考。這就顯示出彌生子小說世界的豐富內涵。而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聚焦於彌生子的文學作品,並通過對其文學文本的賞析與評論,來呈現彌生子豐富多彩的小說世界。



筆者在概觀彌生子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的基礎上,將她的小說世界分為“主流話語的規約與性別角色的認同”“對男權文化的質疑與女性意識的覺醒”“母性意識的覺醒與對兒童世界的知性觀察”“對歷史人物的重構與對左翼知識分子的觀照”“對戰後女性命運的關注與對心路歷程的回望”“彌生子小說的藝術特色”等幾個部分進行論述。最後的結語部分,是對彌生子的文學特性的總結與提煉。各章節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本章主要從宏觀上概述彌生子的人生與創作歷程,進而厘清彌生子小說的創作脈絡以及社會與時代所帶來的影響。彌生子求學於東京,從而擺脫了故鄉因循守舊的婚戀習俗,也促使她去思考日本女性的命運。彌生子的初期作品大多以女性的視角去描繪自身以及周邊的日常生活。之後,母性的覺醒激發了彌生子新的創作欲望,促使她創作出多部以母子關系為題材的作品。接著,左翼運動中的知識分子又成為她刻畫的主要人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彌生子在創作中始終堅持從“人”的立場出發看待問題,而不是從“主義”和“思想”等意識形態的層面來思考問題。戰後,彌生子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始終未放棄對和平的向往,並對危害世界和平的國家權力體制保持了抵制的態度。



二、主流話語的規約與性別角色的認同。本章主要分析彌生子初登文壇時期的作品。第一節主要以《明暗》和《緣》兩部作品來進行論述。這兩部作品都得到了夏目漱石的點評。誠然,漱石對《明暗》的點評指出了彌生子創作中的諸多問題,也存在誤讀的一面,即未能捕捉到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女性意識。《緣》是彌生子公開發表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在漱石指導下的一部寫生文,體現出了彌生子創作風格的轉變。但這一轉變遮蔽了彌生子在《明暗》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識。第二節主要分析彌生子小說中書寫的婚戀悲劇。她在作品中對婚戀悲劇的書寫,更加偏重於對恬淡、淒婉氛圍的營造。第三節主要論述其初期作品所體現出的對傳統性別角色的認同。《紫苑》中的恒代,在家庭內部父權與夫權的雙重馴化下,對傳統家族制度下性別角色的認同不斷被強化。同樣的,《柿羊羹》中的時子也認同男權社會,並最終滿足了吉田所代表的男權文化對傳統女性形象的期待。



三、對男權文化的質疑與女性意識的覺醒。在日本明治、大正時代,“戀愛”所引發的個體欲求的張揚,勢必與男權文化下的傳統家族制度形成沖突。彌生子一方面認識到“戀愛”對壓抑個人自由的傳統家族制度的解構,同時也主張女性應審視自我內心的情感,保持對戀愛與婚姻的理性思考。不僅如此,彌生子還將目光轉向男權社會所帶來的女性性別悲劇,寫出了在男權社會中被扭曲、壓抑,甚至被奴化的女性意識,進而表達出對父權文化的質疑與批判。此外,覺醒後的“新女性”在男權社會的層層包圍下舉步維艱,同樣成為彌生子關注的主題。彌生子寫出了她們在面臨未來命運時所感到的困惑與迷茫,其中既有對“新女性”的認同,又有對她們的理性審視。值得注意的是,彌生子還寫出了意識形態遮蔽下的性別壓迫問題,主張意識形態不應泯滅女性的主體性,更不應成為性別壓迫正當化的說辭。



四、母性意識的覺醒與對兒童世界的知性觀察。彌生子對母親這一性別角色有著自覺的認識,所以,家庭對她來說,並非男女兩性的鬥爭場所,而是其養育新生命的搖籃。對彌生子而言,母性意味著獲得新生命的感動與喜悅,又不乏對新生命的慈愛與無私。而女性的生育體驗,盡管伴隨著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與折磨,彌生子卻將其提升至人類命運的高度,從而深化了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同時也對新生命始終懷有一份讚嘆與敬畏之情。同時,家庭中的兒童也成了彌生子觀察與思考的對象。但是,彌生子不是站在成人的立場上來觀察兒童,而是盡可能地貼近兒童的視角,從他們的立場出發來看待這個世界。而且,在彌生子看來,兒童的世界是與世俗社會相對立的存在,兒童代表了純潔與善良。她認為人們應該在兒童的社會化過程中加以積極引導,以確保其身體與心理的健康成長。



