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年節伴手禮
套書滿千折百
微熱山丘禮盒
開運招財錢夾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國際書展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檸檬的家(IG:lemon0814)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1023)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6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檸檬的家(IG:lemon0814)
109
則書評
109
本書評分
25
位追蹤者
173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0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109)
童書/青少年文學(81)
文學小說(16)
生活風格(6)
心理勵志(3)
藝術設計(1)
宗教命理(1)
漫畫/圖文書(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第 6 頁
5
躲好了沒?我來捉你了!
讀者評分
5.0
|
2024/12/31
劇透警告
《躲好了沒?我來捉你了!》:黑白精靈的彩色狂想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
從封面就深深吸引我,
兩位動物主角居然僅用黑白兩色,
穿著我喜歡的點點和條蚊,
背景卻用上復古花朵壁紙般的樣式,
這樣的搭配在一眾彩色主角的繪本中,
實在太引人注目。
而且這不僅是一般的圖畫書,
還結合了漫畫分格的敘事手法,
讓整個故事更加生動活潑。
這本由法國兩位創作者——
蘿莉塔.瑟香與卡蜜兒.茱迪合作的
《躲好了沒?我來捉你了!》,
到底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黑白與彩色的對比,
像是爵士樂裡的即興演奏,
看似衝突卻又和諧共存。
右邊有著小貓耳和貓尾巴的努可,
笑得開心又略帶狡黠的表情,
彷彿在說「來抓我啊,如果你找得到的話!」
而左邊小鼴鼠巴托克低頭數數的姿態,
感覺特別認真,兩者形成了對比。
🌺來到客廳場景,
彷彿走進了一個溫暖又充滿生命力的空間。
復古花朵壁紙不只是裝飾,
更像是努可的天然保護色。
誰說客廳只是看電視、喝茶的地方?
在努可眼中,每個角落都是絕妙的藏身處。
看到畫面裡小鼴鼠巴托克趴在牆上數數嗎?
數數的線條連接著「注意啦」的框框,
加上數字,連結到下一頁,
用「捉迷藏」的數字來連結每一頁,
這樣的巧思真心令人讚嘆。
🌸場景一換,情況更加有趣了。
努可踩上洗衣機的畫面,
讓人不禁大笑,
這不就是我們小時候都幹過的「壯舉」嗎?
誰還沒踩過幾樣家具呢?
🌺來到晾衣場,
這裡絕對是全書最讓人開心的場景之一。
五顏六色的布料中,
努可躲在後面自信滿滿的說:
「這裡非常完美!」
殊不知茉莉姑婆已經拿著拐杖出現了,
這場景簡直就像是一齣迷你舞台劇,
連配角都演技精湛。
🌼再往前跑,努可來到森林,
刺蝟和彩虹馬因為玩牌起爭執的畫面,
簡直是一場小型喜劇。
彩虹馬氣呼呼的表情對上刺蝟的無動於衷,
只能用「棋逢敵手」來形容啊!
每個角落都藏著自己的小故事,
讓整體更加豐富多彩。
💐這樣充滿趣味的場景轉換,
正是來自兩位創作者的巧妙安排。
瑟香和茱迪的合作,
堪稱是繪本界的「天作之合」。
茱迪的分鏡稿;瑟香用鉛筆加上細節。
瑟香負責線條,為小角色和細節注入了靈魂;
茱迪的彩色背景則創造出充滿想像力的世界。
就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雙人舞,
兩種風格在畫面中完美融合。
💐更有趣的是,
書中兩個主角的設計完美呈現創作者的合作,
瑟香與茱迪的相遇,
就像是一首精心編排的二重奏。
努可來自茱迪的《歡迎光臨怪奇森林》,
巴托克是瑟香的鼴鼠系列主角,
他們的相遇不僅是角色的碰撞,
更是藝術家之間的對話。
🌼努可的形象設計非常討喜,
他不是那種乖巧聽話的小孩,
而是充滿冒險精神的探險家。
每個躲藏的地方都是他的新發現,
每次逃脫都是他的小勝利。
而巴托克則像是那個永遠保持耐心的朋友,
他的尋找不是追捕,而是一場溫柔的陪伴。
💐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裡,
努可和巴托克以黑白的姿態奔跑、躲藏,
這樣的設計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決定的。
如果他們也是彩色的,
恐怕會消失在茱迪那充滿奇幻色彩的背景中。
但兩位創作者用黑白兩色來表現主角,
兩個小傢伙就像是舞臺上打了聚光燈的主角,
絕對是焦點中的焦點,想不注意到都難。
這種黑白與彩色的對比,
創造出一種奇妙的視覺張力。
在溫暖的客廳、繽紛的晾衣場⋯⋯
努可和巴托克的身影總是特別醒目。
💐黑白的設計還帶著一種純真的象徵意義,
就像是一張等待被塗色的畫紙,
努可和巴托克代表著童年無限的可能性。
他們在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裡探索、嬉戲,
每一次的冒險都像是在說:
「這個世界好豐富,我們正在慢慢認識它!」
黑白的設計也讓這兩個角色成為完美的
「讀者代言人」,
不論是哪個國家、哪種文化背景的讀者,
都能在努可和巴托克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這也是本書的獨特魅力,
用最簡單的黑白,描繪出豐富的童年色彩。
🌸捉迷藏看似簡單,卻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努可的躲藏過程,
不就像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嗎?
有時想被發現,有時又想躲得遠遠的。
巴托克的尋找則像極了生活中的探索,
有時目標明確,
有時卻在尋找的過程中發現意外的驚喜。
最妙的是,這場捉迷藏的重點不在輸贏,
就像努可的藏身處一樣,
每個人都能在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解讀。
🌼不過,別忘了,
有時候「被找到」的喜悅,
可能比「完美躲藏」更令人心動。
畢竟,不是每個躲藏的人都只想躲著,
有時後,
或許我們更期待遇見那個耐心尋找我們的人,
就像巴托克尋找努可一樣。
💐在這個充滿快節奏的世界裡,
能有人願意慢慢數數,靜靜尋找,
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展開
5
5道魔法咒語:數學推理短篇故事
讀者評分
5.0
|
2024/12/31
劇透警告
從料理室到異世界的魔法
🔹這是一本推理故事,藏有魔法咒語,
重點是在這個充滿魔法般魅力的作品中,
數學不再是冰冷的符號,
而是化身為五個有趣的故事。
從料理教室的推理謎題,
到「零」消失的科幻世界,
從宅居演算法專家的日常⋯⋯
每一個故事都像一把獨特的鑰匙,
開啟了不同的魔法之門。
🔸第一部故事〈事件÷高湯=名偵探登場〉中,
我們遇見了個性鮮明的飴野千歲和真島盡。
飴野作為料理研究社社長,具有烹飪才能,
更有面對困境時的韌性。
而真島這位數學天才,
用自然數與整數的對應關係,
以及「除以零」的概念來解開謎題,
卻不顯得生硬,反而讓人眼前一亮。
兩人的組合恰如數學與生活的完美結合——
一個執著於精確的計算,
一個深諳人情的溫度。
(喔,故事裡面沒有戀愛橋段喔。)
🔹在〈被偷走的零〉中,
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令人驚豔。
想像一下,當世界上的「零」突然消失,
科技文明瞬間倒退,計算機被算盤取代,
店員必須苦練珠算的荒謬場景。
這個設定不僅有趣,
更巧妙讓人理解「零」的重要性。
故事中信太與伶司的互動,
也為這個科幻設定增添了活潑的生氣。
🔸〈繭居族姊姊的演算法推理〉
則帶我們走進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位宅居的數學天才將演算法運用在日常中,
用數學來推測食材搭配、遊戲攻略,
甚至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這個故事很好融合數學、演算法的應用,
除了趣味以外,也把相關資訊交代得很清楚,
完全展現數學在當代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交給蘇菲吧!〉和〈魔法之眼〉,
這兩個故事則將數學帶入更富想像力的領域。
幾何學的視覺之美與魔法的神祕感交織,
創造出令人著迷的解謎冒險。
在〈交給蘇菲吧!〉中,
來自兩百多年前的法國少女和現代日本女孩相遇,
奇妙的相遇讓她們共同解開謎題。
而〈魔法之眼〉最有趣的居然是漫畫形式,
其中利用數學發現「空間魔力」進而破案,
完全展現數學是另一種觀看世界的奇妙視角。
🔸在五個故事中,
我最喜歡的是真島盡這個角色,
真島盡這個角色展現出迷人的矛盾性。
表面上,他是一個記憶力超群的數學天才,
沉迷於「描述神的公式」的追尋。
但從他「如果你不自己思考哪裡有問題的話,
就會被像我這樣的人給騙喔。」這句話中,
我們看到了一個更深層的真島—
他不僅僅是一個解題高手,
更是一個鼓勵獨立思考的引導者。
數學從來不是盲目相信他人的結論,
而是需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和驗證。
這種特質讓他從一個純粹的「天才角色」,
轉變為一個更魅力也更接近人群的角色。
🔹五個作品運用了多種敘事手法,
從推理解謎到科幻想像,
從日常片段到奇幻冒險。
每個故事都有其獨特的節奏和氛圍,
但都巧妙的將數學概念融入其中。
例如,第一個故事中的「湯頭事件」,
看似是一個簡單的料理問題,
實則暗含了深刻的數學思維。
🔸在科幻故事中,
「零的消失」這個設定不僅展現了想像力,
更讓讀者深刻體會數字系統的重要性。
而演算法專家的故事則用幽默的方式,
展示了現代數學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這也是這本書最讓我覺得值得推薦的,
它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故事元素。
從基礎的數字概念到複雜的演算法,
從幾何學到視覺數學,
每個數學元素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表現方式,
在故事中扮演最適合自己的角色。
🔹例如,「除以零」這個數學概念,
在故事中不只是一個計算問題,
而是一個理解事件本質的關鍵。
而在科幻故事中,
「零」的概念更是發展成完整的世界觀,
這樣看來,「零」很重要吧!
