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還不了解法律經濟學是怎麼一回事。對我而言,理察.波斯納(Richard Allen Posner)開創的法律經濟學派,那時還是個完全陌生的概念,不過,在努力讀完了《基本人權》這部書後,對於李、朱兩位老師分別從法律、經濟學兩種路徑下分析基本人權的價值,並將功利主義、平等自由主義,與市場自由主義的基本價值觀帶入一起探討時,頓時有種醍醐灌頂、視野大開的徹悟感,也起心動念想請兩位老師到節目裡來聊聊這本書。
美國作家妮基.爾利克(Nikki Erlick)在2022年推出她的第一本小說《人生不設線》(The Measure:Eight ordinary people. One extraordinary choice.),就是循著前面所說的概念發展而成的故事。小說的中譯本在今(2024)年7月推出,我購入後花了兩天的時間讀完,非常感動。一位初出道的作家能夠寫出如此發人深省的故事,的確值得矚目。
故事結構其實很簡單。它描述在某年的3月,全世界22歲以上的人民都在同一時刻收到一盒小盒子,盒子上刻著一句以收件人母語寫成的一句話:「你的壽命長度就在裡面。」(The measure of your life lies within.)打開後,會發現有一塊銀白色布料,底下躺著一條線繩,線繩的長度,代表著就是收件人的生命長度。
故事一開始,我以為盒子裡那條線的長度,就代表每個人生命的長度,因為盒子上寫著「The measure of your life lies within」。但看完全書後就會知道,線繩代表的不只是生命的長度,而是生命的品質。
既然生命長短並非自己能決定,人生苦短的哀愁就不是我們的罪愆。坦承自己有責任好好利用所擁有的時間並不容易,或許我們不該想「如果我有更多時間」,而是該想「如果我能更善加利用所擁有的時間。」(本段摘自《自願被吃的豬》(The Pig That Wants To Be Eaten),作者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
我也想用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的名言來總結我對這本書的感想:「到最後,重要的不是你的人生有多少年,而是這些年,你怎麼過你的人生。」(In the end, it’s not the years in your life that count. It’s the life in your years.)
我最喜歡的作家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費迪南.馮.席拉赫 (Ferdinand von Schirach),都是非常厲害的律師作家,他們的法庭小說也都部部經典。國內近年來較知名的律師作家,當屬唐福睿,他的《童話世界》、《八尺門的辯護人》也都精彩可讀。但唐福睿比較「不務正業」,他考上律師後,只執業五年,就跑去美國念藝術創作,之後就走上影視創作的不歸路。雖然在法務部律師查詢系統上,還查得到唐福睿的律師執業狀態為「正常」,並設有個人律師事務所,但我猜他應該無心戀棧,一心早已往第八藝術的路上奔去。
第二篇小說〈往日重現〉的主角,是一名罹患解離性身分障礙及妄想型思覺失調症的被告。所謂的「解離性身分障礙」,用通俗的說法稱之,就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故事,在小說《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中已有非常深刻的描述,黃致豪利用他習過心理學的專業優勢,把這方面的知識化為小說中的文字,透過故事裡的律師之口,向審判席及公訴席上的法官、檢察官娓娓道來,當然,他想傳達訊息的對象,更多的可能性是讀這本小說的讀者,而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因為他把這一則故事寫得非常動人又具轉折的戲劇效果,於是,原本我們以為只存在於《變身怪醫》故事裡的人物,在現實世界裡原來也會出現。
走筆至此,其實心中也有很多感慨。我們常常覺得台灣的法普教育不足,大多數民眾對於法律的常識都還十分陌生,而若想要法律教育普及,透過小說來傳達,是最易收效的途徑。但很可惜,在台灣,想要靠寫作養活自己,已非常困難了,更不用奢想能發家致富。美國紐約時報每周日都有暢銷書排行榜(The 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 List),只要自己的新書能成為紐約時報Best Seller排行榜的第一位,作者大概都能賺得盆滿缽滿,衣食無缺。台灣缺少這樣的環境,當作家遠不如當律師能圖個溫飽。在此情形下,希望律師放棄高報酬(其實台灣律師的報酬也不高),轉而投身有可能讓自己餓死的寫作行業,其實有些強人所難。
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這三本合稱為「人類三部曲」巨著的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最近推出了新書《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Nexus: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剛好也解答了許多困惑在我心 頭已久的疑問,感覺起來,近來閱讀的書籍中,這是最有所獲的一本,所以決定推薦給大家。