五、對歷史人物的重構與對左翼知識分子的觀照。本章主要論述彌生子在其創作脈絡上的繼承與超越,和她對人類本性的審視以及對社會與歷史的書寫。在《海神丸》中,彌生子將人類置於極端嚴酷的自然環境中,人性的善與惡便隨之彰顯出來;而在遭遇危機時,內在信仰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並成為人類獲得精神救贖的關鍵所在。在《大石良雄》《秀吉與利休》這兩部作品中,彌生子通過細致的心理描寫以及對歷史事件的獨特視角,將歷史人物還原為有著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形象,從人性角度對歷史人物進行了重構。此外,在《迷路》中,彌生子還將視角進一步切入到轉向後的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刻畫出他們內心的苦悶與焦慮,以及他們所進行的自我精神救贖之旅。



六、對戰後女性命運的關注與對心路歷程的回望。彌生子在戰後繼續其創作生涯,相繼創作出多部以女性為主人公的小說。《笛》聚焦於兩代人在家庭觀念上的沖突這一社會現象,其中“母親”這一角色所承載的,便是傳統與現代家庭觀念的對立與沖突。《鈴蘭》不但反映出社會下層人們生活的艱辛與困苦,而且呈現出一位女性在遠離愛情與婚姻之後努力尋求自我出路的心路歷程。最後,彌生子在長篇小說《森林》中,對自我心路歷程進行了回顧。這既是彌生子對自我心路歷程的審視與反思,又是她對這一時代與歷史的洞察與思考。小說中的校長岡野直巳一方面基於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主張人的價值與權利,但另一方面又極度認同江戶幕府時代的武士倫理道德。岡野直巳在基督教徒的表象之下潛藏著內心的欲念,並最終在靈與肉的糾葛中敗下陣來。而明治女學校作為岡野直巳精神與思想的外化,則在內部湧動的欲念與外部時代風潮的夾擊下走向衰落。



七、彌生子小說的藝術特色。本章主要將彌生子文學的藝術特色歸納為清淡平和的寫生文文體、書信體與日記體敘事、對社會與時代的理性觀照這三個方面。寫生文培養了彌生子在寫作方面重視細致觀察與寫實的創作風格,並成為野上文學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書信體與日記體的敘事策略,將作品主人公覆雜而又細膩的內心情感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進而引發讀者的感悟、思考。彌生子通過對東西方書籍的大量涉獵,加深了思考問題的深度與廣度。面對社會上風起雲湧的各種思潮與運動,她沒有盲目地去追隨,而是時刻保持了冷靜的審視與理性的思考。



最後是結語部分。這部分重點闡述了彌生子文學所體現出來的旁觀者姿態以及偏重理性的思考。彌生子的旁觀者姿態,最鮮明地體現在與日本文壇、日本女性運動、左翼運動等保持距離的方面。這種旁觀者的姿態,有助於彌生子站在團體組織的外圍進行自由的創作,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導致由於缺乏親歷性而不能更為深刻地去描繪社會與時代。彌生子的偏重理性思考的特點,主要反映在對待日本的青鞜社、左翼運動以及左翼知識分子的態度方面。從本質上來看,彌生子的文學是有著近代樸素人道主義思想的現實主義文學。在日本的明治、大正、昭和時代的各色文學思潮、文學流派的交相更替中,彌生子始終保持了這樣的文學創作觀念,去關懷人類的現實處境並探尋人世間的真善美。



如上所述,本書通過上述幾個方面的分析,將彌生子的文學世界大致上呈現了出來。總體而言,彌生子的文學是有著樸素的人道主義思想的底蘊的。因此,她的文學世界中才會有著對女性的現實處境、對兒童的健康成長以及對左翼知識分子的理解、同情與關懷。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彌生子的文學作品直到今天仍舊受到大眾讀者的喜愛。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中所引用的彌生子文學文本均出自巖波書店出版的《野上彌生子全小說》(全15卷)(1997—1998),並且,由於其作品尚未有中譯本,故文中所引用的彌生子文學文本如非特殊說明,均為筆者自譯。



最後,希望本書能為中國的彌生子文學研究,以及中國的日本女性文學研究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當然,因本人能力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還請讀者方家多多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

  • ISBN:9787522501697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中國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0.9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小說任意門|文字是行囊  故事帶我們到遠方|79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