🔸這本書就像一個解謎遊戲的終極寶箱,
打開後發現裡面還有五個小寶箱。
每個寶箱都藏著不同的驚喜:
有人掀開蓋子看到了數學天才的奇思妙想,
有人發現了科幻世界的荒謬魅力,
還有人找到了演算法專家的宅式生活哲學。
最妙的是,
這些寶箱的密碼都設計得恰到好處——
從對數字充滿好奇的小學生,
到沉迷推理的高中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而書中的這些角色就像是寶箱的引路人,
帶著我們在數學和日常的縫隙間冒險。
數學從來不只存在於考卷上,
它可能藏在一鍋高湯裡,
潛伏在街角的自動販賣機中,
甚至變身為解開魔法世界之謎的鑰匙。
當你讀完最後一頁,
合上書本的那一刻,
或許會發現,
數學早已悄悄溜進你的想像力中,
而你的腦海裡,
或許已經開始醞釀著屬於自己的第六個故事。
展開
5
我學會勇敢(奇奇兔成長繪本②)
讀者評分
5.0
|
2024/12/31
劇透警告
成為騎士的奇奇兔
🐰說到勇敢的繪本,有許多老掉牙的橋段,
但在奇奇兔系列的新作《我學會勇敢》中,
我看到不一樣的故事。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一隻垂耳兔穿著看起來就很重的騎士盔甲,
努力擺出英勇的姿勢,
但那對軟呼呼的耳朵卻怎麼也藏不住。
背景中,蒲公英像雪花一樣紛飛,
彷彿在暗示這個故事既有堅定的力量,
也有輕盈的夢想。
更有趣的是,當你仔細觀察封面時會發現,
盔甲上還有一些細小的裂痕和磨損,
暗示這位小騎士可能經歷過不少有趣的冒險。
而他臉上那種既緊張又興奮的表情,
讓整個畫面充滿了期待感。
🐰翻開書頁,
故事從一個慵懶的午後開始,
奇奇躺在樹下,
陽光透過樹葉在他身上打出斑駁的光影。
這個場景畫得如此生動,
彷彿能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故事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
慢慢進入一個奇幻世界,
很喜歡這樣的轉場,不是生硬的切換,
而是讓現實世界的色彩漸漸溶解,
化作夢幻的金色和深褐。
現實中的樹葉變成中世紀城堡的石磚,
讓整個轉場既流暢又充滿詩意。
🐰最讓我捧腹大笑的是那隻惡龍的設計,
原本以為會看到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反派,
卻遇見了一個眼神呆萌、表情豐富的小傢伙。
這讓人想起我們總是把困難想得太可怕,
結果走近一看,發現也沒那麼嚇人。
惡龍的設計別出心裁,
從牠身上的鱗片到尾巴的形狀,
都透露出一種反傳統的幽默感。
當牠試圖噴火卻只打出一個小小噴嚏的場景,
更讓整個故事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趣味。
奇奇是怎麼打贏惡龍的呢?
又為什麼要跟惡龍打架呢?
這些當然是藏在書裡啊!
等待看書的大家去解謎。
🐰來聊聊奇奇,
他的形象這次變得更加立體有趣,
他的垂耳不再只是一個特徵,
而是變成了一種親切的標誌,
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缺陷,
但正是這些小缺陷讓我們變得獨特。
看著奇奇在現實和幻想中穿梭,
時而勇敢時而膽怯,
就像看到了每個人內心的真實寫照。
特別是當他在面對困難時,
那種既想逃避又要鼓起勇氣的矛盾心理,
畫面處理得特別細膩。
他的表情變化和肢體語言,
都充分展現了一個角色的豐富內心世界。
🐰整個故事的節奏像一首輕快的小夜曲,
在現實與幻想之間擺盪。
有趣的是,這兩個世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就像孩子們的想像總是和現實混在一起,
分不清哪個更真實。
色彩的變化更是精彩,從樹下的清新綠意,
到夢境中深邃的褐色,再到結局明亮的色調,
每一個轉折都恰到好處。
🐰空間設計也十分有趣,從寬闊的大樹下,
到略顯壓迫的城堡,再到最後敞開的場景,
像是在帶領讀者經歷一場情感的起伏。
而那些細節——斑駁的石牆、
生鏽的鐵門、飄揚的旗幟⋯⋯
都不僅是簡單的背景,
而是構築了一個完整的想像世界。
時間在這本書裡彷彿變得特別有趣,
現實的時間和夢境的時間交錯在一起,
就像我們做夢時的體驗,
明明只是一下午的時間,
卻像經歷了一場跨越古今的冒險。
作者巧妙運用了一些視覺暗示,
比如不斷變化的光線角度,
讓讀者感受到時間流動的奇妙。
有時候一頁書包含了幾個小時的故事,
有時候則是瞬間的定格,
這種時間感的把握讓整個故事充滿層次。
🐰這個故事並不是僅僅講述勇氣的意義,
我反而覺得它展現了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想像力可以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且其中蘊含一種更微妙的成長——
不是簡單的變得更強大,
而是學會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找到平衡。
🐰或許真正的勇氣,
是在承認自己的脆弱之後,
依然能夠保持一顆好奇的心。
當幻想與現實的界限逐漸模糊,
我們或許就能發現:
生活中的每個挑戰,
都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展開
4.5
最後的北極熊【藍彼得圖書獎、水石書店童書獎雙金肯定】
讀者評分
5.0
|
2024/12/15
劇透警告
《最後的北極熊》:極地童話
🐻❄️北極熊的故事有好多,
不過,這個故事卻有點不一樣,
而且,今天不講環保😂
🐻❄️在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時,
我被那抹在極地黃昏中格外耀眼的紅色吸引。
那是艾波的外套,在粉橘色的天空下,
艾波與一頭巨大的北極熊對望。
列文・平弗德將這個瞬間定格得恰到好處,
北極熊低垂的頭顱,女孩堅定的姿態,
遼闊的雪原,燃燒般的天際。
這幅畫面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蘊含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張力。
🐻❄️在貌似熟悉的框架下,
漢娜・戈德編織了一個關於孤獨、
連結與救贖的奇妙寓言。
故事發生在熊島,一個位於極圈的神秘之地。
在那裡,極光在天空中跳躍,
風雪在荒原上肆意,
而一個小女孩的祕密冒險,
正悄然改變著三個生命的軌跡。
極地的荒原,像是這個世界最後的邊境之一。
在熊島上,天地相接的蒼茫之處,
每一次呼吸,每一個足跡,
都訴說著存在的重量。
在這片極境中,
艾波的故事超越了單純的冒險敘事。
當她走在茫茫雪原上時,
腳下的每一步都在叩問著更深層的命題,
在這片人跡罕至的土地上,
一個渺小的生命能做些什麼?
在極光照耀的夜空下,
困惑與孤獨是否也能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
熊島就像一個巨大的實驗場,
在這裡,人性最真實的一面無處遁形。
艾波的每一個選擇,
都在這片極端環境中被放大、被檢視。
而當她在風雪中尋找北極熊的身影時,
她其實也在尋找著自己存在的意義,
在這個世界最寒冷的角落,溫暖是否存在?
🐻❄️艾波不是一個典型的主角,
她不是天生勇敢無畏的英雄,
而是一個帶著傷痛的普通女孩。
母親的離去在她心中留下了無法填補的空洞,
而父親的疏離更讓這種失落感加倍。
每當她試圖分享自己的發現時,
得到的總是父親心不在焉的應付,
父親永遠有工作需要處理。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艾波遇見了那頭北極熊。
第一次的相遇並不浪漫。
事實上,在牠龐大的身影面前,
艾波感受到的是赤裸裸的恐懼。
但在那雙深邃的眼睛裡,
她看到了某種異常熟悉的東西。
那是一種她每天在鏡子中、
在父親眼中都能看到的神情——
一種深深的孤獨。
🐻❄️北極熊的出現,
在艾波的生命中激起了奇妙的漣漪。
她開始每天偷偷溜出去,帶著食物,
帶著一顆想被理解的心。
艾波稱呼北極熊為「熊熊」,
名字往往代表著情感連結的開始。
這個暱稱也展現了艾波的童真,
雖然她面對著失去母親的傷痛和父親的疏離,
但她仍保持著孩子般純真的一面,
就像孩子會用疊字稱呼自己最喜歡的玩具般。
更深層來看,
命名行為是艾波試圖建立情感連結的渴望,
某種程度上是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情感寄託。
這個簡單的名字,
成為了她對抗孤獨的一種方式。
然而,真正令人著迷的是,
艾波與北極熊之間那種無需言語的默契。
在極地的寂靜中,
他們建立起一種超越物種的理解。
🐻❄️北極熊用行動表達信任,
用眼神傳達情感。
這種交流方式,
某種程度上映照了艾波與父親之間的困境——
有些最重要的事,往往最難用言語表達。
🐻❄️在故事的推進中,
北極熊的存在逐漸成為連接父女間的橋梁。
當艾波試圖拯救北極熊時,
她不僅是在拯救一個生命,
更是在尋求一種理解——
理解生命的脆弱,
理解愛的必要,理解改變的可能。
父親的轉變是漸進的,
就像極地的冰川融化般緩慢但確實。
起初,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對女兒的冒險充滿懷疑。
但隨著時間推移,
女兒對北極熊的關心,
那種無條件的付出與堅持,
讓他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孤獨如同極地的風雪,
會悄然降臨在每個人的生命中。
艾波的故事之所以動人,
正是因為她沒有迴避這份孤獨,
而是在寂靜中發現了另一種可能。
🐻❄️這片極地冰原上,
每一個足印都是一次嘗試,
每一次呼喚都是一次靠近。
在這座被風雪環繞的熊島上,
三個孤單的靈魂漸漸學會,
如何在彼此的生命中,
看見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光。
🐻❄️在這個彼此疏離的時代,
當我們願意正視內心的寂寞時,
或許就能像艾波一樣,
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遇見改變生命的光亮。
這也是比較打動我的地方,
畢竟在生命裡,
孤獨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訪客,
而是一個等待被重新認識的老朋友。
展開
5
貓咪壽司店
讀者評分
5.0
|
2024/12/10
劇透警告
有貓要給讚
貓咪的美食世界又來啦!
這次的故事圍繞著壽司店店長「阿文」,
和常打瞌睡的兼職員工「虎太郎」。
阿文精心製作的醋飯與新鮮刺身,
卻面臨顧客「只吃刺身不吃飯」的挑戰,
他該怎麼辦呢?