哈拉瑞在這本書裡主要想要探討的是「AI紀元前」與「AI紀元後」,或者說,是「『矽』前」與「『矽』後」的人類歷史。人類的歷史太長,要切成一段一段,總要運用一些劃分工具。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 )的《槍砲、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就用書名的這三種元素來區分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則是以明朝看似最無關緊要的一年,作為明朝由發展至盡頭而步向滅亡的分水嶺。不管以什麼工具或時點切入歷史,能展開論述,並言之成理,且讓讀者心悅誠服,就是偉大的創見。賈德、戴蒙和黃仁宇之所以讓我佩服,道理在此。而哈拉瑞以AI或矽晶片作為切分人類進化史的手術刀,一刀切下,不論是從時間縱深的「AI前」與「AI後」,或是從空間地域橫剖的「有AI」與「無AI」,都是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切割得非常清楚,且深具說服力。此外,哈拉瑞在本書中提出的種種觀點,也讓我大有耳目一新之感,這正是他的功力所在。
撤退來台後,蔣介石終於成功游說美國對台灣提供軍事援助。但他沒有昭告國人的是,美國派出以蔡斯(William C. Chase)少將為首的軍事顧問團來台工作,並要求顧問團將完全掌控台灣的軍事預算,否則美國拒絕武裝蔣介石政權。這種幾近喪權辱國的條件,蔣介石最終還是接受了,其結果是,國防開支佔全國年度預算的70%,高到難以想像。
於是,我回頭去查了維基百科(27年前,可沒有這種玩意兒!),在網路上,我看到艾爾邦的生平,他畢業於布蘭迪斯大學,撰寫報紙專欄,主持廣播節目,曾十度被美聯社選為「最佳體育專欄作家」。這些經歷,和書中他的自我描述,完全相同。我再查了《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的維基百科,網路上說,這本書是米奇.艾爾邦的回憶錄。所以,看來,這本書真的是他人生中的一段真實經歷。怪不得這書裡寫到的許多細節,能如此清晰,如此動人。艾爾邦因此書爆紅後,他又接連寫出《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再給我一天》、《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等等著作,之後的這幾本書,我相信應該都屬於個人創作,而不是親身經歷,所以,也都沒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麼深刻,果然,親自走過的人生,才能有最深刻的體悟啊。
那時是2017年,酷瞧新媒體的老闆蔡嘉駿 Tsai Homme倡議成立NMEA協會(New Media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王師也已經成立了牽猴子整合行銷,他與Homme志同道合,兩人聯手積極推動NMEA會務,四處拜訪所有可能加入協會的公司。於是,在某個上班日,我在公司的會議室裡見到了Homme和王師。
黎薇說她願意等待,為了展現決心,她在右臂上把羅聖提英文名字的縮寫「R S T」刻上。她說:「我早想把你的名字刻在身上,只是不知道怎樣刻。聽人說,刺青用針,我想針太細,便用刀尖。刻完了,沒有上止痛粉,就把藍墨水澆上去,痛極了,流了很多血,我這才貼橡皮膏…」、「為了告訴你:只要我的軀殼活一天,你的名字永遠活在我的血液裡。除非我的血乾了、肉毀了,今生你的名字與我的身子再不分開了。」
黎薇說她願意等待,為了展現決心,她在右臂上把羅聖提英文名字的縮寫「R S T」刻上。她說:「我早想把你的名字刻在身上,只是不知道怎樣刻。聽人說,刺青用針,我想針太細,便用刀尖。刻完了,沒有上止痛粉,就把藍墨水澆上去,痛極了,流了很多血,我這才貼橡皮膏…」、「為了告訴你:只要我的軀殼活一天,你的名字永遠活在我的血液裡。除非我的血乾了、肉毀了,今生你的名字與我的身子再不分開了。」
後知後覺的我,這時才知道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是巴菲特多年的事業夥伴(看我多孤陋寡聞),常年來一直是波克夏的副董事長,此外,他個人又購入了每日期刊(Daily Journal Corp.),成為這家專門刊登加州司法訊息的媒體公司董事長。早年,在傳統紙媒還是獨霸一方的時候,每日期刊賺了非常多的錢,但隨著傳播科技的進步,紙媒很快消亡,每日期刊也只好轉型成為軟體開發商,由旗下的期刊科技公司為各個地區的司法機構量身打造客製化司法訴訟及程序相關軟體,並因此再度獲利。而每一年,在每日期刊的股東會上,蒙格都會親自回答股東的提問(跟巴菲特在波克夏股東會的作法一樣),其中亦有不少發人省思的內容。這本《蒙格之道:關於投資、閱讀、工作與幸福的普通常識》就是紀錄2014到2022年,查理.蒙格每年在每日期刊股東會的致詞及與答覆股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