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音樂劇場上的〈鐘樓怪人〉
楊忠衡
在歐洲火車旅行是件有趣的事,在如畫的風景間,還可以欣賞到走馬燈般各種不同的文化風貌。火車穿越德、法邊境,馬上感受到市街建築由德式的嚴整方正,轉變成法式的奔放不羈,民房爭奇鬥妍,好像都想打破格局。德式汽車厚厚實實,活像較流線的裝甲車;法式汽車則標新立異,好像電影道具。穿過英法海底隧道,又見識到英國人潔癖般的條理。真難想像這些是接壤的鄰國,土連著土,擾攘千百年,還是既相近又相離。
《鐘樓怪人》是以法國聖母院為背景的故事,有趣的是,當前流行的兩大〈鐘樓怪人〉音樂劇,都非出自法國本土創作者,而是新大陸的歐洲後裔。現代作品屬於一種再創作,已經與原著有相當差距。這些作品除保留原作重點特質之外,主要是反映後人對這個故事的回應及情感。因此,兩部劇不同的創作者背景,恰好表現出英系、法系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筆者認為,同一題材的不同創作,最能讓觀賞者透過比對產生一種立體觀察,而對時空風貌建立完整的認識。
創作跨國題材是常有的事,例如以西班牙風格著稱的名作〈卡門〉,其實是鄰近的法國作曲家比才的作品。比才以浪漫典雅的法國風,緩和了稜角過多的西班牙民族風味,結果招致西班牙人的不滿,對其誤導道地西班牙文化忿忿不平。風水輪流轉,後歌劇時代,近代法國題材的故事大量被英系音樂劇使用,例如〈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英版)皆是如此,恐怕法國人對文化被「扭曲」也要忿忿不平吧。討論其原因,在此不得不用簡略而概括的方式,其中必然造成細節不精確、特例被忽略,是要請讀者諒察的。
我們無法把一切原因都歸結到民族性,但民族性確是影響藝術創作不容忽視的重要質素。漫長的歌劇時代,英國實在排不進歌劇國家之列,他們對華麗的義大利、法國歌劇並不熱衷,少數自創歌劇也都冷硬而缺乏光采。然而當十九世紀末,大歌劇走到終點,英系輕歌劇卻開始獨領風騷。我們無法為「音樂劇」(Musical Comedy)找到某個明確起源,但愈來愈多研究認為,英國民間喜歌劇如「乞丐歌劇」是這類作品的鼻祖。這些原本屬於英國中下階層社會的娛樂,充滿上流貴族所沒有的草根氣,率直、譏諷而充滿娛樂性,內容不外描寫雞鳴狗盜、娼妓姦夫……,本來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然而隨著現代社會變革,貴族品味變得脫離現實,反映寫實生活的庶民文化抬頭,這樣一來,英國輕歌劇便鹹魚翻身了。
諸如吉伯特與蘇利文之類的英式輕歌劇,開始轉戰歐陸和新大陸,逐漸形成新表演風潮。英式喜歌劇傳入美國,與黑人音樂、通俗音樂結合,以「音樂劇」型式大行其道,成為美國藝術重大潮流之一。經過數十年演化,現代音樂劇被稱為音樂劇場(Musical Theatre),不再強調嬉鬧幽默的成分,可是絕大多數的主流音樂劇仍刻意保有喜鬧的部分,例如〈歌劇魅影〉的劇場經理、〈悲慘世界〉的房東夫婦、〈西貢小姐〉裡的皮條客,乃至於迪士尼作品中必然伴隨在主角旁的丑角群等。
我們可以在知名的一九九六年迪士尼動畫〈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中,找到所有這些典型音樂劇要素。這部作品是美國配樂大師亞倫.孟肯(Alan Menken)的經典之作;孟肯生長在紐約,從小學習多種樂器和作曲,後在紐約大學修習音樂。然而他與洛伊.韋伯一樣,都不願乖乖跟隨傳統路線走,喜歡自己的創意空間,畢業後以創作商業配樂為業。之後他巧遇劇作人艾許曼,合作第一部音樂劇作品〈異形奇花〉(Little Shop of Horrors),獲得初步成功。數年後兩人搭檔攻入迪士尼動畫世界,聯手創作了〈小美人魚〉,並贏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以及「最佳原創配樂」兩項大獎,一夕爆紅。
這是迪士尼在〈木偶奇遇記〉等老牌動畫問世多年後首度獲獎,士氣大振,乘勝追擊推出〈美女與野獸〉,同樣在葛萊美獎、金球獎、奧斯卡獎告捷。孟肯成了迪士尼之寶,接連推出〈阿拉丁〉、〈風中奇緣〉、〈鐘樓怪人〉、〈大力士〉,至今一共替迪士尼拿下八座奧斯卡音樂獎項,堪稱獎座的灌籃高手。
孟肯的音樂可說是〈真善美〉作曲家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dgers)的擴大版,有別於主流美國作曲家,往往有過度繁麗,或過度爵士樂傾向的問題。孟肯的音樂優美而溫暖,戲劇性強大而管弦樂配器精良,具有相當文化深度,帶給人一種既通俗又高雅、古典風格的情懷。然而他的音樂幅度又比羅傑斯要勝一籌,壯麗之處不遜十九世紀浪漫派大師。這種大塊揮灑的手法持續成長,一直到〈鐘樓怪人〉達到巔峰。這部雨果不朽名著故事背景在十五、十六世紀之交的巴黎,提供孟肯發揮大場景古典手法的絕佳機會。全劇洋溢著濃郁的傳統風味,一開始便以中世紀遊唱民歌,款款唱出這個扣人心弦的傳說故事,然後用「教堂鐘聲」主題高奏入雲,把聖母院描繪得無比雄偉壯麗。當時迪士尼以甫問世的先進3D動畫技術,賣弄了許多實景電影不可能達成的運鏡手法,在孟肯的音樂烘托下,讓人直覺得聖母院真是上達天聽……。其實,真實的聖母院倒沒那麼巨大。
《鐘樓怪人》原著篇幅很長,大部分詳細描述當時的民情風土,這當然具備文學上的意義,但就音樂舞台劇來說,不僅表現的方向全然不同,就劇情意旨來說,也有不得不改編的地方。動畫版的〈鐘樓怪人〉為遷就兒童觀眾,大幅修改劇本的悲劇性,塑造出「有情人終成眷屬」、「暴政必亡」的大團圓結局。儘管如此,我們不必貶低本劇對原著內涵詮釋的深度,而不妨從音樂劇構成的角度去賞析。本劇對原著的幾點要素掌握得相當清楚,並用音樂予以區塊式的發揮,例如聖母院的崇高聖潔、敲鐘人加西莫多對愛絲美拉達的愛慕,副主教的慾望與惡毒之心,愛絲美拉達的聰慧與愛心、隊長孚比斯的陽剛正義……等。改編劇情也採取了現代電影的懸疑和快節奏,從頭到尾邏輯環環相扣,比重均衡,從各方面看都是傑出的佳作。