這本繪本真的是可愛到爆炸,
無論是水槽裡跳舞的章魚、
還是顧客穿戴著魚的造型帽子⋯⋯
都讓人忍不住笑出聲。
喜歡貓咪的人可以無痛下手,
喜歡美食的人可以直接下手XD
展開
5
男孩與大象的祕密基地
讀者評分
5.0
|
2024/12/10
劇透警告
水泥叢林中的避風港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穿著藍白條紋上衣的男孩
男孩的形象位於封面的底部,
表情帶著一絲驚喜與期待。
他的姿態充滿了動感,
似乎是在與前方的「大象」互動,
他的身形相對於整片樹林顯得渺小,
這也間接暗示孩子在快速變化的城市中,
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在這座城市裡,男孩的孤單如影隨形。
在嘈雜街道上,被匆忙人群和冰冷建築包圍,
像是被隔離在一個無形的泡泡之中;
即便在熱鬧的校園裡,
當同學們成群結隊,笑聲此起彼落,
他始終是那個佇立在操場邊緣的觀察者。
布萊克伍德以細膩的畫筆捕捉這些孤獨時刻,
讓我們看到一個敏感孩子在都市的生存狀態。
在城市裡,水泥鋪就的道路筆直而缺乏溫度,
玻璃帷幕的大廈映照著蒼白的天空,
連路邊的行道樹都被規整成統一的形狀。
男孩的生活被剛硬線條和幾何形體所包圍,
就連回到家中,
等待他的也只有忙碌的父母和空洞的寂靜。
作者用冷色調和銳利的光影勾勒都市場景,
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現代生活中的疏離與孤寂。
🌳然而,就在這片鋼筋水泥的森林邊緣,
男孩找到了一處截然不同的天地——
那片與家僅一牆之隔的樹林。
在這裡,沒有筆直線條,沒有束縛規則,
有的是自然舒展的枝椏,不規則的樹影,
和溫柔流動的光線。
當男孩第一次走進這片綠意中時,
我們看到他緊繃的肩膀漸漸放鬆,
防備的眼神逐漸柔和。
這裡的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姿態,
就像每個靈魂都該有自己的樣子。
🌳樹林逐漸成為男孩真正的避風港。
在這裡,他不需要裝作合群,
可以完全做自己。
我們看到他撫摸粗糙的樹皮,
像是在觸摸一個老朋友的臉龐;
他帶來點心,和樹林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樹木以沙沙的葉音回應。
🌳當男孩發現樹木上出現特殊的標記,
那種深切的憂慮和不捨讓人心疼。
在冰冷的都市空間中好不容易找到的溫暖,
竟然也面臨著被開發的威脅。
但正是這個時刻,
平日安靜的男孩眼中閃現出不一樣的光芒。
🌳他看著窗外,走到森林,
當夜幕低垂,街燈亮起,
那些被標記的樹木忽然化身為溫柔的巨獸,
穿越城市的街道。這個魔幻的畫面,
是一個孩子用想像力對抗冰冷現實的方式,
也是對城市中即將消失的自然最深情的告白。
這片樹林最後會消失嗎?
男孩該怎麼辦呢?
💛在光影的流轉間,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現代生活的孤寂圖景。
在高樓之間,我們仿若那個獨自徘徊的男孩?
被困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
被規整的作息和空間所框限,
在人群中卻愈發感到孤單。
都市的光線總是銳利而刺眼,
照亮每一個整齊劃一的角落,
卻照不進心裡最需要溫暖的縫隙。
🌳在樹林中,光影是活的,是會呼吸的,
穿過枝葉形成斑駁的光暈,
像一雙溫柔的手,
輕輕的觸摸每一個疲憊的靈魂。
特別是在夜晚的場景裡,
當路燈的暖黃光芒與深藍的暮色交織,
大象的身影在街道間若隱若現,
彷彿在提醒著我們,
在這座孤寂的城市中,奇蹟與溫暖始終存在。
🌳這是一個關於尋找與被尋找的故事。
在鋼筋水泥築起的森林中,
每個人都像那個孤單的男孩,
渴望著一片能夠安歇的綠蔭。
作者不只訴說了一個孩子與樹林的情誼,
更道出了現代人心靈的處境——
在制式化的生活中,
我們多麼需要一個能夠完全做自己的地方,
一個能夠理解我們的存在,一處心靈的棲息地。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在那個安靜的男孩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倒影;
在被威脅的樹林中,看見了自己守護的渴望。
在這個愈發快速和孤寂的時代,
這個故事提醒著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連結,
可能就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
在一片綠意盎然的樹蔭下,
在一個敢於用溫柔對抗冰冷的瞬間。
🌳當我們闔上這本書,
心中漫延的不只是對男孩的憐惜,
更是對自己生命處境的省思。
在這個充斥著效率與速度的時代,
我們是否也曾像那個男孩一樣,
在某個寧靜的時刻,渴望一個真正的知己?
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
我們是否也正在尋找那片屬於自己的綠意?
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
打開了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
渴望被理解,
渴望真實的連結,
渴望在這個愈發疏離的世界裡,
找到一個能讓靈魂棲息的所在。
而那片樹林,
或許是每個城市靈魂終將尋找到的祕密基地,
在那裡,我們終能卸下面具,
回到最真實的自己。
展開
5
發現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6
劇透警告
《發現》:在繪本中與歷史對話
在數位資訊爆炸的時代,
《發現》選擇一種深刻而優雅的方式,
帶領讀者走進臺灣的一段歷史迷霧。
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語言,
這本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繪本,
讓我們重新思考人性、自由與真相的價值。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的主色調是深紅色和陰暗的灰色,
這些顏色給人一種緊張、不安的感覺。
整個封面傳達出強烈的情緒,
主要圍繞著「隱藏」與「發現」的主題,
深刻地反映繪本《發現》的核心內容——
對一段歷史時期被壓抑真相的探究。
封面的人影、散落的書籍、
紅色的布幕和手寫的書名,
都共同塑造出一種隱約不安的氛圍,
並強烈暗示著歷史中那些未被揭露的真相和被忽視的聲音。
本書處理歷史議題極為獨特,
作者沒有選擇慷慨激昂的控訴,
也沒有採用直白的歷史敘事,
而是以極具詩意的方式展開對話。
反覆出現的小丑面具,
象徵著在威權體制下人們不得不戴上的偽裝;
漂浮的文件,
暗示著被刻意遺忘或掩蓋的歷史真相;
寂靜的空間,
則隱含著無數未能說出口的故事。
它讓我們意識到:歷史從來不是遙遠的過去,
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經驗。
當我們看到那些被監視的空間,
不禁會想到現今社會中無所不在的監控系統;
當我們注視那些破碎的文件,
則會聯想到當代世界中被選擇性遮蔽的真相。
作者巧妙運用光影,
表達真相被遮蔽與揭露的辯證過程,
紅色幕布後的真實世界、
迷宮般建築中若隱若現的出口、
狹小房間裡透進的一縷光線,
都暗示著在威權體制下,
人們如何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如何在壓迫中保持對真相的渴望。
這些視覺元素不只是純粹的藝術表現,
更是對人性最深處的探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作者在處理光影時展現出極為細膩的掌控力。
那些光線並非劇烈的明暗對比,
而是如細雨般溫柔滲透入畫面,
暗示著希望雖然微弱,卻始終存在。
這種處理方式讓人想起,
許多在威權統治下依然堅持追求真相的人們,
他們的行動可能渺小,
卻如同黑暗中的星光,為他人指引。
繪本中最引人深思的意象之一,
是那個具有強烈戲劇性的舞台空間。
作者透過舞臺這個場域,
巧妙呈現了威權統治下的複雜權力關係。
誰是表演者?誰是觀眾?
那些戴著面具的身影,究竟是主動演出?
還是被迫參與這場荒謬的戲碼?
這個舞臺意象深刻的呈現威權統治的本質:
不只是單純的強制與服從關係,
更包含了一種複雜的共謀結構。
觀眾的沉默、表演者的配合、
以及整個社會的默許,
共同構成了這場持續數十年的集體悲劇。
作品中運用了大量富有象徵性的視覺元素,
每一個都經過精心設計,
承載著深層的含義。
散落的文件暗示被刻意遺忘的歷史;
那個反覆出現的小丑面具,
揭示了在極權統治下人們不得不戴上的偽裝。
這些符號的運用特別高明之處在於,
它們既是具體的視覺元素,
又具有普遍性的象徵意涵。
這本繪本提醒我們:
威權統治雖然已經結束,
但其所反映的人性議題依然存在。
在當今社會中,或許看不到明顯的政治壓迫,
但其他形式的控制與限制卻可能無所不在:
輿論的壓力、社會的規範、
數位時代的監控等。
作為一本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出的繪本,
《發現》透過藝術的力量,
讓讀者自然而然進入思考。
這種方式尊重每個人的解讀空間,
同時也引導大家思考一些根本的問題:
什麼是真相?什麼是自由?
在面對壓迫時,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發現》用最優雅的方式,
提醒我們記住那些應該被記住的事。
它告訴我們:面對歷史,不需要慷慨激昂,
而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反思與對話。
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與過去對話的機會,
也是一次審視現在的契機。
展開
4.5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兒少照顧者的重生日記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6
劇透警告
當童年成為一種奢侈
在看今天的書前,
得先認識一個詞——「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young carers, 以下簡稱兒少照顧者),
指18 歲以下的孩子,需要照顧身心障礙、 生病或衰弱之家人,除了照顧,也可能需要承擔起其他家庭責任。
在那些我們看不見的角落裡,有些孩子正默默承擔著原本屬於大人的重擔。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以震撼的書名和細膩的漫畫語言,讓我們得以窺見年輕照顧者內心最深處的傷痕。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這句近乎絕望的告白,其實是對現實最為精準的描摹。
這裡的「殺」不是生理意義上的終結,而是自我意識的消亡,是一個被迫放棄童年、夢想和所有可能性的過程。
這個看似激進的表述,是兒少照顧者最深層的生存困境:為了維繫家庭的運轉,他們必須先「殺死」自己作為孩子的那一面。
書中以漫畫形式展現故事,作者採用以黑白為主調的視覺語言,主角小結常常低垂的頭顱,彷彿承載著看不見的重擔,這個反覆出現的姿態已然成為兒少照顧者的視覺符號。
封面上灰暗的色調、破碎的意象,都在暗示著支離破碎的童年。這些視覺元素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敘事的延伸。
小結與母親的關係構成本書最複雜的面向,母親的精神疾病使她無法作為正常的母親,反而成為需要被照顧的對象。這種角色的顛倒不僅剝奪了小結的童年,更在她的心理發展上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痕。
然而,
作者並未將母親簡單地塑造成「加害者」。
母親本身也是精神疾病的受害者,她的失序行為背後藏著無法控制的痛苦。這種複雜的描寫讓故事更貼近現實——在大多數照顧關係中,
並不存在絕對的加害者和受害者,每個人都被生命的重擔所困。
長期扮演照顧者角色的小結,
幾乎忘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的孩子。
她的人格發展受到嚴重壓抑,
直到成年後才在專業協助下,
開始面對自己的創傷。
這個療癒過程絕非一蹴可幾,書中描寫小結如何在住院治療期間經歷情感爆發,如何在自助會中遇見相似經歷的人⋯⋯特別是「不要再向無法回應愛的人索求愛」的建議,成為她走向自我救贖的轉捩點。
對小結而言,從被照顧者轉變為照顧者,並非自然而然的過程。她缺乏健康的母職典範,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進。
每一個小結的故事背後,
都是無數個正在消逝的童年。
當我們正在閱讀這些文字時,
或許在沒有看見的某個角落,
某個孩子正強裝著笑臉說:
「沒關係,我可以」。
他們需要一個不必過早長大的童年,
一個不必犧牲自我也能維繫的家庭,
一個能及早發現並伸出援手的社會。
這不是某個遙遠的「社會議題」,
而是此時此刻,就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實。
展開
5
小矮人的尋家之旅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什麼樣的家最好?
