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莊嚴.悲欣交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人人朗朗上口的歌詞,來自一個謎一般的人物。三十九歲之前他叫「李叔同」,有留學日本的經歷,是引進西洋藝術的先驅,並創辦中國第一份音樂刊物,為後世留下一批膾炙人口的歌曲;三十九歲之後人稱「弘一法師」,他在個人事業處於成熟階段的中年,毅然選擇遁入空門,索性做了和尚,展開生命自覺的歷程,最終成為一代高僧。
在近代天津,李叔同的家族──桐達李家屬於名門望族之列。李叔同的父親李世珍是一鹽商,又是進士出身,商人與文人的雙重身份,使這個以金錢堆砌起來的家族有其濃厚的書卷氣,又有與官方合辦慈善事業獲取的社會名望,使他的晚年成為桐達李家最興旺的時期。李叔同雖然沒有延續父親商人的角色,但卻繼承了家族的另一半遺產──書卷傳統。他早年的生活交織著商人子弟的優裕和文人的儒雅,渾然天成的文人基因,造就了一個舊式的文人才子:至情至性、多愁善感、沈默寡言、重修養、求完美等文人氣質,都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李叔同的人生,實際上也是近現代一部分知識分子共同人生的象徵。依照傳統的眼光看,中國文人以經邦濟世為人生理想,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文人的價值體現在「入世」上;從這樣的角度觀照李叔同,他本是一個可以為藝術、為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換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為傳統文人始終有很強的政治責任感和經世抱負,中國學術從屬於政治的格局始終未變,學術與文化失去獨立性,做為文化創造者和傳承者的文人只能徘徊於入世與出世、學術與政治之間,由此引發的是文人內心的矛盾衝突,而以特立獨行等生活方式表達出來。李叔同走的是這個方向,在尋求徹底超脫的執意中,最終將自己的人生導向了宗教一途。
一九一八年的七月一日清晨,在西湖南隅的虎跑寺,俗世界的李叔同搖身一變成了佛門中的弘一法師,為他自己的人生作了分野,也與他世俗家族的命運做了訣別。或許他的塵緣已了,但家族的人仍身處紅塵,盡其本分,並見證弘一大師「浪漫莊嚴.悲欣交集」的精神永在。
作者簡介
田濤
一九六六年生,山西萬榮縣人,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博士。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發表有《清末民初在華基督教醫療衛生事業》、《晚清國際法輸入述論》、《十九世紀下半期中國知識界的國際法觀念》等近二十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