孟肯為這幾個主題寫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題曲,例如響徹雲宵的教堂鐘聲主題(以三音構成),加西莫多的〈Out there〉唱出對正常人生活的響往,認為只要能和正常人一樣過一天就死而無憾,愛絲美拉達的〈God Help the Outcast〉唱出一個異教徒對生命意義的疑惑與想望。但我覺得堪稱頂峰之作,反是副主教弗羅洛的〈地獄之火〉。亦正亦邪的弗羅洛是個極難表現的角色,表面上他是維護秩序與治安的正義者,實際上他又是個被慾望煎熬的惡魔。這種善惡同體的矛盾,在名作詞人舒瓦茲(Stephen Schwartz,〈風中奇緣〉作者)筆下,顯得舉重若輕。一句「這不是我的錯,這是上帝的意旨……」,道盡凡夫俗子怨天尤人的脆弱。我建議讀者務必逐句品味這段三分鐘的獨唱,在背景管弦樂與百人合唱〈垂憐經〉(Kyrie)烘托下,達到波濤澎湃的最高潮。這不僅是弗羅洛的個人告白,更是每個平凡人終生內心掙扎的寫照。這樣的精刀細剖,十四歲以下的兒童觀眾如何能明白呢?
(本文作者為《音樂時代》雜誌總編輯、資深樂評家)
《鐘樓怪人》(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中世紀。「愚人節」那天,流浪的吉卜賽藝人在廣場上表演歌舞,有個叫埃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吸引了來往的行人,她長得美麗動人舞姿也非常優美。
這時,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弗羅洛一下子對美麗的梅拉達著了迷,他內心燃燒著情欲之火,瘋狂地愛上了她。於是他命令教堂敲鐘人,相貌奇醜無比的凱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搶來。結果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達,抓住了凱西莫多。他把敲鐘人帶到廣場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賽姑娘不計前仇,反而送水給凱西莫多喝。
敲鐘人雖然外貌醜陋,內心卻純潔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達,也愛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達對法比一見鍾情,兩人約會時,弗羅洛悄悄在後面跟著,出於嫉妒,他用刀刺傷了法比,然後逃跑了。埃梅斯拉達卻因謀殺罪被判死刑。凱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下搶了出來,藏在巴黎聖母院內,弗羅洛趁機威脅吉卜賽姑娘,讓她滿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絕後,把她交給了國王的軍隊,無辜的姑娘被絞死了。凱西莫多憤怒地把弗羅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擁抱著埃斯梅拉達的屍體也死去了。
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他描繪了中世紀,再現了十五世紀巴黎的生活。他善於把事實和想像,?述和描寫巧妙地結合起來,為純樸善良的敲鐘人和吉普賽女郎、邪惡狡詐的教士和隊長都安排了毀滅的結局。本小說也讓雨果聲名遠揚。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
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才華橫溢,創作力經久不衰,文學生涯達半個世紀之久,人道主義是貫穿於他作品的主線。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雨果出身於軍官家庭。童年時隨父到過義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時代他走上了為社會進步而鬥爭的道路。1831年發表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表現出作家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 1848年「二月革命」開始時,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並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立即發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 在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獨裁政權的鬥爭,堅持寫作。並於1862年完成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垮臺,雨果返抵故土。<> 1872年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小說《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於巴黎。