繼《小矮人的島嶼大冒險》之後,
高尾裕子又帶來了小矮人們的新故事,
當小小的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核桃屋,
因為突如其來的冰雹而破碎時,
他們的「找新家」之旅便展開了。
從甜美的草莓屋、涼爽的西瓜屋⋯⋯
每一段旅程都充滿了想像力和挑戰。
高尾裕子的插圖風格清新、溫暖,
彷彿能聞到水果的甜香,
那些彩色紙拼貼的畫面讓我好想縮小,
住進這些可愛的果實房子裡。
展開
5
愛,藏在小事裡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解析日常中的情感密碼
很喜歡這本書,
用簡單的語言,溫暖的圖像
表達了人世間最難形容的一個字。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一隻巨大的棕色熊與一個金髮小孩——
以溫柔的互動姿態吸引讀者注意力。
孩子用手指輕觸熊的鼻子,
是一種天真無邪的親近感,
熊低下頭溫柔回應,
展現出一種守護與愛的力量。
整體採用溫暖的水彩風格,
配色柔和,以米色和棕色為基調,
營造出舒適與溫馨的氛圍。
這個看似簡單的畫面,
涵蓋整本書的核心主旨:
愛的本質在於平等的交流,
而非居高臨下的給予。
🐻這個故事的獨特處在於——
它突破傳統兒童繪本的框架。
表面上,它講述著孩子與大熊的日常片段;
深層裡,它探討著一個關乎所有人的題目:
在這個習慣速食情感的時代,
我們是否還記得愛最初的模樣?
這種雙層敘事為作品注入了深刻的時代意義。
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觀察,
繪者的水彩技法呈現出罕見的克制與張力。
她沒有追隨當下流行的討喜風格,
而是選擇了一種若即若離的表現手法。
畫面中的留白不僅體現了東方美學的意境,
更創造出一種情感的呼吸空間。
在煙火綻放的場景中,
色彩的運用尤為精妙——
那些斑斕光影不是為了渲染熱鬧,
而是通過微妙的明暗變化折射出人物內心的波動。
🍵書中對時間感的處理格外新穎,
在泡茶的場景裡,作者沒有著墨於對話,
而是將焦點放在等待的過程。
這個看似平常的選擇實則暗含深意,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
願意花時間與某人共同等待,
或許正是最真摯的情感表達。
更值得關注的是作品對衝突的處理。
《愛,藏在小事裡》透過「道歉」的場景,
故事形成了一個更為完整的情感光譜。
這不僅體現作者對兒童心理的深入理解,
也暗示著真實的關係必然包含修復與和解的過程。
🐻在敘事結構上,本書採用碎片式手法。
表面上看,各個場景之間似乎並無直接聯繫;
實則每個片段都是情感拼圖的重要組成,
共同構築出一幅完整的圖景,
認真說,生活不就是這些零碎拼湊而成嗎?
正如這個跨頁的左頁提問:
「不過,小小,
我覺得愛也是由許多小事組成的。
什麼樣的小事呢?」
這種設問不僅引發讀者思考,
更自然的引出後續的情節展開。
留白的處理與點綴的蝴蝶,
營造出一種期待感,彷彿在等待答案浮現。
右頁的場景——大熊牽著孩子走過平衡木,
是對這個提問的第一個回應。
這個場景的構圖極具深意:
首先是空間關係的處理。
繪者選擇從側面描繪這個畫面,
讓觀者能完整看到大熊護持的姿態。
大熊略微前傾的身體,展現出既要保護孩子,
又不過度干預的微妙平衡,
這種構圖暗示了教養中「陪伴」與「放手」的辯證關係。
其次是細節的經營,
平衡木被刻意畫得粗糙而自然,
暗示這可能是在野外的場景。
這種設定讓「牽手」這個動作更顯必要與珍貴。
大熊的手勢特別值得注意——
既不是緊抓,而是輕扶,
完美詮釋了文字「牽著手」的溫柔本質。
🐻翻頁後的秋日場景則形成了絕妙的呼應,
飄落的樹葉製造出一種動態的畫面,
孩子伸出的擁抱和大熊溫柔的承接,
在視覺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情感迴圈。
特別是那句「我要給你很多很多的親吻,隨時!」,
文字與畫面中飄舞的樹葉相互輝映,
傳達出愛的自然流動與不加設限。
最喜歡的是兩個場景在敘事上的內在聯繫,
從「需要扶持的時刻」到「自主表達愛的瞬間」,
暗示了孩子在愛的關係中的成長。
這種細膩的情感遞進,
讓整個故事傳遞了不同樣的「愛」。
通過平衡木上的牽手,
展現互信與支持的珍貴。
透過秋葉飄落的場景,
讓讀者感受愛中的自然流動;
每一幅畫面都經過精心安排,
卻又保持著不經意的生活質感。
🐻這樣的創作態度傳達了重要訊息:
愛不是宏大敘事的主角,
而是存在於日常生活的細節中。
可能是一次無聲的陪伴,一個會意的眼神,
或是一個小小的擁抱。
在當代社會中,
這種返璞歸真的提醒顯得格外珍貴。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帶來重新認識愛的可能,
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語言和細膩的情感鋪陳,
它讓讀者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
這本書對於「愛」沒有給出標準答案,
而是創造一個讓讀者自由感受和理解的空間,
這或許正是它最動人之處。
展開
5
我很特別(奇奇兔成長繪本①)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我很特別》:笑著笑著就哭了⋯⋯
🐰封面的大兔子實在太吸睛,
一打開出版社寄來的包裹,
即便有我很愛的聖誕書,
這隻兔子還是瞬間捕獲我的心。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其實封面上的兔子乍看之下,
我沒有感覺任何不對勁。
藍色天空與翠綠草地,
交織出寧靜而充滿希望的氛圍,
奇奇一手拿著胡蘿蔔,
一手抓著耳朵,
帶著平和而舒暢的微笑。
🐰那麼故事想說什麼呢?
這一頁裡,奇奇獨自享用著胡蘿蔔,
畫面的筆觸舒適自然,
輕柔引導我們進入他的世界。
作者用溫暖的色調和率真的線條,
勾勒出一個看似平靜的日常時刻。
然而,這份平靜很快就被奇奇打破,
這個倒掛在樹上的場景,
充滿創意與幽默感。
黃色吊帶褲在深褐色樹幹的映襯下特別醒目,
充滿童趣的畫面背後,
其實蘊含著對內心自我的不認同。
🐰奇奇兔右邊的耳朵是垂下來的,
不像其他的兔子有一對又長又挺的耳朵,
甚至還被其他兔子嘲笑是「垂耳兔」,
他做了很多嘗試,想把耳朵藏起來、
包含在耳朵裡塞個胡蘿蔔,讓耳朵變挺、
拿氣球把耳朵拉直⋯⋯
奇奇的每一次嘗試,
作者都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構圖展現出來,
讓我看得忍不住笑出來,
但與此同時,
卻也能感受到他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幽默背後隱藏奇奇內心深處的挫折和孤獨感,
他希望改變自己,卻不斷遭遇失敗,
這是一種典型的「失敗中的幽默」,
角色不斷面對困難,
表現出自己的堅韌和渴望。
這種幽默與挫折的並存,
不僅讓故事更具感染力,
當我們看到奇奇在面對困難時,
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
可以理解到失敗中也能找到一些輕鬆和笑聲。
🐰故事的轉折來自一個關鍵場景:醫生診間。
這裡的畫面轉向較為冷靜的灰白色調,
暗示著理性思考的介入。
醫療器材的細節刻畫和空間的專業氛圍,
不僅增添了情節可信度,
更凸顯出尋求幫助的重要性。
醫生溫和而專業的形象,
透過作者細膩的筆觸表現出來,
他不僅給予專業的建議,
更重要的是幫助奇奇重新認識自己的特質。
他讓奇奇知道他的耳朵聽力沒有問題,
只是和別人比較不一樣。
🐰書中,作者善用粗獷中帶著細膩的線條,
既保持童書應有的活潑感,
又不失藝術的品質。
顏色的運用更是匠心獨運,
從開始的單一溫和色調,
到醫生診間的冷色調,
再過渡為豐富的色彩組合,
默默呼應著奇奇心境的變化。
故事中關於視覺元素的設計極為細膩,
從人物的表情變化到場景的空間配置,
從色彩的情緒暗示到構圖的節奏把控,
都圍繞著故事主題而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垂耳」這個核心視覺符號,
它的呈現方式可以帶給我們許多不同的討論。
有趣的是,在現實中,
垂耳兔其實是備受歡迎的名貴品種,
但故事中的奇奇卻為此感到困擾。
這個反差巧妙點出「特別」或「與眾不同」,
往往只是我們的主觀認知。
同樣的特質,
在不同的眼光下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價值。
在故事開始時,垂耳是困擾奇奇的源頭;
到了故事結尾,卻成為他與同伴互動的橋樑。
這種轉變不僅展現了自我認知的重要性,
更暗示著所謂的「缺陷」或「優點」,
往往只是觀點的不同。
🐰在這個提倡多元價值的時代,
這個故事經由細膩的視覺語言,
傳達出深刻的現代意義。
這不僅僅是一本談論「與眾不同」的繪本,
更是一個關於社會包容與個體認同的生動寓言。
沒有說教的內容,
而是利用富有創意的視覺設計,
讓讀者在自然領悟這些觀點。
🐰此外,
《我很特別》也帶有深刻的社會意涵。
奇奇經歷的排斥與嘲笑是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
尤其是在面對那些與主流標準不符的人時,
社會常常會採取排斥的態度。
這本書透過奇奇的故事,
讓我們理解無論每個人有多麼的不同,
我們都應該尊重和接納每一個人,
這不僅是對孩子們的教導,
也是對成人世界的一種反思——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那些與眾不同的人?
