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是依人們的生活環境來區分章節,所有在都市和近郊可以發現蝴蝶蹤影的地點,例如:居家花園、陽台、社區造景、公園、校園、行道樹、花台、閒置荒地、菜圃、溝渠邊、河邊湖邊、濕地、海邊、近郊小山,都一一列舉出常見的蝶種。
全書55種蝴蝶的成蝶特徵、幼期特徵、寄主植物、生態習性、和近似種的區別,都有清楚的介紹,並附精采圖片,讓讀者能夠輕鬆辨識生活週遭的常見蝴蝶。
另外,作者並於書中闡述了賞蝶須知、蝴蝶的構造特徵、蝶與蛾的差異、蝴蝶的食物等重要知識,幫助所有愛蝶人更全面的認識蝴蝶。
2024-10-25 → 2024-12-28
本書內容是依人們的生活環境來區分章節,所有在都市和近郊可以發現蝴蝶蹤影的地點,例如:居家花園、陽台、社區造景、公園、校園、行道樹、花台、閒置荒地、菜圃、溝渠邊、河邊湖邊、濕地、海邊、近郊小山,都一一列舉出常見的蝶種。
全書55種蝴蝶的成蝶特徵、幼期特徵、寄主植物、生態習性、和近似種的區別,都有清楚的介紹,並附精采圖片,讓讀者能夠輕鬆辨識生活週遭的常見蝴蝶。
另外,作者並於書中闡述了賞蝶須知、蝴蝶的構造特徵、蝶與蛾的差異、蝴蝶的食物等重要知識,幫助所有愛蝶人更全面的認識蝴蝶。
作者序
愛蝶人的小故事 許多認識我的朋友都曉得我是個蝶痴,可是,我卻是個在台北都會長大的孩子,與蝴蝶的邂逅可以追溯到我小學三年級時。 當時,我已經對動植物產生了不小的興趣,這主要和我有位在小學教自然科的姑姑有關。猶記得最初我是在小學一年級時喜歡上貝殼,愛牠們的多采多姿的造形及花紋。只是由於家住台北市市區,以民國六、七○年代的經濟水準,家裡難得有機會能去海邊玩耍,而那個年代國內的自然觀察風氣未開,學校圖書館的資料很少,兩三年下來,我收集到的貝殼和知道的相關知識都少得可憐。有一天,我那位教自然科的姑姑看不下去了,於是對我說:「世界上種類最繁多的生物是昆蟲,你看蝴蝶不也很有趣嗎?昆蟲到處都有,就算在你家附近都能夠作許多觀察呵!」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我便開始注意昆蟲。
而與蝴蝶結上不解之緣,就在那之後不久。 有一次,父母服務的公家單位舉辨了「自強活動」,去的地方是台北近鄰的一處小山,具體到底是哪一座小山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深印腦海的則是在那回郊遊的山路旁不意間發現了一枚金光四射的小東西,懸掛在一片乾樹葉下。當我把那個小東西拿在手上把玩時,竟然見到自己的臉龐映在上面,只是那枚東西圓滾滾的,使得臉龐變形,彷彿一個小哈哈鏡。我興奮地把那枚怪東西帶回家,立即撥電話給姑姑,姑姑不厭其煩地聽我形容這項發現,然後便答應要去幫我查那是什麼東西。
她慎重地把我這個厚臉皮的小鬼的無理請求當一回事,真的去請教當時國內最有名的蝴蝶專家陳維壽先生。不久後,我便得到了答案:「那是一枚紫斑蝶的蛹!」就在那一刻我中了魔法,整天就想著能不能再看見其他的蝴蝶蛹。 不久後,我隨著家人回老家苗栗過年,老家的許多親戚在院子裡種著蔬菜,對蝴蝶生態沒什麼瞭解的我,憑著一點好運,在一堵院子邊的牆上見到了一個灰噗噗、造型奇特的東西,心底盼望著牠也是枚蝴蝶蛹,結果心想事成,牠真的羽化成一隻優雅的白粉蝶。從那之後,我便完全被奇妙的蝴蝶世界征服了,一心一意想成為一名研究蝴蝶的愛蝶人。現在的我,幸運地有一份能讓我繼續作夢的工作。然而從打定主意以研究蝴蝶為職志,一直到大學時代進研究室幫忙執行研究計劃而得以造訪名山大澤之前的十多年之間,我主要觀察蝴蝶的場所不外是離家不遠的公園、校園、荒地、小山丘等都市內及近郊地區,這些地方其實處處有蝴蝶的形跡,只要用心留意觀察,每個人都能時常擁有驚喜的發現與陶醉。
日前承「聯經」黃惠鈴小姐熱情邀約,希望我能寫一本有關蝴蝶的科普小書,內容則希望以都市及近郊容易接近、觀察的種類為主。想了一下,覺得讓我鍾情一世的蝴蝶的背後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何妨藉這個機會來和所有喜愛蝴蝶的朋友分享?因此便答應了下來。 寫這樣一本小書有幾個主要的難題,一是限於篇幅,內容不可能包括台灣地區近郊所有見得到的蝴蝶種類,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寶島,蝴蝶種類繁多,光是台北都會及近郊可以發現的種類便輕易能超過一百種,而中南部又有許多北部沒有的種類,要把這些種類全部放進去,便不是短短幾個月能完成的任務。因此種類的取捨成了第一項難題。如果讀者諸君覺得有些都市及近郊可以見到的種類本書沒有提及,請別見怪,因為那便是本書的「遺珠」了,而因為篇幅的限制,這些「遺珠」數目可著實不少。 第二項難題是在章節的分配,基於本書主題的需要,書的內容是依人們生活環境來區分章節的,可是自由來去的蝴蝶並不會受這樣的人為劃分的限制,人類經營的都市的確因為環境條件受到人們改造,使得能在都市內生活的種類有限,而都市內的特殊條件有時候可以使一些在野外少見的種類在都市內的特定環境變得數量很多。然而,一般而言能生活在都市內的蝴蝶,多半也能棲息在郊區,而都市內許多不同的場所對蝴蝶的生存需求來說,差異並不是那麼大,因此往往在某一特定的場所出現的種類,在另一類場所也見得到,這便造成了章節分配上的難題。配合分章節的需要,我仍然主觀地選取一些種類放在特定的章節之中,但請讀者諸君注意,其實每一章節中的種類都有可能在其他章節的環境見到,只是數量多寡或有出入罷了。
本書的作成,除了首要感謝「聯經」黃惠鈴小姐的辛勤構思之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楊瀅娟同學以其令人擊節的天賦繪製的手繪圖令本書增色不少,另外,陳建仁同學也在成稿上幫了不少忙。特於此處致上我十二萬分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