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慧真
- 紐約大學(NYU)藝術管理碩士
- 台北藝術大學第一屆音樂系學士
曾任:
- 榮星合唱團/弦樂團團長
-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公關部/祕書部副理
- ICRT廣播電台(FM 100)董事會秘書
- 台北愛樂廣播公司(FM 99.7)行銷企劃部總監
- 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公關企劃經理
現任:
- 長庚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 社團法人「台北市樂音雅集」執行秘書
作者簡介
張慧真
曾任:
現任:
駱錦明序
邱坤良序
朱宗慶序
自序
研究動機
研究方法與範圍
我對「交響樂團」有種特殊的感覺,很喜歡交響樂團編制的樂曲,更喜歡樂團後台的各種工作;這感覺於十年前,在「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實習,在後台跑來跑去投入我的熱情時,得到了印證及滿足;回國後就對交響樂團的行政工作很嚮往,希望自己能將音樂與行政兩項專長,實際應用在工作上。回國後並未立刻進樂團工作,因緣際會進入對台灣藝文贊助不遺餘力的企業服務,在這段奇妙、有趣又寶貴的七年工作經驗中,除深刻感受到企業人的語言、思維邏輯與價值觀,與從小受音樂訓練的我很不一樣外,習得音樂人最缺乏的團隊精神、效率與紀律,是我最大的收穫。
交響樂團的管理,如同所有的表演藝術團體,需要專業人才建立專業制度,演出事務與行政團務的拓展,才能被有效地經營;經理人的管理專業固然重要,演奏員的演出品質更是致勝關鍵。近年國外交響樂團因經營不善、演出水準不佳而取消演出場次,甚至相繼倒閉的情形越來越多,反觀我國的公營交響樂團,因有政府全額資助演出與營運,尚未受到歐美音樂市場衝擊的影響;然由於演奏家們不需為票房不佳擔負起市場的責任,故總想到先為自身爭取福利,未能以最高標準,嚴格地要求演出品質,看在一直在市場上自食其力的舞團、劇團經理人的眼裡,音樂家的待遇的確是得天獨厚。這讓我回想起一九九二年,赴美唸表演藝術行政管理(Performing Arts Administration )研究所前,當時台灣學音樂的同學們,很高興地對我說:「太好了,以後有學音樂又懂經營管理的人,為音樂家們的權利把關,我們不會再被經紀公司剝削了」,我聽了之後牢牢記在心裡,覺得那就是我日後的使命。然多年工作磨練過程中,深感部份自覺頭頂上有光環的音樂家們,其本位心態僅僅認定企業有錢,應回饋社會,故視捐款、贊助給他們為理所當然;卻忽略企業能在市場上獲利,是因秉持目標與績效之嚴格執行、高度團隊合作才能永續創造利潤,且愈是在市場獲利居冠的企業,對營運績效與團隊紀律的自我要求也愈高。音樂家們的思考角度,倒是應自省演出實力對贊助企業而言,是否具市場價值?是否具備團隊精神?是否了解企業人的語言?自己身為「音樂產品」,能否替企業的正面形象加分?因此,當我於「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任公關企劃經理職務時,音樂總監簡文彬先生交付予我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在音樂家與企業之間築溝通的橋樑,這也是我在書中提到的重點。
我是一匹駑馬,在人生不同階段中該做完的功課,我總是比同儕們慢完成。自八歲開始學鋼琴,從進入光仁中學音樂班到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一直都過著以練琴為主的生活,由於求學期間書讀得不夠多、不夠好,因此在寫這本書時,終於嚐到提筆千斤重的苦頭;尤其完成這件不可能的任務過程中,叨擾了許多長期愛護我的長輩們,除感激他們的協助,更感恩在各學習階段中,他們都持續地關心著我的動態。
駑馬十駕,能完成這本書,要感激最愛我、最支持我的爸爸媽媽與恩師欒珊瑚老師,並特別感謝愛護我的長官與師長們秤「台灣工業銀行」董事長駱錦明先生、「國華產務保險公司」董事長王錦標夫婦、「台北藝術大學」邱坤良校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朱宗慶主任、「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簡文彬先生、曾道雄教授、黃聲威教授、彭廣林教授、黃維明教授與李茶小姐的指正;謝謝我的三位老同學秤廖倩慧、高巧薰、吳貴齡,在我人生的轉折處支持我、給予我鼓勵。
張慧真
二OO三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