如何在社會中創造更多的包容與理解?
展開
5
橡皮頭蹦太郎(日本無厘頭之神長新太代表作‧經典新譯)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橡皮頭蹦太郎》:會彈跳的頭能做什麼?
💥在這個講求效率與目的的時代,
做什麼似乎都要有「所得」,
看書更是希望能得到些什麼?
而一本「異想天開」的繪本可以帶來什麼?
一個擁有橡皮頭、不斷彈跳的角色,
在充滿溫馨可愛的繪本世界更顯得荒誕誇張,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異想天開」的存在,
卻帶給我許多不同的思考點。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橡皮頭蹦太郎以頭朝下、身體筆直的姿態,
漂浮於螢光粉紅色的背景之中。
這個場景充滿了怪誕與童趣。
封面的主色調——螢光粉紅,
顏色飽滿且充滿張力,
這顯然是為了在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的目光。
這顏色不同於一般繪本常見的柔和色彩,
而是激烈、充滿個性的色彩,
讓人感受到一種跳脫現實的情感張力。
橡皮頭蹦太郎的姿態暗示著,
他在整個故事中的「隨波逐流」——
無論撞上什麼、遭遇什麼,
他都一如既往的保持著自己的方式,
無畏無懼的在各種情境中穿梭。
🩷長新太在視覺設計上極為獨特,
不僅體現在其大膽的用色上,
更體現在其對動態的把握。
螢光粉紅色的封面像是一記視覺衝擊,
直接打破了讀者對傳統繪本的期待。
這種顏色的選擇暗示著故事的非常規性質,
彷彿在告訴讀者:
準備好接受不一樣的故事吧。
在構圖上,
蹦太郎的每個動作都充滿戲劇性張力。
這些動態畫面不僅僅是為了視覺效果,
更是對生命狀態的一種隱喻:
我們的人生不就是在各種力量的作用下,
不斷運動、變化、變形的反覆過程嗎?
🩷橡皮頭這個無比奇妙的設定,
不僅讓蹦太郎擁有不同於常人的特殊能力,
也賦予他無限可能的行動自由。
這種行動自由恰恰像是兒童世界中,
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每當蹦太郎撞上某個物體,
例如大山、巨人、幽靈、甚至動物群,
他都會被彈飛開去,
這些情節雖看似荒謬,
但也包含著一種深層的意涵。
蹦太郎無論經歷多少次的「撞擊」,
他總是迅速彈起,
這也像傳達積極面對生活挑戰的態度——
不論經歷什麼困難,
我們都可以像蹦太郎一樣,
以輕盈的心態重新出發。
蹦太郎的彈跳歷程,
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的寫照?
在求學路上遇到挫折,在職場中碰壁受挫,
在人生旅程中跌倒受傷,
我們都需要這種能夠彈起的韌性。
關鍵不在於我們遇到了什麼,
而在於我們如何像蹦太郎一樣,
保持彈性,重新出發。
🩷我們看蹦太郎「荒誕」,
他或許也覺得我們「不可思議」。
長新太的作品向來以「無厘頭」聞名,
但這種「無厘頭」並非毫無章法。
相反,它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
在他超過四百本的作品中,
我們總能看到這種看似隨意,
實則充滿智慧的創作態度。
這種打破框架的創作態度,
讓我們看到了超越現實限制的可能。
誠如馬斯克所說:「除了你的想像力,
沒有東西能夠攔住你。」
🩷不過,為什麼是橡皮頭?
這個設定耐人尋味。
在傳統認知中,頭部代表思維與決策,
是人體最堅硬的部分。
但長新太讓主角擁有一顆柔軟的橡皮頭,
這種反差卻讓我想得更多:
在現代社會中,
也許我們最需要的不是堅硬的意志,
而是靈活的適應能力。
橡皮的特質——柔軟、有彈性、
能夠變形卻又能迅速恢復原狀,
正是我們在面對人生挑戰時所需要的特質。
蹦太郎的每一次彈跳,
都是一次對這種生存智慧的演繹:
面對衝擊時不是硬上,
而是以柔克剛,借力使力。
🩷對孩子來說,這是可以哈哈大笑的故事,
但對出社會的我來說,看似簡單的故事,
實則觸及了現代人的普遍焦慮:
我們是否也像蹦太郎一樣,
被各種外力所影響,
卻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方向?
但我想,即使無法控制外部環境,
我們依然可以保持內心的彈性與活力。
🩷當我們問:
一本「異想天開」的繪本能帶來什麼?
或許答案就在蹦太郎的每一次彈跳中。
在這個追求效率與目的的時代,
我們總是執著於尋找意義,計算得失。
但長新太告訴我們:「光是笑一笑也很好。」
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語,
卻道出了最深刻的人生智慧:
有時候,正是在放下追求的那一刻,
我們反而觸碰到了生命最珍貴的禮物——
那份在挫折中依然能夠彈起的勇氣,
那種面對未知仍能保持童心的能力,
以及在世界給予的各種衝擊中,
依然能保持自己韌性的智慧。
這,或許就是這本「異想天開」繪本,
給予我們最寶貴的禮物。
展開
5
獅子變變變(「無厘頭之神」繪本大師、紫綬褒章得主──長新太經典代表作‧台灣首度出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獅子變變變》:你想不到的獅子
長新太的作品總是不按牌理出牌的。
他的作品以異想天開、充滿幽默感著稱,
創作靈感源於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事物,
透過他的奇思妙想,
這些事物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和可能性。
他的作品不拘泥於邏輯和現實,
而是讓角色與故事隨著想像力自由發展。
長新太認為,繪本不該只是教育和啟發孩子,
還應該給他們帶來樂趣和笑聲,
所以在長新太的作品裡,
我們可以找到滿滿的樂趣。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在深邃的藍色夜空下,
一隻獅子以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姿態扭曲身體,
這隻獅子既不威風,也不兇猛,
反而呈現出一種近乎抽象的流動感。
身體被刻意拉長、扭曲,
彷彿在跳一支自由的舞蹈。
深藍與金黃的強烈對比不只吸引眼球,
更暗示了這將是一個打破常規的故事。
翻開書頁,每一幅畫面都是一場視覺冒險,
長新太運用強烈對比色和簡練的線條,
創造出充滿張力的畫面。
🦁特別是在獅子變身的過程中,
每一次的形態轉換都顯得自然流暢。
當獅子變成鯨魚時,
整個畫面彷彿被海水浸潤,
藍色的色調營造出一種夢幻的氛圍;
變成香蕉時,
粉色背景的選擇則讓畫面充滿童趣,
又帶著一絲詭異的幽默感。
🦁接下來,獅子還會變身成什麼?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很好奇,
獅子幹嘛變來變去的?
或許獅子的「變」是為了順應時勢?
只是,為什麼選擇獅子作為主角呢?
🦁獅子在各種文化中都象徵著權威和力量,
是動物界當之無愧的王者。
長新太選擇一個充滿威嚴的形象,
進行一連串瘋狂的變身,
這個選擇本身就充滿深意,
獅子的變身不只是形態的轉換,
更像是一種身分的解放:
即使是最威嚴的生物,
也能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
威武的獅子可以無所謂的變成各種形態,
這種反差不僅製造趣味,
更挑戰了我們對事物固定印象的執著。
獅子不再只是動物園裡讓人敬畏的猛獸,
而搖身一變成為各種意想不到的存在,
展現出無限的可能性。
🦁獅子的第一次變身選擇了鯨魚,
這個轉變讓我感到特別驚喜。
從陸地最強大的生物,
搖身一變成為海洋中最龐大的生命,
這不僅是空間的跨界,
更是生命形態的一種全新探索。
鯨魚那優游自在的姿態,
與獅子原本威猛的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卻又展現出另一種生命的美感。
這個變身彷彿在告訴我們:
生命的可能性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寬廣。
🦁那麼變成香蕉呢?
可能是最令人意外的選擇,
從頂級掠食者變成可以輕易享用的水果,
這種戲劇性的轉變充滿了諷刺的趣味。
但正是這種極端的反差,
讓我們看到事物之間看似不可能的連結。
自我解嘲的幽默感,
或許正是這本書最迷人之處。
長新太在這本書中依舊沒有傳統繪本的框架,
沒有固定的情節發展,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只有一連串充滿想像力的變身。
這種自由流動的敘事方式,
反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閱讀驚喜。
而這也是長新太的魅力所在,
他總是用最純粹的想像力,
創造出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
最強大的生物可以變成任何形態,
每一種形態都蘊含著獨特的生命趣味。
🦁對孩子來說,
這是一本充滿趣味的變身故事,
甚至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玩玩變身遊戲,
但細細品味,
我們會發現書中蘊含著對生命本質的思考: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形態的改變是否意味著本質的改變?
這些問題被巧妙融入在看似簡單的變身故事中。
🦁《獅子變變變》可以是一本純粹的有趣繪本,
也可以是一道極具奇思的哲學問題。
這就是長新太作品的迷人之處:
他從不給讀者標準答案,
而是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
當我們闔上書本,
腦海中浮現的或許不只是那隻愛變身的獅子,
更是一種對生命無限可能的領悟。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
或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一點瘋狂想像力,
讓自己勇於跳脫固有框架,
擁抱每一次意想不到的精彩蛻變。
展開
5
小漁顛倒游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小漁顛倒游》:「不正常」的一條魚
第一眼看到這本繪本,就覺得太有趣!
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魚繪本。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首先看到的是一條活潑可愛的粉紅色小魚,
但等等,她的方向怎麼這麼特別?
沒錯,這條與眾不同的小漁正快樂顛倒游泳。
粉紅色的魚身與湛藍的水色形成強烈對比,
就像在向讀者宣告:
「嘿,這是一個關於特立獨行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
作者在封面設計上玩了一個聰明的小把戲,
把書轉來轉去時,會發現無論從哪個角度看,
小漁都像是在做著她最自然的動作。
這個巧思暗示了故事的核心主題:
所謂的「正確」方向,可能只是視角的問題。
🔸翻開內頁,
從文字和水面上的景物可以看出,
小漁以一種愉快的「顛倒」姿態穿梭在水裡,
水草似乎也跟著她的節奏搖擺,
彷彿整個水底世界都在為她的獨特喝采。
作者在這本書中的敘事視角運用無比巧妙。
表面上,故事是以第三人稱視角展開的,
但實際閱讀時,
我們會發現作者巧妙的在不同視角間轉換,
創造出豐富的閱讀層次。
🔸當小漁在水中游泳時,
畫面常常會跟著她的視角傾斜或翻轉。
這種設計不僅讓讀者體驗小漁眼中的世界,
更給了一個強烈的暗示:
所謂的「顛倒」,其實取決於觀看的角度。
特別是在小漁與其他魚兒互動的場景中,
畫面時而採用她的視角,
時而採用旁觀者的視角,
這種轉換讓讀者能夠同時理解不同角色的觀點。
作者還巧妙運用視角轉換來控制故事節奏,
在關鍵情節中,視角的突然變換往往帶來戲劇性的效果。
例如,當小漁第一次被質疑她的游泳方式時,
畫面突然從她的視角切換到旁觀者視角,
這個轉換強化了她突然意識到——
自己「與眾不同」的震驚感。
🔸隨之而來的就是這本書最厲害的設計,
在某些頁面,
讀者需要實際轉動書本來跟隨故事發展。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噱頭,
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閱讀體驗。
當我們真的把書轉過來看時,
發現原本「正常」的畫面突然變得「顛倒」,
這個簡單的動作本身就是個強而有力的隱喻:
究竟什麼是正確的觀看方式?
當我們需要歪著頭或翻轉書本來閱讀時,
這種「不便」實際上讓我們體會到了小漁的處境——
有時候,為了理解他人的視角,
我們確實需要改變自己習慣的方式。
這種身體力行的體驗,
比單純的文字敘述更能讓讀者體會換位思考。
🔸在小漁生存的世界裡,
同一個場景,
從不同角度觀看會產生不同的理解,
生活中的許多情況也是如此:
事情的對錯往往取決於
我們願意從多少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
書中的「顛倒」是一個充滿智慧的象徵,
表面上指的是小漁的游泳方式,
但深入來看,
這個「顛倒」其實引發不少思考,
什麼是常規?誰來定義正確?
為什麼要害怕與眾不同?
🔸有趣的是,小漁的原型並非作者隨意捏造,
而是來自於真實存在的黑腹歧鬚鮠。
牠生活在非洲剛果河流域,
經常以腹部朝上的姿態游動,
這種行為在魚類世界中可說是極為罕見。
作者將原本深色的黑腹歧鬚鮠改造成粉紅色的小漁,
這個改變不僅讓角色更加活潑可愛,
更凸顯了「與眾不同」這個主題。
畢竟,在大自然中,
粉紅色的魚本來就比較少見,
這樣的設定讓小漁從外到內都展現出獨特性。
🔸當我們試圖理解一條顛倒游泳的魚時,
最後反倒是這條魚幫助我們翻轉了視角。
這大概就是《小漁顛倒游》最迷人之處,
它不是要告訴我們該如何做,
而是提醒我們,有時候,
所謂的「不正常」,
可能只是我們還沒找到欣賞它的角度。
畢竟,在一個充滿標準答案的世界裡,
最珍貴的或許就是那些敢於「顛倒」的靈魂。
展開
5
心泉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心泉》:你所害怕的脆弱,或許最珍貴
🩵《心泉》這本繪本,
透過一個狼與其倒影的故事,
巧妙解構了我們對「強大」的固有想像。
在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
我們習慣展現生命中光鮮亮麗的時刻,
卻極少有機會——或者說勇氣?
去凝視那些不那麼完美的部分。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以靛青色為基調,
搭配若隱若現的灰調與淡綠,
營造出一種若即若離的朦朧感。
這種色彩選擇其實不像偶然,
靛青色在色彩心理學中往往與內省和沉思相連。
🐰封面上的兔子與泉水們占據大部分畫面,
並且成為視覺的焦點,
狼則隱藏在背景的植被中,
象徵他內心脆弱、敏感且不願被外界看到的部分。
🐺這樣的構圖也暗示狼顯得畏縮,
且對自我脆弱部分的不安。
狼的姿態似乎在偷偷觀察或躲避,
這也強化了狼內心的矛盾與掙扎——
既想揭露自己真實的脆弱一面,
又害怕面對事實。
背景中出現的彩色小圓點看似隨機的散布,
這些圓點的色彩多樣,增加了夢幻和童趣感。
這些圓點可以解讀為狼內心複雜的情感狀態,
也可以看作是泉水波紋的擴散,
象徵著情感的波動與心靈的多層次性。
🩵內頁的構圖設計同樣深具匠心,
每一幅畫面都經過精心安排,
形成視覺上的張力。
最具代表性的是狼與泉水的空間關係處理:
初始時,狼與泉水保持著警惕的距離,
構圖充滿對立感;
隨著情節發展,兩者的空間關係逐漸改變,
從對峙到靠近、拉扯⋯⋯再到最後的交融。
值得玩味的是畫面中的留白處理。
作者沒有選擇全景式的飽和構圖,
而是在關鍵處保留了大量空白,
這些留白不是空洞,
而是為讀者的想像和情感投射預留了空間。
🐺特別是在狼面對泉水中倒影的場景,
留白營造出一種深邃的心理空間,
這本書細膩描繪了「狼」心理防衛機制,
逐漸慢慢瓦解的過程。
狼最初面對泉水中的兔子形象時,
表現出極爲激烈的反應,
正是典型的心理防衛機制:
否認、投射、逃避。
這讓人聯想到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
「陰影」概念——
那些被我們否認或壓抑的人格特質,
往往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顯現。
🐺特別值得深入探討的是,
狼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消除泉水中的倒影——
奔跑、怒吼、企圖喝乾泉水⋯⋯
這些行為仿若現代人面對內心脆弱時,
常見的應對方式:
過度工作、沉迷娛樂、
或是其他形式的逃避行為。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要求自我提升的時代,
「強者」的形象似乎成了唯一的生存方式。
但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
真正的強大不是否認脆弱的存在,
而是學會與之共處。
這種觀點在當代社會中是我們特別缺少的,
它提醒我們,所謂的成長,
或許就是學會接納自己的全部面向,
包括那些看似軟弱的部分。
🩵傳統的情緒教育面對軟弱的部分,
往往過於直接、說教,
而這本書通過視覺語言和象徵性的故事,
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空間,
讓讀者探索自己的情緒世界。
特別是在處理「脆弱」這個主題時,
它沒有採用「克服」或「戰勝」的論述,
而是提供另一條路:「理解」和「接納」。
在後疫情時代,
情緒處理的主題顯得格外重要,
過去幾年疫情讓許多人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不確定性,
這本書提供的自我接納視角,
某種程度上也提供了集體療癒的可能性。
尤其在強調競爭與效率的時代,
或許真正的智慧不在於追求無懈可擊的完美,
而在於學會擁抱生命的完整性——
包括其中的脆弱與不完美。
🩵就像《心泉》中的狼,
最初面對自己脆弱的一面時,
只想消除那倒影中的自己。
但泉水映照的不只是狼的外貌,
更是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那些他一直不願面對的部分,
那些他認為是軟弱的特質。
正是這些特質,
構成了狼成為完整自我的拼圖,
也正是這些特質,
讓他的生命變得豐富且立體。
🩵我們每個人都有像「狼」的時候,
對自己的缺陷感到恐懼,
總想著如何掩飾甚至根除它們。
然而,泉水依然在那裡,
靛青色的深邃中透出一絲淡綠,
那是接納的象徵,也是希望的顏色。
🩵當我們在泉水前駐足,
是否也能看見自己極力想擺脫的那個部分?
那些被壓抑的特質,或許不是弱點,
而是缺少的那塊拼圖。
泉水依然在那裡,
等待每個願意停下腳步的人,
展開
5
5分鐘睡前故事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5分鐘睡前故事》:5分鐘繞著世界跑?
很喜歡銀河文化的這個系列,
故事不會太冗長,好閱讀,
加上非常漂亮的圖像,
完全抓住我的目光。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
那個佇立在封面上的城堡立刻吸引著我,
這不是一般童書常見的夢幻風格,
而是以深沉的墨綠色調營造出神祕而溫暖的氛圍。
城堡大門上的數字「5」彷彿說著:
「給我五分鐘,孩子就可以馬上睡著!」
(如果是真的,我想書籍立刻斷貨)
💛翻開書頁,
最讓人驚豔的是插畫家安娜.朗恩對色彩的運用。
在《布萊梅樂隊》中,
她選用了暖橙色的晚霞和漸層的紫色天空,
不僅營造出溫暖的氛圍,
更暗示了故事中關於希望與改變的主題。
四隻性格迥異的動物——
公雞、貓、狗和驢子,
在夕陽餘暉下昂首闊步,
每個生命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新方向。
💛《阿拉丁與精靈》則有截然不同的風貌,
深邃的藍紫色夜空中點綴著星光,
這種戲劇性的光影效果不只是視覺上的享受,
更暗示了夢想與現實的交會。
最吸引我的是安娜.朗恩對動態和靜態景象的精準掌握,
在《光之球》中,那隻振翅高飛的烏鴉,
每一根羽毛都充滿力量感,
爪子緊握光球的姿態傳達出使命必達的決心。
💛相較之下,
《黃金橘子》中沉睡的國王呈現出極致的安寧,
金色的橘子在月光下溫柔的閃爍,
整個畫面寧靜而充滿詩意。
💛在《公主與豌豆》中,
公主不再是單純的嬌弱形象,
她的敏感更像是一種特殊的天賦,
是察覺世界細微之處的能力。
高高疊起的床墊不僅展現出幽默感,
更暗示著生命中那些微小卻重要的細節。
每一層床墊彷彿都在訴說著:
真實的特質往往藏在最不經意的地方。
認真說,高敏的我也差不多這麼難搞,
但是難搞的高敏人如我,
也會有貼心的地方,
這就是人性有趣的地方,
沒有哪一種特質只帶來純粹的「壞」,
端看我們從哪個角度去看。
💛傳統童話往往以簡單的善惡對立為主軸,
但這本書在改編時加入更多現代元素與思考,
《狐狸和婆羅門》不再是單純的智慧與愚昧的對比,
而是探討了信任、選擇與後果的複雜關係。
婆羅門平靜的面容與狐狸機警的眼神,
形成有趣的對比,
背景中若隱若現的猛獸,
暗示著現實世界的危機,
卻也襯托出角色們在面對挑戰時的不同抉擇。
《魔法山泉》中的紅髮女孩,
她也不是傳統被動的等待者,
而是主動探索生命真諦的追尋者。
她跪地取水的姿態展現了對自然的謙遜,
象徵現代人在繁忙生活中尋找心靈泉源的渴望。
💛這本童話集的特別之處在於——
它巧妙融合了來自不同文化的故事精髓。
《夜鶯》展現東方對自然與人工之美的深刻思考,
機械夜鶯的精緻與真實夜鶯的純真,
在故事中形成動人的對比。
這個源自安徒生卻深具東方哲思的故事,
讓讀者看到了藝術與真實、
人造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
💛每個文化背景的故事都保留了其獨特韻味,
同時又能引起普遍共鳴。
《光之球》中,
烏鴉帶著光球飛越黑夜的意象,
既有北歐神話的神秘色彩,
又傳達了光明與希望的普世主題。
那顆被緊緊守護的光球,
不正是每個文化中都存在的希望象徵嗎?
烏鴉翅膀的每一次振動,
都在訴說著堅持與勇氣的重要。
💛讓我們期待每個夜晚,
當燈光漸暗,故事緩緩展開的那一刻。
五分鐘,真的只要五分鐘,
我們就能從布萊梅到波斯,
從北歐飛到中國。
這趟環遊世界的童話之旅,
不需要護照,不用訂機票,
只需要一顆願意同步跳動的心,
和一本會說話的書,和親愛的你我。
但老實說,
我絕對不相信孩子入睡只要五分鐘和一個故事。
(所以這本書有很多故事,比較夠用)
展開
5
我與暴龍與聖誕節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我與暴龍與聖誕節》:在灰階中發現的色彩
有些書,太喜歡、太多想說,
然後就會拖慢了腳步,
這本書是其中一本。
❄️有些聖誕故事,
不需要歡騰的鈴聲和華麗的裝飾,
《我與暴龍與聖誕節》這本書,
以一種特別的靜謐揭開聖誕節的序幕。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路燈的微光下,一個孩子抱著暴龍玩具,
身旁的小白狗和暴龍化石安靜佇立。
沒有常見的紅綠繽紛,沒有熱鬧的節慶氣息,
取而代之的是溫柔的灰階與若隱若現的光暈,
像是某個寧靜而美好的冬夜,
❄️時間是這個故事的密碼。
從點點雪花飄落到漸漸覆蓋大地,
雪不只是季節的標誌,更像是時間的具象化。
透過日曆一頁頁翻過,雪花一片片積累,
等待成為一種充滿可能的狀態。
在等待的過程中,
每個發現都帶來新的轉折。
父親深夜裡小心翼翼的埋下禮物,
笨拙的動作裡藏著期待。
埋禮物的過程,父親的鐵鍬碰到了什麼?
🦖是恐龍蛋!而恐龍蛋會帶來什麼驚喜?
封面上的小暴龍化石就這樣誕生了,
看著這一格格漸進式畫面,像電影一般,
小暴龍看到父親埋下的禮物,
小暴龍以為這是他的媽媽。
聖誕節前夕,父親小心翼翼取出埋下的禮物,
為小暴龍玩具綁上了緞帶,
那條看似普通的緞帶,
從最初的裝飾到後來的情感象徵,
一直靜靜的見證著這些轉變。
❄️空間的流動特別值得玩味。
從溫暖的室內到寂靜的雪地,
每個場景都有其獨特的用意。
窗戶不只是區隔,更像是一個神奇的觀察框:
透過它,我們看見孩子期待的眼神,
看見父親守望的身影,
看見雪地裡發生的種種奇蹟。
而那片埋著暴龍的雪地,
則成為所有可能性的起源地。
光影在故事中像是時間的印記。
從路燈的昏黃,到室內的溫暖,
再到聖誕樹的點點星光,
每種光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時刻。
🦖小暴龍化石從窗外看著聖誕樹的光影,
看到了聖誕樹下的暴龍玩具,
他進到了室內想找自己的媽媽。
但對男孩而言,
那個暴龍玩具是自己的禮物呀!
如果你是男孩,你會怎麼做呢?
🎀來看看故事裡幾個很動人的元素:
緞帶最初看似只是禮物的裝飾,
卻隨著故事推進逐漸展現更深的意義。
當暴龍從玩具轉變為化石,
再到活靈活現的陪伴者時,
緞帶始終存在,
像是一條連接不同時空的細線。
緞帶不只連結了暴龍的不同形態,
更象徵著某種情感的延續:
父親包裝禮物時的用心,
孩子擁抱玩具時的喜悅,
以及那些無法言說卻真實存在的牽繫。
緞帶的存在讓整個故事有了一條若有似無、
卻始終不斷的情感脈絡。
🐶小白狗的存在為故事增添了另一層深度,
牠不只是一個單純的陪伴者,
更像是整個故事的見證者。
從最初的困惑到漸漸的理解,
牠的眼神變化細膩的映照著故事的推進,
透過牠的視角,
我們看見那些未被說出的期待,
那些靜默的守候,那些不經意間流露的溫暖。
🦖暴龍玩具、暴龍化石的存在也特別有意思,
這讓我看見時間不只是單向流動的河流,
有時它會在某個特別的時刻、
某個特別的地點,
交匯形成奇妙的漩渦。
在那裡,過去和現在相遇,
記憶與想像交織,平凡與奇蹟共存,
就像說著:有些存在,
會在時光的長河中,找到自己獨特的形態。
👨🏻而父親的形象,
是這個故事最觸動人心的部分,
他不是一個完美的父親,
但正是這種不完美,讓他格外真實。
觀察孩子喜好時的細膩,
準備禮物時的專注,觀望時的溫柔,
甚至是那些略顯笨拙的動作,
都在訴說著一種難以言表的愛。
❄️這本繪本對我來說,
不僅僅是一本聖誕繪本。
它不僅是關於禮物與驚喜,
更是一個關於等待、想像與愛的故事。
在一個寧靜的冬夜裡,
那些看似平常的時刻,
可能藏著最不平常的驚喜。
真正珍貴的禮物,或許不在盒子裡,
而在那些細微的期待與陪伴中,
在那些看似平常卻又特別的相遇裡。
❄️就像這本繪本,
用一種不喧鬧不繽紛的方式,
述說著屬於聖誕節的相聚、寧靜與美好,
這樣平平淡淡的幸福就是我們都想擁有的吧。
展開
5
偷雲賊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偷雲賊》:被切割標價的自由
☁️在這個氣候劇變的時代,
《偷雲賊》用一個看似天馬行空的設定——
將雲朵變成商品,
反而讓我們清晰可見現實的輪廓。
想像一下,當你抬頭望向天空,
看見的不再是自由飄動的雲朵,
而是被切割、定價、販賣的商品。
在《偷雲賊》描繪的世界裡,
連最自由的雲都被囚禁在工廠之中,
成為有錢人的專屬品。
在這樣的世界裡,
一個為了救父親而成為偷雲賊的女孩瑪拉,
她的冒險故事會帶領我們看見什麼?
☁️雲朵工廠裡,
每一片雲都被仔細測量、分級、定價,
彷彿超市貨架上的商品。
這個看似荒誕的場景,
卻映照出我們的世界:
當空氣變得污濁,我們開始購買空氣清淨機;
當水源遭受污染,我們只能倚賴包裝水;
當陽光變得稀少,我們發明了人工照明。
那些原本屬於所有生命的自然饋贈,
是不是也正在一步步地變成商品?
工廠的運作看似完美無瑕,
嚴密的控管、精準的技術、效率的流程。
但在完美的表象下,更深層的問題是:
當我們試圖用冰冷的數字和制度管理自然時,
是否反而正在扼殺自然的活力?
雲朵工廠巨大的建築聳立天際,
這不只是一個場景,更像是整個故事的隱喻。
在這裡,最自由的存在被束縛,
最流動的生命被定格。
工廠的每一道流程,
都展現了人類是如何將無法掌控的自然,
轉化為可計算的數字。
☁️當雲朵如同一切物品可以買賣時,
不難想像,優質的雲朵總是先送到富人區,
而貧窮的人們只能遙望天空(沒有雲朵)。
這樣的場景,是否像極了現實中的某些景況?
當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總是特定族群先享有,
這樣的「進步」還能稱之為真正的進步嗎?
☁️在這個被嚴密控制的世界裡,
瑪拉的角色設計打破了傳統冒險故事的模式,
她的特別之處不在於過人的武力或魔法能力,
而在於她與生命建立連結的能力。
她的冒險歷程始於私人動機:
拯救生病的父親,
但最終演變為一場更大的覺醒之旅。
在這個過程中,
她學會理解雲朵的語言、感受它們的情感,
這種理解能力成為她最強大的武器。
這樣的設定告訴我們:真正的英雄氣質,
或許不在於征服和支配,而在於理解和共情。
☁️更有趣的是,
瑪拉與雲朵之間漸漸發展出的情感連結,
讓人想起了一個幾乎被我們遺忘的可能:
也許與自然相處,
不一定要是控制與利用的關係,
還可以是理解與共存的關係,
這為我們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這個故事裡雲朵不只是天氣預報裡的符號,
而是有著自己的意識和情感的生命。
這樣的設定不僅僅是童話式的想像,
而是巧妙的提問:
在現實世界裡,
我們是否也過於簡化自然的存在?
當我們用「資源」稱呼森林、河流、空氣時,
是否忽略了它們也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環?
當我們試圖用簡單的方式控制自然時,
往往忽視了這種複雜性,
最終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偷雲賊》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奇幻故事,
又處處呼應著現實。
石化森林的奇詭景象背後,
是對生態失衡的憂慮;
雲朵的私語聲中,
是被我們忽視的自然之聲。
作品細膩的在現實與奇幻之間搭起橋樑,
既不失想像的魅力,
又能觸動人心最深處的思考。
☁️故事沒有將議題簡單化為非黑即白的對立,
透過瑪拉的眼睛,
我們看見了問題的複雜性:
在生存需求與環境保護之間,
在個人行動與系統變革之間,
每個選擇都充滿兩難。
但正是在這些矛盾中,
我們看見了改變的可能。
☁️當瑪拉的故事從英國跨越到臺灣,
從西方來到東方,
提醒我們一個簡單卻容易被忽視的事實:
面對著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
我們或許需要的不只是統一的解決方案,
更需要來自不同文化的多重視角與智慧。
這個故事沒有告訴我們標準答案,
它以一個女孩與雲朵的故事,
邀請我們思考:
當我們失去了與自然對話的能力,
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也許,真正的冒險從來不是要找到答案,
而是要學會提出更好的問題。
展開
5
烏的(台文繪本,附朗讀音檔、台語羅馬字)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烏的》:抓到了沒?
🐶看到這個封面,
我的思緒秒回小時候家裡養的狗「Kuro」,
小時候不懂這名字的意涵,
長大才知道是日文黑色的意思,
Kuro就像封面上的小黑狗一樣,
黑黑的,有點呆萌,
所以,我對這本書一見鐘情啊。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上的小黑狗當然是主角「烏的」,
他正安靜的坐在綠意盎然的草皮上。
封面選擇讓「烏的」背對著我們,
反而讓人更想知道他在看什麼。
遠處的小黃花像是在跟他招手,
加上畫面的綠色調,
第一眼就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度。
🐶翻到內頁,
「烏的」喜歡會「振動的物件」,
(就是會動的物體啦)
這一頁,「烏的」遇見了一隻金黃色的蝴蝶。
畫面巧妙運用漸層的黃色,
讓蝴蝶彷彿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草地是溫暖的綠色,
不同深淺的色調創造出自然的層次感,
彷彿微風正輕輕拂過。
「烏的」的身影重複出現在畫面中,
像是定格動畫一般,讓我們能跟著牠的腳步,
感受追逐時的歡快節奏。
🐶這一頁,畫面的色調轉為更濃郁的深綠,
紅色的蜻蜓在其中特別搶眼。
(你想到了什麼?)
繪者沒有刻意把每片葉子都畫得很細緻,
反而用看似隨意的筆觸勾勒出蓊鬱的植物,
這種表現方式特別貼近孩子們的想像。
「烏的」穿梭在草叢中的模樣充滿活力,
牠的身影時而清晰時而模糊,
像是在跟我們玩捉迷藏。
🐶到了夜晚的場景,
整個畫面籠罩在溫暖的暖黃色調中。
這隻頑皮的「夜婆」不像我印象中的可怕,
反而帶著俏皮的笑容。
繪者用簡單的弧線勾勒出蝙蝠的翅膀,
讓人感受到他在夜空中優雅滑行的姿態。
「烏的」仰頭追逐的身影,
讓整個畫面充滿了一種孩子般的天真與執著。
🐶仔細觀察每一頁,
我們會發現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小細節。
比如蝴蝶飛過的軌跡形成優美的曲線,
表現出蝴蝶的飛行路徑,
更像是邀請讀者的手指一起來場想像的旅行。
在追逐蜻蜓的畫面中,
草叢的擺動方向似乎經過精心安排,
依稀能聽見「烏的」奔跑時,
野草交錯摩擦沙沙作響的聲音。
顏色的運用也很有趣,
從早晨到夜晚,
色彩的變化不只是表現時間的流逝,
更像是在訴說「烏的」不同的心情。
明亮的黃色讓人感受到牠對蝴蝶的驚喜,
深綠色透出的寧靜襯托出追逐蜻蜓時的專注,
而暖暖的金黃則道出了夜晚探險的神祕感。
🐶繪者儲嘉慧老師的畫風自在隨興,
且非常富有表現力,
善用粗獷的線條和大面積的色塊來營造氛圍,
這種看似簡單的表現方式讓畫面更有生命力。
特別是在描繪動態時,
她巧妙的運用重複的形象來表現運動感,
這種處理方式既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又創造出獨特的視覺節奏。
🐶「烏的」的故事用台文娓娓道來,
一字一句都像是爺爺奶奶在說故事一般。
每次的追逐都是一次小小的冒險,
有趣的是,「烏的」並不在意有沒有追到,
似乎追逐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這讓人想起童年時,
我們是不是也曾這樣,
為了一個小小的「有趣玩意」,
幾根稻草、地上的樹葉或別緻模樣的石頭,
就能開心玩上一整天?
🐶台語的運用特別討喜,
尤其是「烏的」的叫聲「Ngáuh! Ngáuh!」,
朗讀起來格外有趣。
(務必要掃這本書的QRcode,
那個朗讀聲聽起來真是可愛極了!)
這些擬聲詞不只是聲音的模仿,
更像是「烏的」跟我們分享他的興奮和雀躍。
當家長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時,
這些詞彙自然而然的就成為親子間的小遊戲。
🐶「烏的」的故事發生在寬闊的田野間,
這是一個充滿可能的地方。
在這裡,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而真實,
蝴蝶翩翩飛舞,象徵著美麗與轉變;
靈巧的蜻蜓,讓我們看見瞬間的驚喜;
夜晚的蝙蝠,則帶來了對未知的想像。
這些平常可能被我們忽略的小生命,
在「烏的」的眼中都成了令人著迷的存在。
🐶《烏的》悄悄的告訴孩子們一些重要的事:
保持好奇心是多麼美好,
勇於探索是多麼快樂,
而且追逐夢想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當「烏的」一次又一次追逐著他的目標時,
展現的正是這種單純而執著的生命態度。
🐶其實,「烏的」的故事不只說給孩子聽。
當我們看著這隻不斷追逐的小黑狗,
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夢想?
那些曾經讓我們雙眼發亮的事物,
那些曾經讓我們願意奮不顧身追逐的目標,
或許現在想來都帶著幾分溫暖的懷念。
🐶這本書溫柔的提醒著我們,
純真不應該是專屬於孩童的特質。
即使在成長的過程中,
我們的心也可以保持像「烏的」一樣的好奇與熱情。
每一次的追逐,都是生命在綻放;
每一次的探索,都是對世界的熱愛。
展開
5
原來世界史還能這麼解?!──55個超受用人生啟發
讀者評分
5.0
|
2024/12/05
劇透警告
《原來世界史還能這麼解?!》:跟著故事看歷史
今天來看一本厚達1.9公分的歷史書,
(基本上看到第一句,就會轉台了——
不要走啊~~~~~)
⌛️這本歷史書非常好玩啊!
說是歷史書,我覺得更像故事書。
用很多個不同的小故事,
隨著時間軸一一前進,
時間如果是一條線,
這些小故事就是線上的點,
很多有趣的點方能連接成線。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上是來自不同時代、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
這就是像前面提的,
歷史不是遙不可及的故事,
而是屬於每個人的共同記憶點。
從史前時代橫跨到未來展望,
這本書精心規劃了七個篇章,
帶領我們來一場奇妙的時空之旅。
⏳在史前時代的篇章中,
能了解人類如何開始說話、製作工具,
在古代史中,
生動的插圖解釋古希臘眾多神明的由來,
神話故事不再是艱澀的文字敘述。
當我們進入中世紀,
迎接我們的是伊斯蘭世界燦爛的文明,
讓讀者理解到這個時期的科學與藝術成就。
🔬近代世界的篇章則用淺顯易懂的方式,
解釋科學革命如何澈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顯微鏡之父——雷文霍克的出場。
這樣的設計拉近歷史與現代的距離,
讓讀者更容易對重要的歷史時刻留下印象。
🏭在談到工業革命時,
這本書沒有停留在技術進步的表面描述。
透過描繪工廠中童工的真實場景,
書中深入探討了進步背後的代價,
疲憊的童工臉龐反映工業革命的另一面。
這也讓我們知道,
現今的勞動法規和兒童保護制度,
都是人類在歷史中學到的寶貴經驗。
讓讀者不只是了解歷史事件,
更能理解其中的深層意義。
🤝文化交流更是這本書的另一個重要主題,
書中有一幅特別動人的插圖,
描繪了來自不同文明的人們,
一起圍坐在同一張餐桌旁交談。
古希臘哲學家、佛教僧侶、
基督教人物齊聚一堂,
這個場景生動傳遞出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透過這樣的畫面,讀者可以理解到,
不同文明間的對話與交流並非遙不可及,
而是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這觀點在強調多元文化的現代特別有代表性,
讓我們明白文明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孤立的過程。
⛪️建築更是理解一個文明最直觀的方式之一,
在書中藍色清真寺的精美插圖中,
我們看到了建築之美與文明的璀璨。
這座宏偉的建築展示奧斯曼帝國的建築工藝,
更象徵了一個文明的文化成就。
透過這樣的視覺呈現,
讀者能直觀感受到歷史工藝的壯麗,
理解建築如何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印記
🗺️古地圖的收錄也是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
這些充滿想像力的地圖,
在現代人眼中可能看來不那麼準確,
卻忠實記錄了古人對世界的理解和想像。
但根據這些地圖,
我們能看到人類如何逐步擴展視野的足跡,
這些「不準確」的地圖是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和智慧,
更讓我們理解到知識的進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在處理嚴肅的歷史議題時,
這本書也沒有出現艱澀難懂的文字。
例如在描述廢除奴隸的相關運動時,
利用富有感染力的插圖,
表現不同背景的人們如何,
為正義和自由而奮鬥。
高舉的標語和堅定的面容,
讓這段歷史不再是冰冷的敘述,
而是充滿人性光輝的故事。
來到現代世界的篇章,
書中以生動的方式講述了從投票權的爭取,
到電腦的發明等重大事件。
這些看似離我們很近的歷史,
每一件都是可以改變世界的重要時刻。
🤖在談及未來展望時,
書中並不迴避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帶來的挑戰,
而是鼓勵讀者思考如何運用歷史的智慧來面對這些新的挑戰。
這樣將歷史與未來連結的視角,
讓讀者理解歷史學習的價值是了解過去,
更是為未來提供智慧的指引。
這本書讓我們用更寬廣的視角看待歷史,
不僅關注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
更注重展示普通人在歷史中的角色,
以及日常生活的變遷。
這種平實的歷史觀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
理解到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每一個小角色都是歷史上的重要點,
所有的重要點、重要事蹟構築成今日的歷史。
💛本書特別適合對歷史感到困難,
或無法產生興趣的讀者,
例如我,透過這本書裡生動的插圖,
簡單的敘事方式,
以及將現代與過去連結的創意,
讓我像看故事般以全新的方式來看待世界歷史。
💛書中的每一幅插圖、
每一個故事都在試圖告訴讀者,
歷史並不是一堆枯燥的年份和事件,
而是一段段人類如何生活、奮鬥、
交流和成長的故事,
而這些故事成就了我們的現在。
展開
共
6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第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